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1.91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8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精選5篇)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就像一艘船,裝滿了糖果,裝滿了玩具,也裝滿了歡笑。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或快樂或幸福或悲痛,童年裏的故事,值得回憶的有很多很多……

阿遼沙的童年是在社會底層度過的。由於生活所迫,他十一歲便走向社會,獨立謀生,他當過鞋店裏的夥計,輪船上的洗碗工人,甚至更苦更累的活兒他都幹過,可以說是飽嘗人間苦難。他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但他渴望新生活。

他是一個正在成長着的正直的少年形象,在外祖母美好品質的薰陶下,他同情不幸的人,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嚮往。他不畏強權,鄙視小市民世界的自私貪婪性格,野蠻殘酷的手段。

和阿遼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在這個繁華的時代,甚至有那麼多孩子不懂什麼是“打”,因爲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被打,更體會不到被打的痛苦。他們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豐衣足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

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絢麗多姿的。難忘童年的那次垂釣,讓我體驗到了“釣勝於魚”的過程。難忘童年時水上樂園的玩耍,讓我體驗到了衝浪時的激情。更難忘在姥姥家的果園裏,大人們在忙着採摘果實,孩子們卻像猴子般的靈巧,在樹上竄上跳下,玩的不亦樂乎……

現在的我們更應該學會感恩,做一個正直的少年。感恩父母對我們的精心呵護,感恩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導,感恩朋友對我們的無私幫助,感恩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享有他人的幫助是幸福的,而給予他人幫助更是快樂的,一顆善良正直的心會讓生活充滿陽光,讓世界更加溫馨。

童年是基石,奠定了我們的未來,讓我們撿一塊五彩石,採一束七色花,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2

我理解的童年應該是幸福的,無憂無慮的,父母精心呵護下度過的…….但寒假裏我讀到的高爾基寫的一本《童年》的課外書,讓我不禁對童年有了新的認識,它讓我的心情隨着書中的情節此起彼落,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童年》講述了一個叫阿廖沙的孩子,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母親把他寄養在外祖父的家裏,和兩個舅舅,舅母以及表哥表姐一同住在了一起。可是外祖父卻是個兇殘,貪婪的人,經常折磨小阿廖沙,有一次竟把小阿廖沙毒打的失去了知覺,導致他大病一場,兩個舅舅爲了分奪家產,也相互謀害,小小的阿廖沙也成了他們的泄恨對象,幾乎每個星期都要毒打他,在這麼悽慘,惡劣的生活環境中,阿廖沙慢慢長大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充滿了矛盾和爭吵的外祖父家度過的,在這麼個大家庭裏,小阿廖沙目睹了外祖父和舅舅之間,舅舅和舅母之間,表兄妹之間爲一己私利爭吵不休,勾心鬥角,甚至鬥毆等等手段,他幼小的心靈每天面對的都是貪婪,殘忍和愚昧,小阿廖沙是多麼的悲慘和不幸啊!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也有一份正義的力量鼓舞溫暖着阿廖沙,不幸的阿廖沙卻有個慈祥的外祖母,她熱愛生活,有寬大的胸懷,在這個冰冷的世界裏,她疼愛,關心着阿廖沙,經常給他講故事並教導他,外祖母的關愛給阿廖沙的心靈增添了溫暖的陽光,外祖母的知識和戰勝黑暗的力量使他成爲一個堅強,善良的人。

讀完這本小說,讓我深刻體會到我的童年是多麼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我才過得這麼快樂和健康,書中的阿廖沙和我過的真是有天壤之別啊,我應該去珍惜這份美好的幸福,不管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要堅強勇敢,努力進取,敢於面對一切困難,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3

童年,就像一杯熱茶,溫暖着我們的心窩;童年,又像那狂風暴雨後的彩虹,五顏六色,絢麗無比;童年,還像那晚霞後的餘光,那麼讓人懷念。

在今年暑假,我有幸讀到了高爾基寫的《童年》一書。這本書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的童年生活爲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也是高爾基寫的最投入最富魅力的作品。

書中真實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難的童年,深刻地勾勒出一副十九世紀俄國小市民階層庸俗自私,空虛無聊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同時又展現了下層勞動人民的正直﹑純樸﹑勤勞。書中塑造的外祖母形象是我看到過的文學作品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

阿廖沙的童年真夠悲慘:外祖父和舅舅的吝嗇、貪婪、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鬥爭;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聰明能幹、熱愛生活、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故事,也慢慢地教他做一個正直、堅強、勇敢、善良的人。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很多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那些孩子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也許,那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但擁有今天的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毫不費吹灰之力。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自從我讀過《童年》之後,真後悔自己曾經的奢侈,我不應該再浪費,應該學會珍惜。

時代,正在不斷地進步着;科技,正在不斷地發展着;條件,正在不斷地優越着;但是,人們的思想卻在不斷地退步着,意志在不斷地衰敗着,精神在不斷地懦弱着!

小小的一陣風吹過,便折斷了人們出去遊玩的興致;輕輕的一陣雨飄過,便模糊了人們的視線。那如果是龍捲風呢?在這狂風暴雨中又有多少人堅持下來呢?

風雨過後,纔會出現彩虹;熬過嚴冬,才能感到春風徐徐。所以,以後我在困難面前不在會低頭!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4

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和高爾基比童年。我們今天是多麼幸福啊!

高爾基出生在:。個木工家庭。五歲時,父親病故,生活更加艱難了,他和媽媽就住在外祖父家裏。由於家境貧寒,高爾基上學只好穿母親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黃色的衣衫和散腿褲子。這樣-一身五顏六色的不協調的裝束,常常引來同學們的嘲笑。有的同學還給他起外號。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現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有的還是高檔的衣服。想到這兒,我不禁有些慚愧。因爲儘管有這麼好的條件,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揀四,有的衣服穿的次數多了就不願再穿。

高爾基爲了上學,只得撿破爛換錢。每逢不上學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來,揹着一個大布袋,走街串巷,撿一些破布頭、爛紙片賣給廢品加工廠。運氣好纔能有半個盧布的收入,如果運氣不好呢,高爾基上學的事就沒了着落。我們現在上學什麼也不用操心,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美日子,相比之下,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麼理由不加倍努力學習呢?

撿破爛換來的錢成了高爾基的學費來源,但是學校裏那些有錢人的孩子並不理解高爾基的行爲,反而嘲笑他,說他身上有“臭”味。我覺得並不是高爾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錢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爾基,他們才顯得很“臭”。高爾基把別人的嘲笑變成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他發奮努力。制苦讀書,終於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和敬重。

我合書沉思,不禁思緒萬千。

高爾基童年讀書筆記5

我在這個暑假裏,讀了高爾基一生的三大名著,想必說到這裏,大家都知道是哪三本了吧。當我讀完這三本書的時候,尤其是《童年》這本書時,我陷入了沉思。

《童年》這本書一開始講的是高爾基的父親被霍亂傳染身亡後,高爾基跟隨外婆和母親一起來到外公的染坊。在那裏,高爾基讀懂了“人心險惡”這四個字。高爾基的外公因爲缺錢,所以爲人暴力,專橫,而且高爾基也遭受過他的折磨。高爾基的兩個舅舅——雅科夫和米哈伊爾也視財如命。在這種黑暗之中,有兩道光照亮了高爾基的心靈:崇拜聖母,會講故事的外婆和大愛無私的母親。外婆教會了高爾基閱讀,母親則教會了高爾基用心去愛這個世界。是應爲有這兩道光,高爾基纔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纔有後來輝煌的成果和榮耀!

當外公毒打高爾基的時候,簡直不把高爾基當他的外孫,而是當作自己手下可以任意使喚的工人,想打就打。在一旁,高爾基的母親和外婆,還有高爾基最好的朋友“小茨岡”一直緊緊護着高爾基,不讓高爾基遭受外公的毒打。特別是“小茨岡”他用他那瘦小的手臂,死死的擋住高爾基外公一波又一波的毒打,即使手上佈滿了傷痕。高爾基的母親用手抱住高爾基,就算自己的頭被尖銳的木塊劃破了,也不在乎。讀到這裏,我既感動又憤怒。讓我感動的是“小茨岡”的友情和外婆及母親的親情。它們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去守護朋友和自己的子孫。讓我憤怒的是外公的殘暴。他只顧自己滿足懲罰犯了錯的高爾基的快感,不爲他人的痛苦和擔心而考慮。

當時那個動盪的社會裏,生存下來是有多難啊!《童年》的結尾寫道十歲的高爾基走向了“人間”,就是那個冷漠,無恥,但是也有生命之光世界!當我看到高爾基十歲這個年齡時故事,我快要喊出聲來了!我今年已經十一歲了,雖然也會一些本領。但十一歲的我,問問自己,我能像高爾基那樣有勇氣的步入社會嗎?在這個高科技時代,重要的不是體力,而是腦力。但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我能獨自生活嗎?有些人覺得這個問題太遠大了。但關鍵是我們有些同學,現在連關燈獨自睡覺都不敢!十一歲,快上五年級了,想想這個時間,我們在學校的守護下,父母的呵護下,還能走多遠!是時候敲一下警鐘了!不能再過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了!

把高爾基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對比一下,發現這真是天與地的差別呀!高爾基的童年缺衣少食,還經常捱打。我們的童年幸福快樂,國家強大,政策開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努力學習,將來能報效祖國,這不是應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