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初中

學識都 人氣:1.87W

初中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該怎麼製作呢?關鍵在於內和板式,下面帶來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初中,歡迎閱讀!

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初中

  

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初中一: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掃墓節、聰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傳統習俗中,每到三、四月,人們最重視的就是清明節。清明節年期在每年爲農曆三月上旬,公曆四月五日前後。是一個屬於追遠懷思的華人傳統節日。每到清明,就有許多風俗活動,包括了祭掃墳墓、踏青、插柳等。

“清明”二字,古書上解釋說:“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矣”;其它書中也有“桐始華,虹始見,萍始生”,“清明風居東南維,主風吹萬物”。清明象徵着我國黃河流域,萬木凋零的寒冬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到來了。這時,萬物沉睡的嚴冬過去,萬象更新的春天來到。到處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動的清明景象。勞動人民依據節氣來安排莊稼活計。二十四節氣中就有“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之說。

從中國曆法上來看,清明本來指的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氣候轉變的一個標誌。二十四節氣是農曆中季節更替、氣候變化的計算法。我國最早的太陽曆以及《國禮·春官》明確記敘了“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的天文歷的最基本常數。農耕社會以後,勞動人民發現日、月、年構成了曆法的三要素,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已基本形成了24節氣。24節氣綜合了天文學和氣象學等方面的知識,編排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謠。其中清明被排在歌謠的第五位。也是農曆曆法中的第五個節氣。此時,天氣轉暖,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一片生機盎然。《歲時百問》中便寫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清明最初其實就是一個農耕節,也沒有掃墓的習慣,掃墓這個習俗形成,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菸節,冷節。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就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寒食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賢臣介子推。

春秋時代,晉國宮廷發生內亂。晉國太子重耳的同父異母兄弟和後母驪姬想除掉他,奪其王位。爲了逃避他們的迫害,晉國太子重耳流亡在外,還有忠臣介子推等人。

有一日,他們在大山中迷路,糧斷援絕。介子推於是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湯,解重耳之飢,重耳十分感動。

十九年後,重耳返回晉國,成爲一國之君,史稱晉文公。當時,他爲褒揚羣臣輔佐之功,對他們論功行賞,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乃品格高尚之人,並不去邀功請賞,而是悄悄回到家鄉,帶着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懊悔之下,派人請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執意不出。後來,晉文公欲燒山逼介子推出來受賞,結果卻意外燒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親。

晉文公十分悲痛,爲表悼念之情,下令將二人埋在大柳樹下,並把綿山改稱爲“介山”。 同時規定每年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紀念介子推。這就是“寒食節”。

當時,人們紛紛攜帶食品往介子推墳墓上掃墓祭祀,紀念他,於是又形成寒食節掃墓。寒食節和清明節本來屬於兩個節日,由於日子相近,到了唐代,這兩個節日就合二爲一了。於是,就出現清明掃墓的習俗。

其實,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周禮·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可見當時是搖着木鋒,在街上走,下令禁火。這司煊氏,也就是專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時,人們就準備一些冷食,以供食用,這樣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風俗了。以後,才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繫,成了寒食節,日期長達一個月。這畢竟不利於健康,以後便縮短日期,從七天、三天逐漸改爲一天,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關於清明掃墓,還有一種說法。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終於取得天下。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爲連年的戰爭,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最後劉邦從衣袖裏拿出一張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孃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據古籍記載,秦漢時代已經出現掃墓的禮俗活動。當時,掃墓儀式非常鄭重,擺放供品、整修墳頭、焚香火、燒冥紙,甚至在墓上載種松柏,表達悼念之情。掃墓那天,除了年長的長者以外, 家家都是舉家出城掃墓。就連牧童也把牛驅趕下山,唯恐妨礙他人掃墓。 身處異鄉的人們,也會望鄉遙拜,對祖先進行追思。

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爲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由於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爲華人的重要節日。

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中華民族的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掃墓和郊遊結合起來即陶冶情操,又促進了身心的健康。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人們在掃墓和踏青返家的路上,都願採幾朵野花戴在頭上,順手摺幾根柳條插在房前屋後。據說這種風俗是爲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民祖師——神農氏。後來逐漸發展成爲紀念和希望長壽的願望。戴柳習俗被淘汰,插柳卻盛行起來,成爲我國人民春季造林的植樹節。

清明前後還流傳着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豔奪彩,不可勝記。《紅樓夢》中的清明活動賈府十分重視,把採百草、放風箏、盪鞦韆作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清明活動在民俗中的重要位置。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寄託哀思的一個契機。

時至今日,在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已經爲清明節增添了許多內含,各地青少們成羣結隊向烈士陵園獻花致敬,或邀請革命先輩作報告,講革命故事,或組織參觀、旅行、訪名勝、採標本,豐富了節日內容。另外,在祭炎黃二祖的同時,悼念自己的先祖,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在今天的清明活動中更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追憶親人、寄託哀思,本來是充滿溫情的事。然而,當街頭焚香、墳邊燒錢引發大火影響市容的時候,清明已經變得不再清明。更有甚者,還有別墅、奔馳、小蜜甚至偉哥也成爲祭祀用品,讓清明節幾乎變成一場鬧劇。

與此同時,網上祭祀、家中祭祀、樹葬、海葬等無污染無危害的新祭祀方式也在逐漸盛行。文明已經成爲趨勢,當生活方式已然改善,曾經跟隨我們的陋習也該擯棄了,讓清明真的清明起來。

  關於清明節的手抄報初中二:清明祭祀習俗

一、清明節的祭祀活動。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另外兩個鬼節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節”即是悼念亡人之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

二、祭祀的對象。作爲鬼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另外兩個鬼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各地有所差異。

三、祭祀的場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爲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爲普遍。

四、祭祀的方式或項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項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

五、掃墓的方法。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這種行爲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亡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從風水的角度來講,在古人的信仰裏,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

六、掃墓的目的。是慰藉祖靈,因此要虔誠奉拜。就如在陽間,會親友一樣,要以懷念心,親切感來相會,若非出自內心尊敬,反而不好,況且掃墓也是祈求先靈庇佑最好的方法。掃墓時準備花、香、燭、掃帚、水桶、水果等,把墓地前污物,清洗墓石。整個墓地打掃後參拜、點燭、上香、敬果、獻花等,供全物品參拜後大家一起與先靈共餐,剩下物品一定要帶回家,不可留在墓地,免發生腐爛、生蟲等引起衛生問題,參拜上香後合掌,表示先靈與吾心合一,慰藉先靈早日往生西方,感謝庇佑子孫平安。要求保護往後子孫之幸福。

七、清明節祭掃的具體日期如何確定。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均有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八、時間的限制。黑暗時墓地有很多無緣靈、浮游靈容易憑依,因此掃墓不可在天未亮時或太陽下山時,更不可在晚上掃墓,晚間陰氣重,無緣靈、浮游靈多,容易附在人身,受到靈障。因爲公共墓地廣闊,而且無子孫掃墓的墓地很多,因此這些無主之靈變成無緣靈、浮游靈憑依人身,而最容易發生意外事,因此掃墓時間最好在已午未時(美國day light saving time 10:00am----4:00pm) 爲最恰當時間,此時陽光充足,陽氣最重。之後,因爲陽氣已逐漸消退,陰氣逐漸增長,若是時運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陰靈纏身或騷擾。

九、身在國外,清明節如何拜祖先。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當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裏陽臺或客廳,朝家鄉方向,擺上祭拜用的食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唸相關詞語。然後,再燒紙錢祭祀。

十、掃墓的當日早上要看看自己的額頭。掃墓的當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鏡看自己的額頭,看看有沒有烏黑的氣色,如有則表示時運較低,儘量當日避開掃墓爲宜;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十一、清明節爲何少走夜路。按照古人的說法,清明節也是“鬼節”。如果需要在此期間走夜路的朋友,一定要記得隨身攜帶護身的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同時,千萬不能忘記:要亮出你的額頭,不能因頭髮而蓋住,因爲,那是你的神燈所在。

十二、掃墓之前怎麼吃? 如何穿?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着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特別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另外,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本命年者除外)。

十三、清明節拜祭輩分有講究。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爲: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餘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衆人可食取祭品。最後提醒您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可離開。

十四、清明節拜祭後,可能會將陰氣帶回家嗎? 很不好說清這個問題,當然我們可以佩戴一些佛像、護身符、桃木等。只要你做人厚道,同時懷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對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應當不會有問題。拜祭回家後,必要時可以進行過火盆儀式,可除去因時運勢較低時,拜祭所招惹回來的氣場入宅。

十五、清明節掃墓回來要凈身洗衣嗎? 清明節掃墓回來,一定要清掃你的鞋子灰塵和泥土,將鞋子的鞋尖朝裏,同時將身上穿的衣服洗乾淨晾曬爲宜。

十六、哪類人不能清明節去拜山。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拜山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後參加清明拜山活動。同時運勢較低、病弱體虛之人也最好清明節不要去拜山。

十七、清明節放風箏。在古時,放風箏不但是清明節期間的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十八、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爲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