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春節的歷史來源

學識都 人氣:1W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那麼春節的歷史來源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爲您細細道來。

春節的歷史來源

春節的歷史來源

(一)起源

由於遠古時代文獻缺,令春節的具體起源時間不詳。學術界關於春節的幾種假說(如“源於臘祭或蜡祭”說,“源於巫術”說,“源於鬼節”說等),證據尚不充分。

從理論的角度對春節起源加以考察分析,學者們已經做出中肯的結論。大致說來從曆法的角度看,年節節期元旦爲正月朔日,以其在歲月座標上的特殊位置(一歲之始的歲首,一季之始的季首和一月之始的月首)而備受人們的關注,號稱“三元”、“三朔”,終於演成“元正之嘉會”;從節俗的角度而言,“年”的最初含義來自於農業。古時人們把穀物的生長週期叫“年”。許慎﹒《說文﹒禾部》:“年,谷熟也。”《穀梁傳﹒宣公十六年》也說:“五穀大熟爲有年”。穀子一熟爲一“年”,“有年”是指收成好,而“大有年”則是指大豐收。可見,“年”原是預祝豐收喜慶的日子,而後又逐漸演變成歲的代稱。而“歲”原來是一種收割工具,在七八千年前我國出現發達的農業生產之時,農業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穫一次。收穫之後,人們用“歲”殺牲祭祀,“歲”又成爲該祭祀的名字。最後,“歲”字成爲時代段落標誌,成爲年歲的歲。有了歲與年的概念,自然就會產生過新年的習俗。所以,新年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日。

(二)新年的形成和發展

年節的日期,在各朝各代是有所不同的。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漢代初年沿襲秦制,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實施太陽曆,又恢復了“夏曆”,(即現在的農曆),以正月初一爲歲首(即“年”)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後來歷朝歷代雖對曆法有所修改,但大體上仍基本以太初曆爲原型,以夏曆的孟春正月爲歲首,正月初一爲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此規定一直沿用至今。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統治者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爲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使用公曆,把公曆1月1日定做“新年”,把農曆正月初一稱作“春節”。不過當時並未正式命名和推廣。直到1949年9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主持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正式通過使用“公曆紀年法”,將公曆(也叫陽曆)1月1日定爲“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爲“春節”,俗稱陰曆年,並規定春節放假三天,讓人們熱烈慶祝農曆新年。

先秦時代,新年習俗還處於萌芽狀態。據《詩經﹒七月》中記載,每至歲末,人們就要“穹室薰鼠,塞向墐戶”,做好各項“改歲”的準備工作。但這時的歡慶活動由於各國曆法不同而沒有統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農閒之時,其無疑是後來新年的雛形。

新年習俗定型於漢代。經過戰國和秦末的社會大動盪,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節日習俗。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太初曆》頒行之後,“將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紀時與節氣真正實現同步,年節的日期從此也確定不移了。隨着社會的發展,從漢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過新年的風俗愈演愈烈,各項民俗活動也日漸豐富,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卜歲、遊樂賞燈等活動都已出現,同時,慶祝的日期也越拉越長,其間有臘八、除夕、元旦、破五、元宵節等一系列重要節日包括其中,成爲我國第一大節日。

新年習俗在唐代發生裂變。逐漸從祈報、迷信、禳除的神祕氣氛中解放出來,轉變成娛樂型、禮儀型的節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驅鬼辟邪的手段,而是一種歡慶方式;元宵節娛神的燈火變成了人們遊藝的花燈。雖然仍有祭神祀祖的活動,但是其重點由祭神轉向了娛人。可以說,也只有在唐代以後,新年才真正成爲普天同慶、億民歡度的“佳節良辰。”

新年習俗到明清時期開始轉型。其轉型主要表現在禮儀性、應酬性的加強。人們在新年相互拜謁,達官貴人互送名帖,或登門拜訪;平民百姓也饋贈禮品、互相拜年,講究“禮尚往來”。與此同時,這一時期也開始注重新年習俗的遊藝性。這時的新年習俗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地融合,成爲集中展示中國幾千年風俗文化的民俗展覽會。

兩千多年的歷史,過大年,每到陰曆年底趕回家與親人團聚,祭祖宗,吃餃子,拜年都已經成爲炎黃子孫的共同習慣,可謂根深蒂固。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不得不承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春節民俗的存在。

春節民俗的起源和歷史演變

春節的各項民俗活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辭舊歲,迎新春。與春節相關的國家禮儀和民俗活動非常豐富。從臘月初八的“臘八節”、臘月二十三的祭竈節、除夕守歲、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其間的各項民俗活動都與春節相關,人們通常都把它們看作新年的一部分。換言之,廣義的“春節”概念可以包括臘八直到元宵節。不過,爲避免煩瑣,本文只簡略論述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節慶活動。

(一)貼春聯、掛年畫

春聯,又名“門對”、“對子”、“春貼”,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得名。古時,由於科學知識匱乏,人們將很多自然災害歸結爲鬼神作祟。於是,在過年時多習慣將桃木削製成規定的尺度並寫上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懸掛於門旁,以此辟邪。至五代,桃符有了新的發展。後蜀宮廷裏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據記載“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就是由後蜀國君孟旭所題寫的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關於春聯出現在唐代,有敦煌卷子SO610號記錄的開元十一年(732年)的一些春聯爲證,如“三陽始布,四序初開”、“年年多慶,月月無災”等等。到宋代,貼春聯已然成爲民間普遍習俗。《東京夢華錄》說:“近於市,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由於科學技術的進步,宋代人貼貼木板印刷的門神畫,同時,據宋代筆記記載,此時有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然而,春聯改用紅紙並正式命名,始於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據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話》

所記:“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京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需加春聯一副,帝(明太祖)微服出觀。”相傳朱元璋有次微服出訪時曾爲一位不識字的屠夫題寫了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由於統治者的大力提倡,貼春聯之風盛行,至今不衰。春聯是我國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和書法藝術形式,它既表達了人們的美好心願,又爲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年畫是我國人民喜樂見聞的一種民俗繪畫藝術。遠在漢代就有關於年畫的記載。在年畫中,以門畫出現最早,而門畫又是由門神畫演變而來。《荊楚歲時記》記載:“歲旦,繪二神,披甲執鉞,貼於戶之左右,謂之門神。”最早的門神是桃符上的神荼、鬱壘二人,這跟《山海經》記載他們懲處惡鬼的神話有關。在漢代,還有在門上畫虎御兇以及貼雄雞的習俗。到唐代,門神發生變化,有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秦瓊、尉遲敬德取代了神話中的神荼、鬱壘兩兄弟,甚至還有鍾馗。唐朝以後,春節貼門神便成習俗。後來,在春節貼門神的基礎上,發展成爲春節時張掛年畫風氣。北宋時期,隨着我國木板雕刻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木板印刷的年畫,稱爲“紙畫”(至今中原地區年歲大的人日仍有把年畫稱爲“紙畫”的)。至今可以看到的仍被完好保存的最早的木刻年畫,就是宋版叫“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是歷史是上四大美女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俗稱“四美圖”。至明清時代,年畫的內容就更爲豐富,由以前的鬼神轉向社會人生,所涉題材可謂達到了包羅萬象,無所不入的地步。當時的年畫成爲了民間的一部百科全書,中華文化盡在其中。

(二)團圓的年夜飯和除夕守歲

除夕夜的晚飯,俗稱年夜飯,或團圓飯。團圓飯非常豐富,要全家齊聚一堂,標誌闔家幸福,寓意吉祥和諧。這一頓飯既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又是對新的一年的展望,它關聯兩個年頭。人們總是企圖在其中的一菜一飯,一言一行中寓含對未來一年的美好祝願,希望爲新的一年帶來吉祥,消災免禍。

吃罷年夜飯,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開始守歲,也就是等待新舊年交替的時刻,這也是小孩子最期待的時刻。漢代以後,中國人都把夜半子時視爲一天的開始時刻。因此,守歲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後,甚至天亮。除夕守歲,體現了人們對新舊交替時刻的擔憂。守歲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時期已經很流行了,隋唐守歲之風則尤其盛行。守歲時,全家歡聚,飲花椒酒、屠蘇酒、吃五辛盤,目的是驅邪、除病、保健。帝王也在宮中守歲,大擺宴席,極盡奢華,並和臣子們一起賦詩助興。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賜宴守歲,就有四首守歲詩流傳下來。按南北朝時期的說法,除夕會有山臊惡鬼,近代民間傳說有所謂“年”獸吃人,都突出表現了人們對這一重要時刻的恐懼。於是,徹夜不眠,以保持警惕。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守歲也包含着人你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熱切期盼與美好祝願。

(三)生旺火

新年來到時,在院子裏點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稱爲“庭燎”、“燒火盆”、“旺相”,現代民間稱爲“生旺火”或“點發寶柴”。古代的庭燎是爲了驅邪,或者祭神祭祖,後來的生旺火已經發展爲象徵全家興旺發達,表達美好希望。

國家禮儀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規定。《後漢書·禮儀志中》劉昭注引用蔡質《漢儀》雲:“正月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賀。蠻、貊、胡、羌朝貢畢,皆陛覲,庭燎。”《隋書·禮儀志四》雲:“樑元會之禮,未明,庭燎設,文物充庭。”

民間庭燎習俗在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關於庭燎的目的,一說是驅邪避災。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四十《燒骨》引《四時纂要》雲:“除夜積柴於庭,燎火避災。”另一種說法是祭祀祖先和神靈,見明代周汝成《熙朝樂事》:“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鬆柴齊屋,舉火焚之,謂之籸盆。煙焰燭天,爛若霞布。”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年,郎世寧畫了一幅《弘曆雪景行樂圖》,表現的正是乾隆皇帝與子女一起過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個火盆,一個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鬆柏類的小枝(所以,不是爲了取暖),應該也是一種庭燎,當時稱爲“燒鬆盆”。

現代民間生旺火常常是點燃柴堆或炭堆,火勢越旺越好,象徵新年全家興旺。也有用火盆燒松柏桃杏樹枝,閤家跨火而過,象徵燎去舊災晦,迎來新氣象。從具有強烈的驅邪色彩的庭燎,發展到生旺火象徵全家興旺,春節慶典中的這一點火習俗逐步擺脫了迷信色彩。

(四)爆竹

“爆竹”,又名“爆仗”、“鞭炮”,其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後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爲辭舊迎新的象徵符號,成爲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誌。

關於爆竹的最早可靠記載見於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當時的爆竹就是把竹子放在火裏燒,產生“晰晰”的爆裂聲,以此闢除不詳。中國民間就有“開門爆竹”一說。

爲什麼會出現爆竹?隋代杜公瞻註解上述引文時說:“俗人以爲爆竹燃草起於庭燎。”意思是說,人們認爲春節點火習俗和爆竹都是起源於古代的庭燎禮儀,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爲庭燎是燒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會爆響。宋代袁文《甕牖閒評》卷三雲:“歲旦燎竹於庭。所謂燎竹者,爆竹也。”袁文的說法證實了杜公瞻的記載。旺火加巨響驅鬼在當時人看來比原來的庭燎效果好得多。於是,放爆竹驅鬼怪的習俗受到人們廣泛熱愛。

根據可靠史料,宋代出現了火藥爆竹,即現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會稽志》卷十三說:“除夕爆竹相聞,抑或以硫磺作炸藥,聲尤震厲,謂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歲除》也記載了連續的爆竹—鞭炮。有了火藥爆竹,沒有竹子的地區也可以放爆竹了,放爆竹於是成爲全國性的風俗。

後來,燃放爆竹的意義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由最初的驅鬼逐疫轉向用爆竹接財神,迎竈王,作爲“爆發”的象徵,以討個吉利。民國時代《呼蘭縣誌》、《北鎮縣誌》都記載民衆放爆竹的目的是“迎神”。

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極好的“辭舊迎新”的文化象徵符號。即使完全的無神論者也都喜愛放爆竹。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舊與新的差別,使生活更加富於藝術美感。

不過,爆竹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民國政府曾以不利於社會治安爲由禁放。但是,即使在控制嚴密的京兆地區禁放也失敗了。“燃放爆竹本爲官廳禁止,自民國九年開始,警廳忽取放任主義,於是家家戶戶,每至年底,爭先購置,當子正初交時,乒乓之聲不絕於耳。

(五)年糕、餃子

年糕,又名黏黏糕,諧音“年年高”,包含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一種美好期待,是一個取新年吉利口採的名詞。年糕一般用黏性穀物製作而成。製作年糕的穀物有多種,製作方法也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年糕最爲著名。北方則吃白糕飥或黃米糕,西南少數民族則有糯米粑粑。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記載了當時年糕—“白繭糖”的製作。現代北方吃年糕的習俗比較少,南方則依然盛行。

北方過年,人們則更喜歡吃餃子,又名水餃、角子、扁食、銀元寶等。據記載,公元五世紀,“形如偃月”的餃子就已“天下普食”,成爲民間很普遍的春節食品了。宋朝以前稱爲“角子”,或稱爲“水角兒”,元朝則稱爲“扁食”。 “餃子”一詞,是明清以來的`名稱。明清資料曾有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歲交子之義”。說明人們吃餃子,還寓意“吉祥”,以示辭舊迎新。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爲新年的第一頓飯。這不僅源於餃子美味可口,也藉此寄託人們的情懷和對來年的期望。餃子這種普通食物被人們創造爲文化象徵符號,體現了人民羣衆不斷的文化創造力。

(六)祭神、祀祖

除夕之夜,祭神祀祖是春節習俗中最古老的內容之一。這一風俗是古老的“臘祭”、“年終祈報”習俗的遺留。祭神祀祖往往同時進行,但也有先祭神,然後祀祖的。

生活中總有人類無法應付的困難,他們需要尋求一種精神依託,於是神靈便扮演瞭解救者的角色。春節各種民俗儀式中經常可以看見祭神活動。臘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竈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間也將其解釋爲迎接竈神、財神等。祭祀天地神靈,感謝他們在過去一年給予的恩賜和庇佑,祈禱在新的一年可以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祭祀的主要目的。直到現在,港、臺等地還有新年搶燒第一炷香的習俗,據說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

春節祭祖是一年裏規模最大的祭祖活動。節前要把宗祠裏全部祖先畫像或牌位整理好。春節前,或初一,擺上祭品,點燃香火,青煙嫋嫋,孝子賢孫們整潔肅穆,叩頭祭祖。《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縣誌》雲:“每族溯宗祖數世者,共爲圖像,名曰神軸。元日,子孫會拜。”回家還要分別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謝祖先功德(所謂“慎終追遠”),並祈求祖靈在新的一年裏保佑全家幸福。當然也有團結家族力量,加強家庭成員情感聯繫的作用。

除夕的祭祀活動豐富而多彩,它反映了人們對天地神靈的崇敬和祈福納祥的心理。不過,隨着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與提高,人們對過去很多迷惑性的問題有了全新的認識,如今過年,祭神祀祖的活動已越來越少,部分神靈也已淡出了人們的信仰範圍。甚至相當一部分家庭連祭祖也忽略掉了。

(七)拜年

說起“過年”,我們馬上就把它與“拜年”聯繫起來。這正說明拜年已成爲春節的文化象徵,也可以說是春節的內在意義之所在。

縱觀拜年大體有以下幾種:一是家拜。即家族之間拜年,一般都是先在家裏進行,然後纔出去向四鄰好友拜年;二是親戚之間的拜年,人們領着孩子,帶上禮品,輪流到舅舅、姑姑、姨族家拜年;三是團拜。團拜是“元旦朝會”的延續。古時,“朝會”是諸侯或臣子朝見君主的儀式。“元旦朝會”則是在元旦這一天進行,臣屬以及外國使者等朝見君主的一種盛大禮儀,目的是慶祝新年的到來,也是封建時代一種節令風俗活動。團拜是春節的傳統慶賀方式,從其具體含義來分:有圍成一團互行拜禮的團拜;有聚在一起互相祝賀的團拜。從參加者範圍來分:有官方的團拜,有親族的團拜,有朋友之間的團拜等。

拜年,不僅有濃重的尊敬長老的“孝”的思想,同時也是一種社會交際活動,增強了人們的感情交流,增進團結。

TAGS:春節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