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文案>對聯>

描寫國家外交的對聯

學識都 人氣:2.65W

數千萬華人僑居海外,不僅爲當地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而且爲促進我國與僑居國的相互邦交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不少海外名聯就成了歷史見證。

描寫國家外交的對聯

馬來西亞的怡保“興安會館”(原名“福建莆田會館”),曾有這樣一副楹聯:“興吾業,樂吾羣,敬吾桑梓;安此居,習此俗,愛此河山。”言辭誠懇,情感樸實,代表了廣大海外華人的共同心境。

澳大利亞悉尼唐人街中國牌樓的北樓,鐫刻這樣兩副楹聯,一爲:“澳陸風光,物阜民康,邦交友善;中原氣象,德門義路,揖讓仁風。”既謳歌了澳國的發達 與友好,又頌揚了中華民族的美德與傳統。二爲:“四海種族同仁,修睦合羣爲兄弟;一家金蘭結義,精誠博愛貫澳中。”不僅表達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和平願 望,而且以兄弟手足情誼作爲澳中友好的準則。爲了邦交友善,國界、區域、種族界限都降到次要地位,一視同仁。表達了精誠、豁達、厚道的高雅外交風度,堪稱 名聯佳品。

隨着中國楹聯的廣泛傳播,不少外國友人也能創作一些佳聯,用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邦交友善。著名美國記者兼作家斯諾,就是一位楹聯高手。請看他悼魯迅 先生的一副輓聯:“譯書尚未成,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作古,痛灑淚雨,文壇從此感彷徨!”不僅表達了對魯迅的深痛哀輓,而且巧妙嵌入了魯迅的 兩部小說集書名———非楹聯大家,何以爲之?日本商人從中國學會了陶瓷工藝,也用陶器出口賺錢;日本文人則從中國楹聯中借花獻佛,將自撰作品燒製到精美的' 陶具上,以提高產品的身價。其中有副陶聯叫:“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鍋內煮山川。”這種帶有格言警句風格的陶文陶具,保存日久便成文物,豈不身價倍增,格 外俏銷?海外楹聯對繁榮中外文化邦交的獨特功效,於此可見一斑。

在日本橫濱市中華街“中華會館”,有兩副楹聯,也頗具邦交韻味。一曰:“福地枕蓬壺,採藥靈蹤,仙去尚留秦代跡;好風停佳棹,扶桑樂土,客來重訪賴公 碑。”蓬壺,本指海中仙山,此指我國東海蓬萊島(古稱仙島)。扶桑,系我國對日本的舊稱,此指日本國。據傳,我國秦代有位名叫慧遠的和尚,擬到蓬萊島採長 生不老藥,一直東行,竟至到達日本的橫濱,只好就地建廟,參禪悟道,仙逝於斯。當地人把他作爲日中友好使者,建墓立碑,以示紀念。這就把中日邦交追憶到 2000多年前的秦代,說明中日邦交的源遠流長,並對慧遠大加讚揚。二曰:“上國此停蹤,記從畫益鳥飛來,帆葉飽張青翡翠;仙瀛今在望,只向金鰲踏去,釣 竿豔拂紫珊瑚。”上國,古代周邊小國對中國的尊稱,此指中國,隱含自豪感。畫瀛,船隻的別名。仙瀛,本指瀛洲仙山,此指日本。金鰲,即大海龜,此係雙關 語,指釣魚的海島,也指大魚。全聯大意爲:你從遠方的祖國乘船渡海來到日本,飽受旅途辛苦,也飽覽了海洋美景,現在到此館一聚,再相約出海釣魚尋尋開心, 看那精美的釣竿晃動濤頭日下,宛若拂弄紫紅色*的珊瑚一般,豈不快哉?!於招徠遊客的談心中,勸客人住長樂,密切中日民間交往,對促進日中友好也起着潛移默 化的作用。全聯如詩如畫,情深意濃,堪稱佳作。

日本的鹿兒島與我國湖南長沙市結爲友好城市後,曾建有“鳴嚶亭”作爲紀念,亭刻楹聯爲:“我從麓山攜來衡嶽千峯雨,誰在櫻島剪取楚天一段雲。”麓山, 即嶽麓山;衡嶽,即衡山;櫻島,櫻花島,即鹿兒島。芙蓉國的雨露滋潤了鹿兒島的櫻花,鹿兒島的天空飄着楚天的雲錦,這不是兩市友好的生動寫照是什麼?

“漢字奇功,楹棟璣珠燦四海;中華國粹,聯花神韻揚五洲。”這是筆者鑑賞上述海外楹聯的感懷。在這小康初步、大業方興之年,希望看到更多更好的海外楹聯,以使中華民族的這一文藝奇葩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