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生最初蒼老》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33W

在我的經歷中,電影評論是很學術的領域。想到我們剛從電影學院畢業的那會兒,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電影在中國新文化復興運動(不知道能不能用這樣的詞來形容那個時期的文化現象)中充當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新電影語言”、“新浪潮”、“結構主義”等等名詞如雷貫耳,而且話語權威都是一派學者氣質,很有學術性、高尚感。這樣的氣氛把我們烘托得很了不起,真有藝術殿堂的感受。

《等待是一生最初蒼老》讀後感

後來,大概到了九十年代中期,1995、1996年前後,這幫大師突然不玩兒了,很快從這個圈子裏消失掉,無影無蹤了。在他們拋棄我們之後的寂寞的日子裏,我們感覺到一陣孤獨。文藝批評一向左右着各類藝術的歷史進程,這樣的空白真的令人心慌。

我想他們不玩兒了的很大原因和後工業時代的到來有關。消費概念一統天下,文化也可以成爲產品進入流通市場,當它們成爲超級市場貨架上供人選擇的,和選擇一件衣服一樣自由、一樣隨意的商品的時候,藝術過去神聖的地位、儀式化風範及上層領域的優越感全然被打碎了。這十來年,隨着這樣的變遷,其實誰也沒消停,大師放棄的陣地自有後來人。由於商品化的普及、便利和自由,還有文化藝術產品本身的巨大魅力,孕育出了一代從f ans走入電影行業的專業人員。這些從消費羣體中走出來的人可能是批評家,可能是導演,也可能是編劇。我想他們的出身就能把前輩的鼻子給氣歪。美國前衛導演昆廷·塔倫蒂諾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卑賤”的出身讓他在入行時受了一番屈辱,直到1993年他的《落水狗》一舉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才得以揚眉吐氣,也標誌着一個新的.電影時代的到來。法國人是多麼地傲慢,從來都以文化大國國民自居,一副霸權的樣子,一直把持着藝術殿堂的金鑰匙。所以昆廷的獲獎,連他自己都深感意外、欣喜若狂,直到今年在戛納當評委主席還念念不忘那一幕。如果不是世道變了,這事無論如何解釋不通。

很多事情不再是夢想。DV從家庭走向專業,電視從標清發展到高清,高清播出時代即將到來,電信號的色彩還原和膠片越來越接近,還有什麼不可能實現?

大概有一個現象我原來沒有足夠重視,當我知道後,很吃驚。原來各電影廠有自己的刊物、畫報,不知何時被外面的人承包下來,變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