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前教育的調研報告範例

學識都 人氣:1.83W

關於 學前教育發展問題的調研報告  農村幼兒教育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更關係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2003年9月,國務院頒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明確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把農村教育作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

農村學前教育的調研報告範例

農村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石,質量的優劣關係到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現轉來分析,存在着許多問題。

一、主要問題:

1、學歷水平不高

2、待遇相對偏低

3、工作強度大

4、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少

5、不能有效地解決教師的退養問題

6、社會地位不高

以上問題的存在,造成了農村幼兒教育的種種不利,如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教師素質偏低,教育質量不高等。

二、建議與思考

1、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

只有物質基礎有了保障,幼兒園教師才能安心地從事這份職業。工資待遇差是農村幼兒教師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政府應適當考慮增加財政撥款,拓寬資金來源,扶持農村幼兒園的建設。是教師的工資不低於當地人均收入的1、8倍。.政府還應從制度上給與農村幼兒教師穩定的政策保障。農村幼兒園的開設或關閉不能單純以生源的多少來衡量,更應從長遠的利益來考慮。

2、拓寬師資來源、提升教師學歷、充實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現在農村幼兒教師的主要來

源還是民辦教師居多,他們只是進行了短暫的專業培訓,雖然取得了資格證書,但專業素養、技能還與專業幼兒教師有較大差距。一部分來自幼兒師範學校的教師相對集中在中心幼兒園數量也遠遠不夠。我們應鼓勵中師及中師以上學歷畢業生到農村幼兒園工作。對於職業高中、職業中專、幼師函授的畢業生加強職後培訓,不斷適應教育的新形勢。

3、對農村幼兒教師實施養老保險的看法

從社會經濟的發展看,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結合走我縣的經濟發展狀況,應率先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促進農村幼兒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養老保險的繳納采取個人支付與政府補助的`方式,具體發放應根據幼兒教師的從業年限、貢獻大小,不能一概而論。如可以從業年限25年以上、20年、15年、10年等爲界定,合理制定個人應繳納的數額比例。個人繳納的比例根據工作年限確定爲10%、15%、20%、30%不等。

4、農村幼兒教師年齡結構

目前農村幼兒教師普遍年齡偏大,40歲以上佔50%以上,不利於事業發展,針對農村實際,農村幼兒園教師45歲以上應該考慮退養,或者45歲以上教師比例不能超過三分之一,有利於新老教師的更替。

5、如何解決超齡教師的退養問題

對於已經不符合養老保險制度、超期服役的教師可參照鄒平縣96 (56)號文件規定實施退休。

6、幼兒教師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勢在必行。

我縣已步入全省經濟強縣之列,農村幼兒園教師理應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在幼兒教師的工資水平按規定應不低於當地人均收入的一點八倍,最低不能低於500元。

7、創設良好的工作氛圍,營造尊師重教的環境

良好的工作氛圍是教師身心愉悅,減輕工作壓力,激發愛園敬業的熱情。因此應呼籲主管部門和社會給與農村幼兒園教師多一點關愛,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傾聽他們的心聲,要搞好農村幼兒教育需要我們營造一個尊師重教、關心支持農村幼兒教育的良好氛圍。

關於農村幼兒園佈局調整問題的調研

爲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加強教師的合作交流,農村幼兒園應該實施合班並園,擴大規模效益,改善基礎設施。而且各單位都有佈局調整的經驗。但是佈局調整應更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羣衆利益。

家長對於佈局調整最大的反應就是孩子接送問題,許多家長由於繁重的工作生活壓力無暇就送,於是許多不法個體幼兒園應運而生。解決問題的辦法一是統一解決幼兒接送消除家長後顧之憂,二是教育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加大個體辦園的管理力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集體和個人興辦幼兒園但必須手續齊全,另一方面杜絕不法個體園產生。三是佈局調整不能單純以生源多少衡量,要考慮長遠利益。

佈局調整後,如果具備統一接送就餐等條件,幼兒園半徑可在3--6公里甚至更廣,如果不具備幼兒園半徑應在1、5公里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