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讀後感500字(精選4篇)

學識都 人氣:1.74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秋》讀後感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秋》讀後感500字(精選4篇)

《春秋》讀後感1

這篇鴻篇鉅著收錄了各家思想精髓,並且對經濟、文化、政治、軍事、道德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論述。可以說,這是一部先秦時期的百科全書,它還對農業、養生、音樂、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民本思想的《呂氏春秋》中較爲突出的思想,呂不韋不僅涉及孔孟之道,還重點體現“民以食爲天”的農業立國的根本思想,正是這種取長補短的思考方式,將思想全面而深入的結合在一起。這個治國之策無疑是具有先進性的。呂不韋的治國方式上繼承了老子的“無爲而治”,“夫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智故能使衆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衆能也。能執無爲故能使衆爲也。無智無能無爲,此君之所執也”也正是他認爲的“無爲而無不爲”的政治思想。對老子思想繼承的同時,又對思想進行了創新發展。對於諸家思想,呂不韋也不是全盤都接受的,對於法家思想,呂不韋是認同其法治的觀點,對法制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但是對於墨家思想,除了那些辯證的唯物主義觀點,對很多理論都是批判的,如對於《墨子》中的鬼神之說的唯心論予以駁斥。

總的來說,《呂氏春秋》取長補短,取精華,去糟粕,辯證的看待諸子百家的思想。這也是體現《呂氏春秋》的作者兼容幷蓄的能力,所以這部著作的超凡的口碑是實至名歸的。我們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事,都應該像作者一樣,經過自己的思考,有選擇的借鑑前人的經驗,成就自己。

《春秋》讀後感2

評愛鶴亡國者衛懿公

大家都聽說衛懿公吧!他是戰國時代和宋囊公在一起的可愛人物。他愛鶴亡國,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因爲喜歡過度可不行,小事不做好,則壞大事,衛懿公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愛鶴,太愛鶴了,愛的不理朝事了,他還把他的鶴叫做鶴將軍,敵人來了,因爲士兵們都疏於訓練,所以和敵軍一接觸就潰不成兵,哪個不拋甲脫鎧地逃跑,衛懿公因對不起百姓,所以呆在那不逃,被敵人砍爲肉泥,衛國從此滅亡......

衛懿公愛鶴亡國的故事:從前,衛國有個國君叫衛懿公,他很愛鶴,鶴尖尖的嘴巴,紅紅的下巴,的確很惹人喜愛,衛懿公只要一看到手下送給他一隻鶴,他就會重賞手下,他還令百姓誰家有鶴立刻送過來,衛懿公打獵也帶着這幫鶴,放在籠子裏,他從來不理朝事,無聊了,他和他的這幫鶴玩玩,還稱他們爲:鶴將軍。多麼威武的稱號啊!衛懿公自豪極了。終於有一天,敵軍來襲。百姓四處逃散,衛懿公命手下把他們抓回來,可是抓了好久,才抓回來幾個。衛懿公問他們:“你們爲什麼要跑?”百姓說:“您只關心您那些鶴,直到敵軍來了,纔想起我們來了!”衛懿公長嘆一聲:“唉!是寡人錯了。快把鶴都放了!”說完,丹頂鶴等等鶴就跑出去了,百姓這才稍稍聚集了點。他們和敵軍交戰,因爲疏於訓練,所以潰不成兵,不一會兒就全軍覆沒,衛懿公也被剁成肉泥了。

《春秋》讀後感3

晏嬰,機靈的'齊國使者,雖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揚,處處經受考驗,可他憑機智的腦袋,打敗了那些考驗,並讓侮辱自己的人自取其辱。哪國捉弄他,哪國就要倒黴,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他用他那機智的頭腦,打敗各個難題,贏得了尊重。多麼偉大的一個人啊!他出使楚國,楚國想盡方法捉弄他,卻只把自己給侮辱了一頓,楚靈王感嘆道:“晏嬰這樣的賢人這麼可以戲弄,戲弄不成,反自討沒趣。”

晏嬰出使楚國的故事是這樣的:楚國特地準備了一個“狗洞”給晏嬰鑽,晏嬰看見了,不緊不慢地說:“哦!我要鑽狗洞啊!原來我出使的是狗國啊!如果不是狗國,那就讓我大門進去吧!”守門的士兵無可奈何,只好讓他從大門進入了。進門了以後,楚靈王拍掌笑曰:“原來齊國沒人了啊!”晏嬰說:“齊國人揮汗成雨,怎麼會沒人了呢?”楚靈王說:“那爲什麼只派你來呢?”晏嬰說:“我們的國家有個規矩,有本領的人出使大國,沒本領的人出使小國,我最矮,其貌不揚,本領又最低,所以被派出使楚國了。”楚靈王默默無語。突然,兩個勇士抓住了一個人,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這是盜賊,又是個齊國人。楚靈王不懷好意地說:“難道你們齊國人都是盜賊?”晏嬰說,有一顆橘樹,他移到別的地方就變成別的樹了。我們齊國人在國家平平安安,到你們楚國就變成了這個樣子,難道你們楚國都是盜賊嗎?”楚靈王無話可說。

晏嬰真機智!

《春秋》讀後感4

《呂氏春秋》是一部經典,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是特別牛的一部經典。據說當年“合十萬餘言,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名爲《呂氏春秋》,暴之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有能增損一字者與千金。”這是何等的自信,是何等的氣派,當然,沒有人出來真的去增損一字,非不能也,而不敢也,根本的原因是這部書的真正老大也就是幕後推手太牛了,他就是呂不韋。

這部書,“以道德爲標的,以無爲爲綱紀,以忠義爲品式,以公方爲檢格”,彙集諸子所論又超越其上。通俗講,《呂氏春秋》就像是一鍋燴菜,但燴的很有味道,很值得品嚐。

讀《呂氏春秋》,有一個重要的內容是不應被忽視的,那就是談“養生”。這些內容主要集中在《孟春紀》《仲春紀》《季春紀》,因爲春多與生有關。“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物,則不知輕重也。”這段話簡直就是對我們說的。世間萬物,本來就是用來維持我們生命的東西,而不是要用我們的生命去滋養萬物,也就是說,物是爲人服務的,而不是相反,人不應爲物所累,更不應被物奴役。但是遺憾的是,現代社會有太多的人把這個至關重要的關係顛倒了,很多人因爲物慾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真的是不知何爲輕何爲重。一個充滿物慾的社會,必然滋生墮落和腐敗,必然產生會亂和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