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項目成功案例

學識都 人氣:7.2K

在農村如何創業纔會成功?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農村的創業項目成功案例,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農村創業項目成功案例

城市長大農村創業 一個“另類”大學生的田園夢

勇闖農門

“今天早晨5時,我就起牀了,天氣熱,農活要趁早。”周震傑說。創業3年來,周震傑每天起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120多畝果園裏看看。當年種植的梨樹,已經開花結果,再過一個多月就能出售。看着果實一天天長大,周震傑的心裏一天比一天甜,他對從事現代農業的信心,也一天比一天足。

周震傑從小在海寧城區長大,父母都是普通工人。2006年,周震傑考進浙江農林大學,成爲該校生物科學專業的一名學生。

2010年,周震傑大學畢業,面臨着巨大的就業壓力。“想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不容易,辦企業風險也大。”周震傑說。

看到身邊有個親戚從事農業種植,效益也不錯,周震傑有了想法:當一名種植戶。

父母以爲孩子只是一時衝動。周震傑卻說:“我讀的是農林專業,只有到農村去,才能更好地發揮我的專業特長。”

在他的堅持下,父母答應讓他到農村闖一闖,並在啓動資金上給予幫助。

2010年底,周震傑在馬橋街道利衆村承包了120多畝土地,開始創業之路。

紮根農場

有了土地,該種什麼?周震傑試種了20畝茄子,起先茄子售價每斤2元多,銷路不錯。沒想到,後來茄子的價格一路狂跌,每斤售價跌到4角錢,算上人工費、汽油費,再賣的話不賺反虧。可10多畝的茄子怎麼辦?實在沒辦法,有的送給親戚朋友,有的拿到街上去賣,實在賣不了的,只能爛在田裏了。茄子的過山車行情讓他體會到種植蔬菜的風險。綜合考慮市場效益、技術難度等情況,周震傑最終決定種植梨樹,並選擇了品質較好的南方梨作爲主要品種。爲了提高效益,他還在樹下套種了榨菜等作物、養殖了雞鴨鵝等家禽。

從那以後,每天一早,周震傑來到農場,查看果樹的生長情況,給農場的員工安排工作。爲了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術,他經常和農民一起勞作。周震傑說:“第一次用雞糞施肥時,那股臭味實在難聞,我只能逼着自己去做。現在已經習慣了。”

另一大困難是找不到合適的農場工人。在農村,青壯勞力都去企業上班,他只能到村裏招人。目前在農場上班的有8名農村婦女,年齡偏大。周震傑說:“當農民也需要技術的,比如梨樹會發生什麼病蟲害、什麼時候需要防治,分別施用什麼藥水,怎麼配比藥水,都需要技術和知識。如果不及時準確噴藥,都會影響梨樹結果和品質。剛開始,我什麼都不懂,後來我主動向周邊的種植大戶學習,還經常上網學習。現在,一般的病蟲害,我自己也能治了。”

豐收在望

“梨樹壽命長,可活100多年,都能產果,可梨樹最怕鳥啄。”周震傑說,這些天,梨樹都掛果了,但喜鵲卻常來啄食,只要被啄一口,梨子就沒法賣了。他忙着組織人手搭架子,用漁網在梨樹上方佈網防鳥。

從農場成立至今,周震傑已經在果園投入了200多萬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他的收入僅僅是樹下套種的80畝榨菜,每年能夠收穫的近10萬元,還要支付果園工人的酬金。

爲了方便放置農具、化肥等農資,周震傑在果園裏搭建了一個棚架。爲了節約成本,周震傑決定自己搭建棚架,但是用什麼搭、怎麼搭,他心裏一點底也沒有。爲了保證質量又節約成本,周震傑先後前往嘉興、嘉善等多家生產廠家,對比質量和價格,最後從生產廠家直接購買棚架所需的材料,並在師傅指導下,和工人們花了近4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棚架搭建。雖然辛苦,但是節約了近三成的成本。

如今的周震傑,已經成爲農場的一把好手,再過一個多月,第一批梨子將投入市場。“今年畝產不會高,每畝約500斤至1000斤,大約有10萬元的收入。”周震傑透露。

周震傑說:“該投入的都投入了,我希望,今後果園裏梨子的品質一年比一年好,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從土地流轉、招聘工人,給農場打圍牆到種植梨樹,周震傑一步步地走來,向着夢想進發。

王波:回鄉創業養2000只土雞已出欄

江安縣怡樂鎮濫池村青年王波,結束10年打工生涯,返鄉創業,用一年的時間不斷地探索、琢磨,掌握了一整套純土雞養殖技術。如今,在王波的“二小土雞養殖基地”散養的近2000只土雞已相繼達到出欄標準,因爲完全純糧食餵養,肉質純正、鮮美,許多顧客慕名前來購買。

好鬥的雞得戴上眼鏡

“咯、咯、咯……”冬至,天氣寒冷,但在怡樂鎮濫池村一個林下養殖場內,成羣的跑山雞活蹦亂跳,嘰嘰喳喳的叫聲爲山村平添了許多生機,王波正給雞餵食,一羣羣的窯雞、珍珠雞、綠殼蛋雞圍在他身邊,爭搶着吃玉米粒。

突然,幾隻窯雞因爲搶食,一個不開心就打起架來,一場鬥雞表演瞬間拉開序幕。“窯雞不僅要打架,還會往死裏打,上網查了好多資料,最後才瞭解到窯雞生性好鬥,放養的野性更強,給他們戴上眼鏡就能防止他們互相打鬥了。”仔細一瞧,可不是嘛,幾乎所有的窯雞都戴上了眼鏡,這也成了王波養雞場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十個創業九個失敗,我要做成功的那一個

看着一隻只銷售在望的土雞,王波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誰又知道這個青年在創業之初所經歷的辛酸呢?

王波告訴記者,兩年前妻子大病一場,自己回家照顧妻子,想想10來年一直在外打工,與家人聚少離多,如今妻子又患重病,心中充滿愧疚,於是在2015年底毅然決定回鄉創業,同時也能照顧家人。

辭職前,王波做過餐飲,“在酒店工作的時候,我瞭解到如今市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綠色、純天然農產品在市場上絕對佔有一席之地。”通過多方考察瞭解,王波決定在自己老家搞土雞養殖。

“當時家裏人都反對,特別是我父親,他對我說,十個搞養殖的九個都失敗了。”面對父親的反對,王波沒有放棄:“十個創業九個失敗,我要做成功的那一個。”說幹就幹,在家人的反對聲中王波踏上了創業之路。

兩天兩夜不合眼,半夜借電爐爲雞取暖

2016年2月份,一切準備就緒,王波親自去雲南購買了第一批窯雞苗,一共600只。在王波眼裏每一隻都是致富的希望,然而,由於經驗不足,當天晚上雞苗就因雞舍溫度達不到而相繼凍死了幾十只,這可急壞了王波。正當一籌莫展時,王波突然想到可以用電烤爐爲雞舍升溫,而自己家只有一個電烤爐,遠遠不夠,王波只好半夜去村裏挨家挨戶的借電烤爐,足足借了10來個,這才讓雞舍溫度升高達到標準。

雞苗沒有再凍死了,王波卻爲此一夜沒有閤眼,第二天馬上去購買了十個電烤爐,還買了發電機,生怕雞苗再次被凍死。王波足足守了幾百只雞苗兩天兩夜。

爲了搞好土雞養殖,王波白天總是呆在養殖場,觀察雞的生活習性,檢查他們的糞便是否有病變傾向,定期爲養殖場消毒;晚上則趴在電腦前學習土雞的飼養技術,他的養雞技術不斷提高。

天然氧吧養出純正土雞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波購買的第一批雞苗絕大部分存活了下來,這讓王波堅定了自己的創業決心,於是大膽地購買了第二批雞苗800只,第三批雞苗500只。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和教訓後,王波對這兩批雞的飼養應對自如,全部的雞苗成功度過20天的危險期,看着自己精心呵護的雞苗一天天長大,王波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王波佔地70多畝的養雞場距離宜瀘高速怡樂出口僅僅幾公里,毗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峯寺,緊挨金牌農家樂青峯山莊,“這裏海拔將近700米,森林覆蓋率達78.13%,終年青山綠水,雲霧繚繞。”王波說,在這樣的環境下,土雞如同生活在天然氧吧的“寵兒”。

如今,9個月過去了,在王波的養殖場近兩千只雞已到出欄期,成天圍着雞打轉轉的王波成了大家眼中的養雞專家,雖然父親嘴上依然不贊成兒子搞養殖,但是每天卻任勞任怨的'幫助兒子打理養殖場,“養雞雖然累了一點,但我覺得很快樂,既能創業致富又能照顧家人。”

王波信心十足地說,年底他準備把規模再擴大一點,成立專合社,修建生態農莊,帶動鄉親共同致富。

從販菜到種菜 富陽“蔬菜大王”的創業之路

“城市固然有機會,鄉下卻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華離開杭城,回到小山村,嘗試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他一口氣承包下多個山頭的復墾土地,每日奔走在山頭之間。年過五旬的他,準備“再大幹一場”。拓路、墾地、開荒、種菜,同樣是種地,熟諳蔬菜市場之道的他,卻種出了不一樣的未來。更讓朱楚華欣喜的是,家鄉因爲他的歸來,漸漸起了變化。

別離的,是迷濛的城裏月光

從富陽洞橋鎮中心出發,麪包車載着我們從國道走到村道,再走到坑坑窪窪的機耕路。繞着大山一路盤旋而上,顛簸近40分鐘,車子纔在山頂的一片空地前停下。朱楚華興奮地跳下車說:“下車嘍,我們到了!”

眼前是一片梯田,收割好的油菜秸稈,堆放在田頭,我們彷彿聞到了一股清冽的油香。這是朱楚華今年試種的80畝油菜,卻並不簡單:“這可不是一般的油菜,油菜籽早被杭州市種子公司預定,明年就是杭州地區的油菜種苗。”

2011年回鄉至今,朱楚華先後承包下洞橋鎮400多畝高山土地,是當地高山蔬菜種植面積最大的農戶。但這條“回鄉”路,走得並沒有現在看起來那麼清晰。

上世紀90年代,朱楚華把生活的目標牢牢鎖定在城市。他和其他兩位老鄉來到杭城,開始販銷蔬菜。每年7月到11月,瞅準本地蔬菜供應短缺的商機,三個人輪流跑到海南、蘭州等地,販銷蔬菜到杭州,賺取利差。

他們的努力也得到了最好的犒賞,從最早的艮山門蔬菜市場,再到三裏亭蔬菜批發市場,一個40多平方米的鋪位,年銷售超過2500萬元,也贏得了“蔬菜大王”的稱號。

生意穩定後,朱楚華索性鼓動兒子、兒媳進城,又在三裏亭市場附近租下120多平方米的房子,開起小飯館。兩代人,雙管齊下,邊忙蔬菜販銷,邊張羅飯館生意,每年幾十萬元收入,好不滋味。艱苦打拼近十年,在杭城買房落戶,已近在咫尺。

然而,市場瞬息萬變,就連“蔬菜大王”也無法確保永勝。2005年開始,隨着物流、電子商務飛速發展,蔬菜販銷生意陷入困境。以往冬瓜1.5元/斤自海南買進,7元/斤在杭賣出,現在利潤最多隻有0.2元/斤。

南京、蘇州、上海……朱楚華和夥伴開始尋找新領地,一度還在南京包下500畝土地,打算合夥種菜賣菜,但因水土不服、缺乏管理經驗,終以失敗告終。

心灰意冷之際,一次偶然的回鄉之旅,朱楚華聽說洞橋鎮實施下山移民工程,騰挪出大量高山復墾土地,無人認領。高山土地,這四個字眼讓朱楚華很心動。做了那麼多年的蔬菜生意,他明白市場對反季節蔬菜的現實需求,也深知市場對生態種植的潛力需求。

朱楚華有些爲自己的大膽想法所驚訝,但他確信,與其四處奔波販銷,不如回家自種自賣。憑着十幾年的客戶積累,肯定不愁銷路。2011年,不顧家人反對,朱楚華獨自回鄉承包下洞橋鎮大羅山頭第一片200多畝地,開始種植辣椒,首年銷售額達100多萬元。

一舉成功後,老伴朱秋雲和兒子朱城樑才放下心來。2011年10月,朱楚華關了城裏的飯館,一家兩代人“舉家回遷”種菜。“回頭想,哪怕當年在杭買了房又如何,生意一有變化,一家人在城裏怎麼活下去還是個問題。”

朱楚華覺得,回家的感覺踏實多了,至少這裏人熟、地熟。

拾起的,是枕着泥土的踏實

站在陳莫山頭,指着對面更高、更青翠的另一個山頭,朱楚華的兒子朱城樑告訴我們,那是老爸回鄉後“相中”的第一塊山頭。

回鄉後的短短兩年內,朱楚華一家快馬加鞭“吃下”大羅山、陳莫山、青嶺山三個山頭。什麼樣子的山頭才能入老朱的“法眼”,他自有一套標準:海拔要在400米以上,有天然高山灌溉水源,周邊沒有污染源,要求純綠色、純天然。

挑中的山頭,要修通上山的小路,土地得重新翻過,基地要全部鋪上滴管,裝上太陽能殺蟲燈,開塘引入山泉水。朱楚華的目標,是把城裏現代化的種植理念,和鄉里純天然的自然條件結合起來,這纔算“完美”。

許多村民,起初並不理解朱楚華。在基地當幫工的村民朱小仙,一度覺得老朱的種菜方式有點怪。比如,他放着平地的田不要,非得跑到高山上,“自己找罪受”,又比如種菜必須遵守很多“新規矩”,不準噴農藥,何時修枝條、枝條如何修都有嚴格規定。

漸漸地,朱小仙看出了門道:按規定時間修枝,老朱家的茄子比普通農家的多長一茬,4月份種下去收穫一撥,到8月再收一茬。苦瓜藤1.2米以下側枝全部剪掉,結出的苦瓜又多又大。跑到高山種蔬菜確實辛苦,價格卻比應季蔬菜賣得好。“原來這樣種菜才賺錢。”朱小仙恍然大悟。

兩年多下來,朱家的高山蔬菜基地,從最初的黃瓜、辣椒,到黃秋葵、苦瓜、西蘭花、松花菜,品種越來越多,收入也跟着上去。去年,朱楚華第一季種植的黃秋葵,供應市場的時鮮蔬菜不算,留下的100斤黃秋葵種子就賣了10萬元。

看到老朱的成功,洞橋鎮不少人紛紛向老朱取經,加入種植高山蔬菜的行列。

沈成,里仁村的“70後”。和洞橋鎮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他一直在鎮上的自行車配件廠上班。得知朋友朱城樑回來開山種菜,他辭職回了鄉,從20畝高山土地開始,今年擴種到100畝,收入是打工的兩倍。“老朱父子讓我知道,回家種地照樣賺錢。”沈成喜滋滋地說。

何利平,洞橋鎮香榧承包大戶。在朱楚華的啓發下,2011年老何在400畝香榧苗地裏,套種一季高山蔬菜,第一年採收300多噸,增收30萬元。

短短兩年間,高山蔬菜在洞橋鎮實現“零突破”,種植面積近1000畝。越來越多出走的人們漸漸回鄉,原本空置的房屋點亮了,原本荒廢的土地墾綠了。小小鄉鎮,因爲朱楚華的回鄉,充滿了生機。

歸來的,還有一闋田園牧歌

每天6時半起牀,4時半下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朱秋雲回洞橋鎮後的工作節奏。

從前在城裏開餐館,每天早上9時開工,忙到晚上12時收攤,次日周而復始。現在的生活,對於朱秋雲來說,久違卻又熟悉。

到了夏天,收菜忙碌之時,每天十來個幫工齊齊坐進一輛麪包車上山。幫工大部分是同村的親戚,大家有說有笑地幹活,閒下來就一起聊天,時光彷彿回到了小時候家家戶戶走親串門的日子。

朱楚華一家如今住在里仁村的老房子裏。過去,這間老房子只有過年纔有人氣。現在不僅多了條忠實的土狗,豬欄裏還圍着三頭豬仔,院子裏還有十來只雞。幾天前老朱還抱回來一隻臉盤大的烏龜。鄉里人家的大門,總是敞開着歡迎每位來客。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回鄉後,朱楚華一家感受到城裏難得的靜謐與愜意。

這段時間,同樣感到心安的,還有洞橋鎮黨委書記許玉鈞。

2011年到洞橋鎮上任,許玉鈞驚歎這裏的美麗:這個富陽市西北山區的鄉鎮,南有富陽市最大的巖嶺湖水庫,北有萬畝香榧林。但因靠近山區,這個農業主導型的鄉鎮,始終沒有打響自己的農產品牌。年輕一代的農民紛紛外出打工,傳統農業發展停滯甚至還在萎縮。

“不能讓洞橋鎮發展農業的先天優勢白白浪費。要是能改變農戶觀念,接軌市場,相信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是可以實現的夢想。”許玉鈞定好了發展洞橋農業的16字箴言:物色能人,扶持大戶,培育基地,帶動農戶。“物色能人”成爲他首要的任務。

朱楚華就是他兩年來尋到的能人之一。2011年,得知朱楚華回鄉發展高山蔬菜,卻因大量投入出現資金週轉緊張,許玉鈞立馬以個人信用擔保,爲朱楚華臨時借用10萬元貸款以解燃眉之急。“老朱種的高山蔬菜第一季市場反映就很好,鎮裏太需要像老朱這樣既懂農業、又懂市場的能人。”

老朱一家的行動也在印證許玉鈞判斷的正確。今年,朱城樑張羅了一個“洞橋鎮優質農產品展銷中心”,把高山蔬菜、洞橋米餜、香榧等十多樣農產品齊集起來。“農產品部分走原有的批發渠道,部分直供給餐飲機構、大型食堂,剩下的走小區蔬菜配送。”這是洞橋農產品,首次以統一品牌的形式向外推廣。

越來越多的農業能人,加入到洞橋鎮的農業發展隊伍中。兩年來,富硒大米、小小塢藍莓、“文曲”鐵皮石斛等品牌相繼在洞橋鎮落地生根。2012年洞橋鎮五大特色農產品年產值達250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300萬元,2015年預計可帶動農戶增收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