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做好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9.88K

讀書 筆記是指讀書時爲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爲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 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怎麼做好讀書筆記 ,歡迎閱讀。

要怎麼做好讀書筆記

看書的人又分兩種,第一種是迷茫了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了;第二種就是有既定目標了,看書是爲了加強專業技能的。

先說第一種,通常如果沒有什麼目標,在閱讀時候選書同樣會是個難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有一個目標,然後看看自己缺乏什麼再去看對應的書籍,無論是專業書也好,自我提升或者其他類型的書籍也罷,這樣的選擇方法會讓範圍縮小很多。在沒什麼目標的前提下,不妨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來看,我的方法是同時閱讀兩本書,即是一本我自己感興趣想要去閱讀的書,另一本是偏向於理論或者說是較爲枯燥無味的書,我們吃飯的時候需要配菜,讀書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再談第二種,首先要鑑書,特別是專業書,還拿設計來說事兒吧,你去書店或者購書的網站,你搜一下PS,可以看到很多書,真的是鋪天蓋地,一個原因是這方面的作者太多了,另一個原因不外乎現在出版業不怎麼景氣,出書的門檻也降低了好多導致有點兒能耐的人都魚涌而入。但也正所謂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如果你想學修人像的,你就別找後期的,一次只學一種,然後學會了再換第二種,這是必須要做,人的精力的有限的,都會一點就等於都不會。

選好書了之後,其實看專業書很多時候都是被迫的,心態上也許會比較被動,除非你是自己真的很喜歡很想提高該方面的技能,有一種迫切想要去學習的渴望,你纔會主動想去看。看書的時候,心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精神不集中,看幾頁書就想看看手機有沒有人找,或者瀏覽一下網頁,或者說在自己房間裏就讀不了書什麼的,其實這多半都是心理暗示,閱讀也是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需要養成。再則是你淺閱讀讀多了,看到那麼厚的一本書,你會覺得你看不下去,因爲太厚,太多字。那你可以把這本書裏面,你感興趣的你喜歡的一章(小說或者連續性太強的`書籍除外)給挑出來閱讀,然後再慢慢擴展開去,你讀完那一個章節,你自然會有你想要去了解的地方,詞彙也好,歷史事件也罷,這個時候是你應該拿起手機或者電腦的時候了,查wiki查百度百科,甚至知乎,從深閱讀迴歸淺閱讀,目的在於補充知識,你看書(深閱讀)好比畫一棵樹,淺閱讀構成了樹枝和樹葉,是一個知識體系裏面必不可少的分叉和分支,所以一味深閱讀或者一味淺閱讀都不足以支撐你構成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等你查完了那個詞彙,那個歷史事件的時候,你又會有新的感興趣的內容,你可以沿着你的興趣走,那樣開枝散葉出去,也許就是你對應知識體系的第一個萌芽。

接下來是關於讀書需不需要做筆記的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不是因爲“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個道理,如果你記下來了,但你回頭沒有去看你自己做的筆記,你只是當時寫了一遍,那其實還不如不記,邊看書邊做筆記是很有必要的,你寫下來的是你當時讀書時候的感悟和想記下來的東西,這在你一年或者幾年之後回過頭去看,沒有當時心境的情況下,那一頁筆記可以告訴你很多東西。看書的同時也是一個思考的同時,那些文字輸入你大腦的時候,你應該進行思考,盡信書不如無書,每一個作者,寫的文字都是很主觀的,包括你現在看的我寫的這一篇文章,也是十分十分十分主觀的,我們閱讀的時候,不應該被作者帶着思維走,不應該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你應該去思考,爲什麼作者會這樣想,那我自己是怎麼想的?這樣的讀書筆記,纔會有記錄的價值,不謙虛的來說,很多朋友覺得我文章寫得還行,我其實也就是想多了,寫多了,思路自然就清晰了,就能寫出我所思所想的事情了。有時候拿起筆來,你不知道何處落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感覺思緒亂成一團,其實只是因爲你寫得少,再加上你看的書還不夠多,輸入少了,你還想要怎麼輸出呢?

讀書筆記有的人習慣分章節來寫,有的人習慣看完一整本書再寫。我選擇的是第一種,因爲我如果想看完一本書再寫,那我必須得看個好幾遍,然後我不認爲有必要這樣去死啃一本書,哪怕是我要寫書評(比如我的上一篇文章《生活本就是一個農場》),我也只是看一遍,看一本書,每個章節都有值得你去思考的地方,或者是同意作者的觀點,那你就記下來吧,以後和人討論聊天的時候,又多了一個話題一個觀點;或者是你不同意作者觀點,那更應該記下來,因爲這是來自於你自己的真真切切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當然,也不是一味地唱反調,有的時候,只是因爲我們太年輕,沒有走到作者那一步,所以不懂作者寫下那段話那一章時候的心境和感悟。我覺得一個人思想的形成,就是在很多的贊同和反對當中慢慢出現的,你會發覺你說得越來越少的是 xxx說過…… xx說…… ,取而代之的是你自己說的話你自己想表達的觀點。

看不進書,還有可能只是因爲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或者壓力還沒有大到可以讓你想要改變,又或者說對成功不夠渴望,當然每個人都成功的定義都不同,像「The Ellen DeGeneres Show」的主持人Ellen,她在一次採訪當中表示她年輕時候的願望就是擁有一臺自己的電視機,她覺得那樣就是蠻成功的,但現在的她,會覺得擁有一臺電視機很成功嗎?也許會也許不會,我們誰知道呢?

再接下來說說如何閱讀一本書或者說是如何選擇一本你想要讀的書吧,Jerry選書的時候是先看簡介,很多人都會是這樣,我也不例外。我也會先看簡介但我不會看 序 ,爲一本書寫 序 的,不是大佬就是好友,滿篇都是讚揚的詞彙,當然我這樣的觀點是比較片面的,因爲很多時候也有他們自己的閱讀感悟或者是該書籍的概括,但我還是沒有看 序 的習慣。我會先看看簡介,然後是看書評,現在大家都會在豆瓣上面看書評之後再決定買不買書,所以書評當中出現了一些水軍什麼的,但這不會很大程度影響我對一本書的興趣,因爲我只看我想要看的內容,而不是相信“1,000個人有1,000個哈姆雷特”,然後覺得每篇書評的角度都是對的,我不會這樣想,挑我們自己想要看的內容的書評,然後再考慮一下是否購買那本書。不過書買多了,也是很佔地方的,所以我很後悔,以至於我買了一個kindle,然後開始閱讀電子版的書籍,平心而論kindle的閱讀體驗還是很不錯的,很接近紙書,我的kindle是日版的,僅僅只是因爲便宜,而kindle也可以在機器上就做筆記,也是很方便的。

接下來談談做筆記的技巧和分類。

電子書摘

在kindle上面做筆記更像是書摘,但也會方便你以後的查找和閱讀,畢竟現在大家出門都帶着幾種電子設備的情況也是很常見的,但我們出門就不一定會帶筆記簿了,因爲佔地方。

思維導圖

在筆記簿上面做筆記,那就不僅僅是書摘那麼簡單了,在紙上做筆記,最大的好處就是 無限制 ,拘泥於記下你喜歡的句子和寫下思考的一段話,其實只是初級的。思考,可以不僅僅是一段話,而是一個思維導圖,學會做思維導圖,對於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整理,有着莫大的好處和作用,這在我以後的文章,我會詳細講,現在不展開講,大略講一下。好鋼用在刀刃上,不是每一本書都值得我們去做思維導圖的,那樣會浪費我們很多時間,值得我們做思維導圖的書,不外乎

1.知識類

2.思維類

3.自我提升類

這幾大類的書籍都適合做思維導圖。

知識類的,列個知識清單,在重點的類目旁邊加大量備註,以便於加深消化和反覆理解。

思維類的,這一類的書目,做思維導圖是必須的,思維導圖可以讓你整體系統地去了解一種新的思想或者是思維方式。

自我提升類,這一類作者多是講一些理論和做法,因而在做思維導圖的時候,要在對應的理論和做法後面加備註,以便進一步的瞭解和整理。

列表或者關係圖

看小說或者情節性特別強的書籍的時候需要這麼做,比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不要上網下人物關係圖,自己做會比較好,因爲可以加深你的理解,現成的反倒不會那麼記憶深刻。

摘錄積累

詩歌散文類的書籍,用來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也稱之爲逼格,但凡這類書目,裏面的詞彙和短句,記下來足夠我們平時在寫作或者說話的時候用了。

做筆記的時候應該以精讀爲前提,精讀一本書的時候,我們纔會投入時間精力去做筆記,而看時政或者訂閱號雜文短文的時候,其實不怎麼需要去做筆記的,一來沒那麼多時間,二來沒那麼多的乾貨。

TAGS: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