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第一書記的調研報告

學識都 人氣:1.66W

按照縣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部署,**縣婦聯選派我到**鄉**村擔任第一支書。**縣委辦、縣國稅局、縣婦聯黨支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是結對幫扶單位。爲全面掌握該村實際情況,我與工作隊一起深入**村開展實地走訪調查,通過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基本瞭解了該村貧困人口現狀,在深入分析該村貧困現狀及原因的基礎上,就如何幫助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面貌進行了認真思考,並提出了一些個人的想法,希望幫助**村早日擺脫貧困。

貧困村第一書記的調研報告

一、**村基本情況

**鄉地處**縣西北邊陲,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97公里,地理位置較爲偏遠,**村距鄉政府2公里,共轄10個村民小組,居住點較爲分散。目前,全村共有168戶639口人,其中**佔總人口的35%,爲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從人員年齡構成看,全村18歲以下162人,18—45歲191人,45—59歲159人,60歲以上127人。從受教育程度看,全村18歲以上人羣中擁有高中學歷人數爲30人,佔5%,擁有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6人,佔1%。

**村自然環境條件較差,四面環山,田土面積少,全村耕地面積僅200餘畝。該村山林資源較爲豐富,山林面積共有5400多畝,主要出產楠竹和杉木。同時,因未過度開發利用,該村植被和生態環境保護較好,擁有良好的生態系統。

近年來,雖然道路等基本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但總體上看基礎設施建設較爲滯後,一些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較爲缺乏。走訪中,發現村內沒有學校、醫療診所,網絡信號也較差,村民信息來源渠道狹窄。個別村莊因位置偏僻,出行條件較差,連日常生產生活運輸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從收入來源看,該村收入來源主要有兩大塊。一是山林竹木收入。據統計,每戶每人平均擁有山林 18畝,按照目前楠竹 5 元/根、杉樹 15 元/根的價格計算,一年竹木收入每戶約3000元。二是外出務工收入。據統計,該村共有外出務工人員 400 人,佔該村青壯年人口的80%。

二、**村貧困人口主要特點及致貧原因

爲全面摸清貧困人口底子,我與工作隊人員分成兩個組在當地村幹部的陪同下,對擬摸底調查的43戶逐戶進行了走訪,根據實地走訪調查情況,其中困難的有22戶33口人,比較困難的有8戶17口人,這些貧困人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居住條件差。從走訪對象居住條件看,該村目前有10戶居住在泥土房中,4戶沒有住房依靠租房或居住在親居家。比如,**村5組的趙春桂,因外出務工意外致殘,無力自主建房,現在租住的民房四面透風,家中基本沒有現代化傢俱電器,居住條件較差。二是患病、傷殘或年老貧困戶多。走訪中,發現該村貧困戶患病、傷殘和年老人員所佔比例大,約佔總貧困人口的60%。比如,該村4組的周東連、唐起軍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沒有勞動能力。7組的**、**、**,8組的**等幾人都是殘疾人,個人收入較低。三是留守老人、兒童多。從走訪的43戶來看,不少家庭多是年老父母及幼小子女在家。5組的趙遠聯,母親在家,本人外出務工。四是家庭負擔重。部分貧困戶家庭因父母年老患病、子女就讀等日常開支較大,承擔着較重的家庭負擔。比如,該村9組的鄧遠英,妻子是啞巴,3個子女目前都在讀書,每年學費就達5000元左右,僅靠戶主每年打零工的收入維持家庭開支。再如,該村9組的曾凡友,妻子患有支氣管炎、哮喘,3個子女均在就讀,同樣僅靠戶主一人在**打零工支撐,家庭負擔較重。五是外出務工收入偏低。根據與外出務工家庭成員交談得知,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在外打零工或在工廠流水線工作。比如,該村9組鄧遠英,常年在家周邊地區打零工,打工年收入1-2萬元左右。

綜合調查情況,經認真分析,**村貧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思想觀念落後。在與部分羣衆的交談中發現少數羣衆存在安於現狀、甘於貧困的思想意識,認爲**一直以來都是貧困地區,自身貧困主要是因爲“窮山惡水”的自然環境,偏僻的地理位置,過多強調客觀因素,在如何實現自我脫貧方面主動性、積極性不強。特別是少數羣衆對國家精準扶貧存在錯誤的思想認識,認爲國家扶貧就是直接給予資金扶持,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

二是文化水平不高。從調查情況看,**村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村民對教育普遍重視不夠、對教育的投入偏低,不少村民初中畢業就輟學待業。該村外出務工人員學歷普遍偏低,大多參與的都是技術含量低的工種,打工收入不高。

三是基礎條件較差。目前**村通村公路基本上實現了硬化,交通條件得到一定改善。但總體上看,基礎仍然較爲薄弱。如,自然村偏多,居住分散,不利於整體規劃建設新農村。村內無基站發射塔,網絡信號覆蓋率低,村內寬帶連接率低,接受外界信息渠道手段單一,信息總體仍然較爲閉塞。

四是產業發展滯後。雖然**村擁有較爲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態資源,但沒有得到開發利用。如,山林資源較爲豐富,楠竹、杉樹種植面積廣,但沒有形成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條,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差,帶動全村致富能力弱。

三、實施精準扶貧的幾點想法

一是堅持以思想扶貧爲先導。思想扶貧是精準扶貧的前提。**村要實現脫貧致富,首先要想方設法轉變村民的思想觀念,推動**村羣衆“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轉變。具體來說,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扶貧政策宣傳要精準。要把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真實有效地宣傳到位,幫助貧困地區羣衆正確認識扶貧的.真正內涵,既要幫助貧困人口摒棄自暴自棄、甘於貧困的消極思想,幫助貧困人口樹立戰勝貧困的必勝信心,又要幫助貧困人口認識到國家扶貧並是不是簡單的給錢給物,糾正貧困羣衆等靠要等錯誤思想。二是典型模範要樹立。在調查走訪中,發現部分羣衆通過解放思想、勤勞苦幹率先實現了脫貧致富。如該村支部書記,在生活水平較高、年紀較大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下田勞作。說明在同等環境下,只要努力奮鬥就能實現脫貧致富。因此,要注重從貧困羣衆身邊樹立典型,用身邊的模範教育羣衆、影響羣衆,增強貧困羣衆戰勝貧困的信心和決心。三是外部氛圍要優化。堅持用好的環境影響人,大力倡導吃苦耐勞、積極向上、勤勞致富的民風,摒棄“等靠要”、“吃救濟光榮”的不良風氣,通過好的村規民約,營造人人向上、爭先脫貧的良好氛圍。

二是堅持以精準扶貧爲原則。一要建立健全扶貧臺賬。進一步全面摸清扶貧村貧困人口狀況,嚴把審覈關口,真正把貧困人口納入到幫扶範圍,分門別類建好臺賬,做到底子清、情況明。二要堅持精準施策。針對不同類別的貧困戶制定不同的幫扶政策,每一戶每一人制定一套幫扶措施,增強幫扶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精準幫扶、措施對路、取得實效。三要強化動態跟蹤管理。建立動態管理臺賬,對扶貧人口進行全程跟蹤管理,隨時掌握貧困人口狀況,幫助解決脫貧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實現幫扶一戶脫貧一戶。

三是堅持以勞務輸出爲重點。勞務輸出是落後地區貧困家庭快速脫貧致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村地少人多,當地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的現實決定了勞務輸出是該地區脫貧致富最重要方式和手段。一要加大宣傳引導。要積極鼓勵當地青壯年外出務工,解放年輕人思想意識,破除各種思想顧慮,鼓勵年輕人走出去勤勞致富。二要加大教育培訓。一方面,要增強**村村民的教育意識,加大對適齡兒童的教育投入,對因家庭貧困的失學兒童,要加強與教育基金會及其他教育慈善機構合作,確保貧困地區兒童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提升全村整體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勵和引導青年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強化與縣就業服務中心、縣職業中學的聯繫,幫助**村村民提升職業技能素養。三要幫助聯繫務工企業。強化與**村在外務工人員的聯絡聯繫,爲本村貧困羣衆外出務工提供信息和資源。同時,加強與縣工業園的聯繫溝通,積極爲貧困人口聯繫適合工作崗位,引導貧困人口外出務工。

四是堅持以基礎建設爲保障。一是進一步完善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政府幫扶投入力度,加大**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建立移動信號發射塔,進一步完善公益性服務,打牢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基石。同時,要因地制宜大力探索實施異地搬遷扶貧,通過異地搬遷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環境。二是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針對貧困人口中因病、因殘疾或因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羣衆,要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積極幫助符合條件的羣衆申報低保、五保,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需求。

五是堅持以發展產業爲根本。一要做好“山”文章。依託村內豐富的楠竹和杉樹資源,大力引進和扶持本地能人發展竹木加工型企業,拉伸產業鏈條,增加本地產品的附加值。同時,依託山上野生菌、竹筍等特色產品,包裝開發綠色食品,結合農村淘寶等現代營銷模式,打開山區綠色生態食品銷售市場,增加村民收入。二要做好“水”文章。充分利用山區污染少、水質優的特點,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產業。比如,經調查考證**水質十分適合養殖娃娃魚,且具有較好的銷售市場。建議適度開發娃娃魚規模養殖,增加當地羣衆收入。三要做好“山水”文章。立足**生態環境保護較好,空氣質量好等獨特優勢,且境內具有風景優美的峽谷資源,可以嘗試引進有眼光的戰略投資者包裝開發休閒生態旅遊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