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讀書筆記範文(通用9篇)

學識都 人氣:1.07W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狂人日記讀書筆記範文(通用9篇),歡迎大家分享。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範文(通用9篇)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1

魯迅是無人不曉的大作家,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後改名樹人。1920年,他以“魯迅”爲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通過這本書,我發現他的文章很有特色,必須很認真地去看,一不留神就會看不懂,也是很值得揣摩的文章。

“狂人”也就是“瘋子”。他先懷疑趙貴翁和街上的男女老少要吃他,又覺得他大哥也要吃他,甚至還猜測他的妹妹就是被大哥他們吃掉了。我看這篇文章的第一感就是恐怖、嚇人。看着看着就像被它迷惑了似的,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人是吃人的人。那是多麼黑暗的世界呀!竟然能把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狂人。特別是文中最後一句話:救救孩子……喊出了魯迅的心聲,千萬不要讓下一代的孩子再遭受這樣的不幸。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很慶幸生活在現在這樣美好的社會裏,真的很珍惜現在的生活,現在的學校和朋友們。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2

關上書,我深吸了一口氣,眼前似乎還飄動着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那個黑暗、冷漠、血腥的年代。

本篇魯迅先生假借精神失常者的恐懼揭露社會的黑暗與冷漠。在“狂人”眼中看來,四周都是隨時張開血盆大口吞噬自己的人,趙家的狗、狗的主人——趙富貴、還有一些未經人事的小孩彷彿都是吃人者,最爲傷心的是自己的哥哥也成了其中一員。在這兒,我將“吃人的人”理解爲萬惡的舊社會。

“狂人”進於“癲狂”,不停地做着“噩夢”,在境象中充滿青面獠牙的傢伙,黑暗陰森的笑,古怪的語句。卻藉助着“瘋”,把帶着憤怒,驚恐的鞭子一下子打到了隱痛之處,充滿了內在的緊張。每個人都睜着眼睛說謊話,互相生疑,都想控制別人,卻又無力超越他人,因而斤斤計較着。“狂人”被道爲“瘋狂了”,卻又在“瘋”的狀態中說出一堆真話。

文中第六節寫到: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卻將一個黑暗的社會鮮活的呈現出來,“獅子似的兇心”當指社會統治者的狠毒,“兔子的怯弱”指的應當是軟弱無知的羣衆,“狐狸的狡猾”我想猜的無誤應指圓滑世故,當屬“牆頭蘆葦兩邊倒的”商人們。於是這天便不知是“日”和“夜”了。

文章最後一句:“救救孩子……”這呼聲淒厲,甚而有絕望在內!綿綿不絕震撼這世人的內心。這正是魯迅先生對“哀其不幸,怒氣不掙”麻木民衆的大聲吶喊。

在今天,我們恰恰缺少這種疾呼,環境的污染,地球的沙漠化,水資源的匱乏,這一切所造成的危機已經凸顯出來。誰都無法欺騙自己的眼睛,汶川、玉樹頻發地震、青海的乾旱都足以彰顯出可怕的懲罰。一隻只孩童無望的手伸向天空,他們在離去的那一刻向世人呼救,而某些世人卻沉溺在“狂人的美夢中”,不願醒來。

當年魯迅正是看到人們這種難以根除的惡劣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絕望,如果認真閱讀,你會發現,在“救救孩子”的呼聲之後不是一個“感嘆號”而是“省略號”。這長長的省略號一直延續到現在,所幸先生走後,現在已有一些人血騰騰的勇士站出來,他們以筆爲旗、吶喊呼籲!讓我們在這孱弱的聲音中聽到了一絲希望!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3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爲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這部作品以日記的形式,以第一人稱行文,通過作者、敘述者、主人公的視角,在敘述中拉遠了距離,又讓讀者方便帶入。

日記開始的序言,是用文言文的形式寫的,但日記是白話文,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分析。文言文是封建社會和傳統文化的的代表性產物,所以文言文小序就象徵當時舊社會文化秩序,作爲狂人思想武器的白話文自然也就帶上了反對舊社會的色彩。文言文小序的添加使得整個小說的敘事方式顯示出一種複雜性,兩重敘述視角構成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構成了緊張、反諷的關係,形成序言與正文間的距離,從而使作品充滿張力,使人形成遠距離觀照和閱讀,具有形式上的意義,也創造出一種最能顯示出其人生體驗的獨特文章結構。

文言與白話兩種完全不同的文體出現在同一篇文章裏,形成的對比就如同狂人這樣的啓蒙鬥士與這“吃人”本質的舊社會的格格不入,這樣鮮明的對比也預示着文言文爲代表的舊社會與白話文爲代表的新社會是對立的。

日記開始第一句話就很值得品味,“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這聽起來似乎是胡話,細品下來又像是最清新的實話。三十年不見月光,是不是說生下來就是黑暗呢?那見過的月光,或許是還未學習時,字裏行間寫滿的兒時。中國人對宗教的信仰或者對統治階級權力的信仰比起對歷史的信仰來是少一些的。而歷史的信仰根植於宗族裏的血脈裏和周圍的無物之陣裏。心有不甘地想看清認清,是要付出極大代價的,那代價就是發狂和被髮狂,然後被戕害。在狂人第一次認清事實的時候是感到精神分外爽快的,是感到全身通透的。可是隨之而來他就感到需要無比的小心,連狗都要小心。然後狂人後面的日記裏就細細寫下了他小心的點點滴滴,寫下了他看見的的月光下真真切切的一切。

結合序言,我們得知狂人後來痊癒了,他赴某地候補了,這裏不得而知,他到底是真的被吃掉了,順從了,也成了吃人的人,還是他知道要做一個真正的鬥士,入世去救那些還沒吃人的孩子。

《狂人日記》距今百年了,我也工作幾年,年齡也正好三十,的的確確在某些深夜感到像狂人一樣看見了月光,看見傷害人的無物之陣還依然存在,更看清這無物之陣是根植於人性的。看見月亮的我如狂人一般痛苦深思,一般心有不甘,特別是即將成爲父親母親年紀,是選擇“赴任”去改變現實拯救下一代,還是選擇“赴任”讓自己榮華富貴以保護自己的孩子,卻有可能吃掉別人或別人的孩子。

我前些天散步的時候還與人說到,我是願意做一個先行者的,並列舉了幾樣可以由我支配但還不是現在風俗的事情,可是與我同行的人真的就是狂人日記裏的醫生、兄弟一般,緊張之極。他的緊張讓我感到孤獨,孤獨得從一百年前的書裏才找到些安慰和勇氣。

還好,看見今天這一百年來的改變,我更有勇氣去看清那月光下真真切切的一切。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4

日記共有13小節,當中詳略有當,胡言亂語,從一個狂人的狂態顯示禮教吃人的本質,舊家庭愚昧的制度,扭曲的人性,渴望新希望。文中第一,二,六,八節都描寫了夜。“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我把它當做狂人心理變化的一種過程。撇開文章的話,從好月到沒月再到黑月最後的亮月,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心裏從明朗到消極最後的明朗。聯繫全文,開始狂人在沒有意識到吃人的事件時,心裏還是舒坦爽快的。漸漸地被人注視,眼神裏的貪婪閃光像預示着要吃了他,雖作爲狂人,在還存留所謂正常人的人性時,是害怕的吧!但又因是狂人,錯亂的邏輯,非正常的思維與價值,那樣該是無畏了,也或許多少心裏蒙上一層“烏雲”。隨着事件的深入,連自己的哥哥也是吃人的,或許自己在無意中也做了吃人的幫兇,無知則無畏,但有知後那份笑裏的勇氣和正義也會被吞沒,更卻連着孩子一起,進入這個吃人的怪圈,心裏滿裝着吃人的意思,心裏也就更迷茫,害怕,膽怯,那麼黑暗也着實正常。(其實我想狂人最在乎的是他的母親的做法,自己的孩子被吃之後的反應,覺得是當然的事情,那份母愛的最初的面貌在吃人事件中變成了幫兇,和着那些人一起吃了自己的孩子。所謂的價值觀,是生活在禮教下掙扎卻又順從的妥協。)最後狂人的心不再錯亂的跳動了,留下了日記,把希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這或許自我的解脫的一種方式,心裏也就好過了些。(直到最後我感覺到狂人是期望於孩子的,正如先生的意識裏,是渴望有新的孩子來衝破的,可以是他們孕育的孩子,也可以是孩子們孕育的新的一切,只要有呼聲,有迴應,便不是孤單的,那麼就可以延續希望了。)夜,在狂人時代是個主題,一切都是開始,孕育着新生命新文化的夜裏,一切都在衝破,在掙扎,在撞擊。狂人的狂想下給我們展示了禮教的吃人的本質。

同時,我也注意到第一,二節中的怕字。“我怕的有理。”“我可不怕。”“這真教我怕,叫我納罕而且傷心。”狂人的內心受到禮教的束縛30年,那“趙家的狗”我認爲代表的是吃人,狗吃人,人吃狗,其實是種扭曲非正常的狀況,也正是這樣錯亂的邏輯,他的害怕是有理的。我想在那個大環境下敢於衝破束縛的極少,害怕是社會的普遍現象。可狂人是不正常的,他的不怕,是假象的無知,內心是懷着試試的想法,或許孩子們可以呢?可是連孩子都用那種眼神注視“我”,“我”納罕傷心,害怕真是很有道理了。孩子在那時就是希望,他們的存在是繼承前面開啓後面,他們是衝破黑暗的新元素。“救救孩子”是他最真誠的希望,是開啓新文化的鑰匙。或許可以看作是對人的一種批判,那些內心的矛盾,同時是對舊文化的一種妥協,在舊家庭禮制下的“孩子”深受毒害。

雖說是狂人,可是他的話值得人深省。其實我感覺先生是矛盾的,對狂人那些深省的話的肯定,也有他對舊文化妥協的批判。值得肯定的是,狂人的勇氣與正義,他無畏那些吃人禮教與壓迫,對着吃人的那些人說“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我想大概是想說廢了那些舊的腐朽的文化,把新文化迎接過來,改掉那些落後的想法,去面對未來的'光明世界。狂人的掙扎,萬分沉重,與他人生觀相反的禮教,抱着勇氣,駭人的毅力去改變。但是,狂人卻是“同夥”,他是吃人的弟弟,吃人的是他哥哥,他們同出一處,他們血脈相連,無論怎樣他都無法抹去這個事實。他的妥協在於沒有去實踐,他被關在這個體系中,他批判罪惡,可是卻一味抱着空的希望,他用着他的精神勝利法,把希望寄託在孩子上,希望救救孩子。精神上可以接受,可是事實卻沒有變化,吃人依舊吃人。夜還是一樣的黑,只是多了一份不安的衝動,想衝破的力量太小,呼聲還在孕育之中,我們期待那個黎明的到來,期望改變一切的力量的涌現,那樣是不是這個體系就不復存在?到底是什麼力量纔可以衝破?一切都在醞釀吧!

總的來說,文章犀利的揭示了禮教吃人,人性沉淪,黑暗的一幕,可是社會卻不缺一羣正義之士,他們用各種方法戰鬥,精神也好,革命也罷,都是在爲衝破黑暗迎接光明而努力。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希望的心情,是期待的未來,渲染了整篇文章的氣氛,這也是我讀完之後得以喘氣的唯一機會。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5

魯迅的《狂人日記》具有鮮明的現代特徵,具體表現爲省察歷史與現實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靈魂的自審精神,以及關注生存和發展的憂患意識,遠遠超出了一般知識分子顧影自憐式的自我安慰,顯示了“五四”時期思想啓蒙的高度。

在《狂人日記》表現“禮教吃人”的同時,還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叛和變革的精神。就像狂人面對因循數千年之久的傳統思想,大膽地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麼?”的質疑,這集中體現了大膽懷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時代精神;狂人還面對面地向吃人者發出了警告:“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還渴望將來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級的“真人”出現,這表現了一種改變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朦朧理想。最後,狂人期望未來、矚目下一代,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這更是一種向封建主義抗爭的號召,同時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條變革社會的途徑。

魯迅明寫的是狂人的狂態,實際上筆筆觸動的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的心絃。狂人並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徵性的,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的藝術象徵,我們從狂人的日記中,感受到的是充滿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戰取的一首氣魄宏大、熱情奔放的時代思潮交響樂。所以,它一經發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學界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新潮》雜誌着文稱譽“瘋子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帶着孩子,跟着瘋子走——走向光明去”。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6

初讀狂人日記,沒有完全看懂,再次閱讀方纔體會到狂人之意。

狂人的狂,指的既是病理上的神經錯亂,語無倫次,措辭荒謬;還指了狂人在心態上的一種病態變化——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

《狂人日記》寫於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小說,也是現代中國的新文學的第一篇傑出作品。發表於《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

故事梗概:一個年輕人由於腦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但不久之後由於醫生的治療年輕人的瘋病治癒了,重新進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赴某地候補矣)。

傳統觀念認爲,魯迅借狂人之口,抨擊吃人的社會制度,事實上,也只要狂人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語,但是,我和媽媽共同認同這部小說的是對狂人精神狀態的描繪,確實是精到、準確,媽媽說以前課本很多革命小說都如過眼煙雲一般消散在歷史塵埃中,而狂人卻不會,我是第一次讀這篇文章,而媽媽則是重讀,她認爲,因爲這篇小說和魯迅曾經學過醫有關,這篇小說準確地寫出了一種有迫害症和強迫症的精神病人的形象,這篇作品成功不是其立意多麼高,而是其形象把握之準而名流文壇。

我現在不懂不要緊,過幾年後,回過頭再看看,也許會讀出不一樣的感覺!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7

魯迅不愧是文學大師,寫的文章不但面上有一種意思,更多的是內在的含意,他寫的文章很有味道,讓人細細品味,能讓人悟出道理,但他字面上不表達,全藏在裏面。所以讀他的文章能讓人提高一個檔次。

我讀的《狂人日記》便是他的作品之一,故事是這樣的:某人的村子裏一人被吃了,吃人的那夥人便盯上了他,後來他發現吃人的那夥人中有他的哥哥,他記得他哥哥曾經說過人肉多麼好吃,最後他發現一些小孩也盯上了他,他便呼喊:一定還有小孩沒吃過人肉,救救哪些小孩吧。

我覺得吃人的那夥人就像當時的日本鬼子,一些跟着那夥人的人就是漢奸,那些沒被吃的人就是當時的中國人,這篇文章的深處充分表現着當時中國人的軟弱和日本鬼子的囂張,人們人心惶惶就像當時中國上下的情景。這樣的文章能讓人深受啓發,是非常值得我們讀的好文章。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8

“吃人”……真是不可思議……

在一個瘋子的日記中,“吃人”這個驚人的詞連連出現在人們面前,魯迅借用瘋子的嘴,使人們認識到封建主義的“吃人”!震耳欲聾的吶喊喚醒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人民。

無需借古諷今,把封建制度的種種不足與惡俗的思想拉出來再次斃鬥,我們這一撮子人沒有體驗過非人道的待遇,但是所謂的“吃人”“釣人”的現象屢見不鮮,每一樁都是剛出爐的純天然,推卸的手釣人的手以及不想死的嘴吃人的嘴就安在每一個我所熟識你所熟識的身體上,他們彷彿怕我、彷彿羨慕我、也彷彿想害我。其中的因果由原每個人都有其註釋,冷暖自知。

道不明日記的意義所在,記錄自己的生活讓別人褻瀆並受鄙夷的目光,很是不值得。每一天有24個小時,把其中醒着的十大幾個小時濃縮再濃縮成三四行扭曲的字,這就是私認爲一天的價值所在,如果換做是我的話,可能在寫完後發現一天過的是如此庸碌無爲的時候會吐血身亡,可能也會像電影情節裏面哭的很絕望就像是,然後喊着“怎麼只有這麼少?我感覺我白活了,一天的事幾分鐘就講完了。”忘了一部什麼電影裏女兒讀者快死的媽媽的日記,感受着媽媽的生活和感情。我想請問一下那麼什麼是這本日記對記敘者的意義所在,爲了讓他人感受自己的精神境界?夫庸以至乎?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人口問題就是性格問題,性格的多元化直接導致的是越來越多無法揣測的心情,以至於每個人的感情交流都需要藉助共同的經歷產生相對的共識。在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很重要的人是不需要的記錄成文字的,每個固也無飽和度的場面會閃過無數次,等到我們老了記不住了纔是我們真正該慶幸的時候,我之所以現在麻木的睜着眼似乎帶着一絲做作演繹的眼神,都是幾個畫面的產物,只進不出是不符合常理的,當我記住怎麼計算原子質量數的時候有的人有的畫面有的字已經爲患自毀了,所以爲什麼我會忘這個忘那個,不是因爲我是“馬大哈”,爸爸媽媽在抱怨我的時候可以想想是不是我最近進腦子的知識太多了,也可以多關係關心我的食品睡眠問題。

當我是被吃者吧,當我是未爆炸者吧,當我是浮誇者吧!

吃人者是盲目的,爆炸者是無用的,浮誇者是實而存的。

而我卻又再一次手持放大鏡看着別人的缺點,又可知有幾多個人手持倍數更高的放大鏡對着我。

狂人日記讀書筆記9

《狂人日記》是一篇象徵性和寓意很強的小說,當時,魯迅對中國國民精神的麻木愚昧頗感痛切。

對現實的失望是魯迅感到了喚醒人民覺醒的困難,他經常在紹興會館裏以抄古碑來打發無聊的時光。魯迅對中國人民精神的麻木愚昧感到着急,這就是他的這篇小說體現出深厚的憂憤,而人民精神的愚昧又和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禮教密切相關。

這篇小說也採用了自述式的手法,通過一個患有“迫害狂症”的人內心揭示和批判了封建禮教對人的迫害。正是由於“狂人”對外界的極度敏感,才使得他能夠感受到普通人在麻木的精神狀態下無法感受到的東西。

在這些看似可笑的言語中,隱含着小說深刻的寓意。比如:“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古久先生即是指封建禮教對中國的長期統治,這句話也暗示了封建禮教的腐朽和對人們反抗的壓制。再如:“獅子似的兇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表現了封建禮教強大凶惡的形式下其內在虛弱的本質。

總之魯迅的每一句話都耐人尋味,需要讀者用心細細地品讀其中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