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的讀後感400字(通用8篇)

學識都 人氣:6.84K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法》的讀後感400字(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通用8篇)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1

“讓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發揮天賦的才傾注自己全部的熱情,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日本戰後,勵精圖治,經過戰後一代日本人艱苦的努力,同時也享受到美國地緣政治的紅利,日本經濟高速發展。而戰後成長起來的日本人,受西方自由開發思潮的影響,逐漸失去了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建立的大和文化,而這一代的年輕人進入社會後又經歷了泡沫經濟以及經濟破滅後的大蕭條,讓這一代人因文化缺失陷入迷茫,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稻盛和夫總結一生的經營哲學發行的《活法》讓日本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修煉靈魂,保護美德,讓工匠精神重回日本人的心田,幫助了衆多的日本人重新達成物質和精神的平衡。

今天的日本雖然經濟長期負增長,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看上去沒有中國發達,但日本經濟更厚重,日本人更平和,更努力也更有幸福感。今天的日本,隨處可見的是快樂工作的日本人,《活法》功不可沒。

今天,我們也處在同樣的因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物質和精神的不平衡,互聯網的倍增效應,更加加劇了這種不平衡。

今天,重讀這本書,非常有借鑑意義。“讓自己擁有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發揮天賦的才傾注自己全部的熱情,就是人生成功的王道,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因爲這種人生態度符合天道,符合宇宙的法則”。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2

我所思考的“活法”,也就是我的人生觀,立足於做人最基本的倫理觀和道德觀。我一生着力追求在實踐中徹底地貫徹這樣的倫理觀和道德觀。

近期宣讀稻盛先生的《活法》,我被書中的人生哲學深深的吸引。在《活法》當中,稻盛先生在書中引用了許多中國之經典哲學文化,書中的觀點及哲理顯得簡單而又熟悉,簡單到常被我們忽視,熟悉到如同浸在骨子裏般親切,然而,我們確忽視了它的存在,現在,我逐漸的明白了些許。

在100多年前,我們的民族遭受了一次巨大的災難,因此而落後於其他國家,爲了使咱們的民族快速振興強大,國民選擇了一條高速發展的經濟之路,此時,我們確忽視了精神文明的建設,把祖宗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不斷丟失。

感謝稻盛先生再一次把它放在了我們的面前,這是在告訴我們,我們不可再如此的無知下去,書中的內容樸實而簡單,爛熟於我們的血液之中,可我們確忽視了它的存在,如今當我再次朗讀出聲的時候內心確有一種羞愧感。

當我們把書中的文化切合實際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時,這不僅是對我們個人整體水平的提升,也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企業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以及精神力量,更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的精華。

對此,我們可把它當作前行的燈塔。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3

最近在讀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活法》,很受啓發,故書錄於此“身居亂世之中,重新審視“活法”。“人生的意義在於修煉靈魂。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章“磨練靈魂、提升心志”。這一章節內容不禁讓我想起清朝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生詞話》:“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分享,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寓指當前形勢相當惡劣,只能爬上高樓,看到遠方天的邊際,排除干擾不爲暫時的煙霧所迷惑,看清形勢發展的主要方向抓住問題的實質,這是取得成功的基礎。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爲目標而努力奮鬥。儘管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還要堅持奮鬥,繼續前進,沒有什麼康莊大道在等着我們,人生就是不斷奮進的過程。

第三境界是指在經過多次挫折和磨練之後,人就會逐漸成熟起來,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無法理解的事物他能觸類旁通。這時他在事業上就會取得不凡的成就。

這三大境界簡單至純至善的真理和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一書中始終貫穿在人生與企業經營的發展原則是一致的。讓人驚歎真理無關乎年代,無關乎國界,無關乎行業,所有美好的、令人振奮向上的道理總是相通的。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4

讀了《活法》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使我明白了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抱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即使能力差些,也能獲得美好的人生結果。

我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今年十三歲了,是個不自律、負面情緒很強的人,隨着校內的作業越來越多,每每想到接踵而來的小升初考試——人生中第一次大考。使我感到壓力山大,憂心忡忡。擔心考不上好學校,擔心辜負父母的期望。

直到有一天,當我翻開《活法》這本書時,書中的字裏行間充滿了正能量,頓時讓我充滿了力量,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給予我鼓勵,使我對未來不再迷惘。

“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是稻盛爺爺在“人生的結果因思維方式和熱情的不同而不同”這一章節上寫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媽媽說我是個負能量很強的人,遇事總會往壞處想,按照方程式所示,即使我的熱情再高,能力再高,如果我的思維方式是—100,那計算出來的結果只能是更大的負數。這讓我意識到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是多麼重要。如果我一直都保持這種負面的思維方式,那將會是可怕的事情,所以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我原來的思維方式,做一個積極樂觀的人。

在之後的時光中,我會積極面對一切困難。稻盛爺爺,謝謝您這本好書,我有幸讀到,非常喜歡,我要帶着感動,走向未來的人生。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5

稻盛先生說:人生就是一幕戲,每個人都是主角。然而,我們不只是在演出,更是這幕戲的創作者。對,稻盛,他就是寫這本書的作者,他叫稻盛和夫,是從一個在社會上可有可無的小企業老闆,成爲了創建了兩個世界五百強的成功人士。

回顧這幾年的歷程,79歲的稻盛和夫總結出了他的創業歷程。他說,人活着是爲了以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當然,人活着更是爲了幸福。現在有許多人抱怨自己不夠幸福,實際上,幸福是靠我們創造出來的。我們只要認真努力,就會更幸福。

結合到自己的學習裏想一想,做題不也是這樣嗎,只要努力,就會全對。認真地對待,是一種走向幸福態度。

人生的目的在哪裏?你爲何來到這世上?或者淺顯點:你爲了什麼活着?再淺顯點:你相信什麼?記得在小些時候,曾有一個答案讓我爲之振奮:相信自己。對!有時,自己的做法也許會有錯,但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分析失敗的原因,下次就會做得更好。

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自己去反思,其中包括做得對的和不對的,做得好,就去總結好的經驗,做的不好,也要想想爲什麼做的不好。要成功,首先要“想”,要敢於去想,要想出色彩來。但在想的過程中,有人會把現實想的狹小無比,如果有陽光大道,我們應該走陽光大道,何必去走小道呢。

只要我們敢於去想,認真去做,走陽光大道,就會成功。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6

《活法》是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作品,讀這本書是對靈感的一次修煉,對未來一次美好的冀望!

郎鹹平曾經這樣評價過稻盛和夫,“稻盛和夫不僅創辦並帶領兩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還將他的經營和人生哲學傳授給衆多的中小企業和千千萬萬的個人。他不僅創造經濟價值,還創造普世價值。”翻開這本書,我便開始了與這位智者的心靈交流。

翻開這本書,我找到了我對生活中一個問題的答案,那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安寧的時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一種壓抑的空氣瀰漫於整個社會,這是爲什麼?因爲許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很多人就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就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稻盛和夫的回答是:提升心性,磨練靈魂。簡單的幾句話可能還不太容易理解,那大家就一起翻開這本書,一起與靈魂對話,徜徉於書海之中,感受那份恬淡的喜悅,與內心交流。

稻盛和夫做人的哲學激勵了我。很多事情我們都瞭解,可是卻沒那麼做,只是一念之差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小時候課本里讀到的與人爲善,多爲他人着想,看似簡單的道理,我們卻忽視沒有做到。看過《活法》我們都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對工作的熱忱,還有對生活的希望,我們都應有所改變。

讀過稻盛先生的書,在生活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這本書在網上的銷量也很高,很受讀者歡迎,我也推薦大家閱讀,相信靜心的閱讀會帶給大家更多心靈的洗禮和對生活的感悟。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7

稻盛和夫是全球公認的經營之聖,他創造了人生事業上的奇蹟,因此他的很多觀點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領悟。經過幾年生活工作的磨礪,又一次重讀了稻盛和夫分享的普遍哲學,也一一驗證了現實中的現象。正是在德華有這樣的平臺,讓擁有共同理念的人聚在一起勞動,在杜總領導下創造非凡的價值,爲社會創造美好。

人生真理在勤奮工作中領會,勞動的尊貴价值在於此,比完成工作更重要的是完善人格。在德華工作讓我感覺自己一直有進步,發現自己不足,不停地在成爲更好的人。

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這句話:心不喚物,物不至。創新的東西自然一開始沒有方法,你會日思夜想,苦思冥想,也許就在你伸個懶腰的瞬間,被感動的神靈會給一點智慧庫的提示,然後繼續前進。所以說,麪包會有的,不是守株待兔,也不是被動接受安於現狀,一定是你來我往的主動追求。

稻盛和夫作爲一名已經皈依佛門的老人,給我們闡述了因果報應與命運的相互影響。無疑他是成功的,他的反觀一生可以給我們年輕人啓示。當堅定的意志力量超過了命運的力量,因果報應會起作用,但也許不是立即生效,也許依然難逃結果,但至少我們努力過。

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跟隨並輔助有正確方向的領導者實現理想的切實方法,變平凡爲非凡。慢慢的其實自己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摸索到自己內心真正追求的,這就是心心相通,因果必報。

《活法》的讀後感400字8

《活法》一書,是日本著名企業家、被譽爲“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先生對他的生命哲學的講述。

初讀《活法》一書,我被深深地震撼,一個迄今爲止世界上唯一一位一生中締造了兩加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人,其實在心靈深處,有着最簡單的人生觀。

稻盛和夫認爲,我們每一個人,雖然只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分子。但是儘自己的能力去發光發熱,昇華自己的靈魂,每一個小分子,都能創造偉大的生命。每一個能“成就大事”的人,只是日復一日地把細微之處做得精益求精,“大事業”是自然而言成就的。

在《活法》一書的序章中,舉了幕府時期一個叫二宮尊德的農民的例子。二宮尊德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多高的學問,他所堅持的,是從早到晚披星戴月地耕田勞作。他通過辛勤的勞動,把一個凋敝的農村發展成爲富裕的村莊,不能不說是一番偉業。正因他的事蹟,後來才被德川幕府任用。這是一個在平凡的崗位上升華生命的例子。二宮尊德把田間勞作這一件細微工作做得精益求精,陶冶了人格,生命也到達了更高的境界。

對於我們而言同樣如此,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鍊心智、提高人格。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做到,同樣會使我們的生命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