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異邦人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7.18K

《孤獨的異邦人》作者林賢治是位詩人、學者。在他的寫作中,文學和思想批評類的文章最有影響。他的《孤獨的異邦人》詩其散文隨筆選。小編雖然沒有看富哦這本《孤獨的異邦人》,但是看了一下關於《孤獨的異邦人》的讀書筆記,真想有時間好好閱讀一番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孤獨的異邦人讀書筆記

《孤獨的異邦人》讀書筆記1

近日,林賢治先生推出一本散文隨筆集《孤獨的異邦人》;該書爲《曠代的憂傷》的姊妹篇。一直以批判精神著稱、被文學界冠以“民間思想者”稱號的林賢治先生,2010年11月以散文集《曠代的憂傷》,毫無爭議地斬獲了首屆“在場主義”散文獎,獎金30萬元;這是目前國內創作界獎金最高的獎項。

《孤獨的異邦人》的文字大體分屬兩類:一面是故鄉,一面是異地;一面是現實生活,一面是書本世界;一面是記憶,一面是烏托邦,想象中的未來。

林賢治先生坦言,故鄉大地早已使自己遠離了喜劇,留下的情感,唯餘憤怒、焦慮、憂傷,雖然自己知道,這些是多麼的不合時宜。但是,故鄉是他的出發地,無論人生,無論寫作。對於他而言,爲這一片閉塞、貧困、飽含傷痛的土地寫得太少了,因而自己常常爲此感到不安;但他深信自己所寫作的一切又都與它有關,都源自它的給予。

田野,林木,農舍,飼養和吆喝牲畜的語言等,故鄉的一切,不僅僅是甜蜜的鄉愁,詩意的回憶可能會使人沉醉;對於大多數從鄉村走向城市,曾與大地泥土爲伍而如今踏着混凝土、敲擊鼠標的人們,如今十分適宜地消受着都市文明,會不會在自我欺騙、自我安慰、自滿、自足中忘記、迷失了呢?當年逃一般離開故鄉的人,在都市迷醉的夢醒之餘有沒有覺得自己是一匹“荒原狼”呢?

文集中有限的幾篇文字透露了作者早年的成長、奮爭與逃離,這很具有代表意義,這是如今中年乃至中老年羣體的當年的人生寫照。除此自傳性文字之外,那個鄉下少有的愛體面的卻兩次被打成“現行反革命”的已去世的中醫生父親,限於羅網般活計裏、死於不該死的疾病而早逝的堂嫂,死於貧病、曾跳起揭發批判“我”父親的“仇人”單身漢阿和,等等,這樣的親人與鄉鄰,留給作者的不僅僅是懷念。在故鄉那裏,生存的意義高出一切之上,所以,作爲一種價值理念,平等和正義一直高於個體自由。三四十年前以來,爲了生存與經濟的富足,受了自由的誘惑,那些像土地一樣深厚、牛一樣勤勞、野草一樣生生不已的鄉鄰們,潮水般地涌向城市,以鄉村中最精銳的力量、最強壯的.血液補給了城市,最後仍不免潮水般地退返鄉村。他們又宿命般地遭遇了平等和正義問題的糾纏。他們,乃是我們的脊樑,但是他們從來都是默默的大多數,卑微,弱小,爲生計蟻族般地掙扎、勞碌,在文字的世界裏難以留下痕跡,更遑論話語權了。閱讀林先生這樣憶及鄉村的文字,往往也會喚起對鄉村的回憶,但其字裏行間的悲憐與感傷,能讓我們對生育的故土激起甜蜜而美好的鄉愁麼?

故鄉的遠方是異地。異地,是紙上的行旅,書本的文字的世界,心靈與精神的世界。作者自稱自己是一個狹隘的、脆弱的人,一個懷疑論的寫作者,在感覺受到傷害時,故不得不向書本尋找精神的奧援。諸如,比男人偉大、“嗜血的紅色羅莎”羅莎盧森堡,以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聞名於世的美國政治學者漢娜阿倫特,二十世紀德國最有名也最有爭議的、被譽爲“墮落的電影女神”裏芬施塔爾、“擋車的螳螂”的朋霍費爾與馬丁路德金,相互衝突的維蘇奈保爾與愛德華薩義德,“帶手絹的作家”赫塔米勒,“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革命聖徒諾爾曼白求恩大夫,等等,這些靈魂,是掙扎的靈魂,是高貴的靈魂,更多的是自由的、乃至追求自由的靈魂。作者以凝練而厚重的文字,對這些一個個異邦人進行別樣的解讀,讓我們見識生命的非一般的意義,那些生命的高度與寬度。

在這部姊妹篇中,林賢治依然在場。他的文章不是幫忙,也不是幫閒,而是越過自戀、唯美和抒情,以生命寫作的態度,勇於直面現實,揭示生活的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