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1.04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綠》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綠》讀後感

《綠》讀後感1

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由朱自清寫的,書名《綠》。這裏寫了梅雨潭的綠是多麼奇異;梅雨潭的綠是多麼醉人;梅雨潭的綠是多麼可愛;梅雨潭的綠是多麼明亮……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作者在這篇文章中綜合運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的藝術手法,並且用大量的比喻、擬人、誇張的修辭手法,使諸多美麗景色,構成了動態的感人畫卷。這就是這篇文章的特點。我對這篇文章印象很深。有很多非常的生動的句子:“那醉人的綠啊!彷彿一張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摸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嗎?”

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時,眼前就浮現出了那綠,那綠招引着我,使我無比的神往,我要撲向它的懷抱!

啊,要是處處都有梅雨潭的綠,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乾淨,沒有因爲環境的污染而生病致殘甚至死掉。我們如果都想讓自己的家園多一份綠,出一份力,我想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

《綠》讀後感2

初識《采綠》是因爲老爸的推薦。對此,一開始我並不覺得會給我帶來多大的驚喜。

素淨的封面,淺綠色的底子,幾朵水彩繪製的花,兩隻藍幽幽的蝴蝶相映成趣。當我打開這本書細細閱讀後,我發現我錯了。這本書就像一本城市博物日誌,記錄了從三月到來年二月的花草鳥獸。它其實更像散文,說它像博物日誌未免太單調、呆板了。作者的筆風是那樣輕鬆俏皮又充滿孩子氣,彷彿正向讀者炫耀自己童年收藏的那一件件寶貝。“一路上有藍熒熒的光亮瞥來,那是六月最美妙的饋贈——鴨拓草又來到人間了……。我覺得它兩片豎着的藍色瓣子像小兔子支棱着的耳朵……。”這就是作者的最愛——鴨拓草。蘆花說它像“小小的碧色蝴蝶歇息在草葉上。”這就是作者淵博知識的最大體現。她愛花草、愛樹木,甚至愛一般人都討厭的碩蝽。這都來源於她對這些小生靈的愛吧!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平常事物細緻觀察、嚴肅考證,那些被我們由於習焉不察而被遺忘的生靈,在她筆下是多麼的可愛:“整個世界只剩下蝴蝶的翅膀無聲地閃動。”這些小精靈只有在她筆下才有靈光的閃現吧!整本書你無需從頭翻起,漫不經心地隨意打開一頁,就會呈現一個巨大的驚喜。

《采綠》繽紛了我的這個夏天,采綠採的不是綠,而是心底那份孩子般的純淨。

我想,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應該有“采綠”相伴。

《綠》讀後感3

今天,我在書上讀了一篇文章《我的山谷曾如此綠》。書中寫的是作者小時候住在的山谷,是如此的美麗。有碧綠的草、清新的空氣、數不盡的魚,還有鳴聲不絕的鳥兒。文章的題目是“我的山谷曾如此綠”,因爲那美好的一切只屬於以前,現在的山谷是如此醜陋,令人傷感,傷心。山谷漸漸變黑了。

這讓我不禁想起,我們這裏的山,哪怕是假山上,只要沒有監督人員,垃圾、糞便、被摘掉的野花,到處都是。讓人噁心,便不在此遊玩。就這樣一點點的變化。

原本清清的小河,卻受到了污染而變化。這都是因爲人們亂扔垃圾,亂排放污水。

大海也從蔚藍漸漸變黑,這都是從小河集中在一起的污水讓它變化的,使得大海變成了這樣,變的發黑。

變化的還有好多,大氣層也是一個被破壞的。因爲許許多多的二氧化碳、汽車、摩托車等機動車的尾氣、工廠廢氣的排放飄向大氣層,大氣層漸漸被破壞。

現在,我們這個地球都變得很髒了。還能有多少個山谷能美麗呢?

《綠》讀後感4

梅雨瀑,曾經僅是一個無名小瀑,但隨着大作家朱自清所寫文章《綠》的發表,梅雨潭從此聞名天下。

梅雨潭的綠,那種軟、嫩、清的綠,着實令人着迷。“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試想,若置身於這樣的綠中,難道不會令人陶醉嗎?想想,輕觸這樣的綠,這綠將泛起波紋、泛起漣漪。柔軟的感覺,這是如此純潔!滑嫩的感覺,如絲如縷,欲挽留她,這綠又瞬間從你手中溜去,輕盈地,回到了池塘中,在池水中融化,如同幻影般飄散開了,與池水融爲一體,直到滿池塘,皆是這種純潔的綠了,皆是這種醉人的綠了。

梅雨潭的綠,那種溫潤又親切的綠,天下無雙。“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若這綠慢慢向你飄來,閉上雙眼,你會感受到一陣陣濃濃的暖意撲面而來。那種溫婉、那種親切擁抱着你,浸透了你,又飄回到那池塘裏去了。但你的心,仍然如此溫暖。

啊,梅雨潭的綠!你永遠不會被世人所忘懷!

《綠》讀後感5

朱自清的散文寫的大多是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我特別喜愛看他寫人寫景的文章,他的文章真所謂是平淡中見神奇。

其中一篇寫了通過賣藝、賣物而生活的外國乞丐,這篇文章仔細地介紹了各色各樣的外國乞丐,如畫丐、樂丐,文章的描寫極爲細膩,其中還列舉了乞丐畫畫的三種花樣——雙鉤ToLive、雙鉤GoodLuck和畫四五方風景,對這三種花樣描寫的十分簡練,其中描寫道:每一個字母約一英尺見方,在雙鉤的輪廓裏精細地作畫。字母整齊勻淨,通體一筆不苟。

充分體現出了這些畫丐畫畫的熟練程度,更可見他們是通過無數的練習,才練就了這麼一套求生的本領。而在朱自清的筆下,對於乞丐又有了新的認識,認爲他們也是值得尊重的,而乞丐也算是種特殊的職業。

而朱自清寫景物時,更是生動形象,能十分巧妙地向人展現所描寫的事物。他在描寫白水漈的瀑布時,寫道:所以如此,全由於岩石中間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裏,無可憑依,凌虛飛下,便扯得又薄又細了。當那空處,最是奇蹟。

白光嬗爲飛煙,已是影子,有時卻連影子也不見。但她的手才鬆。它又像橡皮帶兒似的,立刻伏伏貼貼的縮回來了。

簡練的一段文字,已經生動詳盡地寫出了白水漈的瀑布奇觀,讓人感到那神奇的瀑布正在眼前,頗有身臨其境之感。

“有時卻連影子也不見”則寫出了瀑布臨空處時的忽然消散之感,其寫作手法着實讓人歎服。

正因爲朱自清的散文散發着非比尋常的文學韻味,才使得這些創作對世人產生巨大影響。

《綠》讀後感6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瀑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花花花花的聲音;擡起頭,鑲在兩條溼溼的黑邊兒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着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兒擁着;人如在井底了。

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雲在我們頂上流着;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溼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衝下,彷彿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着了。那濺着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着。據說,這說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裏,便倏的鑽了進去,再也尋它不着。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呢! 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法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

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指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着無窮國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

很深的、故能蘊蓄着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 ---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不禁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上圖爲“自清亭”,亭內的三面碑上就刻着這篇文字。我來到這裏的季節恰好與老先生來的時候吻合:也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只是巧合。

《綠》讀後感7

陸蠡的《囚綠記》寫於抗日戰爭的前夕,黑暗籠罩着中國,面對山河破碎、國將不國的現實,許多文人志士投身於革命,身處黑暗之中仍積極尋求精神上的慰藉,陸蠡當時居住在已經淪爲“孤島”的北平城內,從窗外的“綠友”——一株常春藤的身上找到了光明與希望。

整篇文章以愛綠-囚綠-釋綠-念綠爲行文線索,表現了作者對“綠友”的感情變化過程。綠色,是光明與希望的象徵,作者懷着對一小片綠影的喜愛搬進了炎熱的朝東房間,面對這片綠色,作者的心情是喜悅的。“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摺疊着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作者感謝命運的垂青,使得他能夠在疲累於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荒漠的平原之時,從牆壁上的小圓洞裏欣賞一株美麗的常春藤。作者與“綠友”各安其分地生活卻又惺惺相惜。小圓洞外的常春藤給了作者一段難得的安寧時光,使得作者在孤獨的生活中得到許多慰藉。

但是,當作者對綠的喜愛演變成爲一種迷戀的時候。私心就出現了,作者將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了屋子,迷戀演變爲了囚禁。可是被幽囚的“綠友”卻毫不領情,枝條固執地向着原來的方向延伸,“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綠友”的頑強在作者看來是一種固執的抗爭,這打擊了作者的自尊心,於是,固執的作者堅持幽囚“綠友”。本該是惺惺相惜的摯友,卻最終一個綠意漸漸消損,一個內疚卻固執己見。

盧溝橋事變的發生讓作者珍重的開釋了這“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人”。這時的作者對“綠友”的感情不再是單純的喜愛,而是對它永不屈服於黑暗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欽佩。這種欽佩與讚美之情使作者在離開北平一年後仍對這“綠友”念念不忘,我想,這時“綠友”對光明與自由的執着嚮往已經給了作者啓示,這種精神力量也成爲了作者的一種信仰與追求。

陸蠡先生屋外的常春藤始終向着陽光生長,就像一支憧憬光明的歌,這首歌也始終迴響在陸蠡先生的心中,他以革命的勝利作爲終身的信仰,身陷囹圄時,日寇問他,日本的大東亞政策能否成功,他斬釘截鐵地說了兩個字“無望”。最後壯烈犧牲。小公寓外的那一片美好的綠影,就是陸蠡先生的信仰所在,那是光明,是希望,是永遠不會湮沒於喧囂中的一支憧憬光明的歌。

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不再面對任列強摧殘與宰割的黑暗局面。但是我們依然需要信仰,需要不休不止的夢想。一根長常春藤都能夠永遠向着光明生長,作爲高等動物的人,也應該始終堅持信仰與夢想,不爲外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自我。但是,如今那片搖曳在陸蠡窗外的綠影也會搖曳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嗎?我們需要叩問自己的良心,是否因爲私慾而傷害了一些無辜的人?是否因爲冷漠,而不願去憐憫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是否因爲恐懼而不敢對社會中的不公平發出一聲吶喊?面對世俗的力量,每一個個體都很脆弱,但是,這就是我們可以苟且於自私與虛僞的理由嗎?這就可以囚禁我們靈魂嗎?《囚綠記》中的常春藤是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囚徒,作爲社會中的個體,我們會有慾望,會有各種各樣的無奈,但是我們對光明與正義的嚮往是靈魂中最不能丟棄的東西。我堅信,人會在信仰中得到幸福。

《綠》讀後感8

一次,我無意之中看到了一篇文章——《綠手指》,我覺得這個題目很新穎,於是我就認真的讀了起來。

《綠手指》是這樣講的:在法國的一個鎮上,有一名老奶奶因爲勤勞被當地人美麗的稱呼爲“綠手指”,有一次老奶奶看見報紙上的一條消息:要是能種出純白色的金盞菊,有關部門將會重金獎勵。在當時,國家的主要研究人員也未能種出這樣的金盞菊。但是老奶奶卻想試一試,儘管遭到了家人、朋友和鄰居的反對,老奶奶依然“頑固”的堅持了下去!精心的選種、播種,第二年,金盞菊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但是花朵的`顏色離純白還差很遠很遠,儘管這樣老奶奶依然沒有灰心,在所有的金盞菊中老奶奶選出了顏色最淡的再用其種子進行來年的播種!老奶奶想,只要我每次都選出顏色最淡的花朵作爲來年的種子,我一定能種出純白色的金盞菊!那麼老奶奶的想法到底是正確了還是錯誤了呢?……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老奶奶從不氣餒,終於在二十年後的一個早晨,老奶奶收穫了成功!

讀完之後,我完全被老奶奶的決心、恆心和信心給感動了!回想自己,我缺乏的不就正是老奶奶的這種精神嗎?

記得那一次,明明告誡了自己以後上課要認真,因爲只要成績提升上去了在期末考試後就能拿到那雙我心儀了很久的溜冰鞋。開始一段時間,自己還能規規矩矩的堅持下來,成績也略有了些長進!但是慢慢的就開始放鬆自己了,因爲看到自己的成績有長進了,就覺得沒有必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學習上!本來自己自覺性就不好,所以鬆懈下來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原本以爲自己成績已經提升上去了,可是不久後的一次總結性測試給了自己當頭一棒!結果非但不如人願,反而還比以前更糟糕了!看着那個少得可憐的分數,淚水默默的在眼眶裏打轉!腦子裏充斥着的全是那個怨天尤人的理由——或許自己真的很笨,或許自己根本就不是學習的料!於是不斷地自我打擊讓自己更是墮落得一塌糊塗!……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真的是懊惱不已!要是當初我能像文中的老奶奶那樣堅持下去,我還會失敗嗎?要是當初我能知錯就改,懷着一份像老奶奶那樣堅定的信心,或許在今天我也會像老奶奶那樣收穫那份屬於我自己的成功;要是……

哎!再多的後悔也無濟於事,我在心裏默默的對自己說:加油吧!像老奶奶學習吧!從現在就開始!

《綠》讀後感9

近段時間,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它的主要內容是:一位老奶奶看到報紙上說園藝所重金懸賞能種出純白色金盞花的人,老奶奶決心試一試,她從所有金盞花中找出顏色最淡的種子,第二年春天播種,就這樣春種秋收,循環往復,堅持了20年,終於種出了純白色的金盞花。(.)

老奶奶那麼大年齡了,居然堅持了20年種出了純白色的金盞花。在這20年裏,她可能會患上疾病、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更可能會遭到家人的反對,但老奶奶卻堅持下來了!

而我卻沒有老奶奶的堅強意志,就拿我學滑板來說吧!我學滑板學了半個月,摔了許多次跤,曾多次想放棄,但是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終於把滑板學會了。

古往今來還有許多堅持不懈獲得成功的名人。就比如愛迪生吧!爲了發明

電燈,他試驗了一千多種材料,失敗了無數次,但他不灰心,堅持不懈,最後獲得了成功。讓電燈走進了千家萬戶。

堅持是成功的祕訣!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不懈,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綠》讀後感10

我在圖書館借了兩本書,其中有一本叫《追蹤小綠人》,這是一本長篇童話小說,這本書我覺得很好看。

這本書是金波寫的,講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主人公的名字叫“小葉子”,小葉子在後院的大樹上意外發現了小綠人,可當小綠人看見小葉子是就消失了。當時是晚上,小葉子在唱歌,小葉子就想用歌聲被小綠人引出來。於是小葉子把同學叫到家裏,唱小葉子編的一首關於小綠人的歌,小葉子把聲音錄了下來。晚上,小葉子成功把小綠人引了出來,成了朋友。可是人們知道了小綠人的存在,因爲某件事小綠人到了酒店之後,因爲受不了煙味兒就躲在了花瓶裏,變成了葉子。這件事只有小葉子和她的爺爺知道。

這不單單是一本童話書,而是警戒人們環境需要治理的書。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在很久以前,小綠人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可是因爲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科技越來越發達,人們就開始學會了吸菸,一開始還好,可人們又亂砍亂伐,後來小綠人就受不了,變成了葉子。

所以我們不能光爲了生活質量的提高,而忽略了環境的變化,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身邊的環境,多種些樹,少丟一些垃圾袋,少抽菸,過低碳生活。

《綠》讀後感11

利用長長的暑假,讀了好幾本課外書。其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一本叫做《追蹤小綠人》的書。它是由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寫的。爲什麼這本書最讓我記憶深刻呢?那就跟着我走進它吧。

《追蹤小綠人》講述的是主人公、主人公的爺爺和小綠人的故事。因爲主人公他的爺爺都很喜歡植物,再加上他們家有一片“綠園”,所以才能和小綠人發生故事。

故事裏有一個很奇妙的地方,那就是主人公和另一個朋友一起走過七座不同顏色的橋(紅色、橙色、金色、綠色、天青色、藍色,紫色)。這時我的疑問就出來了,那個主人公的好朋友(小曉)是什麼人呢?怎麼會找到這七座橋呢?爲什麼她會和引橋的精靈對話呢?

正當我滿腦疑惑的時候,我再次閱讀書本並找到答案:因爲小曉也是小綠人呀,所以纔會有這麼神奇的事情發生。你看她咬一口很酸的蘋果之後,那個蘋果就會變得很甜。

書本是翻完了,但我覺得意猶未盡,因爲到了那關鍵時刻,這本書就戛然而止了。哎,什麼時候能出第二本呢?我真的好想再繼續捧讀,去追尋小綠人的祕密。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