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山東泰山導遊詞1000字(精選6篇)

學識都 人氣:5.64K

作爲一名旅遊從業人員,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我們應該怎麼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山東泰山導遊詞1000字(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東泰山導遊詞1000字(精選6篇)

山東泰山導遊詞1

泰山位於山東省南部的泰安市。泰安市原名泰山市,泰山的名氣很大,所以把泰山取名作爲市名,像樂山所在地點叫樂山市一樣。泰山是五嶽之首。五嶽分別爲:東嶽泰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東嶽泰山排行第一,高度(主峯離地面的距離)排行第三,大約1545米高,有“登泰山,小天下”之稱。有許多名人均登臨泰山,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祖乾隆。據記載,泰山至今已經有二十億年的歷史。

超過雲層,所以上面有較大的冷空氣,冷的像寒冰一樣直入骨髓。如果你們很冷,能夠到附近租一套皮棉襖。天街不光冷,小吃也個性多。泰山的小吃很有特色,如小米煎餅,那裏的小米煎餅雙酸雙薄,又加了大蔥、甜麪醬、煎雞蛋,用十里飄香這個詞來形容再適合但是了。天街的第三大特點就是——石碑個性多。天街上石碑比泰山其它地方的石碑多5倍多。天街最著名的石碑位於天街中部,這個石碑上面雕刻着十一個大字:“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這個石碑是1987年11月19日雕刻的。這個石碑證明了泰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之一。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峯部位。主峯的東側有一個觀日石。在原先,傳說古人因爲爬山時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們齊心協力從山上搬來一塊大石頭,大家把它放在觀日點,人們站着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

此刻,爲了看到日出,人們夜裏三點就來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頂上,這是爲了等待看日出。主峯的西側有一塊石碑,上面雕刻着四個鮮紅的大字:“五嶽獨尊”,這四個大字時古代文學家孟子(孟軻)說出的,意思是:“五嶽之中,排行榜首”。從古至今,這四個字成了千古佳來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十八盤。因爲古人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十八盤的臺階共1594級。高約400多米,能夠說是泰山的“脊樑”。如果你從下面的中天門順着十八盤一向登上南天門,你就會感覺到小腿肚子一向在不停的打哆嗦,這是因爲十八盤很陡。

登上了南天門,大家先休息一下,留個影,休息一會我們再向上爬。

休息完了以後,大家請繼續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離以後,便到了天街。天街位於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爲天街已經話。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點——玉皇頂。從玉皇頂的觀望臺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詩人杜甫在《望嶽》一詩中所講:“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曉”。

如果留完影的話,請跟我下山。

遊客們,泰山的景色確實很雄偉,期望您帶着親朋好友再來光臨泰山!

山東泰山導遊詞2

朋友們,有一座大山曾使歷代帝王頂禮膜拜,讓芸芸衆生萬民敬仰,它就是全球首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中華國山——泰山。

它峻集於天,發育萬物,自認承受天命而爲帝王的天子更是把泰山看成是天下一統,國泰民安的象徵。

爲答謝天地的授命之恩,便以泰山爲舞臺,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曠世大典——泰山封禪。

那什麼是"封禪"呢"封"是指在泰山之巔積土築圓壇增泰山之高來祭天,"禪"是在山下築方壇增大地之厚,來祭地。

封禪表示功歸天地,以謝神靈。

據史書記載,先秦時期由七十二位帝王、秦朝時期有十二位都曾先後封禪泰山,場面最爲壯觀的分別是秦、漢、唐三個朝代。

公元前219年和209年秦始皇和秦二世先後封禪泰山,留下了秦泰山石刻。

它不但是泰山最早的石刻,也是種古代帝王最早的記功碑刻,現僅存兩塊殘石,只有九個半字,保存在泰山腳下岱廟內。

你可別小瞧這兩塊殘石,它載入了中國最早的統一文字小篆,成爲中華文明一脈相傳的珍貴例證,因此被列爲國家一級文物,堪稱天下第一名刻。

從公元前110年開始,漢武帝先後八次封禪泰山,他完全被泰山雄姿所征服,曾一口氣說出了八種驚心動魄的感覺,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賀矣、駭矣、惑矣,還留下了千古之謎的無字碑,漢武帝的蓋世高功豈是文字所能描述的呢

公元665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聯袂封禪泰山,泰山封禪大典的行列中出現了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做過的女性,其實早在封禪四年前兩人便派道士在泰山立起了雙豎碑,俗稱鴛鴦碑,如今上面還有武則天自己生造並推行的11個漢字,包括特別有意思的一個"天","天"字本來是"大"字上面加一橫,"大"字表示叉開腿的男人,一橫是蒼天,即男人頭頂一片天的意思,而武則天認爲,女人一樣可以做天子,成大事,於是便將一橫下面的叉腿男人改爲了穿裙子的女人。

開元盛世的締造者李隆基則把泰山封禪推向了高潮,不僅規模聲勢空前絕後,他還史無前例的把自己親筆撰寫的"記泰山銘"刻在了大觀峯上,字體嫵媚中有遒勁,文辭典雅中透威勢,盛唐氣象全在其中。

歷代帝王的百般朝拜加重了本是一所自然山脈的泰山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而他們留在泰山上的諸多封禪刻石更是那一段風塵歷史的活化石,巍巍泰山凝聚着中國傳統文化的魂魄,泰山封禪石刻只是泰山保護文化中的一部分,多少年來泰山精神一直在滋養着普天下炎黃子孫的心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國之魂魄,民之肝膽的。

山東泰山導遊詞3

此景位於岱廟西南角的唐槐院內。唐槐院因原奉祀“延禧真人”,舊稱延禧宮,延禧真人是道教第二大神“靈寶天尊”的化身和全權代表,曾被唐玄宗封爲泰山主神。但這只是當時唐玄宗急於向道士司馬承禎請教道義,權宜之封,唐玄宗在兩年前已封泰山神爲“天齊王”,後世以此爲基礎不斷加封進爵,只認“天齊王”是泰山神。延禧真人的尊容在天貺殿東半部的“啓蹕圖”中可見,坐在亮轎上,留大鬍子的就是他。據此推斷他已淪爲天齊王的臣屬了。後宮殿毀圮,他也就逐漸淡出人們記憶。現僅存門口懸着的“延禧門”匾額。而相傳是在唐朝時種植在殿前的槐樹,據今已1300餘年,雖死猶生,“唐槐”之名日盛,這個院落自然也被稱爲“唐槐院”了。

走進院內,迎面是一塊山形玲瓏石,傳是淄博人所贈,石上有泰山學者楊辛教授題刻“古槐蔭山”。後有漢白玉圍欄,欄內有一棵枯死的老槐樹,數圍中空,如一慈愛的母親,在懷中抱着一棵相傳50年代初所植幼槐。幼槐在母槐的呵護下歷經50餘年生長,已是高11米,直徑半米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了。故得名“唐槐抱子”,俗稱“槐(懷)中抱子”。

一說:1948年1949年連續兩次補種未活,1950年岱廟道長尚士廉與岱西村村長王寶其等人再植,遂成今景。是尚道長根據“景中造景”“槐(懷)中抱槐”的意境構思命名。

二說:1948年因連年戰火,古建築盡毀,泰安區中心衛生院在此建院至1955年遷出,就是今天的泰安市中心醫院。1952年一王姓青工在此樹內種植一棵小槐,因當時老槐尚有一枝存活,此人還受到了當時院領導的批評。中心醫院院志有記載,現市中心醫院院內有紀念石刻爲記。

三說:剛解放時,唐槐院是個大雜院,居民雜居其中,據當年房管所老人回憶,老槐中的小槐是房管所一王姓工人所植。

四說:小槐是1953年所植。該記載僅此一句。

筆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在我省尚有多處與此相近或相同的景點。又詢問專業人士稱,槐樹生長到一定年歲,中空現象很普遍。樹中長樹,多是自然形成,也有不少是人爲所致。槐(懷)中抱子寓意美好,不少有文化的人喜好此道。因此筆者較贊成創造此景的第一種說法。

延續生命,老樹新枝,枯木逢春。畢竟是泰山人用自己的智慧與唐代先人神交物合,創造出了這一寓意美好的景緻,爲後人憑添了情趣。何人所植不重要。

山東泰山導遊詞4

泰安市位於山東省的中部,總面積7762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551.7萬人。泰安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5000年前這裏孕育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這裏坐落着國山泰山,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泰山成爲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泰安也因山而得名,從古語“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中來,寓意“國泰民安”。

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等,名稱之多,實爲全國名山之冠。泰山前臨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面積426平方公里,泰山主峯玉皇頂海拔1532.7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譽。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遊泰山要看四個奇觀: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泰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受過封禪的名山。

各位遊客,我們已經來到了南天門,現在我們已置身“天界”了。沿天街東行,在天街的最東端就是碧霞祠了。它是一座白雲繚繞的“天上宮殿”,這座大殿佈局周密,結構嚴謹,殿裏有很多精巧的銅、鐵小鑄件,而且這天上宮殿還是是泰山上最大的古代高山建築羣。在古詩中啊,曾有詩人用"天門遙指碧霞祠,雲霧衣裳日月旗"、"巍巍金殿插雲邊"等句子來讚頌它。碧霞祠主要供奉的是碧霞元君,道教尊稱她爲“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碧霞元君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相傳是保護婦女、兒童的神仙。也是中國宗教史上唯一的一位愛國女神,她威靈赫赫,庇佑九州。

“碧霞祠”創建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後世有多次重修。始稱昭真祠,金代叫昭真觀,明代擴建以後改稱碧霞靈佑宮,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後改稱今名。碧霞祠是二進院落,以照壁、金藏庫、南神門、大山門、香亭、大殿爲中軸線,兩側爲東西神門、鐘鼓樓、東西御碑亭、東西配殿。碧霞祠外有高大的照壁,上刻“萬代瞻仰”4個大字,表達了古人對元君的崇敬,在們內有東西神門。南大門築於重臺上,前後廊式,廊下東西山牆上築神臺供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護衛神銅像。碧霞祠院內的東、西兩個碑亭中分別有乾隆於乾隆六年、乾隆二十二年來泰山時所立的御碑。其中東御碑亭中爲“重修泰山神廟碑”,銘文爲乾隆親制,形制雄偉,碑陰兩首乾隆御筆詩仍保存完好。正殿檐下有乾隆御賜匾額“贊化東皇”殿內中設神龕、祀元君銅像,兩側爲眼光、送生兩神銅像。

1982年,碧霞祠被定爲道教的全國重點宮觀之一。

山東泰山導遊詞5

歡迎來到泰山旅遊觀光,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呢,是大家的導遊員小賈,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將由我和大家一起度過,希望在遊覽的過程中大家能積極配合我的工作,我也會盡全力爲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此小賈先謝過各位了。好了,看大家臉上興奮地表情,我也就不嘮叨了,那麼現在就開始我們今天的旅程吧!

泰山,古時稱岱宗,位於山東省東部,面積爲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因其雄偉壯麗,歷史悠久,文物衆多,所以在1982年被國務院列爲國家風景名勝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泰山,被人們稱之爲五嶽之首,大家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其中有這樣一個說法: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後經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慢慢衰老,最後溘然長逝。盤古死後他的頭變成了東嶽,腹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兩腳變成了西嶽,因爲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世界,後人尊其爲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爲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嶽之首。

經過一路的攀爬大家是不是很奇怪,人們都說爬泰山很難,爲什麼我們一路走來路這麼平坦呢?那是因爲我們還沒到泰山陡峭的地段,而我們面前這崎嶇的山路呢就是泰山著名的十八盤,它是泰山最險要的一段。泰山有3個十八盤之說,從開山到龍門爲慢十八,再到昇仙坊爲不緊不慢又十八,最後到南天門爲緊十八,共計1630餘階。從遠處看呢,十八盤既像飛流直下的雲瀑又像蜿蜒曲折的天門雲梯。好了各位,現在我建議咱們大家一起唱着《山路十八彎來》征服這十八盤,大家說好嗎?

各位我們征服了十八盤終於到達了南天門,大家遠望四周雲霧繚繞是不是有一種彷彿置身仙境的感覺呢?現在大家可以吟着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詩句,來感受一下古人登高望遠的情懷。遊客朋友們我們穿過天街來到了碧霞祠,殿內身着鳳冠霞帔(pèi),慈顏安詳端莊的女子就是碧霞元君,她是道教尊奉的女神,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聖母,傳說碧霞元君是東嶽大帝之女,宋真宗時封爲「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經中說,碧霞元君是西天鬥母的化身,在泰山修道成真,受玉帝之命,統領嶽府神兵,察看人間善惡。民間傳說碧霞元君能福佑衆生,特別是保護婦女兒童,有求必應。各位遊客現在呢我們來到了玉皇頂,它是泰山主峯之巔,因峯頂有玉皇廟而得名。玉皇廟始建年代無從考證,明成化年間重修。主要建築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大家看殿前這個石碑它就是極頂石,標誌着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說明這裏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殿內供奉的是玉皇大帝銅像,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焚柴祭天,祭拜山川諸神。

好了,各位遊客接下來大家可以在玉皇頂自由參觀遊玩,咱們一個小時後集合。謝謝大家!

山東泰山導遊詞6

“碧霞祠”創建於宋真宗東封泰山的時候,後世有過多次重修。碧霞祠最開始的時候是叫昭真祠,金代叫昭真觀,明代擴建以後改稱碧霞靈佑宮,碧霞祠的名字,很可能是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後改稱的。碧霞祠現在有二進院落,五間正殿。它在建築上最大的特點是殿頂有瓦壟360條,象徵着全年360天。

碧霞祠主祀碧霞元君,道教尊稱爲“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傳說爲玉皇大帝的女兒。在清代張爾吱的《篙庵閒話》曾經記載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漢時仁聖帝時,泰山上曾經有一對石刻的金童玉女,五代的時候大殿塌了石像也壞了,小童不知道散落到了哪裏,而玉女則淪於泰山頂的“玉女池”中。宋真宗東封泰山,在玉女池中洗手的時候,一尊石人浮出水面,洗乾淨之後,原來就是曾經跌落玉女池的玉女石像也。於是宋真宗命有司爲玉女建立祠堂,號爲聖帝之女,封號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間則俗稱”泰山老母“,相傳是保護婦女、兒童的神仙。我們來祠院中碧霞元君的大殿,殿堂五楹,重檐八角,飛檐畫棟,宏偉壯麗。

碧霞祠的五間正殿由於山頂上狂風暴雨較多,加以冬季特別寒冷,陶瓦很易破裂。因此正殿的蓋瓦,檐鈴都是銅的。左右各三間配殿和五間山門的蓋瓦,都是鐵的。殿前有香亭一座,亭內神像、擺設也都是銅質的。鉚固瓦當的是水獸,用來防止火災。正殿外的匾額由乾隆題字:”贊化東皇“、內匾由雍正題字:”福綏海寧“,殿內供奉的就是碧霞元君。東西配殿供奉的分別眼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據說,這碧霞元君、陽光奶奶和送生娘娘是姊妹仨。她們姊妹三人在老年婦女中特別有威望,而這也正是很多老年婦女執着登山的重要的原因。就好象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做領導的有沒有威信,關鍵就看他是否能得到羣衆的擁護一樣,這神威不威,看來也主要是看乾的事能不能幹到百姓的心坎上。好,繼續參觀碧霞祠。

在大殿的前面是”香亭“,裏面供奉着元君的小銅像,大概是泰山奶奶爲香客”開小竈“的地方。亭的兩側是兩塊巨大的銅碑,這兩塊東西對峙的巨大銅鑄大碑俗稱”金碑“,東面的一塊是明萬曆年間《敕建泰山天仙金闕碑記》;西面的呢是天啓年間《敕建泰山靈佑宮碑記》。亭前的是明代嘉靖和萬曆年間銅鑄千斤鼎和萬歲樓。

南邊的大山門,門的裏面分別列有四尊銅像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位門神。左右兩邊是兩座鐘鼓樓。南樓的門上曾設有歌舞樓,看來啊,元君奶奶也是愛聽歌看舞的。大門的外面是金藏庫,俗稱”火池“,是元君奶奶收集善款的地方,整日香菸繚繞,紙火升騰。考試大收集

我們知道道教是以泰山爲”羣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地之神,神靈之府“,故碧霞祠的聲望遠播海內外,香火非常旺盛。1982年,碧霞祠被定爲道教的全國重點宮觀之一。

好,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參觀完了這座”天上宮殿“,現在我們繼續前行,到別的觀光點繼續遊覽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