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8.38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霸王別姬》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霸王別姬》讀書筆記

《霸王別姬》讀書筆記1

《霸王別姬》是第一次看。其實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不過一直感覺對這類文藝電影沒有什麼興趣。直到老師給我播放了影片,我深深的被吸引了。取材源於楚霸王和虞姬的感人故事。主演虞姬的是張國榮,大家都叫他哥哥。我對他的瞭解最深的是,他對藝術的堅持。就像張豐毅在戲中對張國榮說的:”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張國榮來出演虞姬這個角色,在我的印象中張國榮是一個能將剛與柔融爲一體的優秀實力派演員,他眉目間透露的那種柔情與消愁,是衆人所沒有的特性,在張國榮去世的那年香港著名藝人黃沾在悼念詞中說道:”哥哥真是翩翩俗世佳公子,他真是眉目如畫,面如冠玉,一張臉好象是由造就精深的工筆畫精心刻劃出來的一樣。“如此俊秀之臉,可謂是神來之筆,鬼斧神工,讓人讚歎不已,由他來詮釋這個角色是再合適不過了,敢問世間還有誰會比他更合適的呢?

霸王與虞姬的一段情,一段夢,似幻似真,但今人已逝,敢問情何在?

小豆子被做妓女的母親送進戲班學唱戲,與師兄石頭節下深厚的友情,10年後,倆人分別爲自己取藝名爲段小樓與程蝶衣,倆人合演的霸王別姬紅極一時,漸漸地,在蝶衣心裏,她就是虞姬,而小樓就是他的霸王,但其後小樓娶了妓女菊仙,蝶衣決定不再與小樓合演霸王別姬,後來抗戰勝利,蝶衣被抓走,小樓四處奔波勞碌,請求營救,”文革“中,倆人互相揭發”罪行“。菊仙因承受不了打擊,而上吊自盡。打倒”四人幫“後,倆人在分離了二十二年的戲臺上又重新和演了霸王別姬,蝶衣唱完最後一句,用他送給小樓的那把注滿他感情的劍自刎了。就在這一瞬間,段小樓又成爲了他的霸王!

但對於片中的霸王與虞姬來說,說到情字,那就太可悲了,因爲道德,倫理和環境的逼迫,以至無法打開自己內心的大門,將自己的感情隱藏,封閉起來,雖人已逝,敢問情何在?讓人生充滿了遺憾,最後也只能選擇最無奈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這段情,整部影片充滿了淒涼,悲哀,愁苦之情,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部電影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嘆之處,感嘆世間之悲涼,世間之無奈,最終惟有感嘆生不逢時,一段情仇,惟有隨風消逝才能得以解脫!人生如夢,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人往往都是在幻想與現實之中穿梭與徘徊,有時候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寄託的情感惟有在幻想中才能得以慰藉,當愛已成往事,是否還會追憶深情的你和我,使人深邃,使人沉思……

回望過往,惟有感嘆:人已逝,情何在?

《霸王別姬》讀書筆記2

《霸王別姬》展現的是中國一個個真實的年代,講述了從民國初期,橫跨了時期,抗戰,解放,文革,等一系列歷史,包括人們生活狀態,京劇文化,這對中國的那些年代是一個很好的復現。在不到三小時的影片裏,觀衆感受到這段期間內政權交替的頻繁。片中程蝶衣和段小樓二人也渡過了風風雨雨。此片藉助人物的命運,以小見大,窺視了一個國家的興衰榮辱。

影片中存在日本侵略我中華那一段時期的劇情,而且日本都邀請了戲中的主角去給他們唱戲,可見日本人也喜歡我國的京劇藝術。但劇中,程蝶衣去爲日本人唱了留下了罵名。《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是個悲劇人物,因爲沒有人能理解他,理解他對這種藝術的癡迷程度,他給日本人唱戲不是爲了獻媚,而是希望通過外族人將這種京劇藝術傳播出去,並且不希望這種藝術衰落,這方面,他和《梅蘭芳》中的邱如白又有相似之處。在他們的眼裏,唱戲不是爲了賺錢,不是爲了名氣,是因爲他們自己的愛好興趣,從而上升到癡迷,爲之獻身。也許就因爲這些人,京劇文化藝術,在當時那動盪年代也能如此盛行。他把自己完全獻身於京戲,實際上是獻身於京戲《霸王別姬》所代表的永恆的中國文化精神。

這部電影把我們的人生宏觀融入到時代的`大變遷上,又微細到一個演員的愛恨情仇中,從而敲擊我們對社會對愛情對人生對一切真實與虛假的的思考。在文革期間,有對程蝶衣和段小樓他們的摧殘,我想這實則對中華當時優秀文化的摧殘。文革破壞了很多東西,對中國的文化也是一種打擊。由此而知,我們的生活都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所以要時刻關注國家政策。

劇中程蝶衣的形象所表達的精神在今天也仍有意義,這其實就是一種堅韌的無私奉獻精神,無論是奉獻給學術,奉獻給藝術,還是奉獻給人民,這都需要這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歷來重視文化建設,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是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但是也始終堅持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兩手抓,而且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中國在努力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正在進行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改革,以適應經濟的發展,這是一場以上層爲主導進行的改革。建立完善新的政治法律制度,就必定要有在背後支撐這制度的價值理念,我們現在的價值理念是爲人民大衆謀福利,其實就是要符合人民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什麼,就是人性本善的“仁”的法則,就是自然法的法則,這其實與中國傳統儒家以及西方文化都相通。這些價值理念,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和歷史文化中去尋找什麼是最符合人性的經濟,什麼是最符合人性的制度。

《霸王別姬》讀書筆記3

項羽與虞姬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從小《霸王別姬》的故事就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爲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所感動。項羽每次出征打仗必然會帶上虞姬,虞姬的鼓勵也是項羽可以在戰爭中以少勝多的因素之一。雖然項羽身份顯貴,還自立爲西楚霸王。可項羽始終只愛虞姬一個,而虞姬也只衷情於項羽,男才女貌傳爲了歷史的一段佳話。

張愛玲在文章中把故事設定在項羽失敗的前一夜,運用了許多的環境描寫,來展現古時戰爭的場景與氛圍。在人物刻畫上,張愛玲對項羽更多的是運用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來刻畫這一英雄形象,並且是通過虞姬的“眼睛”來進行展現的。而對於虞姬的人物刻畫上卻側重於心理描寫,全文便是通過虞姬的心理流動來推動文章向前發展的。在戰爭勝負難料的時候,虞姬的心裏想如果項羽戰爭打贏了成爲了“天下主”,那麼項羽會不會移情別戀喜歡上別的女人,自己會不會變成宮中的一件物品或者是擺設,獨自在冰冷的宮廷中慢慢的老去、死去。因此在虞姬的潛意識裏,希望項羽失敗,那麼這位身旁的大英雄就永遠只屬於她一人。當虞姬走出軍營看見山下劉邦的軍營,聽到了“四面楚歌”的哀怨之聲,她意識到項羽真的會輸得一敗塗地,還有可能喪掉性命,她又不忍看到項羽失敗了。張愛玲在文章裏極力的表現虞姬的這種矛盾心理。

當項羽意識到自己會失敗,便決定把虞姬送給劉邦。因爲項羽知道劉邦是一個貪財好色之徒,憑虞姬的美貌應該會對她不薄,項羽不忍自己心愛的人陪她一同送死。當虞姬明白項羽的用意後,她知道了,他永遠是屬於她的。爲不拖累項羽,虞姬做了一個悲壯的決定,在項羽面前自刎而死,死在心愛人的懷中,那麼她也永遠只屬於他了,忠貞不二,至死不渝。

《霸王別姬》讀書筆記4

讀張愛鈴的文章,總感覺有一種下着雨的黃昏的悽美,有着獨特的冷香。讀了她的《霸王別姬》,尤有感觸。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這一曲悲壯的蒼涼,唱英雄末路,也唱痛、唱涼千百來年無數人的心。虞姬把盞,與霸王淚眼相望,款款起身蹁躚作舞。舞已逝的韶華,舞萬千的柔情,舞綻放的嫵媚,舞今世來生,在炫且的舞蹈中,拔出那柄舔舐無數英雄豪傑鮮血的寶劍,劍光咄咄,玉腕輕動,皓膚如雪,美人如畫,劍氣如虹,虞姬倒地……

現在有句話,叫做性格決定命運。太史公在《史記》中,以異常尊敬的筆法去刻畫他心目中的英雄,給他至高無上的地位,同時,又以史家的嚴謹,毫不避諱項羽的失敗。項羽失敗,敗在他的身份。身爲楚國名將項燕之後,英勇孔武,力拔山河,生在秦末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歷史慷慨地賦予給他展示自我,揮灑豪情的機會,這是他的幸運。但是,他不幸遭遇了劉邦。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深深的爲項羽感到氣惱。他的對手,實在是不入流,而一代英雄偏偏敗在了這個不入流的傢伙手上。不管後來劉邦的《大風歌》多麼大氣,豪邁,但是,我就不肯給他撕去流氓的標籤。沛公、漢王、高祖,不過是這個老流氓的部下,子孫給他戴的高帽。成王敗寇,讓人齒令心寒。項羽因爲當初的一念之仁,因爲那份英雄惜英雄的情意,更因爲那份光明磊落的心胸,落得個失去摯愛,江東自刎的下場,真是可嘆可悲!

楚漢之爭,實際是貴族和流氓的較量。項羽是貴族,貴族的身份,是一種象徵,與生俱來,生死不移。他驕傲高貴,英氣逼人,包括他的剛腹自用,都是貴族身份在無意之間賦予他的。而劉邦,出身市井,本身就沒有太多的束縛,再加上成天跟販夫走卒、屠戶酒家打交道,習得一身流氓習性。所以,當事事講規矩禮儀的貴族,碰上了從不會按套路出牌的流氓,絕對撈不到便宜。而且,當時的劉邦已經年逝半百了,閱盡滄桑,精通人情世故,手段老辣。項羽呢?死的時候才三十二歲,與劉邦較量的時候是個二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力拔山河,卻一派天真,率真而沒有城府。結局如何,一目瞭然。

項羽是極剛極剛的男人,虞姬是極柔極柔的女人。剛強的項羽失去了虞姬,會變得硬脆,稍加打擊,立即粉碎,虞姬失去了項羽,就像藤蔓一樣,沒有了依靠,沒有了依靠的大樹,匍匐倒地,很快死去。

假如當初虞姬沒有自刎,而是好好活了下來,她的命運會如何?作爲失敗者的家眷,虞姬就會沒入漢宮,成爲劉邦衆多嬪妃中的一個,依照她的國色天香,劉邦定會非常寵愛她,所以,她很可能會被呂后迫害致死。佳人薄命,倒不如死在項羽之前,死在最絢爛的一刻,那麼她從前淡然的笑靨,曼妙的舞蹈,也會永遠停留在最好的時刻,永遠不老。

虞姬正如張愛鈴所寫,若進霸王得勝爲五,她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她將穿上宮妝,整日關在昭華殿的陰沉古暗的房子裏,領略窗子外面的月光,花香,和窗子裏面的寂寞。她要老了,於是他厭倦了她,於是其他的數不清的燦爛的流星飛進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絕了她十餘年來沐浴着的陽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輝,她成了一個被蝕的明月、陰暗、憂愁、鬱結、發狂。當她結束了爲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時候,他們會送給她一個“端淑貴妃”或“賢穆貴妃”的封號,一隻錦繡裝裹的沉香木棺槨,和三四個殉葬的奴隸。這就是她生命的冠冤。她又厭惡又懼怕她自己的思想。張愛鈴似乎虞姬附身,又或許同是女人的緣故,使她能如些細膩得刻畫出她當時心裏的憂愁和煩惱。

虞姬只是個女人,國家大事,天下存亡對她來說也比不上霸王臉上那絲陰鬱的表情來得重要。項羽在別人的眼中是霸王、是英雄,但在虞姬的眼中他只是她的丈夫、她的愛人,她只爲愛他而活。在她的世界裏,項羽纔是中心,死亡和失敗對她來說都無關緊要,失去丈夫的寵愛對她纔是致命的。虞姬不是神仙,料不到今後種種,但她的選擇對了。她死時飛濺的鮮血有如花朵盛極一進的明豔動人。

相傳,虞姬自刎後,她的血水浸潤了她身下的土地,世間有了一種叫做“虞美人”草的植物。說虞美人草聽到《虞美人》的曲子,就會揮動枝葉,彷彿應拍起舞。傳說再美麗,也不過是在安慰虞姬這薄命的紅顏,不過是爲千千萬萬同情虞姬抑或是項羽的人們,尋到一點點心裏的平衡吧!

可憐的虞姬,因爲項羽,你名留後世;也因爲項羽,你怎麼着都以悲劇的方式收場。就連“假如”的歷史都無法將你從“紅顏薄命”中拯救出來。你和後來因爲一闕《虞美人》留芳詞壇的李煜一樣可悲。是不是沾到了你的氣息,就會薄命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