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社會調查報告彙編6篇

學識都 人氣:2.92W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彙編6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從海思考電影藝術然而,當我靜下心來,拋開一切成見、偏見和顧慮。但是站在海本身的角度和位置,再一次仔細地思考和認識眼前的海時,我發現我錯了,我誤會了海,從某個角度說,我犯了這樣一個錯誤:我站在海邊,吹拂着海風,沐浴着海浪,聆聽着海聲,卻忽略了海本身所有的存在。

由此引發開來,作爲一個藝術的崇拜和追隨者,作爲一個新時代的電影人,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是在高舉藝術大旗大聲疾呼的同時,卻忽略了藝術的根本。或許,我們都只是站在自己爲自己雕塑的象牙塔裏,用自己主觀甚至武斷的眼光和思維,定義着電影,定義着我們信誓旦旦要爲之奉獻一生的藝術。

大海的乾涸,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源泉的乾涸。當我們爲難得的素材而歡呼的時候,當我們驚歎阿巴斯的精美藝術時候,當我們感嘆韓流的來勢兇猛的時候,當我們驚呼好萊塢電影咄咄逼人的時候,我們在爲別人歡呼的同時,在因爲自己的貧乏而苦惱。我們是否想過,我們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麼?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種什麼?是否真正認真地探討過什麼是藝術的根本?又是不是忽略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電影藝術最爲重要最爲根本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生活,已經煙塵散去塵埃落定的過去的生活,和我們現在正生龍活虎風風火火的生活,屬於自己的生活。

生活是一切藝術的唯一源泉。這不僅是開國元勳對藝術的真知灼見,更是藝術規律和本質的精練概括。不走近大海,我們無法瞭解大海的廣闊。在飛機上鳥瞰大海,會覺得大海也不過就是一片大點的水域,在宇宙飛船上看大海,我們會發現,眼前的大海不過就是那麼小小的一片藍色。然而,當我們駐足大海之濱,尤其是處身於大海之中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是那麼渺小,就連滄海一粟也不足以形容,而大海是那樣的廣闊無垠。同樣,如果我們把生活比喻成海。那麼,我們是雙手抱胸冷眼相看,甚至還是吹毛求疵挑肥揀瘦的對待它,還是應該讓自己與之更加接近更加親密呢?需要從母親那兒吸取乳汁,但又總是對母親敬而遠之,甚至因爲母親樸實無華就不願意與之接近,我們能吮吸到甘甜的乳汁嗎?而脫離了母親的乳汁,我們小心呵護的藝術的雛兒能茁壯地成長嗎?所以,我們只有瀕臨大海,才能真正發現大海的遼闊。只有親近母體,纔有嬰兒的生存和成長。我們應該做水手,爲了電影藝術尤其是中國電影藝術的新的高潮和發展,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生命之舟和藝術之船放進生活的海洋。

海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它淺,淺得肉眼也能看見它的底;它深,深達一萬三千多米。要徹底全面地感受大海的神奇,目光停在表層是侷限的。大海深處的寶藏、大海深處的絢麗神祕,只有時刻遊弋在深水裏的魚兒最先知道和了解。生活的海洋同樣是豐富多彩、魅力無窮的。也許它被枯燥、單調的表面所掩蓋,但我們爲什麼不讓自己置身海洋甚至沉入海底,去觸摸每一株海草,欣賞每一棵珊瑚,撫摸每一塊石頭呢?攝影者知道,即使一個破爛的窗筐,只要我們去認真地體會,合理地利用,巧妙地把握,就能創造出良好的藝術效果。藝術其實就是對生活的提煉,而提煉需要原料,原料依靠積累,積累在於採集。沒有一個一鋤就能採掘到大塊黃金的淘金者,也沒有一接觸就能邂逅到藝術的鑽石。更何況,我們的責任不是爲了一次兩次成功。海是有層次的,下潛一百米所能得到的收穫與下潛兩百米所得到的收穫就截然不同。做敢於不斷深潛的潛水員吧,潛入生活的大海中去,多層次、更深刻地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

海有自己的規律,也許一段時間裏它就是那麼風平浪靜,樸實無華,但往往就在你厭煩失望的一刻,它就有了喑唔叱吒、氣吞山河的豪邁。這就需要耐心和毅力。對於生活也是一樣,我們要充分全面地領悟它的所有風采,就應該認識到這必然是一個過程,就應該認識到這個過程的持續性和長期性。只有長期而深入的接觸生活積累各種素材。我們纔有可能展現生活的美好。

電影是藝術,同樣離不開生活這個唯一的源泉,而歷史的經驗和積累的根深蒂固源遠流長,尤其是社會的經濟、政治對生活影響的無所不在無孔不入,使得我們所面對的生活富有虛假性、廣泛性、層次性、複雜性和多面性,這就要求我們面對生活是必須具備準確性、持續性、全面性、深刻性、思辯性。由於生活容易被各種假象所淹沒,還需要我們具有明察秋毫的判斷力。

在生活中真實自我,讓藝術在生活中真實。熱愛生活,並把自己置身於最廣大的人民羣衆的生活中間,講述老百姓的故事,抒發最廣大人民的情感,表達最廣大人民的意願,就能在生活的海洋裏汲取生存與發展所需的營養,就能爲電影藝術創造經久不衰的魅力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時光匆匆,轉眼馬上要開學了,兩個月的暑假生活轉瞬即逝,而暑假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協和醫院做義工。學院聯合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組織的這次義工活動,是給予腫瘤癌症病人呵護與關愛的一次意義非凡的活動。我從中受益良多,特別感謝學院領導給我的這次機會,這次活動讓我更深切的明白了學習應用心理學的意義,也讓心靈接受了洗禮。我將自己的收穫總結爲24個字:感受痛苦,珍惜生活,撒播愛心,收穫微笑,且行且學,彌補不足。

感受痛苦 珍惜生活

以前總是在電視或網絡上關注腫瘤病人,可是任憑媒體如何描述與評論,我都始終無法真正感受到這種痛苦到底有多大,可當我在醫院,冰冷的病房,沉重的氣息,滿臉病容,即使面色紅潤,那沒有頭髮的頭頂依舊無法掩蓋他們曾受過的痛苦。任何語言在他們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即使聊天,也小心翼翼,不忍涉及他們的病情。在快樂驛站曾接觸過一位身患癌症的媽媽,全家人都來到了醫院陪她,一雙可愛的兒女,充滿愛意的丈夫,一家四口在桌上下起了跳棋,其樂融融。那位母親深受疾病折磨,可是她懂得把握這一刻的幸福因爲也許這樣的日子不多了……而我們呢,身體健康的我們也許更該珍惜,生活的變故無法預料,我們該把握人生地每一分每一秒!

撒播愛心 收穫微笑

其實在快樂驛站,義工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小事,端茶送水,陪病友們下下棋,唱唱歌,打掃衛生,登記書籍借閱時間等等,爲病友們送上最貼心的服務。事情雖小,但卻需要滿滿的愛心。第一次做義工時有兩個年輕的小夥子來唱歌,剛進來時有些害羞,怎麼都不肯拿起話筒,其中有一位最終在我的鼓勵與勸說下唱了一首《你是我的眼》,歌聲真摯動人,只是在高音部分有些上不去,不好意思的朝我笑笑說,感冒了,嗓子疼。臨走時微笑着對我說,下次還要再來。心裏就在那一刻突然很感動,溫暖滿滿的快要溢出來。病友們的微笑就是我們辛苦努力最大的收穫。許願牆見證着我們對病友們最誠摯的祝福,而心願本上則記載着病友對我們大大的感激。病友們的微笑則是我放假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且行且學 彌補不足

這次義工活動我也發現了很多問題。自己沒有好好計劃時間,路上堵車又搭錯車,導致第一次去做義工的時候晚到了半個小時,對快樂驛站的工作人員以及病友們致以深深的歉意。還有一位叔叔來了快樂驛站晃悠了好幾圈,也沒找到一位能和他下上一盤象棋的“戰友”,而自己對象棋的一竅不通,讓我感覺很慚愧,那位病友的失望而歸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自己有太多的不懂需要慢慢學習,我相信在以後做義工的路上我會一路學習,一路前行。

短暫的暑期社會時間已經結束,而義工的經歷也讓我明白了很多,學習了很多。每個人的心中都該留下一盞燈,不管前路多麼坎坷,佈滿荊棘,我們都該用這盞燈照亮自己也溫暖別人,而支持這盞燈最好的燃料則是愛,開學了,義工還會繼續行動,這份愛也會一直延續下去!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和諧江蘇,生態文明倡導之行”的暑期社會實踐,豐富了大學生的暑期生活,拓寬了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渠道。在之前的實踐之後,懷德小分隊來到常州市裏的幾個小區做了調查,深入的研究了居民對燃氣相關知識的瞭解程度,並且想通過實踐學來的知識對天然氣做一個全面的宣傳。

隨着溫室效應的加劇,全球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的呼聲越來越高,都加劇了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天然氣作爲清潔能源越來越受到青睞,很多國家都將LNG列爲首選燃料,天然氣在能源供應中比例迅速增加。越來越多的居民小區都是由原來的液化氣或煤氣轉變爲現在的天然氣.

經調查發現,現在使用天然氣與使用液化氣和煤氣的比例還是相對平衡的,但是使用液化氣和煤氣的居民還非常向往能夠使用上清潔新能源天然氣的。大部分居民,對於用氣的一些安全知識還是比較瞭解的,例如一些常見問題:漏氣後如何自檢,各種氣型熱水器的使用壽命,安裝熱水器的注意事項,如何安全使用天然氣以及對天然氣知識的瞭解等等。很多居民還談了各自對天然氣的看法,最普遍的就是都認爲使用天然氣非常環保、安全、方便、價格適中。居民們也很有想法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們認爲安裝天然氣的費用有點昂貴,最大的希望就是提倡安全使用,也就是說讓安裝人員能夠進社區定期對檢查天然氣,若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個別指導。

隨着兩天社區的調查接近了尾聲,該實踐小分隊此次活動也圓滿結束,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大學生健康成大和成才的重要舉措,只有走出校園的象牙塔,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經受風雨,才能見識世面,增長才幹。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透過利用課餘時光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用心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爲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爲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潛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用心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能夠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潛力;另一方面能夠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透過調查能夠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狀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我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爲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下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取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廣州大學20名,中山大學10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0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爲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資料:本次調查透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透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爲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透過兼職能夠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我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能夠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此刻都成爲了大學生們能夠理解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爲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此刻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絡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爲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我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爲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裏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我的課外實踐潛力;12%的學生認爲兼職是爲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取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取“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取“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我爲主要目的。此刻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必須因素,但是期望透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忙就應是更多學生思考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光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就應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必須關係。56%的人會選取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取任何沒有課的時光,12%會選取週末。有31人認爲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帶給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就應帶給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就應帶給就業體驗,至於選取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取“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潛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職責意識日益成爲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職責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爲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善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潛力和動手操作潛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爲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着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羣衆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明白自我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此刻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我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透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到達。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繫在一齊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着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着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我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取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爲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能夠爲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光,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爲大學生務必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潛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爲了打工影響甚至放下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推薦: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爲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對象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必須的社會關係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爲,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爲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髮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羣衆。“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禮貌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好處和長遠好處。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職責感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爲大學生帶給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鍊同學們綜合潛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瞭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有所瞭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光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能夠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爲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爲學習、服務、

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爲職責,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大學生的社會職責意識,就應說不僅僅有助於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潛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髮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着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潛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此刻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夠對實踐進行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活動,即人類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係的活動。如政治活動、社會改革實踐、階級鬥爭等。因此,大學生就應用心參與實踐,使實踐與認識相結合。大學生能夠透過調查研究瞭解實際狀況,結合所學爲政府部門帶給決策參考是一件十分有好處的事情,既提高潛力又服務社會,這是一種雙贏的選取;二是志願者服務,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三是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職責感,這是一種貫穿於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此刻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很多學生利用業餘時光到各地和很多行業去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回校後進行認真的討論總結,用他們自我的視角來理解社會,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

透過這次的社會實踐,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份熱情。正因爲如此,我才漸漸地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創造自我的事業,就務必付出加倍的努力,憑着一個人對工作的執,堅定的信念會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業之路。

在實踐的這段時光裏,我透過自我的努力奮鬥,體會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這時才發現自我是最幸福的。因爲我還在學習的階段,還沒能真正地接觸事業,沒能真正地瞭解到工作的難處和辛苦。想起來,還是覺得自我此刻還是不錯的了,能在這麼好的環境下讀書,爲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只是,我覺得個別慚愧,都怪自我不夠爭氣,不珍惜這好的時光和機會去好好讀書,整天都無所事事,在家裏一點事也不會做。是這一次社會實踐給了我學習的機會,同時也給了我一次記憶深刻的經歷。

社會調查報告 篇5

從學校回來以後,我在縣城找了份工作,在一家衣服專賣店做導購員,雖然我學的是美術專業,可能用不上,但覺得多嘗試一些,多實踐一些,多些經驗總是對以後會有幫助的.

記得第一天上班,出於對初次工作的羞澀,總覺得無所適從,當看到其他的同事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自己卻幫不上什麼忙,真的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心中無數次給自己打氣說,有什麼好怕的呢,但自己始終放不開,只好在門口招呼客人,在武漢逛街的時候,無數次經過專賣店,從來沒注意那些站在門口的店員們是如何做好她們的工作的,可如今自己站在這個崗位上,親身體會工作的滋味,後悔自己的當初,幸運的是,同事們對我挺照顧的,店長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小夥子,他給我講解了許多應付顧客的辦法,有什麼應付不了的,他總是和我配合,把工作做好,還有景姐她們,詳細地給我介紹了各種款式的性能,適合哪些人穿等等.中間我學到了許多經驗,譬如要有耐性,要學會隨機應變,顧客是我們的上帝,順隨他們的脾氣,像還價等不合理要求要婉言拒絕,作爲一個小店員還要勤快等等.

雖然我只是大一,離真正參加工作還有三年時間,但從我進大學以後,覺得時間過得真快,恐怕自己還趁早學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我的很多的落榜同學有的已經踏入社會,結婚生子,有的還在復讀,苦苦的熬.我深感到,我進入大學並不是人生的終點,只有多吃苦,才知道生活的艱辛,不易.雖然只是兩個星期的短短的時間,我卻覺得像經歷數年,自己長大了許多.

店裏各式各樣式顧客,有有錢的,穿得很光堂,也有一些貧寒的,進來看看.看到心儀的衣服,卻苦於囊中羞澀,專賣店裏的衣服一般價格不菲,像一般的人很難接受,但還是經常看到一些穿着簡樸的父母帶着孩子來買件新衣過年.曾看到一位貧窮的母親在門前徘徊半天,在特賣的衣服堆中翻出一件處理的童裝牛仔上衣欣喜的付了錢,只爲上面也有摩高的品牌,看了很讓人心酸.

店裏的的士高音樂很大,年前的生意也特別好,整天送往迎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口才,待客態度,還有熱情的招呼都讓顧客享受到了專賣店裏專業的服務.店長曾經說,專賣店裏不只是專門賣衣服,顧客來這是花錢買服務,買我們的信譽.我銘記在心,看到許多回頭客最終在我們手中買走我們品牌的衣服時,心中的無限的欣喜,驕傲,成功的喜悅難以言表,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一個好的鍛鍊空間,謝謝店長他們給我的照顧,真的很感謝!

社會調查報告 篇6

[摘要] 《新課程標準》對閱讀作了相應的要求,要求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爲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調查時間20xx年7—8月

(2)調查對象:採取隨即抽樣的方法,選取了甘肅省永昌縣的五所農村初中學校(新城子中學、紅山窯中學、焦家莊中學、東寨中學、六壩中學)的七至九年級的學生,每校分別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學作爲調查對象,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768份。

(3)調查內容及方法:爲了解我校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調查:

1、學生閱讀動機和興趣;

2、學生閱讀時間;

3、學生的閱讀種類;

4、學生的閱讀方式;

5、學生閱讀書籍的來源;

6、學生閱讀時間及做讀書筆記的情況;

7、閱讀中外名著及雜誌報刊的情況;

8、學生閱讀數量。結果採用問卷調查法、數學統計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三、調查結果及其具體分析

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768份,問卷調查整理後得到如下結果:

1、閱讀興趣和動機

閱讀興趣:A感興趣70%,B一般24%,C不感興趣6%

閱讀動機:A增長知識,開拓視野48%,B娛樂休閒8%,C提高寫作能力44%

從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的動機來看,大部分學生喜歡課外閱讀,也認識到課外閱讀能夠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提高寫作能力。

2、閱讀的時間

閱讀時間段:A雙休日24%,B完成學習任務後49%,C隨時讀27%閱讀時間長度:A每週2小時內20%,B2-4小時56%,C4-6小時20%

從閱讀時間看,大多數學生能夠堅持每週閱讀,基本不讀的只佔4%,這說明學生大部分能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3、閱讀的種類

閱讀種類:A作文選30%,B故事書8%,C影視娛樂10%,D中國古典名著15%,E童話寓言10%,F武俠小說3%,G雜誌1%,H詩歌散文2%,I卡通類15%,J言情小說2%,K報刊類

5%,L外國名著0%

從閱讀種類看,喜歡看作文選、卡通類口袋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人數多,其次是影視娛樂,童話寓言和故事書的人數也有一定比例,但對雜誌、報刊、外國文學名著,詩歌散文的涉獵幾乎爲0。

4、閱讀的方式方法

閱讀方式:A隨便翻翻8%,B應付式15%,C認真做筆記77% 有無計劃性:A有計劃30%,B無計劃70%

從閱讀方式和有無計劃地閱讀上來看,學生閱讀存在很大問題,如無計劃性、無目的性,沒有養成良好的作讀書筆記的意識和習慣,這些也將直接影響課外閱讀的質量。

5、閱讀數量

閱讀數量:(一學期閱讀量)A10本以上0%,B5-10本0%,C1-4本75%,D0本25%

從閱讀數量上看,一學期讀5本以上的爲0,還有25%的學生一學期未看一本書。這與《新課程標準》一學期閱讀要求相距甚遠。對《新課程標準》要求閱讀的文學書目調查中發現,閱讀5本以上的只佔5%,閱讀5本以下的佔75%,一本都沒看過的佔25%。

6、閱讀書籍來源

閱讀書籍來源:A自己買50%,B向別人借30%,C學校圖書室20%從閱讀書籍的來源看,學生有自己購買書本的條件。

7、他人對課外閱讀的影響

他人對課外閱讀影響:A父母40%,B老師38%,C朋友20%,D親戚2%

從他人對課外閱讀影響看,教師的影響仍然很小,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作用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

1、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較高,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爲主要動機;

2、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少且閱讀量不足;

3、學生課外閱讀的種類單一,無選擇性;

4、自主地會做筆記的學生較少;

5、學生讀中國古典名著和卡通類娛樂雜誌及影視作品的比例大,而對現代詩歌散文、小說和報刊類涉獵較少。

五、反思與建議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學生課外閱讀量如此貧乏,尤其文學名著閱讀量嚴重不足,對科技讀物也不重視。課外閱讀量的嚴重不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自20xx年試行新教材以來,任課教師感觸最深的是學生知識面太窄,看的課外書太少,很多問題無法交流,語言感知能力較差。課堂內的一些問題因少於或沒有接觸過此類知識而無法議論,無法自行解決,這樣老師不得不越俎代庖,影響教學效果,學生的很多能力無

法得到鍛鍊。從調查中發現,現在的大多數學生都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部分學生也非常喜歡,而且大部分學生都有能力購買一些課外讀物,可爲什麼課外閱讀量還如此少,課外知識還如此貧乏?審視我們的教育環境,教育方法,本人覺得有如下原因:

1、教師不真正重視課外閱讀。教師比學生更清楚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在行動上並沒有真正重視起來,在升學競爭日益Ji烈的今天,學校注重的是升學率,教師爲了完成指標,讓學生扎進作業堆,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對語言教學的策略進行深入思考,沒有在策略上取勝的意識。不會留些空餘時間讓學生看課外書,更沒有心思指導學生看課外書。調查中發現,“閱讀書源”來自自己購買的比例大,研究“課外閱讀教學”指導的潛力很大。“影響課外閱讀的原因”是教師不重視。調查中,老師沒有強行要求的佔60%,很多學生在回答“爲什麼不看課外讀物”時說,老師不強行要求,也看不懂。

2、電視、音樂等視聽媒體的衝擊,這一代孩子基本在電視機、VCD前長大,他們更熱衷於那些圖像式、聲音式的東西,對文學的迷戀程度大大降低了。閱讀的啓蒙教育太晚了,看書並不是爲了領略語言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圖消遣,尋開心。如今,家家戶戶都了有電視、VCD機。於是不少學生把課餘時間都花在看電視、聽音樂。80%的學生把“休閒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