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6篇)

學識都 人氣:2.57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宋詞》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宋詞》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6篇)

《宋詞》讀後感800字1

近年來,聯校開展了“讀經”活動,這項活動也十分受各個學校的認可,所以也爲我們各年級各推薦了一本書,這些書各不相同,各年級有各自的特色,我們班的特色便是《宋詞》,我們在晨會上都會讀宋詞。背宋詞,因爲它是兒童啓蒙文庫,更是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的精華。

書中所記載的文章,全都是古代著名的詩人和詞人的著作,文章內涵深刻,所以直接了白的去看文章,到最後也什麼都不懂,所以還要藉助下面的解詞和解說。先讀解詞,把詞中不懂的字弄懂,後讀解說,把文章的全意搞懂。在瞭解了詞意後,爲了使自己記牢,所以還要用兩天時間去背,較長的也只用三天。

每當進入校門的時候,進入走廊,總能聽到遍佈全校的朗朗的讀書聲,是那樣的富含韻味,我們津津有味地讀着宋詞,欣賞着配詩的一幅幅圖畫,使人身臨其境,看着那生動的荷花,使人感覺夏天來了,看着那發芽的柳枝,讓人感覺春天來了;看着滿地的落葉,使人感覺秋天來了;看着傲骨的梅花一眼就可以讓人斷定那是冬天。的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我的理解能力提高了,想象能力豐富了。學起課文來輕鬆了。

讀了《我站在鐵索橋上》一文,當我讀到:“英雄的紅軍,曾在這裏強渡,高舉着紅旗,迎着火光,勇士們哪,攀着一根根鐵索,冒者密密的彈雨,衝破了敵人的火網!”時,眼前便出現了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激烈戰鬥場面,看到了紅軍勇往直前的大大無畏精神。這時,我就會下決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一定要珍惜。

當我讀到古詩中“渭城朝雨譯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句時,這幅美景呈現在我的面前:春光明媚,柳色清新,人們有意的呼吸着新鮮空氣,真是美及了。

真的,宋詞很美,它能給人以啓迪,在學習中,我們少不了它,它是對我們有益的課外讀物,所以我們歡迎大家,請“走進宋詞,兩天一文。”你會有收穫的!

《宋詞》讀後感800字2

《宋詞》是本好書,是中華文明的集現,我喜歡讀,它在我心中總是閃爍着異樣的光輝。

讀《宋詞》是我每晚的習慣。帶着絲絲倦意,放起悠揚小歌,細膩的指尖劃過百溜的頁面,絲滑享受,沉浸在無邊無際的暢想之中,耳畔響起熟悉的旋律,在宋詞世界中,獨領文學之風騷。天下乎,還有甚比此樂?這一切都是窒息的美,無與倫比的美。我覺着吧,雖說宋詞與唐詩,元曲,同爲史詩之豐碑,交相輝映,可宋詞應排第一,也比排第一。至於爲何?我也說不上,只覺得,唐詩結構過於嚴謹,不自由元曲曲風過於悲涼,不自然。而宋詞不,一李清照爲代表的婉約派爲例,名爲婉約,但字跡中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憧憬,積極向上樂觀。下面就李清照的《鳳凰臺上憶吹簫》一段來品析。

“休休!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中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清照一生可謂坎坷,詞風以北宋滅亡爲界,前多爲清新秀麗,後因經歷亡國之恨,喪夫之痛,詞風變得悽楚哽咽。《鳳凰臺上憶吹簫》爲前之作。同看全段,乃知此篇爲清照思夫之作。而我們看文章,不能看表面,有些時候,即使內在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我咋天看了關於此詞的鑑賞時,很不以爲然。文中說:“此文渲染她萬千心事無從訴說的哀愁,抒發了離別後思念的深情與獨居的幽怨”。我認爲這篇此不僅表達了這些,更是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試問:清照若不熱愛生活,又何會思念丈夫呢?所以看文章,看詩詞,要從多角度,換位理解。這樣才能比較全面理解。詞中“唯有樓前流水,應念我,中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更是千古一絕,通過的景物的抒情,表達了作者心中所思,也讓我看到古時候,交通不方便,想與親人會面,卻只得朝朝暮暮等待那驛站傳來的書信報平安。若是在國家蒙難之時,則更是音訊全無。也讓我感到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定要好好珍惜。

《宋詞》中,好文不止李清照所作之詞,還有以蘇軾,辛棄疾爲首的豪放派,詞風雄壯偉麗,有如太山之巔。與婉約派形成對比,截然不同,生動地表現了宋朝人民的見聞感受,它們形式不同,主體不同,但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生活的熱愛。因此讀《宋詞》養我浩然正氣,使我熱愛生活,玩味人生真諦。

《宋詞》讀後感800字3

我喜歡宋詞,喜歡她豪放,喜歡她哀婉,喜歡她清麗,喜歡她壯美。

宋詞是一杯陳年的酒,歷久彌香。有“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的李清照;有“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晏殊……無論是詞還是詞人,都令人回味,有人如詞、詞如人、人詞合一的境界,你須小酌慢飲,才能品出個中滋味。他年重讀,更是回味無窮。

宋詞是一盞新沏的茶,芬芳淡雅。“春日遊,杏花吹滿頭。”拂面不寒楊柳風,不僅“吹皺了一池春水”,也吹醒了“一簾幽夢”,帶給人無限的憧憬與遐想。“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秋的蕭瑟又使你的心陣陣發冷,這種時候只能是“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了。宋詞就像是一灣清泉,她的美是淡淡的,你只有在霏霏細雨的古巷中,撐着油紙傘,滿懷期待。恰在此時,逢着了一個和你一樣也撐着油紙傘的姑娘,她有幽怨,也有哀傷,更有丁香花一樣的顏色和丁香花一樣的芬芳。

宋詞是一首激越的詩,雄渾大氣。“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的岳飛,面對山河淪陷,擡望眼,仰天長嘯,發出了“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蒼涼,滿腔報國之志無法施展的絕唱讓你靈魂震撼、心頭滴血。“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東坡,如一山西大漢持巨爵、彈鐵錚,引吭高唱“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數次遭貶,一生飄零,空有滿腹經綸的蘇軾怎能不感慨歲月無情、人生短暫、事業無成呢?這時,詞人們就像站在你的面前,隨着他們的慷慨激昂,你也心情激盪,熱血沸騰。

宋詞是一幅秀麗的畫,意境幽遠。“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戀,疑是湖中別有天”的西湖美景;“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郊外春光;“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塞外秋景,哪一處不令人駐足、令人流連,縱使你是丹青聖手,也難繪出如此多姿的色彩。

宋詞是一首哀婉的歌,蕩氣迴腸。既有憂國憂民的岳飛、辛棄疾,“臣子恨,何時滅!”“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飽含着詞人的淚和血,他們的愁是悲壯的,悲壯中透出幹雲的豪氣。也有對故國故鄉的深切懷念,“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思鄉之切,如杜鵑啼血!此詞不可念,念之人腸斷!還有對自我命運的嘆惋和親人的思念:“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種哀愁像綿綿的秋雨,侵入你的肌膚,深入你的骨髓,痛徹你的心扉。

宋詞是良師、是益友、是戀人。她豐富知識,啓迪智慧,陶冶性情。

我喜歡宋詞。

《宋詞》讀後感800字4

近段日子,我一直在讀《宋詞》,並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詞的詞海中。

宋詞乃是我們中國詞史上的藝術巔峯,幾百年來,一直以自己豐富的情思意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爲廣大讀者所喜愛。它是精選宋詞之中的經典之作,進行詳盡的註釋和精闢的評述,讓我更好地領略宋詞的迷人風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和美的陶冶。

讓我最爲印象深刻的是——辛棄疾《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現實社會有太多美好東西浮現在我們面前,但好的東西不一定是我們所追求,我們的人生追求有時候只是簡簡單單的“她”,縱然只是驀然地回一回首,也能滿足我們無盡的願望。

我喜歡李清照婉約派的.委婉細膩。用心那孤單時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苦悶。遙想初見時的“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誰知現如今卻“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當真是“花自飄零水自流氨。陳染其中,彷佛與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悵。我敬佩李清照的才華橫溢,錦心繡口;感嘆她經歷的悲歡離合,坎坎坷坷;欽配她在那麼一個時代,作爲一個女人在詞作上所得到的傑出成就,讀她的詞,依我看來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賞豪放派慷慨曠達的豪情,佇倚江邊,看那“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感嘆“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站守沙場,看那“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感嘆“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何等大氣與徹悟!反覆誦詠,彷彿親臨其境,心潮跌宕,道不景浪花淘盡英雄”般宏闊,豁達。我爲之敬佩,也爲之折服。

我欽佩蘇軾的大氣,面對東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許只是感時傷勢,東坡卻是何等慷慨,一句“人聲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就將其拋到九霄雲外。這是何等的大氣啊!我寡歡於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幽怨;傾心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的訴說;感慨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忠誠;惆悵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雨”的孤獨。

讀完了《宋詞》,真是讓我對宋詞的理解又到達一個新的高度,宋詞中蘊含着許許多多對人生的大度、豁達,都值得我們現代人去學習。

《宋詞》讀後感800字5

我愛宋詞,愛它的婉約,愛它的豪放,喜歡斟一杯清茗,和半闕婉詞,尋找千年前古仁人之心,感悟詞中耀眼的智慧,那隻言片語、字裏行間,泛着智慧的金光。

年輕時的柳三變,是風流倜儻的的才子,自負才高八斗,也曾隨波逐流想求一功名,可惜始終遇不到看好他的伯樂,無奈之下,只能道一聲“忍把浮名,換得低斟淺唱”,終日混跡於秦樓楚館,即便如此,博取功名之心總是不死,甚至於宋仁宗命他“且去填詞”,他還更名爲“柳永”繼續參加考試,怎奈屢考屢敗,“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啊,終於他看開了,打着“奉旨填詞”的旗號,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膾炙人口的宋詞,只要有井水處就有人唱柳詞,倍受打擊之後,他終於有了一種大徹大悟、氣定神閒的智慧,“針線閒拈伴伊坐”,既然得不到,又何必強求呢,他放棄了功名,卻擁有了生前死後的另一番聲譽,千年之後,仍然還有人不斷低吟淺唱的是婉約柳詞,再也無人記得當年的高官姓甚名誰。

從柳詞中,我感受到的是歷經磨難之後灑脫的智慧。

與柳永同一時代的蘇軾在官場上也是倍受打擊,但相比柳永來說,蘇軾還是要幸運得多,總能夠東山再起,似乎他更有一個豪放的心態,從來不會被挫折打倒,“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啊,人生總是有不順心的時候,關鍵是要勇敢地去面對,等到風散雲開,自會發現“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鼻祖,他豪邁,“何妨吟嘯且徐行”,他忠誠,“西北望,射天狼”,他也有愁,但很快又不介意,“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正是有了這樣一種積極的心態,他才得以成爲那個年代少見的長壽者。

從蘇詞中,我品味出的是面對挫折之後豁達的智慧。

柳詞智慧得灑脫,蘇詞智慧得豁達,他們的詞不過是宋詞中的一小部分,其中閃現的智慧也不過是衆多智慧的冰山一角;宋詞千萬,詞人千百,每一首詞都是詞人靈性的歌唱,每一個人都有他獨特的見解與智慧,這智慧承載於宋詞,歷盡千年,流傳不息。

輕吟一首小詞,細聆其間智慧,我不禁想說:智慧就在宋詞中……

《宋詞》讀後感800字6

每一箇中國人與唐詩宋詞有一種不解之緣,唐詩宋詞就像長江黃河裏的一滴水滋潤着祖國大地,滋潤着炎黃子孫,它們在祖國的每一個角落裏自由的飛翔,它們在祖國的每個角落裏自由的飛翔,這是每一箇中國人心底生生不息的情結與眷戀。

從遠古奔來的中華文明的長河,千迴百轉,孕育了一些詩人、詞人,他們的詩詞照亮了中國文學的殿堂,滋養了中華民族文化近千年,這就是唐詩宋詞。

從小學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接觸唐詩宋詞,雖然那時知識非常薄弱的我,無法理解其中的韻味、道理,但是我每一頁讀起來都是那麼的認真與專注,記得小時候我每一首會背的詩是唐代大詩人駱賓王的《鵝》,這首詩給我的感覺是那麼的舒暢,琅琅上口,讀的時候往往會情不自禁的唱起來。

我們都知道唐代出名的是唐詩,那麼宋代呢?顧名思議,不就是宋詞嗎?

唐代分爲四個時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說起初唐,大家都知道初唐四傑。他們一掃萎靡的宮廷詩風,描寫了真實生活。盛唐詩人流派較多,有田園派的孟浩然、有邊塞派的王之渙……談起盛唐人們都會想起詩仙李白,他創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體現了詩人非凡的抱負,豪俠的氣概,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但中唐最爲代表的詩人是李賀,他是一個很富有創造性的詩人,在中唐詩壇乃至整個詩歌史上,都可以說是異軍突起,獨樹一幟的天才詩人。最後要說起的詩人是晚唐的“小李杜”,以別盛唐的大李杜,爲晚唐詩壇雄長的杜牧,豪爽悲慨、風骨豪邁,李商隱歸於沉鬱寓深倚思自成一體,我們中國都知道,中國有一個絲綢之路,那麼中國古典文化的璀璨明珠——唐詩,則可以稱爲唐詩之路。

唐詩過後就是宋詞,說到宋詞我們就想到豪放派的蘇軾,婉約派的李清照。而對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婉約派的女詞人李清照。她不僅是個成功的女詞人,她的人格力量也是以讓後人仰慕、欽佩。她的光輝思想具有男人的英雄氣概,她的思想,她的氣魄,她的寫照,不正是體現了她愛國主義精神?

唐詩宋詞給我們祖國文化歷史增加了輝煌而又燦爛的一頁,我們從小就受唐詩宋詞的薰陶,感受它的精神與恢弘的氣派,體現不盡的意境與回味。它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理解愛國主義精神的偉大,想象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該是怎樣的意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