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臨汾堯廟導遊詞

學識都 人氣:2.22W

作爲一名可信賴的導遊人員,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遊詞,導遊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麼一遍條理清晰的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臨汾堯廟導遊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臨汾堯廟導遊詞

臨汾堯廟導遊詞1

臨汾市是山西主要的糧食產區,該區境內有雄偉高峻的山峯,清澈奔涌的泉水,稀有珍貴的動植物。在普遍缺水的黃土高原上,臨汾市的綠化成果相當可觀,因而又有"花果城"之稱,並正越來越受到中外遊人的.青睞。

到臨汾旅遊主要是爲了欣賞距其165公里處的壺口瀑布,至於臨汾市本身的景點則是以歷史文化遺蹟爲主。臨汾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帝王——堯的都城,由此可知,在很久以前,這裏就是人類生息勞作的場所。

臨汾景點以臨汾爲中心向四周呈現輻射狀。洪洞縣的霍山廣勝寺,其飛虹塔是中國最高的琉璃寶塔;古大槐樹,是明初山西向中原大移民的集合出發地;明代監獄(又稱蘇三監獄)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縣級衙獄;襄汾的丁村文化遺址,以發掘出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而聞名中外;丁村民俗博物館,原爲典型的明、清民居,現爲展示晉南民俗文化的場所;侯馬的晉國遺址,是春秋時代晉國都城新田所在地;堯廟和堯陵的存在,足以證實堯都平陽之說。

臨汾堯廟導遊詞2

古帝堯廟位於臨汾市南約三公里處。堯廟漢魏時代始建於汾西古平陽城,晉惠帝元康年間徙堯廟於汾東原上。唐顯慶三年(658)徙廟於城南今址。歷代修葺,屢遭戰亂,今存山門、五鳳樓、廣運殿、寢宮等,櫺星門、儀門已毀。

山門正中門額嵌"古帝堯廟"四字,旁門東刻"就日",西鐫"瞻雲",意爲人們依就如葵花向太陽,萬民瞻望如五穀盼甘霖。山門以南兩旁栽植柏樹,原東西廂房百餘間無存,僅有零散豎立着的歷代碑石。西邊新遷建琉璃九龍壁一座,面東。正面聳立五鳳樓,雄奇俊秀,原名光天閣,意爲堯舜光天下之明。樓下有三個磚券門洞直通中院,樓上重檐之下,圍設圍廊門臺,登高望遠,宮內外景物盡收眼底。頂上脊飾陶俑31個,人物個個栩栩如生。五鳳和鳴象徵天降仁君,君臣團結,河清海宴,國泰民安。穿過五鳳樓,便是堯井亭,亭形六角,周設圍欄,井深十米,上加篷蓋,傳說爲帝堯親鑿,實爲啓示後人飲水思源,不忘帝堯功德。原來兩側的獬羊亭、冥莢亭今已無存。現存對稱的四株古柏,一日柏抱楸、二日柏抱槐、翠柏叢中紫紅楸花、潔白槐花盛開。三日鳴鹿柏,四日夜笑柏,傳說曾有梅花鹿來樹下嘶鳴。夜笑柏或說原產於印度,每年臘月三十日夜,樹上沙沙作響,似笑語聲,故名。

再後的廣運殿高大雄偉,爲祭祀帝堯之主殿。1987年政府撥款大落架重修,廟貌嶄新。殿基高2米,長五條壓邊。殿前月臺寬闊可容數百人蔘祭。月臺前正中砌滾磚成坡,邊砌石條,中心嵌有二龍戲珠青石巨雕,除皇宮外,非一般廟殿所有。殿高27米,寬九間,進深五間,周設圍廊32間,內外共計77間,近似故宮太和殿。該殿重檐歇山頂,綠色琉璃瓦飾邊,脊立五彩琉璃脊飾,龍飛鳳舞,金碧輝煌。殿內豎立12根18米高的通天柱子,每根柱下都有石雕柱礎,水磨青石,光潔可鑑。浮雕麒麟、獅、象、花卉、禽獸,形象逼真,刻工精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殿中磚木神龕中,彩塑帝堯聖像,高2.8米,身着九章服,頭戴平天冠,帝王威儀,神采奕奕,旁立四男侍,龕臺下四大臣分立兩旁,傳說左爲方季、五滿,右爲單非、禾覃。龕前居中豎立兩根盤龍大往,彩塑纏柱盤龍,威嚴可怖,名曰虯柱。殿前正中上方有二層綵樓,與大殿一體構成,新穎別緻。殿內靠前牆兩分各有懸空木梯可上彩樓。登樓眺望,堯宮景色,一覽無餘。廣運殿取廣以配天,運以配地之意,殿前綵樓兩旁懸有"民無能名"四個大字。"民無能名"依張守節《諡法解》爲:"民無能名曰神。"後院爲帝堯寢宮,宮內彩塑帝堯及其夫人像。寢殿兩旁新修長廊東西各20間,供展覽參觀之用。北魏詔祀帝堯於平陽,以後歷朝"謹按祀典,諸前代帝王,三年一祭,其時以春之仲月,其地以當時所居國邑,祭祀……唐堯於平陽府"。元初大規模重建,"爲地上百畝,爲屋四百間",忽必烈帝詔賜其宮曰"光宅之宮",殿日"文思之殿",門曰"賓穆之門",並賜白金200兩,良田15頃,爲贍宮香火費。明代擴建爲三聖(堯舜禹)廟,清康熙帝親臨平陽詔令重修堯廟,建萬壽行官,御筆題匾,堯殿曰:光披四表;舜殿曰:浚哲文明;禹殿曰:萬世永賴。諾示每年三月十八日起廟會,會期一月,至四月二十八日祭堯。屆時官紳僑民隆重祭祀,三臺唱戲,廟會熱鬧非凡。戰亂以後,廟會廢止。令人遺憾的是,1997年,廣運殿被人故意縱火焚燒,火滅殿塌,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廣運殿已於1999年復建。

古帝堯陵位於臨汾市東,郭行鄉北郊村西,距市區35公里。

堯陵依山傍水,建在山腳下一個半島形的岩石丘上,澇河環繞,巖崖下潺潺西流,陵丘高50米,周3O0米,古柏蔥茂,世稱神林。山門面河臨岸,上建戲臺,下爲磚券門洞,呈樓閣式。進了山門,東西原爲看戲樓臺,北面爲儀門,系木構牌坊,斗拱層層疊架,飛檐左右排出,結構精妙,巧奪天工。坊上前書"平章百姓",背書"協和萬邦",過去此處爲下馬坊,文武官員晉謁堯帝陵寢時,至此均須下馬落轎。入儀門中院正中爲獻殿,面闊三間,高大敞朗,東西爲配殿。獻殿後有石階13級,踏階而上,原有正殿五間,現存搭建的碑廊,中豎"古帝堯陵"作爲標誌的石碑,與殿宇同爲明代萬曆年間修造,兩旁排列着元、明、清時代碑碣。中軸線兩側,各有廂房耳房,碑廊下石階兩旁,東西各有一院,正面留下磚券窯洞一排,原獻殿東西的齋室12間以及神廚已毀,陵西守墓人組成的村落亦荒廢了。

堯陵祠宇始建年代不詳,據金代碑載,唐太宗李世民征戰曾屯兵於此,祭掃帝堯。唐初改建陵園祠宇,並塑唐太宗像於配殿之中,宋、元、明、清歷代修葺。傳說堯死以後,萬民悲痛,人們不約而同,從數裏外的土丘上挖土揹負到這沙石巖丘上來,於是掬土成山,留下此純淨黃土堆積的陵丘。相傳獻殿後13級石階中的第七階後有洞可通懸棺井穴。傳說有人撬開階石,找到洞口,用繩索縛雞吊下,初則聞雞叫聲,待提繩而上時,卻不見了雞頭,此後這無人再去探究。還說懸棺穴底,有清水潛流,登殿頂俯首側耳,猶聞潺潺水聲。陵東3裏有下馬莊,再東3裏有上馬臺,傳爲堯往浮山巡察或避暑由此上馬,回來時到下馬莊下馬步行,去堯廟祭拜其母,至今履跡可辨。過去堯陵由周圍八村共管,官府減免其差徭,確保祀堯的香火費用,春秋二祭相沿不廢,逢會唱戲,鄰縣鄉民齊集。日寇入侵、戰亂以後廟會廢止,至今未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