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關於小年的介紹

學識都 人氣:7.53K

每當小年來臨,大家都要開始準備過年的東西了。那麼小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又要吃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小年的介紹吧!

關於小年的介紹

小年的介紹1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爲謝竈、祭竈節、竈王節、祭竈。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專家說,在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爲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爲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爲小年,正月十五爲大年),在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爲臘月二十二。小年被視爲過年的開端。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爲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竈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竈,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竈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只限於男子。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麪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保存食用。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裏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麪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竈。

由於每家都有爐竈,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竈神(司命竈君、竈君、竈王爺、竈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爲,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竈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竈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爲。祭竈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竈神上天的節日。

具體操作方式:由於一般每家在竈臺附近貼有竈神畫像,有時還有竈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面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爲竈神扎一草馬,爲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爲辭竈。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竈神請回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竈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衆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爲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祭竈節實際是中國古代世俗社會秩序的一種反映,表現普通人對皇帝及其基層官員的恐懼,以及對基層官員賄賂的風氣,所謂“瞞上不瞞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員賄賂好,皇帝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即使小有觸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懲罰。

做糖瓜、祭竈是這一天的主要活動,從此後就進入準備過年的階段,人們精神上開始放鬆。

小年的介紹2

臘月二十三“小年”習俗:祭竈王剪窗花掃塵土

“二十三,糖瓜粘,竈君老爺要上天。”2015年2月11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北方地區稱之爲“小年”。小年祭竈是舊時民間習俗。祭竈也叫“送竈神”,相傳竈王爺每年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善惡,到除夕夜返回,奉旨賞善懲惡,或賜福或降災。所以家家要打掃得乾乾淨淨,供上竈糖,讓竈王爺多說些好話。除此之外,民間還有剪窗花、掃塵土、寫春聯的習俗。

祭竈神吃竈糖

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是民間生活中的第一位。舊時每年小年,家家戶戶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竈王像,來代替舊的:約莫16開紙張大小,上部繪一座宮殿,書“廣德宮”,中間爲神像,像下有五個小孩捧銅錢、元寶,寓意“五子登科”“招財進寶”,左右聯爲“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

祭竈神的貢品不需雞鴨魚肉,更不需牛羊三牲,只需祭上一些“糖瓜”,讓竈神嚐點兒甜頭,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幾句。還給竈王爺的坐騎準備清水、料豆、秣草等。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竈”、“接神”的儀式。

祭竈風俗由來已久。《禮記·月令》雲:“祀竈之禮,設主於竈徑。”竈徑即竈邊承器之物,以土爲之者。那時祀守被列爲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雲:“復滌偵謂衛君日:臣嘗夢見竈君,”唐羅隱送竈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竈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在兩千多年前已有祭竈之禮,且歷代相沿成習。

隨着時代的發展,民間的祭竈活動越來越少,習俗多留在了鄉村。如今的現代人,更多的人用品嚐糖瓜,來度過小年節令。此外,餃子、火燒也是小年的特色節令食品。

掃塵土剪窗花寫春聯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民間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爲"掃房日",家家戶戶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土。掃塵土時,主婦通常先將房裏的牀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爲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掃塵土習俗與竈神也有關係。竈神是住在竈經堂裏的,竈經堂就建在煙囪邊,一年的煙熏火燎,裏面到處是煙煤。趁着臘月廿三,竈神上天,人們就把竈經堂打掃乾淨,等到竈神大年三十回來,看到竈經堂裏面乾乾淨淨、整整齊齊,還貼上自己的新畫像,自然十分高興。

剪貼窗花也是小年較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寫春聯也是小年的民俗活動。春節時,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神靈前、大門上、井口、牲畜圈、面糧倉、樹上,處處需要貼春聯,內容豐富,妙語連珠。

小年的介紹3

即掃年,實際上就是進行家庭環境衛生的清理。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傳統上,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爲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1、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爲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2、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爲“掃房日”。

掃塵主要是將家裏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裏的牀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掃塵,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着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擡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着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小年的介紹4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竈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竈。除此之外,還吃竈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過小年的習俗1、貼竈神畫像

祭竈,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竈神畫像。把舊的竈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竈王像。

過小年的習俗祭竈2、吃糖瓜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祭竈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儀式,更有糖瓜粘的說法,意味着以糖瓜粘住竈王爺的嘴。這個習慣源自流傳已久的祭竈儀式。在民間,百姓一直認爲每家每戶都有上天派下來的竈王爺,負責監督一年中做過的好事和壞事,直到農曆二十三這一天,需返回天宮向玉皇大帝彙報,祭竈便是送竈王爺上天的儀式。

過小年的習俗3、剪窗花

小年的民俗活動多種多樣,多是爲了過大年做準備,剪貼窗花也是其中一項。據介紹,窗花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過小年的習俗4、做米餅

農曆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製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過小年的習5、大掃除

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戶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几淨。同時小年的這一天,也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過小年的習6、放鞭炮

過小年時,還有放鞭炮的習俗,因爲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中國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於空氣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了。其實最重要的只要人團圓,家就熱鬧了,節日的氣氛也就有了。

過小年的習俗7、寫春聯

二十四,寫大字也是過小年的一種習俗。寫大字就是要寫春聯,比如貼在大門上的,會是類似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之類的句子,表現美好願望。

過小年的習俗8、吃餃子

北方地區在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爲給竈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晉東南地區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過小年的習俗9、殺年豬

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的蘭洞、西嶺的新河、觀音的水濱山寨等地,都有殺豬過春節的習俗。過了小年夜(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那殺年豬的熱鬧戲就算開臺了。挑選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燉,精心烹飪,再滿滿斟上一杯酒,邀請親朋好友共享年豬宰殺後的第一頓鮮肉庖湯。

過小年的習俗10、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傳統。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過小年的習俗11、吃年糉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糉的習俗,年糉是新年吉祥的象徵,俗話說:年糉年糉,年年高中(糉)。年糉跟端午節的涼糉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後,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過小年的習俗12、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爲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爲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過小年的習俗13、沐浴理髮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TAGS: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