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長城導遊詞解說

學識都 人氣:9.7K

引導語: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來北京當然不能錯過長城了,現在小編整理了長城導遊詞解說,讓你們先感受以下我們的萬里長城。

長城導遊詞解說

長城導遊詞解說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何宜臻,大家可以叫我小何。這次很榮幸能和大家遊覽長城。先給你們說一個傳說吧。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爲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裏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裏邊躺着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裏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裏,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裏人調解爲:女娃娃屬於兩家共有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女已經長大成人。一日,孟姜女在摘葫蘆時發現葫蘆架後面藏了個人。孟姜女剛想叫人就被那個人捂住了嘴。後來,那個人告訴孟姜女,自己叫範喜良,是爲了躲避官兵抓人修長城才躲在葫蘆架後。之後,範喜良便住進了孟姜女家裏。所謂日久生情,範喜良經過孟姜兩家長輩的同意與孟姜女成婚。天有不測風雲,成親當天,新郎被幾個衙役抓走了。範喜良被髮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轉眼一年過去了,範喜良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製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飢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她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爲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喜良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長城一點點的倒塌,哭到哪裏便塌到哪裏,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監,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爲“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範喜良的屍體;二要爲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爲範喜良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爲了得到美貌絕倫的孟姜女,便硬着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着孝拜了爲築城而死的範喜良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資源主要分佈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爲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長城。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築成的。城牆頂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是不是像很寬的馬路呢?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擊口,供?望和射擊用。請大家看,城牆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那就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大家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肯定能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你們看着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大家想一想,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長城呀!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大的奇蹟,它是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