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單位食堂管理調查報告

學識都 人氣:9.73K

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時,我們務必要去調查清楚情況,並詳細地鑽研所獲的材料,最終形成調查報告。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調查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單位食堂管理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單位食堂管理調查報告

關於單位食堂管理調查報告1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尤其是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教育部門出臺多項措施,加大對學校食堂的改造和投入, 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一直以來將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作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年對學校都要開展2次以上專項檢查,並通過推動 “明廚亮竈”工程、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快檢室、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多項措施,促進學校食堂的硬軟件條件得到了大幅提高,學生就餐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成績有目共睹。

今年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相關人員,通過實地查看、隨機詢問、聽取彙報等形式對市內學校食堂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就調研情況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食堂836家,其中,托幼機構食堂326家,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466家,高中學校食堂41家,大中專院校食堂3家,在校學生387945人,就餐人數約28萬人。

二、學校食堂風險隱患分析

(一)基礎設備設施不完善。一是學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中心城區中小學和規模較大的民辦學校食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較爲完備,但是農村學校民辦幼兒園食堂條件普遍簡陋,餐廚面積狹小,房屋破舊,排煙、排氣、排水等設施和防鼠、防蠅、防塵等“三防”設施不到位。二是食堂布局不合理。部分學校食堂沒有按照標準化設計,佈局設置未經相關職能部門審查,造成食堂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完善。三是設備普遍落後。部分學校食堂沒有配置基本的餐具消毒設備,即使配有簡單的消毒櫃,也是爲應付檢查,平時基本不開啓使用。有的學校甚至未購置留樣櫃,工藝流程也不合理,生熟混雜,冷熱不分,存在較大食品安全隱患。

(二)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學校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食品安全重視不夠,食堂的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流於形式,甚至沒有進行崗前培訓,隨機抽查時部分食堂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一問三不知,食品安全意識亟待提高。還有一些從業人員流動性大,崗前沒有參加健康體檢,存在先上車後補票的現象。部分學校仍存在無證經營現象,還有部分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有的甚至層層轉包,存在諸多的弊端,增加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三)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學校食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沒有建立相關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制度,但也未按規定很好地執行。具體表現爲進貨臺賬不完善,不能夠及時、全面對購進食品及原料進行登記;食品留樣工作也欠規範;食堂供學生使用的餐具消毒未完全按照“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潔”規定執行。這些情況表明學校食堂管理仍存在漏洞,存在着許多食品安全隱患。

(四)基層監管能力受限。一是監管力量不足。目前,雖然建有鄉鎮、街道或片區食品藥品監管所,但監管人員嚴重不足,監管力量與監管的對象數量和頻次要求不匹配,存在可能因監管不到位被追責的風險。二是監管能力不足。部分監管人員對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等掌握還尤顯不足,檢查力度不高,對食品安全監管究竟應該監管什麼,怎樣監管認識模糊,處於被動監管狀態,監管形式化。

三、措施和建議

(一)高度重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緊迫性,應把學校食堂建設作爲最基礎、最優先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大經費投入,對學生食堂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設備購置及維修進行必要的投入,全面實施“明廚亮竈”工程。同時,開展學校食堂“升A滅C”行動,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造陳舊的的食堂,及早實現“三化”(瓷化、鋼化、亮化),提升學校食堂的硬件水平。在新建、改建、擴建學校食堂時,主動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從而確保食堂功能齊備,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食堂布局不合理的狀況。

(二)加強管理,落實學校主體責任。一是督促學校承擔主體責任,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和評價,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建立自查制度,定期對學校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二是強化食堂內部管理,嚴把食品及原料的採購關,加強食品加工過程控制,建立嚴格的食品留樣制度,嚴格落實保潔消毒制度,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健康管理。三是教體部門要切實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行政主管責任,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和目標考覈,有效杜絕無證經營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食堂對外承包。

(三)強化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一是加強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以“全國食品安全宣傳月”爲契機,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提高學校和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對學校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的培訓,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建立監督抽檢考覈和公示制度,推進食品安全的責任和制度逐層落實。三是強化技能培訓,全面落實“四有兩責”,不斷完善應急響應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隊伍能力提升,以便在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面前,能做到判斷準確、組織有力、反應迅速、處置高效,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四)充實力量,提升餐飲執法水平。一是要增加投入。要加大對餐飲安全工作的財政投入,解決好監管部門執法交通工具,快速檢測裝備,取證工具,信息化設備等。二是要完善隊伍,配齊配強監督執法人員,特別是要將具備專業素質、責任心強的年青人快速補充到執法隊伍中,爲確保學校餐飲安全提供強大的後盾。三是強化對監管人員的培訓。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及省裏、市相關要求,有計劃地對監管人員在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

關於單位食堂管理調查報告2

一、調研過程

常言道,王者以民爲天,而民以食爲天,我司作爲國內領軍的獨立潤滑油企業,擁有員工上千人,產品及服務在市場上享譽盛名,而食堂在公司的作用雖看似微小,卻的的確確與員工情緒、工作態度所緊密相連,甚至關乎我司能否爲客戶提供更爲優良的產品,是否能夠順利實現經營目標。本次調研報告深入梳理了我司食堂的經營管理模式、所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切合實際的整改措施,以助力我司食堂經營運轉效率更上一臺階,員工能夠享受更爲美味、健康、價廉的工作餐,因而有着極爲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本次調研過程中,本人利用長期調查食堂本部、定期諮詢外部供應商及彙總分析我司財務報表等調研手段,蒐集關於食堂運轉的具體信息,並結合工作實踐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

二、食堂經營運轉基本狀況

我司食堂主要服務對象爲內部員工,同時也向審計部、採購部、總經辦、渠道部等公司部門提供客戶餐,可基本滿足我司內部餐飲需求。20xx年1月-6月,我司食堂收入總額爲496307.8元,支出總額爲484625.5元,盈利11628.3元,毛利率爲2.4%,每月盈虧幅度在千元以內,總體盈利水平較低,可以保障餐廳作爲公司“公共服務”機構存在。

我司目前已建立較爲完善的食堂管理制度、材料購進制度、庫存盤點制度,現金收支管理制度,材料採購的記錄、檢驗、付款審批等程序都比較健全,除部分細節,制度總體落實狀況較佳。至於食堂經營運作最重要的採購環節,主要包括四種模式,即調味料小金額採購、主食材定點採購、設備比議價採購以及生鮮蔬菜隨機採購,相對較爲合理。

三、食堂經營運轉所存在問題

雖我司食堂管理制度總體落實較佳,但在細節之處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包括供應商資質審查不嚴、食材驗收程序缺失、食堂菜品相對單一、以次充好現象嚴重以及缺乏消耗量統計標準:

1.供應商資質審查不嚴

在調研過程中,本人發現食堂採購人員對供應商的資質審查不嚴,部分調味品、凍品缺乏有效的安全資質報告,甚至是無生產日期、無生產廠址、無生產衛生許可證的“三無產品”。例如食堂目前所採購的“騰飛麻油”,經調查取證證明爲是通過麻油香精勾兌製造的產品,不僅風味口感相對欠缺,其內部過量的化學添加劑更有可能對員工身體造成損傷,有着嚴重的食品安全風險。其它食材原料正在進一步覈查之中,有較大機率發現更多供應商方面問題。

2.食材驗收程序缺失

通過對食材採購流程的剖析,本人發現我司食堂食材驗收執行有所缺失。依照公司食堂相關管理條例,食材驗收時供應商、採購方以及食堂需各派一名代表,三方合理溝通協商,共同對食材進行檢查驗收。但在實踐中,肩負重要崗位職責的採購方卻基本不參加食材驗收過程,而只是由食堂單方面簽字確認。採購方決定了食堂的供應商及採購量,具備較高話語權,對供應商有着較強的約束作用,因此食堂即使在驗收時發現食材“質、量”存在問題,也無力對供應商採取相應懲罰性措施,難以有效把控食材質量。

3.食堂菜品相對單一

我司食堂菜品相對單一的問題較爲嚴重,具體表現在菜品長期一成不變,食堂廚師缺乏動力去創作創新菜品,使員工食譜嚴重單調化。即便市面上出現價格更爲低廉、風味更佳的.當季新鮮果蔬,食堂也不願針對季節動態調整菜譜,而更傾向選擇一年四季常有的“冷庫菜、冷凍肉”。菜品單一無疑很難滿足我司員工的餐飲多元化需求,更使得在食堂就餐成爲一種應付肚皮的草率之舉,極大損傷我司員工的工作愉悅感,降低員工生產效率。

4.以次充好現象嚴重

從公司角度而言,食堂最爲理想的經營狀態便是既不虧錢,又可儘可能的爲員工提供高質量的餐飲服務,這就給採購部門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調研過程中發現,我司採購人員爲控制成本,對供應商報價打壓過於嚴重,這雖客觀上壓縮了食堂的採購成本,但也“迫使”供應商在食材上以次充好。通常劣質食材中黴變、腐爛的比例較高,且口感風味較差,更有可能因細菌、添加劑超標引發羣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5.缺乏消耗量統計標準

目前我司食堂並未建立完善的食材消耗量統計體系,各類食材的採購並無確切標準及依據,更多依照採購人員的工作經驗進行。但人力有時而窮,僅靠員工工作經驗進行採購難免發生疏漏,食堂經常發生部分食材積壓時間過長致使腐爛變質,又或是部分食材消耗過快需要緊急補充的狀況。這顯然不利於我司食堂的採購成本控制,更不利於食堂服務質量的提升。

四、食堂經營運轉完善策略

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我司食堂經營運轉所存在問題,本人設想利用以下手段進行完善:

1.制定統一採購標準

爲解決我司食堂採購對供應商資質審查不嚴的問題,可通過制定統一採購標準予以解決。具體而言,對於不同包裝,如真空、成袋、散裝,不同類別,如主食、肉食、蔬菜、調料等食品,食堂管理者均應加快明確相應的採購標準,並編纂成冊,將其印發至採購人員進行執行。從而選購符合農產品檢驗檢疫標準,生產日期、生產廠址、生產衛生許可證齊全的優質食材。

2.強化管理制度落實

限制採購方必須出現在食材驗收現場,需要強化我司食堂管理制度落實,額外增加一道採購方現場簽字環節。在供應商將食材運至食堂,且經食堂代表、採購負責人檢驗完畢之後,便可由雙方共同簽訂驗收記錄表。爲防止採購方事後補籤的情況,還需現場拍攝並保存驗收環節照片,以備後期食堂監督管理小組查驗。

3.完善考評激勵體系

食堂菜品相對單一的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有效的考評激勵手段,食堂方缺乏動力求新求變。本人設想可將菜品變動比率及員工滿意度作爲食堂業績考覈的關鍵指標,並將其與食堂職工的工資獎金掛鉤,這樣便可有效驅使食堂人員積極開發新菜品,解決食譜過於單一的問題,使之更好地爲我司職工服務。

4.設置採購價格閾值

食堂採購時過分打壓食材價格無疑是不合理的,需設置採購價格合理閾值,在食材採購價格及品質之間尋求平衡。採購方需綜合農貿網站報價、農貿市場參考價及供應商報價,加權計算合理採購價格區間,並參考此區間進行“討價還價”。我司財務部也應將食堂略微虧損列爲可接受範圍以內,而不應給食堂過大的採購成本壓力。

5.建立健全統計手段

缺乏食材消耗量統計標準使得部分食材存在積壓乃至變質的情況,因此,建立健全統計手段有着十足的必要性。食堂財務人員可定期整理蒐集食材採購量、食材消耗量、食材庫存量、食材損耗量等相關數據,利用統計學手段,如最優訂貨模型、大數定律,計算得出食材的最優採購批次、採購量,並以之指導食堂採購實踐,降低採購成本耗費。

關於單位食堂管理調查報告3

學校食堂是學生用餐的聚集地,食堂及飲食衛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近年來我區各級政府及衛生、教育行政部門在學校食堂建設及食堂飲食衛生安全方面下了較大的力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生活質量,有效地防止了學生羣體食物中毒等事故的發生。但是,學校食堂由於基礎條件差,資金投入不足,加上經營體制等方面的原因,仍存在一些衛生安全隱患。近段時間,寶峯鎮的人大代表對學校“辦食堂”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存在問題:

一是學校存在“兩輕”現象。由於思想認識的不足,學校辦食堂存在輕衛生管理、輕衛生基礎設施投入等問題,具體表現是:有的學校食堂面積狹小、功能佈局不合理、缺間少室,設施簡陋、生熟切板不分、交叉污染現象嚴重,難於保證飲食衛生安全。

二是衛生法律意識淡薄。食品監管點多面廣,監管到不了位。學校食堂未取得有效衛生許可證違法從事飲食經營活動,從業人員未取得健康證上崗。

三是選址不盡合理、功能不分區。學校在新建、擴建、改建食堂的選址不盡合理、設計不合理、功能區分不明確,導致一些新建的食堂不符合衛生要求。

四是食品採購把關不嚴,採購大宗食品時,未向生產廠家或批發商索取檢驗合格證等相關證件,未按要求建立食品購銷臺賬,未與食品供應商簽定安全責任協議書,有的採購、使用“三無”產品及其他不符合衛生要求或標準的食品及原材料。

五是學校食堂沒有統一的檢驗設備和檢驗措施,當出現疑問時,無從就近就地檢驗,食品安全難以有效保證。

六是缺乏專業知識,缺乏良好衛生習慣,不會營養搭配。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發育成長的階段,營養需求較高,食堂員工的素質對於孩子們的飲食健康起着關鍵作用。但從學校食堂員工結構上看,工作人員一般是50-60歲人員,大多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在上崗前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技術培訓和基礎知識培訓,對於菜品營養搭配知之甚少,同時存在個人衛生習慣欠佳,操作不規範的問題。

七是學校食堂臨聘人員勞動關係管理不規範留隱患。學校食堂員工基本屬於臨聘人員,屬於合同短期化管理,且工資待遇相對較低,沒有按《勞動法》繳納五險一金現象普遍,並且因爲經濟利益、自身需要等方面緣故,存在較大的流動性。由於其臨時性,時間久了,要求解決退職費等問題又會接踵而至。

八是財政補貼餐費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學生的“營養餐”、“貧困餐”都有上級財政補貼的項目經費和本級補貼的經費。有項目經費,就必須進行審計,就應公開、公平、接受社會的監督。部分學校食堂缺乏有效的監控機制,賬目不規範,收支不公開,財務管理混亂。難免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

九是存在職責不清的問題。學校是學生充實內在,提升素養的地方,教育事業屬於社會公益事業,學校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不是盈利。因此,一切以盈利爲目的的活動應當遠離校園。辦食堂、開商店都是屬於社會服務,不應由學校來承擔,而應購買社會服務。但是現實是,一些以盈利爲目的的餐飲、商店(超市)開在學校內,甚至有的學校以封閉式管理和安全衛生爲名,禁止學生在校外購買,形成實質上的壟斷。

十是環境污染不可避免。由於學校食堂離教室很近,上午11時左右開始炒菜,油煙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食堂的廢棄物處理也很困難,沒有集中統一的處理,很難保證環境不受污染。

歸結起來,是衛生安全意識不足、衛生法制觀念淡薄、衛生管理措施有限等問題。爲此,我們建議:

一是對學校學生用餐實行公開競標。統一向社會購買服務,集聚監管的優勢,確保食品安全。成立由教委、發改委、衛計委、工商局、食藥監局參加的學生食品供應監管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學生食品供應的統一組織領導、審批檢查工作。必要時,引進有資質的社會餐飲企業參與經營。餐飲企業進入學校學生用餐經營實行公開招標。接受社會的監督。能解決目前出現的諸多問題。

二是便於從源頭和產品兩個方面對食品進行監管。如果對學生用餐引進企業提供服務,那麼食藥監局只要對企業活動進行監管就能免除食品安全的危害。採用互聯網+、企業聯農戶等優質優選方案:農戶在田間地頭的種植到提供給餐桌上學生的蔬菜、食品都會一一記錄在案。通過企業的訂單供應,同時可以解決如:農業園區建設的訂單、飲水源保護區農戶的收益等問題。

三是學生用餐的企業化管理,可以解決目前學校辦食堂帶來的很多問題。對學校教育事業經費有一定的補充(招投標後獲得的利益)。對政府能夠產生一定的稅收。同時能夠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食品安全追責,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