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2.56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精選6篇)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1

一部名著,一段故事,一次心靈的洗滌。《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雨果創造的第一部大型浪漫小說,是一部富於戲劇性的著作,從濃厚的筆調,反映出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被譽爲“命運三部曲”之一的《巴黎聖母院》以15世紀法國黑暗的社會制度爲背景,揭露了宗教的虛僞及統治者醜陋的嘴臉,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和捨己爲人的高尚品質。小說中的塑造出了善、惡、美、醜性格的人物形象,道貌岸然,蛇蠍心腸的副主教克洛德,命運悲慘的女郎愛斯梅達拉;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齊莫多……以強烈的對比手法,給小說添上炫彩的一筆,烘托出小說的悲壯色彩。

小說的字裏行間處處體現着世間的人情冷暖,給予我們真諦,讓我們重新審視美醜的意義所在。也許醜陋的面目下,藏着一顆善良純真的心靈;也許英俊俏麗的外表下,深埋卑鄙扭曲的靈魂。不必追求外表的美麗,培養一顆善良和真誠的心去待人處事,才更爲高尚。

副主教克洛德雖然道貌岸然,但是扭曲的人性令他做出了傷天害理事情,令讀者憤慨不已。

《巴黎聖母院》以強烈的對手法道出了現實的普通現象,煥發人們對善惡美醜的真實較量,反映了雨果希望每人都擁有良好品德強烈願望。品讀名著煥發了我們的天性,開啓了一段心靈之旅,點燃了智慧之燈,也成爲了我們永遠的快樂!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2

河水永恆的嗚咽,清風無休止的嘆息,悲劇曾留的記錄,在不經意中打開——愛斯美拉達、卡西莫多、克洛德·孚羅洛,他們,他們不正是雨果《巴黎聖母院》的主要人物嗎?

說起《巴黎聖母院》我還記得他的大概內容。

1842年,巴黎,愚人節。吉卜賽少女愛斯美拉達和山羊在街頭賣藝,吸引了一個虔誠於宗教,迴避世俗與享受,以禁慾制約自己生活,有着學者風度的教會頭面人物——克洛德·孚羅洛,他懷着“不是佔有她,就是殺死她”的邪念,指使畸形養兒卡西莫多從街頭劫持她,她被弓箭隊隊長腓比斯救出,卡西莫多的被捉。從此她愛上了腓比斯。後來又以妻子的身份救出彼埃爾·格蘭古瓦,在卡西莫多當衆受刑,乞求喝水的時候,她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邊,卡西莫多生來第一次被感動的流下了淚。對於可憐又可愛的愛斯美拉達,克洛德不能佔有,只好殺死她,他刺殺腓比斯,把此事嫁禍於愛斯美拉達,而愛斯美拉達卻屈打成招,被判死刑。在絞架“邊沿”卡西莫多把愛斯美拉達救出,放置在聖母院的頂樓,防範一切對她有害的事物,並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她(雖然他無貌,但他有心)。在再次被捕的混亂中,克洛德利用格蘭古瓦把她劫出聖母院,她拒絕克洛德的淫慾之後,便把他交給了官兵,愛斯美拉達死了。卡西莫多把養父推下樓頂,活活摔死,然後自己自盡在愛斯美拉達身邊,奇形怪狀的卡西莫多也“結婚”了。

這是雨果第一部具有思想力量和藝術魅力的現實主義作品,充滿了人道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小說以15世紀路易十一王朝統治下的馬黎爲背景,以不同尋常的緊張情節,誇張的人物形象,描寫了善良的無辜者在中世紀封建專制制度下,遭受摧殘和迫害的悲劇。

在這樣一部悲劇到底的小說中,也給了我們這些讀者感到她的傻乎乎地好笑。例如,在審理卡西莫多時,預審官弗洛里昂老爺和被指控的卡西莫多都是聾子,預審官問了卡西莫多“叫什麼”“幾歲”“爲什麼進來”,但是卡西莫多卻一言不發,預審官還以爲他什麼都回答了,於是說“很好”,當府伊大人來時,卻問了一些不是經常問的問題,而卡西莫多卻答非所問,報上了姓名、年齡和進來的原因,因爲他的答非所問,使卡西莫多罪加一等。

在這裏還使我看到了美麗的愛斯美拉達那美麗善良的心,她救出了格蘭古瓦是以妻子的身份,她送水到卡西莫多的嘴邊,是以仇人的姿態。對於一切,她毫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是她良心的呼喊。而克洛德卻無良心的殺死了她。

悲劇永遠是悲劇,在悲劇中卻給我們這些讀者許多想象,例如:卡西莫多抽泣着從心底發出一聲呼號:“啊!我所愛過的一切!”時心裏的那種矛盾、悔恨、自責都一統表現出來。我猜:他的矛盾因爲他輕鬆地把養父給“殺死了”,畢竟這是養父——恩父,但是爲了他所愛的愛斯美拉達,他只能情不自禁的做了這一切;他的悔恨因爲他認識並愛上了愛斯美拉達,至使他殺了救命之恩的養父;他的自責是因爲他沒能救出愛斯美拉達,只能眼睜睜看她被絞死,他沒能盡舉手之勞,救出養父,只能眼睜睜看他活活被萬丈深淵吞噬。

對於三個主要人物,概括而言:純潔、善良、堅貞不屈、極富同情心、捨己救人的愛斯美拉達;陰險、狠毒、虛僞、沒有人性的克洛德和善良、高尚、疾惡如仇的卡西莫多。

千言萬語,還是那句樸素的話——《巴黎聖母院》不愧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佼佼者,雨果不愧爲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領袖。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3

巴黎聖母院裏的鐘不斷地敲着,咚,咚,咚。沉重地,悽婉地,好像在陳述着一個故事。

十九世紀羣星燦爛的法國文壇,雨果可以說是最璀璨的一顆明星。《巴黎聖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浪漫派小說,它的文學價值和對社會深刻的意義,使它在經歷了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之後,還是在今天被一遍遍的翻印、重版,從而來到我的手中。

夜深人靜,我安靜的閱讀這本書,“聆聽”那一段傳奇的故事。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於現實生活,也被大大誇張和強化了,在作家的濃墨重彩之下,構成了一幅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尖銳的、甚至是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那是些濃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了的形象:獨眼的敲鐘人伽西莫多,美麗善良的愛斯梅拉達,還有淵博卻邪惡的克洛德副主教。

一開始,伽西莫多的出場彷彿給我投射了一個醜惡的影象。他的獨眼,他的聾啞,他的駝背,他的巨大和醜陋都讓我先入爲主地把他當作了大反派。嬰兒時,他是一個人人見了都想把他燒死的醜小鴨;青年時,他是一個表面風光但人人唾棄的“愚人王”。他的臉彷彿註定了他就是惡魔的化身。到後來,我纔看清他那清澈、崇高的靈魂。他對像使喚奴隸一樣,役使他的克洛德忠心耿耿,這是怎樣的一種單純?他對曾經對他有恩的愛斯梅拉達,用盡全部生命的悉心照料和赴湯蹈火,是怎樣的一種如火一般剛烈的愛情?他受盡了人世間的歧視和欺凌,卻又滿足的,勤勞的當着他的敲鐘人。如此美麗,如此可敬的人性難道在他那醜陋的外表下就一文不值了嗎?

相比而言,如果說伽西莫多的外表醜陋,那麼克洛德的心靈便更加令人鄙視。一開始,良好的背景讓我覺得他是個學識淵博的善良人——他收養了醜陋的伽西莫多,他是人人敬畏的副主教。但是當故事的情節愈演愈烈時,我讀懂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畸形。他不擇手段地“愛”,讓他卑鄙地,變態地劫持愛斯梅拉達,並且因“愛”成恨地要置她於死地。這是一種自私的,低微的,霸道的“愛”,充滿了病態的“愛”,那不算是愛,只是傷害。

而書中最美的筆墨都傾注在了愛斯梅拉達身上:她美麗,因爲她有一張天真清純的臉孔;她善良,因爲她的內心充滿了同情和愛心。她可以爲了保存甘果瓦的生命而嫁給他,她給飢渴難堪卻無人理睬的敲鐘人送水。她有菩薩一般無人能及的心腸,她有傾國傾城的美貌,她是善與美的化身!

怎麼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人性的層層面面是多麼複雜卻簡單:儘管人的精神世界是雙面的,沒有完全的醜,也沒有絕對的美。但是,美就是進步的方向,美就是最原始的目的。就像書中說得那樣:“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東西。”

當滅燈鐘響徹在巴黎聖母院裏,所有故事都結束了。但那古老的故事將永恆地被傳誦。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4

《巴黎聖母院》的.情節始終圍繞三個人展開。善良秀麗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僞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敲鐘人伽西莫多。波希米亞少女愛斯梅拉達靠街頭賣藝爲生,富於同情心,樂於助人,因爲不忍心望見一個無辜者被處死,她理解詩人甘果瓦做自己名義上的丈夫,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讓她心靈的美與外在的美完全統一,以引起讀者對她無限同情,從而產生的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在《巴黎聖母院》中,作者以極大同情心描述了最下層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衣衫襤褸,舉止粗野,卻擁有遠遠勝過那個所謂有教養禮貌世界裏的人的美德,互助互愛,正直勇敢和捨己爲人。小說中巴黎流浪人爲救出愛斯梅拉達攻打聖母院的場面,悲壯激烈,慷慨,驚心動魄。顯然是在必須程度上融入了十月革命中巴黎人民顯示的英勇精神和巴黎人民搗毀聖日爾曼教堂和巴黎大主教府的事件。

巴黎聖母院中極端的美醜對照,使小說具有一種震憾人心的力量,能捲走我們全部的思想感情,這也許正是浪漫小說的魅力所在。

做一個善良、高尚的人,比什麼都重要!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5

《巴黎聖母院》乃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作品,此書描寫了世紀,法國光怪陸離的巴黎生活,並透過這種描寫,深刻地剖析了豐富複雜的人性世界,表達了雨果人道主義的思想。

本書塑造了美貌絕倫,純真善良,能歌善舞的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伴在她身邊的一隻小羊也聰明絕頂,並給予無限遐想,是美麗和自由的化身。身體雖有很多殘疾,奇醜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卻擁有着一顆美麗純潔,不摻一絲雜質的心靈,他守護珍寶似地守護着愛斯梅拉達,愛她甚至愛過了自己,但是在社會偏見與邪惡勢力的面前,只得選擇了殉葬的愛情。副教授弗羅洛爲了想得到愛斯梅拉達,用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威逼愛斯梅拉達嫁給他。夏託佩爾弗比斯隊長雖徒有華表,但是內心似一包爛瓤一般,他也極其惡劣的手段玩弄了,幼稚癡情的愛斯梅拉達。格朗吉沃這個苟且偷生的傢伙爲了生存可以拋棄一切。

人性是多樣的,我們可不要做一個像弗比斯有着骯髒心靈的人,我們應該像卡西莫多一樣,有着一顆純美心靈,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巴黎聖母院的讀書筆記6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愛情小說——《巴黎聖母院》。說起巴黎聖母院,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吧!此書是維克多、雨果創作的歷史小說。

這不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作品以18世紀法國的巴黎聖母院爲中心,描寫了駝背的敲鐘人對一位吉卜賽姑娘的真摯的愛情,同時揭露了當時的統治階級的醜惡嘴臉。

巴黎聖母院裏住着道貌岸然且性情乖戾的副主教克洛德神父和駝背的醜八怪卡西莫多。卡西莫多對克洛德神父忠心耿耿,百依百順。有一天,貌若仙女的吉卜賽姑娘愛斯美拉達出現在他們兩人的面前,起舞翩躚。她是那樣的美麗而神祕,始終帶着一隻有金色犄角的山羊。

貧窮的詩人、哲學家格蘭古瓦不幸落入一羣無賴漢之手,在生命垂危之際,被愛斯美拉達借假結婚所救。可是,愛斯美拉達卻愛上了從怪漢手裏救出自己的御前衛隊長孚比斯。

一直對愛斯美拉達心懷邪念,在她周圍遊蕩的克洛德神父得知此事後,感到十分痛苦,以致行刺孚比斯後逃走。結果,昏到在孚比斯身旁的愛斯美拉達以殺人和施妖術的罪名被逮捕……

看完了這本書,我感到了當時18世記的社會統治階級當道善良的人是他們的玩物,善良的愛斯美拉達成了他們的犧牲品。但,邪惡終究鬥不過正義,真正的兇手克洛德神父得到了應有的下場。歷史到了21世紀的今天,在政府帶領下,邪惡受到了抑制,真善美得到了頌揚,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