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獨樂寺的導遊詞

學識都 人氣:2.68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旅遊從業人員,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我們該怎麼去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獨樂寺的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獨樂寺的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詞xx,介紹自己,旅行社xx司機xx,今天遊覽xx,注意事項。

它的對面是哈爾濱第一百貨公司,它是一架鋼琴式建築,那我們照相最好的位置式在臺階上,可以找到教堂的全景。廣場中心冬天有大的冰雕建築,夏天時特別大的音樂噴泉。給大家30分鐘自由參觀,合影留念。

1988年即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舞陽河風景區,除幹流峽谷外,還有諸條風光特別優美的支流峽谷,有梯級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溝式鈣華景觀的小塘河;有著名風景區雲臺山的杉木河等。與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相距不遠的鐵溪,山水特別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成了旅遊區。

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就是位於天津薊縣的獨樂寺。獨樂寺俗稱大佛寺,坐落於天津薊縣城西門內武定街41號,始建於唐代,遼統和二年(984)重建,是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代表作。它是國務院1961年第一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關於獨樂寺名稱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唐玄宗時,安祿山起兵叛唐,在此誓師,因他一心想做皇帝,“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故而命名;另一種說法是觀音塑像內部支架是由一棵大杜梨樹切削而成,以諧音而取名;還有一種說法是佛家清新寡慾,獨以普渡衆生爲樂,取其首尾得名“獨樂寺”。

現在我們到了獨樂寺。眼前的.這座建築就是獨樂寺的山門。山門正中匾額楷書“獨樂寺”,字體蒼勁雄渾,爲明朝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嚴嵩所書。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做穿堂。山門前兩稍間是兩尊遼代彩色泥塑金剛力士站像,民間俗稱他們爲“哼哈二將”,東側的是哼將,高4。5米,西側的爲哈將,高4。45米。我們看這兩尊金剛力士,上身袒露,肌肉隆起,下身着裙,右手握劍,赤足站立,身材高大,加之身體前傾近20度,虎視眈眈,令人生畏。

青巖鎮的鎮容佈局沿襲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門、腰門以及陳舊古老的石櫃臺和木櫃臺,總給人以悠悠古韻。新建的古鎮商業街更使古鎮遺風韻味得以弘揚。

山門內金柱間原有大門,現在只剩下門框和門檻。這道門檻也是觀音閣的視野分界線。站在門檻外,只能看見觀音閣局部;邁過門檻,則大閣全貌盡收眼底,猶如畫中,令人稱奇。實際上,這種建築手法是借用了中國古代園林構景手段中的“框景”的手法。邁過門檻,我們看到山門的後稍間東西兩側牆壁上是清代繪製的“四大天王”的彩色壁畫。他們各個手持法器,怒目而視,東西南北各護一方,取其法器寓意爲“風、調、雨、順”,反映出古代人民希望好年景,企盼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穿過山門,眼前一座巍峨挺拔的樓閣平地崛起,這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築——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觀音閣爲九脊歇山頂,它的高度比山門高一倍多。最爲引人注目的還是“觀音之閣”四個大字的鎦金方匾額,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北遊幽薊時所題,已被列入“全國名匾大全”。

三聖殿的回族要任務是通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檢查站。只有那些生前積德行善的人,死後才E得到西方三聖發給的去往天堂的通行證。否則,生前作惡多端的人,死後三聖就只能把他們打入十八層抵禦。

現在大家回過頭來再看看山門。看一下它的外部造型。獨樂寺的山門高約10米。屋頂呈五條脊、四面坡,建築學上稱爲廡殿頂,在古代建築中,廡殿頂屬於最高等級。獨樂寺的山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我們看山門正脊兩端各有一個張口吞脊、長尾翹轉向內的飾物,叫做鴟吻,這對鴟吻是我國保存在建築屋頂上年代最早的鴟吻。

現在大家請隨我轉過身來,我給大家講一下觀音閣。

頭峽處於舞陽河風景區上游,長約17公里,因迂迴曲折,被稱爲“九轉回峯”,峽長約18公里,是舞陽河峽谷羣中景色最優美的一個峽谷河段。從黃平平東寨順流而下,經過“中橋義渡”石碑,穿過“老虎口”,再從一座形如“鷂子”的山崖前通過“鷂子浪”險灘。從形若“雙流漱玉”的“滑石飛水”瀑布再順流東下,依次有儼如“金闕玉柱”的石峯和椏杈堰上的“西風竹林”等勝景。

觀音閣通高23米,東西面闊五間,寬26.7米,南北進深四間,長20.6米。從外表看,大閣爲上下兩層,實爲三層,中間夾一暗層。整座觀音閣全部結構是圍繞中間的巨型觀音像設計。大家看,柱頭上一朵一朵的木構件,這就是斗拱。方形木塊爲“鬥”,弓形的短木爲“拱”,斜置長木爲“昂”,組在一起爲斗拱。我們看觀音閣的幾個檐角出檐深遠,主要靠斗拱支撐的。觀音閣共使用了24種、152朵斗拱。這些粗壯碩大的斗拱,承接着柱頭和出挑的屋檐,分解了柱頭的壓力,同時也起到裝飾作用。

聖索菲亞教堂位於哈爾濱市內,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通高53.35米,佔地面積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築的典型代表。1986年列爲市級一類保護建築;96年11月,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7年6月,聖索菲亞教堂修復並更名爲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聖索菲亞教堂巍峨壯美,具有濃郁的異國情調,成爲哈爾濱市一道獨具特色的風景線;她歷盡風雨,飽經風霜,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重要遺蹟。下面是爲大家收集的關於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導遊詞,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走進觀音閣。請大家向上仰視,這就是獨樂寺的主像“十一面觀音”。這尊巨像站在須彌座上,穿過暗層直達閣頂,呈頂天立地之勢,通高16米,居高臨下,威嚴壯觀,是我國現存最高大的彩色泥塑站像。觀音頭上還有十個小頭像,所以又稱十一面觀音。整個觀音塑像微向前傾斜,右臂上舉,左臂下垂,手作“接引”狀。觀音像前邊有兩尊高約3.2米、隨時聽遣的脅侍菩薩像,她們與主像形成巨大反差,更加突出主像的威嚴與高大。山門的兩尊金剛力士,觀音閣內的十一面觀音及兩側的脅侍菩薩,這五尊塑像均爲獨樂寺保存完好的遼代泥塑,爲中國古代雕塑藝術之精品佳作。

大家請看,閣內四周牆壁上,是元代繪製、明代重描的壁畫珍品。這組壁畫原來被一層厚達1釐米的白灰覆蓋,1972年修整觀音閣時偶然發現,畫面至今色澤豔麗,保存基本完好。壁畫以佛教十六羅漢和兩明王爲主題,是研究佛教歷史、古代繪畫的珍貴實物。

走出觀音閣,我們看到一座八角小亭,它是明代建造的韋馱亭。韋馱原爲古印度婆羅門教天部神,在佛涅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急追取回,後來便成爲佛教中的護衛天神。亭內韋馱身着鎧甲,表情肅穆,雙手合十,懷抱金剛杵。獨樂寺單獨給韋馱設亭的寺院在中國還是十分罕見的。

繞過了韋馱亭,後面還有報恩院、三世佛殿,東側還有乾隆行宮。大家可以自由參觀。我們下午4點在車上集合。

歡送詞xx,感謝大家的配合,期待有緣再次相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