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端午節禮儀習俗參考內容

學識都 人氣:6.58K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禮儀習俗參考內容

節日是一種文化現象,端午節也是如此。端午節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語境下,是非常隆重的節日。

端午節文化歷經幾千年,質是不變的,這個質就是源於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端午節文化的魅力,使端午節成爲非常有凝聚力的節日。每當端午節來臨,人們就會包糉子,賽龍舟,插艾香,贈香包。早已由一種禮儀漸變爲一種打在每個中國人身上的烙印、一種融入每個中國人血脈的習慣、一種浸入每個中國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因此,我們五年級舉行了“端午節習俗研究”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活動目標:

1、瞭解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每一個華夏兒女非常重視的日子。讓學生較全面地瞭解與端午節有關的知識。

2、到超市、飾品屋、節日禮品屋等進行參觀、調查、訪問,上網查詢有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並根據資料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過年的熱鬧與快樂,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彼此間的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

4,通過屈原的故事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三)活動人員:五年一班

(四)活動時間:(五)活動分組:

收集文字資料:

攝影:

購買包糉子,疊葫蘆的材料:

學習包糉子:

指導老師:(

六)活動準備:

1、活動前,學生通過上網或查找書籍的方式獲得端午節的有關資料。

2、教師準備好探究記錄表,學生根據表格展開活動。

3、學生準備各種資料(包括小故事、圖片,糯米,剪刀,糉子葉等)。

(七)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在老師帶領下有序進行,注意安全;

2、調查採訪時態度誠懇,注意文明禮貌,並做相應的記錄。

三、活動實施

階段一:分組確定研究項目(準備階段)

(一)由中國傳統節日引出課題“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相關問題:

1、關於“端午節習俗”你瞭解多少?

2、對於“端午節習俗”你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端午節的來歷、飲食文化、文學藝術、民間活動等等)

3、把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爲下一步作準備。

(三)學生分組確定研究問題

1、根據問題的類別,學生自由選擇,成立研究小組(互相協調)。

2、分組討論要採用何種研究方法(上網查資料、調查、訪問等)。

3、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

4、確定研究專題:

(1)回溯歷史淵源——端午節的來歷

(2)端午節的飲食文化——吃糉子

(3)端午節的傳統風俗習慣——吃糉子,賽龍舟,戴五彩繩,插艾香,贈香包。(4)屈原的詩歌。

(四)分組制定研究計劃

1、提供一份研究計劃,供學生學習參考。

2、各組制訂詳細的調查計劃和方法,設計調查表格和訪問記錄表。組員分工,商討在調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教師及時指導。

階段二:各小組展開研究計劃(實施階段)

(一)每個小組分頭行動,通過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徑最終獲得所研究問題的結果。(小組成員分工協作)

第一組:端午節的來歷調查小組。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組的同學根據自己的計劃開展活動,有的上網查閱資料,瞭解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有的走向圖書館,蒐集關於端午節的資料,最後進行加工整理,編寫小報,供大家欣賞。

第二組:端午節的食俗調查小組。

該組成員在組長的帶領下,到食品批發市場、各大超市,瞭解端午節期間人們的購物情

況。其中,最重要的是糉子 ,喝雄黃酒。並學習了折葫蘆,在現場折,並展示給大家。

第三組:漫話端午糉調查小組。

小組學生通過上網或者查找書籍瞭解糉子的種類他們瞭解了包糉子的材料。糉子的品種,從實物到圖片、文字,最後到自己親自動手包糉子,從中感受到活動的無限樂趣。

第四小組:端午節民間習俗。

各小組通過上網,調查,訪問的方法瞭解端午節民間的'習俗。瞭解其中的故事和背景。學生編制五彩線,現場給老師同學送祝福。

(二)各小組整理歸納研究成果。

階段三:信息交流會,展示動手實踐、創作的成果。(展示階段)

1、交流研究成果。

2、歸納總結各組的研究成果,並展示。

(1)研究“回溯歷史淵源”小組蒐集了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相關的典故等,並以資料的形式進行展示。製作手抄報。

(2)研究“端午節的飲食文化”小組,主要研究“糉子”的來歷、程序及象徵意義;,並現場折葫蘆。

(3)研究“漫話端午糉”小組,主要研究的是糉子的種類和名稱。現場包糉子。

(4)研究“端午民間習俗”小組主要研究的是賽龍舟,插艾香,贈香包。等習俗的來歷和方式,學生扎五彩繩。(在展示階段裏,學生爲了更好地彙報本組收穫,小組成員團結協作,運用了多門學科的知識,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個性特長,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合作性。

3、總結延伸:

(1)活動後,將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資料歸類彙編成冊,或製成專題網頁,上傳到學校網站上展示。

(2)瞭解中國其他傳統的節日

四,活動反思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密切聯繫學生實際,突破了教材和學校的侷限,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領域,瞭解到了許多端午節的知識,形成了一定的訪問、查找、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並且能將自己的活動成果以新穎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1、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此次活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愛好及興趣,爲學生自主性學習開闢了廣闊的空間。從主題的選定到小組成員,從制定計劃到調查研究,教師只是對各組成員進行必要的指導,沒有包辦代替的現象。

2、爲合作學習提供了廣闊空間。合作學習作爲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題的研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組內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同時又是協同互助,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3、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大提高。活動中,學生不是講臺下被動的看客,而是活動的主人。他們可以根據需要自主尋找資料,根據活動內容製作主題板報;可以通過詢問父母瞭解糉子的做法,葫蘆的折法;也可以向手工藝人拜師學藝,製作各種有特色的民間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