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12篇)

學識都 人氣:1.36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精選12篇)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

蕭紅是個心思寂寞的人,可是從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極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寫的《呼蘭河傳》,有人說它像小說,又有人說它像自傳,蕭紅的文章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

《呼蘭河傳》不像《城南舊事》,雖然同樣是寫小城裏的故事,可《城南舊事》給我的感覺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緊緊的讓人讀得輕快自然;但《呼蘭河傳》不同,它就像一盤顏料,什麼赤橙黃綠青藍紫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別有一番韻味!

《呼蘭河傳》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極有藝術感的文字令人心動不已;《呼蘭河傳》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說!當時的蕭紅,一個人身在淪陷的香港,心中苦悶而寂寞,這種心情,通過文字滲透進了我們心中。

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覺中,又看到了另一個蕭紅。小城的三月風景如畫。瞧,“三月的原野綠了,像地衣那樣綠,透在這裏、那裏”,好一個“這裏、那裏”,連一片草地都能寫得如此唯美、動人!

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場》,哎,如此悲傷、淒涼,令人心痛。

《呼蘭河傳》是立體的、有寂寞、有美好、有悲傷、有希望。今年秋天,我讀了一篇故事,這故事,沒有華麗的詞語做點綴;沒有優美的句子做裝飾;有點只是灰白的畫面,可是從灰白的畫面中,我分明聽到了了一曲淒涼的笛聲,能讓我聽到這笛聲的恐怕只有這《呼蘭河傳》了!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2

暑假期間,我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一開始,我只是粗略的讀了一遍,感覺跟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簡直是天壤之別,令我難以想象。慢慢的,我被她的故事吸引着,感動着,憤慨着,我又回過頭來仔細的品讀起來。

呼蘭河讓我感到溫暖而冷淡:比如這個街中大坑,車伕和馬陷了進去,有一種穿長袍短褂的,在那裏喝彩,幫助車伕的人,全是平民百姓。生活是需要溫暖的,人與人之間是需要互幫互助的,這樣,纔會讓生活更美好;而我與老祖父這篇文章,講述着祖孫深情,只有祖父喜歡“我”,祖母不喜歡“我”還用刺扎“我”的手。“我”在祖父的關愛下,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爲“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小團圓媳婦。十二歲的她花一般的年紀,原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卻成了胡家的童養媳,在照“規矩”被婆婆“調教”之後,日漸病倒。他們無視她爲什麼會病倒?是什麼致使她成爲了一個“黃瘦的病人”?此時最愚蠢的是病倒了不選擇去看醫生,而選擇了“跳大神”。當衆強行脫光了小團圓媳婦的衣服,推到大缸裏用熱水,是滾燙的熱水,往她的頭上澆,到最後,頭髮都燙掉了,還說她是妖怪。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凋零了。我們想想看,別說是生病的人,就算是健康的人受這種折磨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呢?更讓我氣憤的是,她死後,她的家人並沒有因此而難過,還覺得花了那麼多的錢,虧本了。想想我們同她一樣的年紀,享受着父母百般寵愛,無憂無慮如小公主般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啊!

《呼蘭河傳》讀完了,這個暑假中,聽着蕭紅講述着呼蘭河的故事,儘管憂鬱,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3

呼蘭河城裏的人大抵是這些:在"黑夜"中擔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極強的有二伯;尖刻無聊心眼兒小的老廚子;還有勤懇忠厚愛妻小的馮歪嘴子,唯一出場的女主人公是率真開朗卻被活活燙死的團圓媳婦。呼蘭河的女人們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運。小城彷彿一個封閉廣闊的世界,生活並不單調,可怕的是重複。那幾個粉墨登場的主角定是蕭紅精心挑選的。他們身上重疊着無數呼蘭河人的影象。他們並沒有太壞的心思,縱使是譏笑嘲諷,也只爲打發這簡單而冗長的時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們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開落的花兒,生命並不是象菸絲一樣節節燃燒着那樣漫長,而難測的命運則象無情地吹落了菸蒂上的菸灰。活着是小城裏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標,而沒有其他的想望,就連想看看城那邊是什麼的想法有沒有。因而人們活在了自己的目光裏,但很滿足。沒有人的瞳孔裏有哪怕一絲的好奇的火焰,沒有人的腦海中有懷疑詢問的念頭,爲此我感到深深的悲涼。

蕭紅用一種平靜的筆調來呈現一個平靜的世界,用自然的口吻講述着小城自然的生活,難道錯了嗎?我們總認爲作品(尤其是長篇小說)理應有着它思想的深度,平鋪直敘的故事一定是欺騙了我們。但我沒有覺得這種筆調和口吻不好。試想,當一箇中年人推開往事的柵欄,用一個不太更事卻又初涉人間冷暖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經歷那令人心顫的寂寞的童年時,平靜自然的下面,是一股多麼深沉洶涌的潮流。靜水流深。蕭紅的內心有幾人能真正理會。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4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而在我的生活裏的確如此,每一次讀這本《呼蘭河傳》,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假期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時,碰到一位幼兒園的朋友,向我推薦了肖紅寫的《呼蘭河傳》。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文中優美的語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隻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這些語句猶如吸鐵石,引得我一頁一頁往下讀,也讓我從中增長了不少知識,學習到了許多寫作用法,使我在之後的寫作之路上受益匪淺。

讀了書後,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道理。在讀到書中第七章有關“馮歪嘴子”時,他的老婆在生第二個孩子時死去,留下了他和兩個很小的孩子相依爲命,苦苦生活。我替他感到傷心難過,可馮歪嘴子在肖紅筆下,卻十分堅強,一點不痛苦,依舊樂觀地面對生活。不像有些人面對一點挫折,就動不動“上吊”、“自刎”的,他總是說“日子會好的。”這種樂觀主義精神令我敬佩啊。有一次,我考試考得很差,非常沮喪,覺得自己很沒用。回家看到書架上的《呼蘭河傳》,想起“馮歪嘴子”的故事,他的那句“日子會好的”,心想我只是這次考砸了,不表示我永遠不行啊。只要我努力,成績會上來的。這點挫折,打不倒我,要樂觀,要自信。

“閱讀使我們變得富有和強大,閱讀使人修身養性。”我們只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就一定會從中受益的!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5

岳飛是南宋時期的一名抗金元帥,他精忠報國,公私分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名字。我讀了《岳飛傳》後,被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他讓我明白了一種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故事。岳飛有一個深明大義的母親,在母親的教導下岳飛從小就立下了報國的偉大志向,他自幼拜師刻苦習文練武,並與張顯、湯懷、王貴、牛皋結拜。後來他投軍報國,敢於以自己的實力向皇親國戚挑戰,大鬧武科場,槍挑小樑王。奸相張邦昌要拿他問罪,被大師宗澤救下,逃回家鄉。不久,金兵犯宋,張邦昌賣國,徽、欽二帝被俘。康王趙構南下稱帝,岳飛奉旨入朝,在宗澤的領導下,率領岳家軍抗擊金兵,一次又一次勇破金軍,威名遠震。但是,正當岳飛節節勝利之時,貪生怕死的'趙構,聽從了賣國賊秦檜的奸計,一天之內下了十二道金牌召他回京。岳飛一回到臨安,就被解除了兵權。不久,奸臣秦檜誣告岳飛謀反,以“莫須有”的罪名在杭州大理市風波亭殺害了年僅39歲的岳飛,造成千古奇冤。岳飛是一個非常愛國的英雄,他愛國更勝於愛自己。他同時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大丈夫,對朋友情同手足,所以他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在任何時候都會幫助他,支持他。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6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回憶式”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這本書的作者是中國女作家——蕭紅。

著名作家茅盾稱《呼蘭河傳》是“一篇敘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還真不假,瞧——文中的“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着了。”把一個淘氣小姑娘的樣子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我的眼前。而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這兒淹死過小豬,悶死過狗,悶死過貓,也常常有雞鴨死在這大泥坑裏。按我們現在的觀點,應該把大泥坑填平,而那時候的人民卻認爲應該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意的。真令我爲他們的愚昧而悲哀!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既快樂,又寂寞。說她快樂是因爲她有一個那麼疼愛她的祖父。她的祖父教她背詩背詞,教她識別莊稼,陪她嬉戲玩耍,和她聊天對話。說她寂寞是因爲她活動的地方就只有那個大花園,一般情況下和她玩耍的人就只有她的祖父。

她的祖父博學多才,和藹可親。像她的祖父那麼好的祖父我也有。記得我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不太好,經常考個九十多分。有一次,我被一道題目難住了,爺爺見了十分耐心地教我做題。我一開始還並不明白,但爺爺沒有着急,仍然耐心地教我做題。在我和爺爺的努力下,我終於會了。

《呼蘭河傳》讀完了很久很久,我的心情依舊沉浸在那一片灰暗的畫面中。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7

《呼蘭河傳》這本書把我帶到了二十世紀的小城呼蘭河。當我蓋上這本書時,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小城中的人們的無知和封建迷信更引發了我對那個時代人們的思考。

《呼蘭河傳》這本書描繪了二十世紀小城呼蘭河的種種人事事:不斷帶來災難的大泥坑;呼蘭河年中盛事:跳大神、放河燈、唱秧歌、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性情古怪的有二伯以及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

其中那不斷帶來災難的大泥坑和小團圓媳婦令我印象最深。書中,那個大泥坑不斷給人們帶來災難,人們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人也有,可是他們卻沒有想到一個最直接的方法——把坑填平。而那個可憐的小團圓媳婦生了病,人們又是給她跳大神,又是給她算命的,跳大神的時候甚至讓她用滾燙的熱水洗澡,她洗一次昏一次,昏了三次。

最後,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活活弄死了。其實通過這兩件事反映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無知與封建迷信。大泥坑不斷地帶來麻煩,卻沒人想去把它填平;小團圓媳婦生了病,人們想了各種辦法,卻沒人去請醫生給她看病。那個時代人們的無知和迷信既讓人哭笑不得,又引發了我對她們的思考。

現在,隨着時代在不斷進步,人們慢慢地去掉了那些無知與封建迷信。但是那個黑色的社會卻永久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因爲它引發了我的思考,使我沉浸在了那個黑色的社會中。《呼蘭河傳》這本書形象生動,具有諷刺意味。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8

《呼蘭河傳》是蕭紅在80年代的一部長篇小說。故事發生在蕭紅小的時候,優美感人,是蕭紅憑記憶寫出來的,讓人從書中感受到舊社會人們的生活是多麼艱苦、寂寞。

這本書中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小團圓媳婦。她12歲就被迫去當老胡家的童養媳,剛來老胡家時,她笑容滿面。可不久就因奶奶婆婆常打她、罵她,讓小團圓媳婦生了一場大病。由於婆家人的迷信,再加上都不愛小團圓媳婦,不給她治病,只給她跳大神、抽貼、燒"替身",還讓她吃黃連,還當着衆人面給小團圓媳婦洗燙水澡,不但沒治好病,反而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成天昏睡,連辮子都掉下來了,不久便死了。她死時,年僅12歲。我非常同情她,因爲12歲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時候,而她卻因爲舊社會的愚昧而被折磨而死。

小團圓媳婦的故事使我想到了自己:在學校裏,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聽老師講課;在家裏,爸爸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身體有一點不舒服,爸爸媽媽更是細心的呵護我、照顧我,甚至連班都不去上。可小團圓媳婦,12歲就被迫當了童養媳,天天捱打、捱罵。現在我們都是靠高科技生活,住的都是高樓大廈。而舊社會的人們,住的只是破舊的平房。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

《呼蘭河傳》讓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珍惜和同學、朋友相處時的美好時光,好好學習,長大後努力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9

呼蘭河城,一個不繁華、不富裕的地方。這裏的人們過着平淡無奇的生活,讀着讀着,總覺得十分安靜,他們爲了活着而活着,像木頭人一樣。

這本書似乎把我們帶到了過去,那個灰色的世界。人們的無知與愚昧,活生生地害死了一個12歲活潑可愛的女孩。就因爲太大方不符合這裏的規矩,所以婆婆狠狠地打了小團圓媳婦,

生病後婆婆又想了很多辦法讓小團圓媳婦好過來。我都不知道這個婆婆到底是討厭小團圓媳婦還是可憐小團圓媳婦了。越往後讀心情就越沉重,十分同情她的遭遇,爲她憤憤不平。爲什麼要打她?生病了爲什麼不去醫院?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當時的迷信與待人的冷漠形成的。他們的迷信害得小團圓媳婦生不如死,最後還是被燙死了。作者寫出了對當時社會上迷信做法的諷刺。

通過這些,也反映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好好地珍惜它們吧!這些來這不易。

再說說馮歪嘴子吧!他雖然是個普通的下等人,但生性樂觀,他一生肯定都是快樂的。他雖然受到別人的嘲笑,但並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且生活得更勇敢。如果當時的人們都是這樣,那再也不會有像小團圓媳婦那樣的悲劇了。

當作者寫到結尾時,讀着讀着總覺得很淒涼。隨着時間的變化,這些東西似乎已經不在了,似乎又在回憶她和祖父的快樂時光,似乎又在懷念在這兒的種種時光,這裏的歡樂,這裏的悲傷。

《呼蘭河傳》記載了蕭紅童年時的歡樂與悲傷,感觸與同情。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0

讀完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我明白了蕭紅童年在呼蘭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蕭紅細膩地寫下了呼蘭河是一個並不熱鬧的一個小村莊,敘述地寫出了她的家和那美麗而沉寂的大公園。祖父,二伯……在蕭紅的筆下讓我明白了那個小村莊的民俗風情和那些小團圓媳婦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蕭紅告訴大家,她的童年既快樂又寂寞。在蕭紅家的大花園裏,她的快樂童年回憶全部都裝在這個大花園裏了。她和祖父一齊在這個大花園裏笑聲總是在盪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鏟地,但蕭紅不會,拿不動那鋤頭杆,於是祖父便把鋤頭杆拔下來,讓蕭紅單拿個“頭”來鏟。因爲不知那個是苗那個是草,所以用鋤頭亂勾一陣,把菲菜當野草割掉了。還有蕭紅看見祖父在澆菜,蕭紅搶過來澆,但她並不是往菜上澆,而是往天空澆,還說:“下雨咯!!”

呼蘭河裏還有很多搞笑和令人發笑的故事。個性是呼蘭河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發生的事情:娘娘廟大會那一天,女子和婦女參加的最多。如果是還沒有生小孩的婦女去的話,只要在子孫娘娘的雕像背後釘一個鈕釦,給她在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隻耳環,給她戴一副眼鏡,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着抱走一個。據說這樣做,來年都會生兒子的。還有賣帶子的也個性多,婦人們都爭着去買,她們相信,買了帶子,就會把兒子給帶來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兒,也誤買了這東西,那就會變成大家的笑料。

呼蘭河雖然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處處都是故事。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1

在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蕭紅走到人生盡頭時創作的長篇小說。當時,蕭紅雖然還不到30歲,但是身體十分虛弱,戰爭的摧殘和感情的衝擊令她長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種疾病。與此同時,她的文學水平、創作觀念和技巧已經到達了頂峯。全書共分爲七個章節,裏面的資料無關此刻,也不關未來,只是蕭紅對自我童年時代的一個回憶。她既沒有美化它,也沒有醜化它,而是以一個現代主義作家的態度描繪了一個長長的舊夢。呼蘭河小城裏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醜惡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述,使我領略到了呼蘭河小城的風土人情。

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時,我的心和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而她卻早被賣給了老胡家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幹活,還是會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到一個說是爲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教誨”。《呼蘭河傳》裏既沒有批判,也沒有譴責,反而流露出一絲幽默和頑皮。

《呼蘭河傳》還是一部東北民間文化的說明書。蕭紅爲人們毫不知曉的故鄉作傳,爲一羣卑微的凡夫俗子作傳,這體現了蕭紅獨特的寫作視角。《呼蘭河傳》用孩童講述的方式,看似鬆散跳躍,但並沒有脫離整體的結構。也正是因爲借用了孩子的口吻,小說顯得純淨樸素。蕭紅用她動人的筆調,描述着她童年的趣事。期望大家也去看一下吧!

呼蘭河傳讀書筆記12

當我打開這本書,我便深深地被它所迷住了,鄉下的淳樸風情、農村人質樸的風俗,都讓我覺得這一切是那麼美好。《呼蘭河傳》主要描述了呼蘭河城濃郁的鄉土人情、風俗習慣。

當呼蘭河城裏那大泥坑把人陷住時,旁觀的人都哈哈大笑,但到最後,還是會幫助他。當呼蘭河城裏某一戶人家跳大神時,差不多每戶人家都要跑過來觀看,大家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看到這兒,我深感鄉下人那種淳樸。《呼蘭河傳》,反映了當時舊社會人民艱難的生活和辛苦的勞動,但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依然保持着樂觀向上的精神,而不是頹喪的心情。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不免有些挫折,在你的心情降到低谷時,不要頹喪,應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用笑容去迎接一切,再大的困難也會土崩瓦解。《呼蘭河傳》中的蕭紅,小時候的童年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全然不知外面世界多麼殘酷,依舊自己玩自己的,爲什麼她對待每一天的生活都那麼熱情?因爲她說“小孩子健忘,每天都會快快樂樂。”,是這樣嗎?不是的。因爲她每天都用自己那顆充滿熱情、激情的心與正確對待每天的態度,才讓她童年生活的無憂無慮、健健康康。

呼蘭河城,你美麗的景色和人們樂觀向上、永不屈服的精神,孩子們充滿熱情與激情的心使我深深陶醉其中,流連忘返,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