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強農村畜禽養殖管理的調查思考報告範文

學識都 人氣:3.29W

隨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着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總體朝着美化、香化、綠化的方向發展。歷史上形成的人畜(禽)混居問題所引發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農村畜禽養殖管理,切實改善和保護農村環境已成爲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必須面對、必須解決、必須處理好的一個課題。

關於加強農村畜禽養殖管理的調查思考報告範文

一、 農村畜禽養殖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國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快,農村和農民向城市的轉移也在加快,但毫無疑問,農村和農民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裏仍是我國的一項重要工作,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是各級政府不懈努力的方向,而解決好農村畜禽養殖問題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一個重要內容。根據對賓縣17個鄉鎮養殖情況的抽樣調查,以及對賓州鎮、平坊鎮等養殖戶比較集中鄉鎮的詳細調查分析,農村畜禽養殖主要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是小而分散。農村畜禽養殖大多是小規模的,歷史形成的',而且主要分散在各家各戶。以賓縣爲例,2004年全縣共有黃牛飼養戶4萬餘戶,而年飼養量達百頭以上的僅有280戶,佔總戶數的0.7%,其餘都是年飼養幾頭到幾十頭的小養殖戶,分散在各村屯。

二是逐年增多。在國家和地方大力發展養殖業政策的引導下,農村養殖戶逐年增多,養殖量也在逐年增加。以賓縣爲例,20xx年黃牛飼養量爲35.1萬頭,比20xx年增長9.6%。由於增多的養殖戶仍然在村屯就地養殖,原來的養殖戶又沒有及時規範搬遷,增加了養殖量,因此,對農村環境造成了更大的影響。

三是人畜(禽)混居。農村居民住房和牛棚、雞舍、豬圈同在一個院子裏,基本上是雞犬不寧,牛糞、雞糞、豬糞遍地都是,污水橫流,臭味相聞,特別是陰雨天氣,更是無處下足,讓人難以忍受。

四是缺乏管理。由於很多農民生活習慣不好,不注意平時衛生,不及時清掃庭院,致使畜禽糞便長時間積存,尤其在夏季,臭氣熏天,蒼蠅亂飛,嚴重污染環境。

以上問題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村建設缺乏規劃,導致很多私建亂建,特別是一些牛棚、雞舍等,建在房屋邊,遺留問題還沒有解決,新問題又出現了;二是缺乏資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供排水不配套,污水排不出去;三是風俗習慣很難在短期內改變,農村家家養雞養鴨,習慣在一起居住;四是農村畜禽養殖的管理不到位,基本是無人管或者是檢查時管一管;五是對農村養殖管理的地方性法規還需進一步完善。2001年國家環保總局制定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於同年5月8日公佈實施,但第十九條規定“本辦法中的畜禽養殖場,是指常年存欄量爲500頭以上的豬、3萬隻以上的雞和100頭以上的牛的畜禽養殖場,以及達到規定規模標準的其他類型的畜禽養殖場。其他類型的畜禽養殖場的規模標準,由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參照上述標準作出規定”。也就是說,國家環保總局制定的《辦法》不適用於廣大農村分散的小養殖,必須有更細緻的地方性規定方可。據賓縣環保局監察大隊統計,20xx年農村畜禽養殖問題引發的上訪案件87起,20xx年增加到96起,20xx年提高到109起。這些案件都是由於環境問題引發的鄰里糾紛,雖然經過調節都得到了逐個解決,但由於涉及面較廣,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最終達到農民羣衆滿意。

二、 對策

一是全面規劃農村建設,實現畜禽養殖規模化、規範化。

改變小而分散的畜禽養殖方式,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具備一定養殖規模的養殖戶集中到一起,遷出村屯,重新選址,在遠離居民區,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地方建設養殖場。按照環保“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要求,嚴格建設內容,建設新型的規範化、規模化養殖場。例如,賓縣二龍山上游平坊鎮是歷史上養豬大鎮,出現了養豬專業屯28個,養豬專業戶300多個,養豬近5萬頭,很多豬場建在河邊,污水直接流入河內,進入下游二龍湖,污染非常嚴重。二龍湖作爲賓縣縣城10萬居民飲用水源,受到被污染富營養化的威脅。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在河邊的豬場全部實行搬遷,鎮政府專門爲養殖戶劃撥搬遷資金,解決土地等問題,從而把污染環境多年的讓老百姓頭痛的“豬糞屯”變成了衛生模範屯。

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對於短期內轉移搬遷不了的村屯,特別是對於各家各戶零零散散養殖的畜禽,一般在幾頭、幾隻左右,不可能搬遷的農戶,在加強管理的同時,要切實加強村屯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污水排放問題和糞便處理問題。例如,賓縣賓州鎮英傑村養殖戶比較多,全村共有30多戶,都集中在一個屯子內,但養殖量比較小,一家養幾頭豬,建設大型養豬場達不到規模,屯內沒有排水溝,沖刷豬舍的髒水直接淌到院子裏,流到別的農戶院子中,排不出去,夏天不但開不開窗戶,甚至無處下腳,導致鄰居關係緊張,矛盾很大。對此,我們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在屯外建設了堆糞場,養殖戶必

須把糞便及時清運到糞場內,同時,清挖出排水溝2000多米,雨水和髒水通暢排出屯外,既減少了污染,又成爲灌溉農田的“肥水”。

三是制定地方性相關管理辦法。

對於農村散養農戶,必須有相應的管理辦法加強管理。目前,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畜禽養殖管理辦法》制定的地方性規章還沒有出臺,對於農村小規模養殖的管理還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在處理類似上訪案件時顯得力不從心,不管不行,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管又管不好,只能協調解決,帶來很多麻煩。因此,制定適合當地的管理辦法或規章迫在眉睫。

四是制定相關村規民約,建設模範村屯。

在農村廣泛開展環境教育,讓農民羣衆保護環境,珍惜好的環境。淨化民風民俗,廣泛開展建設文明村活動,評比模範村屯、農戶,改掉農村髒亂差的陋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步引導農民學會規模養殖。可以探討制定相關村規民約,對於違反村規的農戶進行批評教育和相應的處罰,從而加強農戶自律。

五是合理開發利用畜禽糞便。

畜禽糞便是可利用資源,用畜禽糞便生產生物有機肥是一個很好的項目。隨着畜牧業的發展,特別是養殖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畜禽糞便產生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養殖場或養殖專業屯附近建設生物有機肥廠,低價收購畜禽糞便,生產出的有機肥就地銷售,既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帶來了較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