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悲劇》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1.47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偉大的悲劇》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5篇)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1

你們不是第一個到達南極洲的,但是是把自己生命留在南極,獻給科學事業的人。

假如我是鋼琴家,我要用黑白的琴鍵,表達你們的英雄氣概。讚揚你們爲科學現身的精神。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會用黑白灰三種顏色,來讓你們更加耀眼,讓你們的誠信精神,永遠保留在人間。

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要用最好的玉石,模擬出你們的身姿,讓你們隨處可見,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斯科特,你是整個去南極洲的隊長,你在整個途中都沒有放棄寫日記,你面對這辜負了你雄心壯志、美好心願的南極點,你不後悔,有的只是悲慘與無奈。並且,你還甘願阿蒙森的業績作證,而且這一事業正是你們所熱烈追求的。你到最後給你所愛的一切人寫了書信,你的真誠和無私的愛,深深震撼了我。

威爾遜,你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你們隊裏最能體現出英雄氣概的就是你,你在離死神還有幾步之遙的時候,還在繼續進行着自己的科學觀察。你的雪橇上,除了一些必要的載重外,還拖着16公斤的珍貴岩石樣品。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2

中國著名美學家朱光潛也曾說:“悲劇比別的任何文學形式更能表現傑出人物在生命最重要關頭的最動人的生活。它比別的任何文藝形式更能使我們感動。它喚起我們最大量的生命能量,並使之宣泄……它是最使人激動的經驗,而我們的快感的最大來源也在於此。”這湖裏面既是最動人的生活,又是快感的最大來源,可見悲劇對於我們來說極其重要。

但要說到小說或戲劇上來的話,其實中國自古便少有寫得很好的悲劇式小說和戲劇。儘管中國的小說家、戲劇家在有意寫悲劇的情況下製造大量的懸念和衝突,令人感到或恐懼或驚悚,但這些都只停留在了“人們的同情”上,而沒有如錢鍾書先生所說的那樣“上升到更高層次的悲劇體驗”,即令人痛苦的印象。

中國人難以傳達出令人痛苦的精神,究其原因,想必是中國人有些“幸福”了。沒有切身的體會或有卻未能表達出來,所以個個便往“家破人亡”、“死於非命”,“哭哭啼啼”方面去想,然後寫下來。但這自然只在於表面上,當然只可停留在個人的“同情”上。

中國雖然少有好的悲劇式小說和戲劇但還是有的。張愛玲寫得一些小說及戲劇很令人讀完後心中還久久縈繞着痛苦悲涼之感。其實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出上演的悲劇。張愛玲本家庭顯赫,但因爲父母敗壞家產,所以家道中落,對張愛玲和張子靜也棄之不顧,終於奠定了張愛玲冷、悲、涼、自私的心理。但她對大漢奸胡蘭成可一點也不自私,爲了他,張愛玲甚至奉上了自己的前途。張愛玲渴求父愛般得愛情,這是張愛玲的死穴。儘管張愛玲如何掙扎,身心如何倦怠也只可喘着氣,冒着冷汗把一個個悲劇寫出來。使讀者深深感到張愛玲付諸於華麗的'蒼涼,從而生出悲痛之感,終至於難以治癒。

但並非要有切身體會纔可寫出好的悲劇是作品來。例如於黎華的《彼岸》,儘管於黎華生活美滿,沒有張愛玲所受過的蒼涼冷漠但她的《彼岸》卻是個悲劇。裏面並沒有很多中國文學家創作時一如既往的懸念和衝突,而是着筆於溫馨美好的場面以作烘托,小說結尾的時候出人意料,一下子把悲劇體驗層次上升得極高而富有詩意,令人的悲痛之感餘意無窮,若只作一作對比又易於體會。

所以寫好的悲劇式作品也並非唯一,只要悲之有物而後言之而出,再作一番處理並反覆揣摩那也是可以的。不過這些都僅爲我所見。其實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期,對於悲劇的定義自然不同。姚一葦在論述元代雜劇時說“如果悲劇一詞是指特定歷史條件下的藝術形式,則中國是沒有悲劇的”然而錢鍾書先生卻將元劇《竇娥冤》和《趙氏孤兒》當做中國的“偉大悲劇”。所以悲劇並非一個永恆的定點。然而,因爲在這一領域的差異反倒豐富了文學的創作及比較文學,所以還是有利的。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3

南緯90度,冰雪覆蓋的南極點,神祕而又美麗。它吸引了一批批爲之瘋狂且勇敢的探險家,而他們不是知難而退就是葬身冰原,一度成爲駭人聽聞的“死亡地帶”。

但在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與英國探險家斯科特一行人爲了國家的榮譽,在南極展開了一場富有戲劇性的角逐。但由於阿蒙森首先出發,且斯科特准備不足最終還是被阿蒙森捷足先登。

斯科特面對這辜負了他雄心壯志、美好心願的南極點,他們毫不後悔,有的只是悲愴與無奈,並且斯科特甘心爲對手阿蒙森坐業績作證,且這一事業正是他所熱烈追求的。

他那誠信的紳士風度與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的無比高尚的人格,贏得無數人之敬佩。

當然他們堅毅執著爲事業而獻身的英雄氣概使他們在歸途中與死亡作鬥爭,當他們一個個倒斃時,沒有一個像孬種,都是響噹噹的漢子,“生得光榮,死得偉大!”

並且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使他們在關鍵時刻爲了保護同伴而勇於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考慮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記的始終是別人,他最後的遺書不是爲死後的沽名釣譽,而完全是愛的真情流露!他懷着一種熱烈的愛而沒有絲毫的恨離開了那個冰冷的世界!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4

首先,再次承認我的才疏學淺,自稱讀書破萬卷的我,屢屢和孩子讀的書沒交集。不是這次作業,我都不會看到如此精彩的文章。少時,看到的是華麗的辭藻;年近不惑,卻看到人性的弱點與光芒。

習慣速食的我們,已經不能靜心讀書。強迫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細細閱讀。思想始終不能聚焦。不再強迫自己聚焦後,索性忘記,再慢慢回憶,自己記起些什麼,文海拾貝,閃爍的就是耀眼的。

第一,帶信給國王。英國紳士的榮譽與尊嚴。直接讓我想起一年前,天真可愛的小姑娘追着提醒啓瓏準備明天的大隊委競選詞。禮貌的致謝後,才知道她是唯一的競爭者。更加感恩現在的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光明正大的競爭不難,但良好的競爭環境,友善的競爭夥伴,坦蕩的競爭心態不易。我親眼見證了孩子們友誼,希望在物質日漸豐盛的現在,未來,人性的爾虞我詐能被人之初,性本善所約束,而善善相待,溫文恭儉。

第二,關於第一到達的是破紀錄,第二個什麼都不是。我想起的是啓瓏喜歡的類似嬉皮士歌曲。天下第二也挺好。雖然冠軍,破紀錄等等光環耀眼,但耀眼背後的傷痕只有自己明白。如果沒有陶淵明悠然下南山的情懷,做個凡夫俗子也挺好的。人的思想總是帶着自己成長的烙印。竊希望瓏不要做最好的最優秀的,現在終於“如願以償”做“中等生”了。我又開始適應和思考。“如願以償”這是不是我最最真實的期望,是不是我真的如願。中等生,僅僅分數的中等,是不是真真的中等。瓏固然有不足和缺點,但在媽媽眼裏,他一直是我最優秀的兒子。這句話中的玄機他在未上學前已經識破。

從作文的角度來說,這應該是一篇不合格的讀後感。我想郝老師也不是想真的看我們的文學水平。僅以此爲作爲老師瞭解我們的一隅,也感謝老師“逼”我靜下來思考。

最後,深表歉意的是本文雖然是打印稿,但我認真程度不亞於手寫。瓏的書寫已經是我家最高水平了,我寫了,您看起來真浪費時間和精力。

《偉大的悲劇》讀後感5

在冰雪覆蓋下的神祕而又美麗的南極點,令無數的探險家心嚮往之,而他們不是知難而退就是葬身冰原,使那裏一度成爲恐怖的“死亡地帶”。

在1911年底,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與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各率領一支探險隊,爲了國家的榮譽,出現在了南極的冰原之上。但是,挪威探險家捷足先登,率先抵達了南極點,並插上了一面鮮豔的挪威國國旗。而斯科特晚於阿蒙森將近五個星期纔到達南極點。他們失望、辛酸,所有的努力都化爲泡影。斯科特一行最終因準備不足,在低溫和風暴中離開了人世。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句話用來形容斯科特一行再合適不過了。他們爲着自己的理想,與環境抗爭。他們有着強烈的團隊精神。首先是奧茨,他的腳已完全凍傷,連走路都成問題,他卻頑強地走了下去。直到他認爲自己已完全是個累贅時。他想一個人留下來等死。而這時,斯科特堅決不讓他獨自留下,而是要他與自己一起走。而奧茨爲了保護同伴,讓同伴得到生的機會,毅然向死神飛奔。在犧牲前夕,斯科特還堅持用即將凍僵的手指寫完了給每個親人、朋友的書信。他在臨死前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完全是愛的流露。他懷着熱烈的愛離開了那個冰冷的世界!

斯科特雖然是第二個到達的,但他並不是那樣的一文不值。相反,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甚至比阿蒙森更偉大。因爲他們對他們事業的熱愛讓全全英國乃至全世界讚揚。

斯科特雖然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失敗了,但他在我們的心中,他勝利了。他將被人們永遠銘記,他身上那種永不言棄,爲事業奉獻的品質,以及集體主義精神在熠熠生輝。他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