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植樹節簡筆畫手抄報

學識都 人氣:1.33W

想製作植樹節手抄報,可是卻是手殘星人畫不好?那麼植樹節簡筆畫手抄報就十分適合你了。植樹節簡筆畫手抄報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植樹節簡筆畫手抄報

  

植樹節的來歷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羣衆參加義務造林爲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爲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爲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

3月12日爲中國的植樹節。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

1914年11月,中華民國南京政府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13日,北洋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爲植樹節,並在這天舉行了植樹典禮。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於北平,1928年4月7日,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頒佈法令,將每年清明的植樹節改在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即3月12日,規定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植樹儀式,以及造林活動。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爲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爲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

1956年,毛澤東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1979年2月,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爲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爲我國植樹節,也是爲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爲“全民義務植樹”。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滿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爲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爲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領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爲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爲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爲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爲主的社會各界羣衆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爲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其他各國植樹節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爲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週爲植樹節;朝鮮每年3月2日爲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爲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爲植樹節;意大利每年1月21日爲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爲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爲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爲植樹節……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爲“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爲“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爲“植樹周”;冰島稱爲“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爲“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爲“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爲“森林周”。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爲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爲52%以上。儘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西政府對森林資源採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爲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11月8日在內羅畢發起“爲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劃2007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

隨着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關於植樹節的故事三則

治病種杏

三國東吳名醫董奉,醫術精湛,濟貧善施,爲人治病不收財禮。只要求治好一個輕病人,種一株杏樹,治好一個重病人,種5株杏樹。 天長日久,他的房前屋後竟有10餘萬株杏樹,人稱“董林杏仙”。後來,每當杏子成熟,董奉把它換成糧食。賑濟窮人,這就是歷代傳爲美談的“杏林佳話”。從此,“杏林”成了醫學界的代名詞。

思鄉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干布,特地從長安帶去柳樹苗種,植於拉薩大朝寺周圍,以表達對柳樹成蔭的故鄉的思念。因此,這些樹被稱爲“唐柳”或“公主柳”,現在已成爲藏漢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寫詩護樹

愛國名將馮玉祥愛樹如命,曾在軍中立下護樹軍令:“馬啃一樹,杖責二十,補栽十株”。他駐兵北京,率領官兵廣植樹木,被譽爲“植樹將軍”。駐兵徐州時,帶兵種植大量樹木,並寫一首護林詩喻示軍民:“老馮駐徐州,大樹綠油油;誰砍我的樹,我砍誰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