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九一八事變84週年:不讓歷史重蹈覆轍

學識都 人氣:7.93K

敲響警鐘,爲了永遠不讓“九一八”重演

九一八事變84週年:不讓歷史重蹈覆轍

84年前的今天,註定是中國歷史上最爲刻骨銘心的日子。這一天的慘痛記憶,至今仍未結痂,汩汩地流着鮮血。

84年前的今天,精心準備的日本突然發動九一八事變,至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

“血的教訓不能忘卻。昨天的歷史不是今天的人們書寫的,但今天的人們不能脫離昨天的歷史來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習主席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意義深遠。對於我們這支從抗戰硝煙中走過的人民軍隊而言,“九一八”留給了我們永遠不能忘卻的血的教訓,始終敲響着振聾發聵的警鐘:永遠不能放鬆警惕。

一個國家和一支軍隊缺乏警惕之心,猶如子彈沒上膛、利箭不在弦

1931年9月18日,沒有多少中國人意識到國家已是大難臨頭。

早在這天之前數百年,日本已經着手繪製華夏地圖無數,我山川地誌、關隘兵要,乃至城鎮鄉村、田畝水井,均在其圖上胸中。中國的政治派別、軍事力量、經濟外交等時政民情,無不在精研細琢之列。

面對這一天,中國自上而下倍感“突然”。當日本關東軍偷襲東北軍北大營時,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學良正在北平前門外中和戲院觀看京劇;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榮臻正在家給父親做壽;黑龍江省主席兼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萬福麟將大權交給兒子,自己也在北平;吉林省主席兼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張作相爲其父奔喪回了錦州……東北地區及遼寧省的軍政要員們大半不在崗位上,就連北大營駐軍中,也有不少將領不在營裏。

日軍開始攻擊後,東北軍用電話向榮臻報告,榮臻下達的命令竟然是:“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在庫房裏,挺着死。大家成仁,爲國犧牲。”這樣的命令,史上前所未有。

其實,只需當時中國稍微有所警惕,這個日子便不會那麼“突然”。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的“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時,日本就小題大做,狂呼“武力征服滿蒙”,日本國內播撒的傳單上畫着插有日本國旗的中國東三省地圖,寫着:“啊,我國的特殊權益!”

跨越時空回望,這一幕,在近代中國史上何其熟悉。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英國憑40餘艘艦船、4000餘陸軍,竟然直叩清政府國門;

1895年甲午戰爭前,北洋水師受沒落王朝腐朽頹廢之風浸淫,士兵“腰間皆斜插煙槍一支”“平居菸酒淫賭,沉溺往返”,甚至管帶也側身其間,大敵當前而“逐聲妓未歸”。演習訓練則欺上瞞下,“平日操練炮靶、雷靶,惟船動而靶不動”;每次演習“預量碼數,設置浮標,遵標行駛,碼數已知,放固易中”“徒求演放整齊,空給觀者以威力強大的假象”;

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兵力不足兩萬。承平日久的京城一帶雖有清軍十幾萬,義和團拳民五六十萬,但由於平時疏於警惕、軍備廢弛,終無法阻止北京陷落。

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再到全面抗戰初期,由於未能提高警惕做好準備,正面戰場呈節節潰敗之勢:淞滬會戰時,第19路軍獨木難支;七七事變中,中國軍隊接連被遭遇戰打得措手不及;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指揮官竟然臨戰脫逃……一時間,敵寇肆虐,山河破碎。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血淋淋的恥辱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和一支軍隊缺乏警惕之心,猶如子彈不上膛、利箭不在弦。日本侵華這本血淚教材警示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沒有防人之心,終遭大難。

回望“九一八”,在銘記國恥提高警惕中走上覆興之路

九一八事變當夜,日寇兵不血刃席捲瀋陽,僅在瀋陽兵工廠就繳獲步槍15萬支、手槍6萬支、重炮和野戰炮250門、炮彈10萬發、各種子彈300多萬發,東北軍多年購買的300餘架飛機也拱手交到侵略者手裏。事變第二天,日本就佔領並沒收了瀋陽邊業銀行,整個東三省官銀號的16萬斤黃金和200萬斤現洋全部被日軍劫走,這些銀行的附屬事業也全部被日軍沒收。

從1931年到1945年,遼寧本溪80%的煤被日本人拉走。並且挖走的都是“金心”——低磷、低硫、低灰,全是最好的煤。

作爲一個資源匱乏型國家,侵華戰爭期間,日本對中國進行了世界侵略史上極其卑劣的掠奪與破壞,掠奪鋼鐵3350萬噸,煤5.86億噸,糧食5.4億噸,木材1億立方米。中國僅直接經濟損失一項,按1941年的黃金價格,竟達黃金7.3萬餘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