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範文(精選7篇)

學識都 人氣:7.46K

爲弄清楚一個事件或一個情況,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入調查,調查完畢後,通常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怎樣寫調查報告才規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範文(精選7篇)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篇1

以前奶奶上菜市場買菜的時候,我總會緊緊地跟在她那隻舊舊的菜籃子後面,回家時,會和菜籃子一樣,滿載着快樂回來。而現在,一切都像是不同了,奶奶上街會只帶上錢,回家時,我只好幫她拎那一個個塑料袋,一絲改變,也透着一絲無奈。 是啊,塑料袋轉眼間就成爲了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不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次性”器具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但是,在“簡單、方便”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隨手扔下的一個膠袋、一個快餐盒、或是其他的一次性器具所影響的後果?白色污染的情況也不容忽視啊!

希望我們的這個調查報告,可以使一些還未懂得“白色污染”的嚴重性的人成爲未來的環保標兵!還以地球一片淨土!

一、“白色污染”怎樣形成?

而這些難以降解的塑料製品,則主要用“添埋與焚燒”這兩種方法處理。

但是,埋入地下的塑料製品,會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壤失去肥效,寸草不生,而焚燒塑料(尤其是含氯塑料)會對大氣造成污染。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兩種危害: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視覺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環境中,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環境的美感。

“白色污染”的潛在危害則是多方面的。

1、 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盛裝食物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當溫度達到65℃時,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質將滲入到食物中,會對人的肝臟、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害。

我們現在用來裝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們就發現聚氯乙烯塑料中殘留有氯乙烯單體。當人們接觸氯乙烯後,就會出現手腕、手指浮腫,皮膚硬化等症狀,還可能出現脾腫大、肝損傷等症。在我國,我們用的超薄塑料袋幾乎都來自廢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業或家庭作坊生產的。這些生產廠所用原料是廢棄塑料桶、盆、一次性針筒等。生產時,首先用機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個水池裏清洗(名曰消毒),取出來曬乾,再用機械把它壓成膜,製成各種塑料袋。每次吃飯時,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裝飯菜,他們不知道這種行爲不僅危害環境,也危害自己的身體。

2、 使土壤環境惡化,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我國目前使用的塑料製品的降解時間,通常至少需要20XX年。農田裏的廢農膜、塑料袋長期殘留在田中,會影響農作物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抑制農作物的生長髮育,造成農作物的減產。若牲畜吃了塑料膜,會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 填埋作業仍是我國處理城市垃圾的一個主要方法。由於塑料膜密度小、體積大,它能很快填滿場地,降低填埋場地處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後的場地由於地基鬆軟,垃圾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很容易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圍環境。

4、 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將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燒時,不但產生大量黑煙,而且會產生二噁英——迄今爲止毒性最大的一類物質。二噁英進入土壤中,至少需15個月才能逐漸分解,它會危害植物及農作物;二噁英對動物的肝臟及腦有嚴重的損害作用。焚燒垃圾排放出的二噁英對環境的污染,已經成爲全世界關注的一個極敏感的問題。

三、不應該用紙製品代替塑料製品

另外,由於一次性塑料餐具難降解,現在許多城市都推廣使用綠色餐具——紙製餐具,原理是紙製品的組成物纖維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是,用紙製餐具代替發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紙製餐具同樣也會帶來視覺上的污染。它們的降解速度並不快,往往在幾十天甚至幾個月內也不會降解徹底。其次,製紙制餐具時,除用到草漿、稻漿外,還要加入1/3左右的木漿,若全面推廣,勢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導致森林砍伐的加劇。而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爲13.92%,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7.2%。第三,製紙漿歷來是耗水大戶、耗能大戶及排污大戶。造漿工藝需大量水,而我國屬於水資源短缺的國家。若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會引起水污染;紙製餐具成型後需立即烘乾,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國能源結構是以燃煤爲主,這樣就會增加空氣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四、如何正確防治“白色污染”?

1、我們應儘量減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和紙製餐具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僅不利於環保,也是對資源的最大的浪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應過度依賴塑料袋。在商店,完全可以用一兩個塑料袋分類裝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範圍之內的,有些顧客卻硬是要求多拿一兩個袋子。大部分消費者把超市塑料袋帶回家中當垃圾袋使用,丟棄後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們應拒絕使用塑料袋買菜或盛裝食物,買菜可用菜籃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盛裝食物可以使用自備的不鏽鋼或塑膠飯盒,既衛生,又環保,還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2、 回收廢塑料並使之資源化是解決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徑。其實,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個顯著的優點: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覆回收使用。廢塑料回收後,經過處理,既能重新成爲製品,亦可製得汽油與柴油。

近年來,在德、日、美等國家,由於重視對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已經實現了塑料的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而在我國,回收廢塑料的工作已經起步。我們應配合政府有關部門,把廢棄物分類,以便回收工作能順利地進行。

3、 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是解決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種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廢塑料,就要實行垃圾回收分裝制度,把不同類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內,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

看了以上所述,大家是否對白色污染有了更多的認識?那我們中國現在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來應對白色污染的產生呢?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規定“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從XX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超薄塑袋)。記者昨日採訪廣州一些普通市民,大多對爲了環保而限制使用塑料袋錶示理解,但也有不少市民認爲商家更應爲“白色污染”付出代價。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日說,據測算,目前我國每年隨生活垃圾進入填埋場的廢塑料佔填埋垃圾重量的3%至5%,其中大部分是廢塑料購物袋,特別是超薄塑料袋。有專家表示,超薄塑料袋用的原材料更少,而且比厚的塑料袋更容易降解一些。爲什麼不禁止生產非環保的塑料袋,而禁止超薄塑料袋?不少市民也提出質疑,就算一個垃圾袋增加兩三毛錢,很多人還是願意支付的。這對控制塑料袋的使用效果不會很明顯。有專家指出,要治理“白色污染” 關鍵要從源頭抓起,在生產環節禁止生產塑料袋,或提高生產塑料袋的生產成本。要廠商多交稅,逐步使不環保的塑料袋退出市場,同時可以用徵收來的稅款進行污染治理。

雖然有人會認爲收費方式並不能夠很好的控制白色污染的蔓延,但是這卻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從中我們看到了我們中國政府和人民對白色污染這一問題的重視,看到了我們已經在開始採取行動來彌補我們的環境。這點不得不使我們看到了希望,擁有了信心。

其實,想結束“白色污染”這個炸彈並不困難,它的引線就是我們人類的行動。只有我們從現在開始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甚至拒絕使用塑料製品,這個炸彈就不會被點燃,而且,還會從這個地球上消失。

地球是大家唯一的生存之鄉,而保護她不受污染,是我們的責任!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目的

華容縣梅田湖鎮北路口村是我美麗的家鄉,村內有條小河,養育着當地人民。改革開放以來,北路口村經濟和交通有了很大的發展。然而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作爲家鄉的一員,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關心自己周圍的環境,因此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對村裏的環境污染狀況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希望藉此瞭解家鄉的環境現狀,找到改善家鄉環境的對策,爲家鄉的環境保護事業盡一份力。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此次調查活動我們採取了多種方式,多方面收集資料和數據,儘量獲得第一手資料,力求真實和準確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在村裏選點實地觀察並採取水樣;走訪了村裏的一些居民,瞭解了居民對環境污染的認識及對其污染危害的看法。要想全面反映一個地區的環境污染現狀並做出準確評價是很困難的,限於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們對家鄉的環境現狀、影響、趨勢做出一些粗淺的評價。

(一)實地觀察過程及結果

本次實地調查,我們進行了大氣和水污染狀況調查。觀察表明,北路口村大氣狀況尚屬良好,晴天時大氣能見度比較高。個別地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體污染。如附近河段水色渾濁,散發出臭味,水樣PH值測定表明,其PH爲酸性。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瞭解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水體造成的。

(二)調查結果

據調查,很多人認爲,目前北路口村的環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問題,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時候村裏的空氣質量也不能盡如人意等等。被訪者普遍認爲,確實應該加大力度、採取措施來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被訪者就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紛紛提出了意見和看法,他們也表示願意從自身做起,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爲把我們北路口村建設得更美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見人們對周圍的環境還是十分重視的,他們的環保意識也是很強的。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爲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爲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目前這種環境狀況,光靠環保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也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爲。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三)改進意見

爲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1、一水多用、節約用水。

2、慎用清潔劑,選用無磷洗衣粉,保護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營養化。

3、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地點。

4、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5、儘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6、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爲。

7、增強環保意識,愛護大自然,瞭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爲新的起點,爲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篇3

調查目的:爲了迎接6月5日“世界環保日”的到來,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共建綠色家園

調查內容:

1、關於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性問題。

2、日常生活中對環境問題的看法和做法。

3、調查小問卷

你環保了嗎?

親愛的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注重環保了嗎?環保乃人人皆知、人人必做的事,假如你願意做環保小衛士,爲環保出一份力,那麼你就抽出幾分鐘來做這張調查小問卷吧。不過不要爲了自己的虛榮心而編出了善意的謊言,這樣就一蟻潰大堤了,一定要真實真實再真實。

1、你會主動將垃圾扔進垃圾箱嗎?( )

a、會b、不會c、有時會有時不會d、其他

2、你常常使用一些難以分解的用品嗎?(如塑料袋、電池等)( )

a、是b、不是c、常常是d、有時是 e、其他

3、你假如看到一些人在亂扔垃圾,你會( )

a、勸他不要這樣做b、主動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c、無動於衷d、其他

4、你重視環保嗎?( )

a、是b、不是c、其他

7、當爸爸媽媽浪費水資源時,你會怎麼做?( )

a、上前阻止他們,告訴他們需要節約用水b、隨他們去c、學他們的樣

9、如果垃圾筒倒了,你會去扶正嗎?( )

a、會b、不會c、其他

12、你知道一些環保的小知識嗎?( )

a、知道b、不知道c、知道一些

調查問卷分析

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麼樣的呢?爲了全面瞭解這一情況,我們小隊預開展一系列活動,作個詳細的調查。結果如下:

1、你會主動將垃圾扔進垃圾箱嗎?選會的人佔了絕大多數,有56%,選不會的人只佔了35%,而選有時會有時不會的人佔了36%,選其他的則佔了3%。同學們對於主動撿垃圾這一題,都做得挺好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使世界上用不着清潔工人。

2、你經常使用一些難以分解的用品嗎?(如塑料袋、電池等)這道題的整體情況還可以,選a是的佔21%,選b不是的佔了14%,選c經常是的佔了11%,選d有時是的佔了53%,選e的只佔了31%。怎麼樣,雖然這些東西是生活必須品,但是我們能少用就少用,能節約就節約,還大自然一個美好的天空。

3、你如果看到一些人在亂扔垃圾,你會?選a勸他不要這樣做的人佔了25%,這個數字永遠也不夠,要提高啊,不僅要自己做好衛生工作,能讓別人也環保起來也是一件好事啊。再來看看選b的主動把垃圾撿起來,雖然佔了總數的46%,但是你撿了並不代表他以後不會扔了,難道你打算每天跟着他?選c無動於衷的竟然也佔了37%。大家只在乎自己的環保意識,對別人的卻……

4、你重視環保嗎?這道大家應該都選

a是有84%,還行,但選b的就就不對了,怎麼會不是呢?而且還佔了35%,要麼你對環保一無所知,要麼你就是文盲,等選b的人真正意識到環境污染是多麼重要,就再也來不及了,選c其他的佔了11%,環保是很重要的我們調查的'100個人中,應該全選a。

7、爸爸媽媽浪費水資源時,你會怎麼做?選a上前阻止他們呢,告訴他們需要節約用水的人佔了82%,選b隨他們去的佔了15%,但選c學他們一樣的人真是不可饒恕,學大人的優秀品質是好的,但這是不好的。也許告訴爸媽會捱罵,所以才選了b。我相信每個同學都會選a的,也會真正的去做。

9、如果垃圾筒倒了,你會去扶正嗎?這個問題有些不好回答,如果是家裏的垃圾筒,基本上每個人都會去扶正,因爲這不髒,但馬路上的和學校就不好說了,如果我把題目改一改,不知道只有幾個人選a了……這道題選a的佔了56%,而選b不會的有25%,選c其他的肯定有多種理由,什麼太髒了,太重啦……

12、你知道一些環保的小知識嗎?這可是和第5題相切的,第5題答對的人不要謙虛,就安心選a或c吧。答錯的人就沒資格了,最多寫個c,據我們調查,有55%的人寫了a知道,5%的人寫了不知道,40%的人寫了c知道一些,看來,學校裏的知識沒有白學,我們的知識和意識非常突出啊!

我覺得要培養學生自覺參與環保活動的意識與能力,不是隻靠一兩次宣傳教育或單純的說教和提一些保護環境的要求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通過多種教育途徑和方法以及反覆參與實踐活動,才能內化爲自身的環保意識,外化爲環保行動。

通過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主體自覺參與環保實踐活動的研究。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1. 要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首先要樹立牢固的環保意識與可持續發展觀念對環境教育工作要有堅定不移、常抓不懈的精神。才能使學校爲國家培養出新世紀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人才。

3.要改變"環境教育主要是通過活動途徑進行"的熟悉。要發揮課堂主渠道教育途徑的重要作用。將環保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教學之中。使學生全方位的受到環保教育。

4.把評選、表彰機制引進環保教育活動中。評選、表彰能在活動中產生激勵作用,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表彰就會激勵主體更自覺更積極的參加活動。形成一個互相競爭、積極向上的活動羣體,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力。促進全校的環保教育活動更廣泛更深入的開展下去。5. 進行環境教育科研,可以把環境教育提到更高的層次。可以使教育方法、教育途徑最。因此,我認爲要提高小學生的環保意識並不難,首先要有一個心靈觸發點,找到了致命點,一切就勢如破竹了。同學們,加油吧,創建一個環保型社會。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人員:陳鳴陽和表哥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月1日至7月8日上午,驕陽似火,天氣炎熱。我對酒店、超市、便利店裏使用的一次性香皂、牙刷、毛巾等等,做了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 調查的發現: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一)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這一點不用多說,現在的一次性用品已經是品種繁多,而且還在不斷地推出新的產品,這些產品從大到小,應有盡有。

(二)使用方便,價格低廉

這些一次性物品不用洗、不用修,用完就扔,而且攜帶方便[bin],所以有許多人都喜歡使用。又由於這些一次性的物品材料都是塑料[s]和紙,因而價位都不高,5元錢就可以買二、三十個紙杯。在一些百貨批發商店裏,很多一次性筷子、塑料[s]飯盒散開擺在貨攤上供人選購。500雙一捆,批發價只要6元錢。每雙的平均價格只有0.012元,這低廉的價格吸引着許多餐飲業的小老闆。這也就是我們在小飯店裏用餐,用到的都是一次性的筷子、勺子的原因之一。

(三)浪費嚴重,質量參差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市場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飯盒、筷子80萬套;一年365天就是29200萬套。一雙一次性筷子重5.5克,29200萬雙筷子總重1606噸,摺合[zh]木材3212立方米。這麼多的木材,都被用在看似不起眼的一次性物品上。這麼大的消費量,這樣觸目驚心 。 收起的數字,最好地說明了這些一次性用品對資源的浪費。據統計,上海一年所有丟棄的賓館六小件(賓館提供[gōng]一次性的用品)總重量達1814噸,每年爲了處置[chǔ]這些六小件要投入近百萬元。這說明,這些物品不僅僅對生態、資源有着很大的破壞,也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這些物品質量參差[cēn cī]不齊。

(四)回收困難,難以利用 一次性用品帶來了巨大浪費,但卻很少有生產廠家會直接回收用過的一次性用品,主要原因是回收利用一次性用品的難度非常大。從能源節約的角度看,這些一次性用品嚴重的浪費了資源。部分一次性用品在回收利用上存在的難度,使它成爲毫無用處的廢品,被隨意丟棄,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由於它們大多以塑料[s]爲原料,被填埋後,很難在土壤中降解,成爲了城市中的新污染源。

綜合以上這些方面來看,一次性用品是弊大於利。所以現在許多酒店都在考慮是不是取消一次性用品的供應。 像國外很多國家的顧客住賓館都自己帶上一套洗漱用品。如果顧客不提出特殊要求,酒店將不會每天更換牀單、毛巾,也不會主動提供牙刷、牙膏、拖鞋、梳子、沐浴液、洗頭液等一次性用品。從1992年開始,韓國的酒店就開始不提供[一次性用品了,馬來西亞的大多數酒店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也不再提供[。當然,顧客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服務檯去領取這些物品。但是想要徹底改變人們的習慣,也是很困難的。

通過這次自我 調查報告,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人員: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年暑假,我回到了老家——桂陽縣的一個邊陲小村饒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哼着電視裏曾經流行的曲子,卻找不到曲子裏的景色,沒有了歌曲中的老牛,也不見了牧童,小路上連人影都不見蹤跡,用一句“野芳侵古道”來形容卻再也貼切不過了。農村的鄉間小路已經逐漸退化,散失了它應有的作用,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被叢生的雜草、荊棘、藤蔓所侵入、覆蓋??。

爲什麼曾經熱鬧,長期發揮作用的鄉村小路會變成如此模樣呢。

三、調查發現:

我把自己的所見所感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進行了交流,總結如下。

1、現在一般的人喜歡走大路,小路的使用頻率降低了。國家實施“村村水泥公路通”方案實施後,農村修上了水泥公路,水泥公路既寬闊又平坦,行路既安全又省力。誰會“陽光大道”不走走“獨木橋”呢?鄉村小路的使用率自然降低了。我和爸爸到姑姑家走山路,以前有很多人走,這一次居然雜草蓋住了我,有時就連爸爸也完全會被周圍的野草遮蓋住,露水把我們的全身都打溼了。

2、化肥的推廣和大量使用後,割草、刨草堆肥的人越來越少,這樣導致小路上生長的野草越來越多,越來越旺盛。以前家家戶戶爲了堆肥想盡一切辦法,撿牲畜的糞便、打草割植物的嫩葉堆肥,只要能積肥,路邊的、山上的,見到就想辦法把它變成自己的肥料。有人戲言,花十天的時間割草打肥,不如花上一百錢買化肥,人活了、舒服了,產量也高還划算。

3、小路兩邊的土地耕種面積在減少。隨着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工越來越多,這樣留在當地務農的人就越來越少了,農村來的強壯勞動力越來越少,老弱病殘守村莊,這樣荒蕪的土地也就越來越多,到田間地頭走的人也就越來越少,小路自然雜草越來越茂盛。

4、家養的牛、羊等牲畜越來越少。過去生產隊,每個隊裏都養了很多牛,承包制後,家家也幾乎養了牛,或者是獨自養,或者是合夥養。養牛養羊就必須割草,到山崗、田野去放牛。而且是哪裏的草越茂盛,就越往那裏放養。

5、國家退耕還林的政策。退耕還林後,一部分土地荒山逐漸演變爲山林,除了植樹人偶爾到山上看看,沒有人去看牛、割草,從事生產勞動了,自然小路就荒廢了。

四、總結

通過這次農村調查,我深入瞭解了農村的一些變化,如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減少,田地的荒蕪;瞭解到了退耕還林政策和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同時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看到滿山滿野蔥蔥郁郁的景象,看到荒蕪的田地,看到荒蕪的各條路徑,我亦喜亦憂。我想,農村的建設應該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找到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和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的新路子新辦法。

指導老師:士傑學校 劉潭勝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篇6

小學生環保實踐調查報告 隨着科學技術的速度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水平不斷提高,每家每戶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汽車、摩托車、助動車日益增多。同時,這些機動車也給環境造成了不良的危害,尤其是對我們正處在學齡階段的孩子來說,這可存在着不可忽視的“危機”。可是,許多同學對衛生環境似乎毫不關心,甚至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校同學的環境保護意識又是怎麼樣的呢?請看下面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在校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怎樣。

2、改善教室衛生,活動場所幹淨情況。

3、保持校園乾淨整潔。

4、通過總結與調查結果提高同學們的環保意識。

二、時間與地點:

1、時間:

2、地點:幸福小學五年級教室

3、調查人:

4、調查對象:本班學生

三、調查經過

1、20xx年1月10日,我把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發給了全班56位同學,採用“問卷調查”順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務。

四、調查題目:

簡答題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紙屑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該怎麼辦?

簡答題3:如果你身邊有張紙,四周又沒有垃圾箱你該如何處理?

簡答題4:在沒人看見的情況下你會亂扔垃圾嗎?

五、調查結果:

1、通過被調查人在不同情況下做出反應,來調查他們的應變能力與意識。

2、通過被調查人對事物的認識與作出的判斷,來判斷他們的衛生環保意識。

結果:經過我一節課的努力瞭解到30位同學衛生環保意識一般,18名有較強的衛生環保意識,還有8名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十分差。

六、調查分析: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令我觸目驚心,在這56位同學中,只有一部分的同學在心中能夠樹立起一定的衛生環保意識,而很多人不注意自己的衛生環保,通過調查得知,在

我們在校同學中有約一半人缺乏衛生環保意識。

七、結論:

1、一部分同學的衛生環保意識比較差,遇事所作出的判斷十分草率、馬虎。

2、一部分同學缺少應對衛生環保的措施,比如亂扔垃圾等,竟還有同學會把垃圾扔到綠化帶上。

八、建議:

1、學校應多開展一些提高同學衛生環保意識的活動,讓同學們多參與實踐體會。

2、家長也應該多培養教育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能力。

3、給同學們開展一次綠化環保宣傳教育。

4、每班配備一隻環保箱,要求學生投稿記錄環保衛生情況報告。

小學生環境污染調查報告 篇7

一、污染調查報告

原來我們家小區門口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每天成羣結隊的魚兒在那裏嬉戲跳舞,清清的河水,歡快的魚兒,我們陶醉其中。

但是,最近我卻發現小河沒有那麼清澈了,還有很多小魚都死了,河裏有好多垃圾,我有些懷疑,因此,對小河的污染進行了調查。

調查

我觀察了周圍的環境,植物生長得很茂密,我排除了自然災害的可能性,可水中的死魚非常多,垃圾也不少。這樣,就只能是人爲造成的。

分析

1小河附近有一道公路,那裏每天都有很多車輛通過。

2附近還有很多商販在賣小吃。

3還有許多飯館,小吃店和果汁店。

4我們看到了兩個污水排放管道。

結論

1有很多人往小河裏扔垃圾,吐痰,小魚吃後,導致食物中毒而死亡。

2由於有污水排放到河裏,有的魚是直接喝了污水被毒死。

這些信息告訴我,小河污染都是人爲造成的,看着清澈見底的小河變成了臭水溝,難道我們沒有責任嗎?

建議

河道是我們大家的,讓我們拉起手來,不要爲了個人方便而污染小河,我們應該自覺做到保護我們的小河,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加每好與和諧。

二、作業調查報告

時間:

參加人數:

調查內容:《寒假作業》中較難題目的研究情況

調查方式:查問

調查分析:《寒假作業》35頁中,一字未動的人有25人。未過半的有28人。37頁中,沒有做的達25人,逃避現實的有2人。自己認爲內容不合適的有15人。

這些人數都超出班裏一半的人數,我不知道爲什麼這麼多人都懶得做呢,35頁只不過是舉例說明周圍的事物都在變化。而37頁也只不過是把自己做過什麼違背道德的事寫出來。即使這樣,還是有許多人沒做。

我不知道自己在做35頁時到底是咋想的,竟然連一半都沒寫,難道是懶?知難而退?

父母並沒有什麼責任,他們十分關心我的作業,只不過是沒有時間來管我。

但願同學們會因此而改變以往懶的態度,包括我在內。我認爲同學(包括我)的的確確是少認真精神,只看一看有點難度沒,有就不做,其實誰都可以做,也許只是一時偷懶吧。

這種精神也許是誠實,缺少誠實,家長問:“做完沒?”“做完了!”老師問:“做完沒?”“做完了!”

這種精神也許還是思考,不認真思考,看到有點難,思考都不思考,便直接扔到一邊。管都不管。

如果這樣,自己又對得起誰呢?那隻能是誰都對不起。包括家長,包括老師,包括一切關心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