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讀後感500字

學識都 人氣:1.38W

國慶期間,帶着80歲的公公到安溪的清水巖逛了逛。

《貨幣》讀後感500字

清水巖在山頂。汽車開在盤山公路上,兩邊的村莊都是三四層的別墅,規劃有序。老人家看了不無感慨的說:“公路十八彎,改革開放前,這裏的交通肯定很不方便,村民的生活也很苦。現在算是過上好日子了。”

老人家就是這樣,每到一個地方,就要憶苦思甜一番,改革開放前的貧窮,讓他心有餘悸。

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市場經濟,用貨幣對勞動、對發明、對娛樂等進行定價,促進了商業化和職業化,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四通八達的高速路網、風馳電掣的動車地鐵、即時的通訊設施、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對老人家來說,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彷彿有某種魔力,帶來了富裕、便利的生活。

老人家對改革開放、對市場經濟的認可,是因爲切身的感受到了生活的變化。

在經濟學中,人類社會的資源配置,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一種是通過暴力掠奪,資源的佔有和利用依附於權利和武力,一方屈服於另一方的強勢。另一種貨幣交易則完全基於雙方的自願選擇,基於雙方的權利平等來實現資源的配置。

有時候,用經濟學解釋政治,更簡單明瞭。當我畫下這張資源配置的表格的時候,對於反腐以及掃黑除惡有了新的認識。80歲的老人家用切身感受,認識到了市場經濟帶來的經濟繁榮。而暴力掠奪是站在市場經濟對立面的資源配置方式,雙方的效率高下,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