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學生調查報告合集6篇

學識都 人氣:2.9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學生調查報告合集6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摘 要

當今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和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情感和就業壓力明顯增大,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校的校園穩定.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係到大學生的個人成長,還關係到整個社會和民族未來的發展.因此,重視大學生的心理髮展歷程,瞭解其心理健康狀態,正確引導大學生排除心理障礙、消除心理陰影、預防心理疾病,應該是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誘發因素、解決辦法

正 文:隨着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們在追求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關注着心理健康,對於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現今的大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時也面臨着新的心理問題和衝突.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困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爲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而心理障礙則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身心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衝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活不適應

每次生活環境的改變都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逐漸適應的過程.人的適應能力與自身的生活能力有關,並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響.一般而言,在當代的在校大學生中,不適應問題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現的尤其明顯.大學生第一次離開父母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環境和一羣陌生的同齡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會發生強烈震盪.大學生活不適應問題是大學生心理問題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可以說,大學生的其他很多心理問題也是因爲一開始適應問題沒解決好而引起的,這應該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夠重視.

(二)人際交往障礙

從人的本質上來看,人是一種"社會性生物",人要想在社會上獲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這種複雜的關係.尤其是對大學生而言,在集體環境總,更要學習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在與他人相處時,如果與周圍人關係融洽,心情就會舒暢,關係冷淡或緊張,就會心煩意亂.大學生的人際關係是多方面的,如果處理不好,心理上就會產生孤獨,情緒上自然低沉壓抑.

(三)學業問題

在學習生活中,有些學生遇到競選失敗,獎學金沒評上,學習成績不理想、壓力大,跟不上學校培養計劃和教學進度,等等各種問題,這也是大學生會經常遇到的問題,如不採取正確的方法和解決措施,同樣會引起很多心理健康問題.

(四)戀愛問題

大學生戀愛人數日益增加,而且越來越早期化.現在大學生中戀愛問題也是心理問題的主要方面.戀愛是大學生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他們正處於所謂"戀愛季節",限制他們戀愛是不實際的,只能正確引導.圍繞戀愛產生的心理問題有多種表現:有的因沒有異性朋友而難耐孤獨,煩躁,情緒不定.

二、 各種心理健康問題誘發因素的剖析

(一)抗挫折能力差,引發壓力難以適應症

現在校園裏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與過去艱苦年代成長起來的大學生相比,這一代大學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較大落差,而目前有些學校對學生戰勝挫折的心理教育重視不夠,也使這種狀況的扭轉遲緩.

(二)性格偏執、情緒敏感,易誘發孤獨、失落症

當代大學生由於受獨生子女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在性格上以自我爲中心,自信偏執,易於衝動,隨心所欲.這種特殊環境形成的個性造成人際交往能力差,少數學生因個性、價值觀的差異等因素遲遲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羣體而產生孤獨感;交朋友特別是交異性朋友中喜怒哀樂的不成熟處理、自我認知和認知他人的偏差導致人際關係敏感,自卑失落,極易誘發心理問題和極端行爲.

(三)失戀等情緒困擾,誘發衝動控制障礙症.

現在大學裏談戀愛現象比較普遍,中年級學生就開始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然而大學生談戀愛成功率比較低,失戀問題突出.失戀對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往往很大,不良情緒釀成的事件比較多.失戀造成學生心理失衡,引發各種的心理問題.

(四)經濟條件的差異導致心理落差,引發煩惱、自卑症.

現代社會由於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社會分配存在較大差異,“富二代”、“官二代”等社會熱議的問題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影響.來自貧困地區或家庭經濟狀況不如意的學生,與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學生彼此的認同度有較大差距,容易導致情緒波動、價值觀的動搖改變,並加劇同學間的矛盾.而有的“富二代”學生由於對貧困學生缺乏同情心,也可能會在朝夕相處中傷害到貧困生的自尊,引發人際糾紛,導致貧困學生心理障礙的形成和加劇.

(五)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引發焦慮、恐懼症.

當前在多元化價值觀並存的市場經濟和日趨激烈的競爭大背景下,青年羣體面臨着較重的生存壓力、就業壓力.不少畢業班學生有“就業綜合症”,主要表現在求職過程中的焦慮、急躁、心神不寧,以及達不到期望後的意志消沉和情緒低落.大學生一般就職期望值偏高,嚮往大城市,不甘心回小縣城,同學間也必然會作收入、工作環境等方面的比較;加之,存在一些社會不正之風使學生看到錄用人才的不公正,會使他們產生憤怒、不安、無奈、孤獨等負面情緒.如果臨近畢業而學校對學生這方面的心理關愛忽視,將使這方面問題難以化解.

三、排除以及預防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一)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加大心理健康的宣傳力度,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開展積極的、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爲同學們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高校諮詢機構工作人員對於大學生的心理諮詢要講究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自身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深入同學中去,及時瞭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關心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現苗頭及時給予溝通與輔導.

(二)自我心理障礙的克服

每個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改善人際關係,加強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提高認識,掌握技巧、充分實踐,改善交往措施、培養良好的交往品質.在人際交往中應儘可能地做到:肯定對方、真誠熱情.在溝通時,語言表達要清楚、準確、生動.要學會有效聆聽,做到耐心、虛心、會心,把握談話技巧,吸引和抓住對方.此外,一個人在不同場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學生,在閱覽室是讀者,在商店是顧客.在交往活動中,如果心理上能經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對方,瞭解一下自己處在對方情境中的心理狀態和行爲方式,體會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會理解別人的感情和行爲,從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態度,這種心理互換也是培養交往能力的好辦法.

(三)政府完善各種機制

面對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一方面政府要繼續深化就業體制改革,加快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證大學生就業,爲大學生創業提供政策、財政支持,爲大學生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另一方面,大學生自己要轉變學習方式和就業觀念,降低自身期望值,實現多形式就業.“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下基層、到西部去、到中小企業就業.當代大學生情感問題的調適策略:引導大學生制定個人的發展計劃、用積極的態度來衡量與評價自我、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諮詢中心, 及時疏導大學生情感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四、分析與總結

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關係到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學生是否成才,是否適應社會成爲社會所需要的人,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爲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我們中學生沒有自己的收入,而零花錢大部分都來自父母。由於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學生拿到的零花錢也會有一定的出入。但是問題是,現在有很多中學生有了零花錢以後就忘記了節約。特別是一些家境比較好,零花錢有很多的學生們,消費起來已不是浪費,而是奢侈。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專門列出了關於“你一個月拿到多少零花錢”的`選項。經過統計,我們得到的情況如下:

一個月零花錢在50元以下的佔5%,零花錢在50——500元之間的人數最多,50——100元的佔35%,100——500的佔40%,零花錢在500元以上的竟佔到了20%。這說明了一個事實,現在的中學生的零花錢數目越來越多。

但是於之匹配的中學生的消費情況呢?現在的零花錢“高收入”的中學生的消費和收入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每月花費的零花錢數量是我們最想了解的一個話題,在60位調查對象中,每月消費僅在50元以下的僅佔18.3%,每月花費50元到100元的佔31.7%,100元到500元的佔36.7%,而消費在500元以上的只有兩位。但是從第一個問題的數據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學生會把每個月的零花錢基本花完,並沒有過多的保留。由此可知雖然我門的零花錢增長了,但我們的節約意識並沒有因此而提高,而是下降了。據瞭解在80年代我們的父母中學時他們以吃飽飯爲基準,一個月的零花錢不會超過5元(相當於現在40元左右)而他們月花費的零花錢幾乎爲零,而且從不亂花。由此可知我們的節約意識真的是有待加強。還沒穿夠一星期的李寧,又去換雙阿迪,真的是有必要嗎?今天KFC,明天PIZZAHUT,這又有必要嗎?

俗話說的好:“好鋼用在刀刃上,花錢花在裉節上”。我想中學生們真的因該好好學學節約了。怎麼應對中學生奢侈消費,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也是當下我們最該致意的問題。

我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爲一個月花多少零花錢纔算合理?統計之後,可喜的是我們發現認爲消費100元以下算合理的較多,佔61.7%,可見大部分同學們的節儉意識還是有的,但行動還沒有做到位。

但每個月拿到這些零花錢,他們是否滿意呢?我們調查了一下,絕大多數同學對父母給的零花錢較滿意,不滿意的只佔20%。這也說明了同學們還是有節約意識的。但要提醒的是想想容易做起來難。要真正做到節約,行動纔是關鍵!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網絡購物平臺建設之初,最初的想法是一個開放的、多元的平臺,供遨遊於網絡的消費者購買;通過低廉的價格,多種的產品,肯定能刺激人們的購物慾望,從此網上購物風靡全球,整個事業蓬勃發展。爲了瞭解在校大學生網購情況,現在需要向您瞭解一下您們的情況,徵求一下您們的意見與建議。請您百忙之中抽空回答下列問題,非常感謝您的合作!

您是否聽說或接觸過網上購物?

如果您選擇 A 或者 B 選項,請回答第2、3題後跳轉至第20題填寫基本信息後提交問卷。謝謝!

從來沒聽說過

聽說過但沒有接觸過

偶爾在網上購買物品

經常在網上購買物品

您沒有網購經歷的原因是什麼?

網購流程太複雜

網購不安全

如果您沒有網購經歷,那麼您接下來會考慮嘗試網購嗎?

回答完該題,問卷系統會自動跳轉至第20題,不是系統故障,請放心填寫。

可能會

您經常登陸哪個購物網站?

你選擇網上購物的理由是?

節省時間、節約費用

操作方便

尋找稀有商品

出於好奇,有趣

追求時尚

您認爲購物網站哪些最吸引您?

打折優惠

節日促銷

商品種類齊全

商品介紹全面

你選擇網上購物的支付方式?

通過第三方擔保(例:支付寶,貝寶)

網上銀行直接轉帳

電信支付方式(例:手機,固定電話)

貨到付款

你瞭解網上購物流程嗎?

非常瞭解

瞭解不多

有點不瞭解

一點都不瞭解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調查人:XXX

調查時間:星期六下午

調查地點:市場等

調查目的:找出錯別字,分析結論。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

我國的語言文字有很多種,但是,經常有些商家不斷地將祖國的語言文字錯用、濫用、誤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誤讀字和語病更是屢見不鮮。爲了加強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的認識,提高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自覺性。我展開了深入的調查。

問題的調查

爲了更好地深入調查,我於星期六下午展開了調查。大約調查了一個小時。一些店面廣告牌上出現了很多這樣的現象:把依依不捨寫成了衣衣不捨,依戀寫成了衣戀,時尚寫成了時裳一問才知道,原來都是店主故意寫錯,自作聰明地把偏旁去掉或用錯。還 完全爲了追趕時尚潮流,吸引更多的顧客來購物,所以纔不管什麼字體規不規範呀,用錯字沒有。還有一些小學生作業上的錯別字更是見怪不驚

研究與分析

經過我的仔細分析與研究,大概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一些商家爲了追趕潮流,吸引顧客,故意使用錯別字。

2。書本報紙上的錯誤大概都是由於印刷錯誤,印刷員太疏忽。

3。由於小學生的粗心,而造成寫錯別字。

4。一些小學生不會寫個別字,而錯寫偏旁,多一筆,少一畫。

希望一些店主不要在故意使用錯別字,濫用語言文字。一定要規範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可以專門成立一個小組,糾正那些錯別字用者。

作爲後代,我們有責任傳承漢字文化。將我們的漢字學好,寫好。我提議,從我們自己做起,身邊和人做起,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讓我們的祖國更美好!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前言

1、調查背景

黨的報告指出,要深入開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完善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的社會風尚。這一重要論述爲在新時期進一步發展志願服務、促進社會和諧指明瞭方向。社區志願服務已經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大學生是我國青年志願者的主力軍,通過志願服務,培養了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鍛鍊了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助人爲樂的傳統美德。志願者服務活動是青年大學生參加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方式,是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2、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瞭解現階段大學生志願服務現狀、大學生對青年志願者行動的認識以及存在問題。這次調查爲推進大學生志願服務的建設,調動青年大學生參與社會、服務社會的積極性提供了參考資料。

3、調查方式

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主要採取調查問卷的方式。

抽樣方法

採取非概率抽樣方式中的滾雪球抽樣方法,首先通過我們聯繫熟悉的學生羣,對他們實施調查後,再請他們提供另外一些學生羣,讓他們幫忙對其進行調查或根據所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對機械員大三學生這個羣體進行研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其問卷填寫情況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代表性。

二、大學生志願服務內容

志願活動是指自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再不記物質報酬的前提下爲推動人類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福利事業而提供服務。

1、大學生從事志願服務基本情況

調查顯示,多數被調查對象在校學習期間都有過志願服務活動的經歷。有志願服務經歷的佔到80%,沒有志願服務經歷的僅有20%。在參加過志願服務的同學中,有86%的同學願意繼續參加志願服務,不確定的人數爲14%。在沒有志願服務經歷的同學中,願意開始參加的同學有78%,不確定的有22%。而且在所有被調查對象中有90%的同學認爲大學生應該參加志願服務。由此可見,當今的大學生志願服務得到了絕大多數同學的支持與認可。 大學生參加志願服務的時間情況。每次志願服務時間在2-4小時的居多,佔到44%,2小時以下佔到22%,長時間(4小時以上)約佔16%。關於志願服務方式,集中一段時間參加與時間分散但比較有連續性的參加所佔比重相當。大學生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利用的時間基

本爲雙休日,課餘時間與節假日。能做到只要有需要,任何時間都可以的同學比較少。

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時間分配是比較合理的,利用雙休日、課餘時間及節假日,每次志願服務時間多在4小時內,不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還值得欣慰與鼓勵的是很多同學都是有連續性的參加志願活動。大學生參加的志願服務的內容中,通常有大型會展、大型運動會等活動服務、環境保護與美化服務、幫助孤、寡、老、殘疾人的服務、支教服務。可見大學生志願服務的要指導思想是“盡己所能,幫助他人”。

2、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作用

在被調查的同學中,有54%的同學認爲志願服務對被幫助者非常有幫助且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46%的同學認爲有一定幫助,但幫助不大,可有可無;同學認爲無幫助且有負面作用,這說明志願服務起到了一定作用。同學們認爲做志願者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有利於找工作;實現個人價值,讓生活更加充實;

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服務他人來鍛鍊自己。

總的來說,大學生參與志願服務原因可分爲兩個方面: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說明當代大學生在肯定奉獻價值的同時,也意識到利他行爲對自身發展有着積極的作用。在志願者服務過程中,社會可以提供給大學生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機會,同時讓大學生接觸到社會更多羣體的真實情況,從而鍛鍊到社會實踐能力,培養大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陶冶情操,提升個人的整體素質。

3、影響大學生志願服務的因素

在參加過志願服務活動的同學中,有52%的同學認爲參加志願服務有阻力,即有大約一半同學是感到有阻力的。比較可知,無論參加還是沒參加的,共同的阻礙因素都是時間,因爲時間因素是個人生活或學習相沖突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點是經濟因素和法律因素,未參加的,其阻礙因素是經濟和法律的所佔比重很小;參加過的,經濟阻力和法律不完善的比重很大。這很能反映問題,引起我們的思考。

由此看來,在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過程中,經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而且爭取更多的法律支持,完善法律對志願者權益的保障也是一個需要努力的方向。除此之外,未參加過志願服務同學反映的主要阻礙因素還有學校社會提供的機會少,沒有感興趣的;宣傳力度小,沒有及時瞭解相關信息;很多志願服務活動過於形式主義等。這些都是志願活動開展過程中欠缺的東西,是我們需要改善的地方。

4、存在的問題

⑴缺乏專業性

大學生作爲高素質羣體,其提供的服務質量比較令人滿意。但涉及到專業技能方面的需求時,大學生一般很難滿足服務需要。某些活動需要具備專業素質才能保證質量,典型的是支教服務。它需要具備教學方面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支教活動中,志願者們常常遇到很多尷尬局面,比如孩子們非常希望能上音樂、美術和體育課,但由於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和才能,

很難滿足他們的要求,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除此之外,一些組織招收志願者也比較隨意,有的報名即可參加,有的只是進行簡單的面試,並沒有專業能力要求;有的雖然進行相關培訓但不夠系統。

⑵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和指導

62%的學生認爲管理組織不良是當大學生支援服務活動的問題之一。志願服務活動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之上,然而其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監管機制。對志願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對志願者進行相關指導,並對志願服務的質量進行評估,才能讓志願活動健康發展下去。然而,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如今的支援服務活動做得還遠遠不夠。

⑶一定程度的形式主義

14%未參與過志願服務的同學認爲,很多志願服務活動過於形式主義;有48%的同學認爲,參與的志願服務活動對被幫助者的幫助用處不大,可有可無。

5、解決方法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着手:

⑴對於一些需要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志願服務項目,組織者要對報名者進行相應的選拔。比如法律知識宣傳方面的項目,要選擇法學專業的學生,支教服務要選拔有一定教學能力的志願者。除此之外,組織者還要對志願者進行相關的有效的培訓,以提高志願者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

⑵由於活動經費有限,許多活動需要志願者自擔費用,這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參與其中造成阻礙。要完善對志願者的各項保障機制,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與基本補貼等,並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嘗試通過商業性外聯的贊助拓寬經濟來源。

⑶希望更多的志願活動能夠使志願者得到權威的服務證明,這既是對志願者無償服務的肯定,也能對志願者積極參加志願服務產生激勵作用。

⑷高校應依靠自身優勢,發揮自身特色,不斷革新和補充服務內容。一部分學生表示學校提供的機會少,還沒有碰到感興趣的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在校大學生參與志願活動的積極性。我們應該用心發現學校、社會需要什麼。

三、總結

志願服務是“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高尚事業,需要我們付出巨大的熱情、無限的愛心。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我們應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閒暇時間應盡己餘力,關心他人,幫助有所需的人。這也會在一定程度推動了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和發展。

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這也是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也爲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學生是社會的一份子,關心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關注世界,關注發展,增強歷史使命感。在這個“地球村”感念被運用的越來越多的時代裏,任何閉關自守、固步自封的做法都是不合時宜的。志願活動把眼光拓展到全世界,關注與世界發展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貧困國家飢餓問題等。這樣,由個人到社會再放眼到世界,志願者的視野也會不斷地開闊。

志願服務是時代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而這也體現了我們自身的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希望這次對大學生參與志願者活動的調查,能夠進一步瞭解青年學生對志願者活動的建議。從而,爲志願活動的改善提供數據支持與方法參考。相信通過大學生的努力,社會會更加的和諧與安穩!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雖然中學生還屬於無收入階層,但在有些地方已成爲消費領域的強勢羣體。那麼我們的同學消費觀念如何?消費狀況到底怎樣?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其中潛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問題?就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一份簡單明瞭的調查問卷表,對本校同學做一次調查,共發放110份調查問卷,收回100份,下面是相關的報告總結:

零用錢的來源

從來自100份中學生的調查問卷中,98%的中學生零用錢都來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長輩主動給予,很多家長可能有“再窮也不能窮孩子”的念頭,對子女的消費要求都儘量滿足,即使是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富有的家庭。在調查中,約有28%的同學表明假期有參加打工賺錢,但那遠不能用來交學費及平時的日常花銷,長期的開支主要是依賴父母,對於月零用錢,50%的中學生零用錢的數額每月在職10-50元;有42%的中學生表明夠用;30%的中學生認爲“還可以”,只有28%的中學生認爲“不夠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給孩子的零用錢的數目還是足夠,認爲不夠手的可能是花銷太大或家庭困難及家長有意限制。

關於假期打工,50%的中學生有這種想法,30%的中學生打工過,其實只要去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子勞力,所獲得的報酬都是會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勞動是光榮的,不勞動是不光彩的。作爲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一個將要面對社會種種挑戰和考驗的人,樹立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財富的觀念,對於自己的消費行爲不無裨益。

零用錢的流向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中學生主要消費有兩大去向:一是買零食佔42%,充分體現了少年嘴饞的天性;二是買學習用品佔37%,說明這些同學在享受口福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給自己添置些課外學習資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費也佔了總消費的一定比例,儘管調查中發現相當部份中學生在購買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時選擇普通標準,但由於“更新換代”頻繁,畢竟也是一項不小的開支。玩方面的消費,在當前的中學生消費中不容忽視,佔7%。雖然是農村中學生,但有的同學追潮流,趕時髦,隨身佩帶手機、CD、MD等;有的同學迷戀網吧,把所有的零用錢都花在上網;調查中還發現人情交往也是學生中一筆不少的開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對,封建節日相互宴請,甚至過早地涉入愛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頻,既耗費錢財,也影響學習。作爲中學生,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過早和過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問題。

世界上什麼事最容易?相信許多人都會說花錢,而且花錢的過程中充滿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當前中學生到底想得到什麼?是自由?是快樂?抑或其他?爲滿足自己的慾望,無意識地花掉不該花的錢。或許,這一代的中學生實在太前沿,遺失了本應有的那份純真,消費趨勢體現出成人化的特點,在這裏真想對同學們說,保留一點純真,保存一點少年與成年之間的距離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學習上思考,多花一點時間在個人素質修養的提高上,不要浪費錢,更不要浪費青春啊!

用錢是門學問

用錢與花錢從深層次的角度理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花錢”有隨意性強,“用錢”指把錢用在必需上,充分體現錢的真正功能。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零用錢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計劃性、節制性不強。有計劃的只有26、7%,其他都無計劃或無節制。調查中還發現部份家長對中學生處理零用錢的態度不明朗,或許並不關注中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狀況;或許忙於工作、家務無暇顧及,聽之任之;還有部份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寡,作爲激勵的籌碼,學習好,就多給一點零用錢,學習差就少給點,這樣,有些中學生爲了多拿點零用錢就會採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當被問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88%的中學生選擇看情況,說明目前的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處理上還是比較謹慎理智的。對於是否捐獻給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學生有經常性的行爲。分析其中原因,也許囿了囊中羞澀,也許對捐獻的社會意義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如果每個中學生每年捐獻10元,不知可以讓多少個西部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調查中還發現沒有一個同學能把剩餘的零用錢放進銀行儲存,由此可見,中學生的理財意識相當薄弱。

反思與建議

中學生的消費以受外界影響爲主,既然外界的環境不易改變,那就只好改變自己,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應用則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時尚,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當自己買的東西不別人好的時候,不必理會別人是怎樣看你的,只要自己堅信這樣做是對的;消費時更多的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得來不易的,學會節儉,用得合理,這樣纔會讓父母感到放心。

對於個別中學生的高消費現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強。注重外表,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很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如認爲穿的顯眼點,漂亮點,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發奇心,就把錢花在這上面,以爲邊走邊打着手機,十分瀟酒,風光。其實現在中學生大多設有必要購買手機,這樣做很不理智,不僅浪費,還加重家庭負擔,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使亂消費的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只要開口,絕不會空手,有求必應,長此以往,輕則助長了他們的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爲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慮他人處境,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

結束語

進入21世紀,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會佔得住腳。消費也是一種能力,消費又是爲了更多的知識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這樣,未來纔會掌握在我們手裏。作爲中學生,還沒有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將來,也許你就會感覺到錢的來之不易,可能會很後悔自己中學時所做的事,所以,我們不要讓生命留下任何遺憾,從現在起就要學會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錢,正確的去消費。作爲中學生應該把有限的零用錢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學業上,作爲自己的學業後勤保障,同時也提醒同學們要學會善於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