合川市蔬菜產業調研工作報告

學識都 人氣:2.16W

爲進一步掌握我市蔬菜產業發展現狀,理清發展思路,我成立了蔬菜產業調研組,從8月18日至9月12日,先後到太和、香龍、碼頭、小沔等14個鎮街和加工企業進行了調研。

合川市蔬菜產業調研工作報告

一、合川蔬菜產業發展的資源基礎

蔬菜是人們每天必不可少的主要副食品,其市場需求量大、週期短、見效快、比較效益高,市場前景廣,是許多地方農民致富首選的短、平、快項目之一,但並不是什麼地方都適宜發展蔬菜,其生產需要有一定的資源條件:其一,因爲蔬菜對水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一定的水源保證;其二,因爲蔬菜量大且要求新鮮,需要有較好的交通運輸條件;其三,不同蔬菜對土壤的適應性不同,加之其耕作要求較高,需要較好的土壤肥料條件,最好是壤土;其四,蔬菜種類多,技術性強,投入也較大,因此需要一定的蔬菜管理和技術條件,其中包括種植者對蔬菜先進技術接受的程度等方面;其五,從產業化角度來講,還必須要的龍頭企業爲依託和一定的特色優勢產品爲基礎。對照蔬菜業發展的五個必要條件,我市蔬菜產業發化展具有較好的資源基礎:

1.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合川市是重慶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個縣級農業大市,幅員面積2356平方公里,現有耕地8萬公頃,總人口152萬,其中農業人口120萬。合川對重慶、成都等大城市和廣大農村腹地川及中北一帶具有承上啓下的強勁輻射作用,有較強的接納能力,是城鄉交換和貨物週轉的軸心。

2.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合川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襄渝鐵路、國道212線橫穿境內,渝合高速公路、遂渝快速鐵路,大大縮短了合川與周邊大中城市的距離,加之鄉鎮公路形成網絡,蔬菜產地的交通也十分方便,這爲蔬菜產品的輸出創造了有利條件。便捷的交通,開明開放的環境,使合川具有強勁的中心輻射功能和多維接納能力。

3.自然氣候條件優越,生態環境良好:合川屬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境內耕地海拔主要在200-400米之間,年降雨量在1100-1400毫米之間,年均日照1316小時,年均氣溫18.1℃,≥10℃的有效積溫5903℃,無霜期331天,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適合多種蔬菜的生長,有發展蔬菜生產的良好自然氣候條件,產地生態環境較好,產地尚處於自然狀態,生存環境幾十年無變化,今後,相當長的時期也不會有大的變化,產地無污染,能達到綠色食品的.要求。

4.有良好的土壤和豐富的水利資源條件:土壤多以沙溪廟組母質發育而成,土質肥沃,熱量豐富;加之三江匯流,76條溪河交錯其間,有成片的江河衝擊壩地6萬多畝沙壤土,非常適合蔬菜種植。且水源豐富,灌溉方便,水利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目前有效灌溉面積達到58萬畝,旱澇保收面積45萬畝。

5.可靠的技術和人才支撐:西南農業大學的專家爲我市蔬菜發展進行了科學的規劃和選址,對發展出口蔬菜也有科學合理的建議;我市與重慶市農科所、西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6.良好的種植技術基礎和較大的生產規模:合川是歷史上有名的農業大縣,蔬菜種植面積已達到23萬餘畝,年產蔬菜46萬噸,是重慶市的重要蔬菜基地縣之一,有相當的生產技術和種植規模,其中合川絲瓜、瓠瓜、冬瓜、南瓜、糯玉米、蘿蔔、藠頭、大頭菜、胡蘿蔔、榨菜、萵筍等瓜菜類和根莖菜類極具特色優勢。近幾年來,合川市組織專門力量、加大了抓全市蔬菜產業的力度,我們在蔬菜產業化發展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較多的經驗

二、合川蔬菜產業發化展的市場基礎

從總體上來看,人們的消費理念大多遵循從溫飽型-營養型-保健型-環保型的發展規律,目前正行成一股“綠色消費”、“綠色需求”的熱潮,以“綠色食品”爲對象的蔬菜業醞釀着巨大的商機,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各國將在非關稅貿易壁壘的基礎上以低關稅或零關稅進入農產品貿易,迫使各國將按照比較利益原則進行資源配置,進而引起全球產業佈局重新調整,蔬菜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一些工業化國家由於土地資源價格、勞動力成本等機會成本上千而不得不放棄一部分市場,而我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且勞動力價值也相對較低,因此我國的蔬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隨着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農業生產正由解決溫飽、滿足量的需要向在保證總量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和效益上轉變,蔬菜作爲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多糖、有機酸和芳香類物質的特殊商品,對維持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增進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人們蔬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可謂“一是三餐不吃飯可以,不吃菜不行”;特別是隨着我國城市化水平提高,蔬菜的商品需求量進一步增加,蔬菜市場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