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1.38W

讀書筆記是指我們讀書後所想記錄下來,吸收文章有益的部分,反思總結得出來的感想。下面是小編爲您帶來的是《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一

初看《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覺得它很枯燥,沒興趣沒什麼耐心去看。但是爲了寫讀書心得,於是耐着性子認真地看了一遍,沒想到還有些收穫和啓發。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師”這個詞,毫無疑問,在紛繁複雜的人生社會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羣體中居於一定的地位,具有相當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諸多學者對此作過精闢的的論述。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作者還認爲,在教育工作中的缺點之一,就在於教師雖然不否認自己有着教育學生的任務,但是常常把它們看成次要的任務。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

一、作者只是認爲教育工作沒有和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但我認爲教師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體,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工作上去。

二、我個人認爲教師就是應當在教學時間內上好自己的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幹這個想着幹那個,因爲論文以及其他活動影響自己,特別是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三、我覺得每個教師都渴望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而不是一味培養自己比較眷顧、看重的人,如果長久下去,勢必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取心。

那麼,到底教什麼?如何教?教師在學生面前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愛學生?如何用正確的愛去教育學生?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因爲恐懼不敢跟父母傾訴苦惱,日積月累,孩子們缺乏誠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覺得,教書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讓孩子們形成健康的人格,對孩子終身發展來說,總是有益的。而通過多途徑瞭解孩子,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恐怕沒有比這點更重要的事情了。

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對於學生的學習也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每天,我們都有責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玩耍,他們的世界應該有藍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歡快的笑聲。“學生的很多命運,其實掌握在教師的手裏”,所以,只要記牢這句話,你一定會努力的。

作爲一名老師,面對這樣有獨特生命的“精靈”,我們不必去美化他們,但是又不能迴避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而是要寬容豁達,善待他們。而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用陽光的笑容對待陽光的學生,我們的教育必定會充滿陽光。”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二

《和教師的談話》一書,比較全面地論述了新教學論同傳統教學論的基本分歧,尤其是針對小學低年級的許多教學問題提出了新觀點新方法。書中採取對比方式大量論述了新舊教學方法的長短得失,但又不是空泛議論,不是就方法—論方法,而是從長年的實驗效果出發來分析新教學方法所依據的心理學和教學論的科學規律。行文上舉例生動,分析具體,通俗易懂。這本書雖然是專談小學教學問題的,但它的嶄新立論對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有啓發的,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從傳統教學體系的消極影響束縛下解脫出來,探索教學新路子。

贊科夫說:“不應當把兒童在課堂上的積極而充實的精神生活理解成連續不斷地緊張狀態,所謂兒童的生活並不是指讓每一個人單獨地去苦思冥想。孩子是在跟教師、同學一起交談自己的想法,有時是互相爭論。這裏面有遊戲的成分、有開玩笑,也有笑聲……當然,兒童在課堂上的生活,畢竟是以學習爲主的一種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可是,只要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不故意造作的生活,它就會是既自由自在,又豐富多彩的。

以往在自己曾經教過的學生中總感到在教育上有缺陷。發現他們總是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動性、創造性的原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關係融洽,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起學生的極大熱情去參與學習。反之,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苦學,使學生厭學,則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更談不上課堂效益的提高。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諧的教與愉快的學的師生關係是實施樂學教育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首要前提。誠然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進活動,但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教師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第一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對你的信賴。例如當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有困難,老師此時一定要用心去點撥學生,啓發思維,切不可簡單生硬地要求學生坐下,一定要給學生回答正確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體會出掌握知識後的快樂。

另外,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還得到啓發。我覺得提高課堂效益,教師必須要優化自己所教學科的課堂結構。首先要形成活潑進取的學習氣氛,變死學爲活學,老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豐富知識,增強智能。其次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學習基儲潛能、水平不同,其學習的需要也不同,教學中就要不同對待。有的需要點撥,有的需要輔導,有的需要鼓勵,有的需要補課,尤其是對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慢的學生,教師要善於查缺補漏,下到功夫。最後是要減輕學生的負擔,發展個性特長,既要學得紮實,又應學得輕鬆。

總之這是一本對我們教學工作非常有幫助的書。通過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使我懂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誘發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孩子,使學生和我心心相應、協調一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創立良好的教學情境,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筆記三

《和教師的談話》是前蘇聯心理學家,教育科學博士列·符·贊科夫(1901—1977)的著作。在本書中,作者將其多年實驗研究總結的教學法與教育思想,採用談話的形式,十分新穎。讀完這本書後,給人的總體感覺就像這本書名一樣,像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和我們交談,交談對學校教學的感悟。輕鬆通俗的話語給我們留下的教學論思想卻是深刻的。

一、贊科夫主張通過系統基礎知識、技能和技巧的教學來大力促進兒童的“一般發展”。

所謂“一般發展”,係指促進兒童的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內部心理特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他主張儘可能創造條件,選用“能使兒童真正開動腦筋”的教材與教法,儘早地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越學越聰明,越學越主動,越學越會學,越學越愛學。

贊科夫認爲,引導兒童儘早掌握理論知識對兒童的發展起着指導作用。兒童每掌握一個初級的科學要領和原理及其邏輯聯繫,心智中就好像“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由此促進兒童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的能力的發展;並使得知識的掌握真正成爲基本技能、技巧訓練的基礎,使得系統知識的學習融會貫通,在頭腦中形成合乎邏輯的結構。

二、贊科夫主張教學要引導兒童“個性自然的成長”,也就是引導個性自由發展。

贊科夫特別重視語文課教學改革,從一年級起就開始設作文教學;強調在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中,要着重促進兒童個性才能的自由發展。因此他反對語文教學方法上的僵化程式和死記硬背;他從發展心理學的科學高度較詳細論述了語文教學。

三、贊科夫始終把發展看做是兒童心理特性內部必然的自身運動,因而他的教學論滲透着兒童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指導思想。

贊科夫認爲,學習的`動因如果來自分數和讚揚,這只是學習的“外部動因”,而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學習“內在的誘因”或動力,即發自內心需要的求知慾。

爲追求好分數而學習,甚至突擊成風,趕考成災,那麼兒童學到的知識則會隨考試的完畢而忘光。贊科夫認爲,凡是沒有經過緊張腦力勞動和克服困難而達於真正理解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喪失掉的”。這不單是忘記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不能發展思維能力,可能的後果是培養出健忘的惡性和毫無自學能力與習慣。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心理活動的客觀規律。我想,我們常見的那種“分數高能力低”的現象是有其必然性的。

培養兒童內在的學習誘因,有賴於改造舊的教學路子。這方面贊科夫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與此同時,他還強調要教會學生自己“理解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要研究兒童的“各種各樣的思維形式”,據以引導他們學會開動腦筋,成爲積極學習的主人,從而也才能充分體現出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和主導作用。

贊科夫的教學論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但其中許多基本論點的提出,又不完全是出自他個人或他的學派所獨創,而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如果我們查閱教育思想史,考查一下諸如研究兒童的發展,確認理論性知識對發展的指導作用,主張個性的“自然的成長”,以及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創造性勞動與兒童的主體作用等等觀點,可以發現,有的是傳統教學論已經提出過的問題,有的是實用主義教學論曾經片面強調過的問題;但就其整個體系而言,又絕不是舊話重提,而是一個重大發展。他的新體系反映了五十年代和以後在國際上興起的具有共同性的教育思潮,反映了國際上教學論施行根本改革實驗的創造性成果,從而才構成新穎的立論。因而,如果把贊科夫的教學論簡單化地歸結爲重複傳統教學論或實用主義教學論,或者認爲他僅是“總諸家之說,而駁以己見”,那又是不公正的。科學發展中的任何合理的突破,必須有合理的繼承,而不是簡單重複。

美國的布魯納、西德的根舍因和蘇聯的贊科夫,被國際上譽爲“課程現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也是當代國際上教學論發展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學派,此外尚有許多其它學派。三派立論各有異采,但在若干根本理論問題上也是異中有同。研究本書,也有助於我們瞭解教學論在國際上發展的若干理論上的共同趨勢。這是大有助益的。

當前,教學論和課程論仍只是處在發展中的學科,無論在一國之內或國際之間,學術研究上都呈現出學派林立、百家爭議的熱烈紛雜的局面;人們不應該獨尊一家。即或在蘇聯國內,對贊科夫的新體系迄今也仍然多有異議。這種事實說明,不宜把贊科夫的教學論看成全然不可移易的東西。我認爲,在教育理論上可比較的學科和可比較的部分,應打開眼界,重視研究外國,纔有利於加快我國教育理論建設。因此切不可閉關自守,作繭自縛;但雙不能單研究一國一家,尤不應生吞活剝照搬一切。

正確的原則應該是: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以我爲主,博採諸家衆國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相宜而棄之;尤其重要的是,應通過自己的多種類型教育改革實驗,進行跨學科研究,熔化古今中外於一爐,建設中國式的教學論和課程論新體系。袁枚《詩話》說得好:“雖師勿師,不取亦取”。這纔是個正理。

雖然書中有些問題的提出在今天已不再新鮮,但我想凡是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思想觀念是永遠不會落後的。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多讀書,多吸取經驗,多實踐,才能與時俱進。一句話:走自己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