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創業拼什麼

學識都 人氣:2.34W

“內容創業”已成爲一個站得住的概念。

內容創業拼什麼

與很多創業概念所不同(比如 O2O),內容創業一般一開始就有現金流。現金流狀況非常好的內容創業項目,甚至不需要任何資本注入。  它本身就是一個能成立的生意模式。

當然,也有不少內容創業項目取得了大額的融資,並開始邁向除卻廣告模式之外的商業模式。

我將其稱爲:商業迭代。

去年年底,一個名爲“四番羣”的微信羣,攢了一個年會。羣中一位有“互聯網女俠”之稱的羣友,現在正在搗鼓一些天使投資的樑寧,提到了媒體的三大價值:廣告價值、公關價值和連接價值。

媒體具有廣告價值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媒體具有公關價值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雖然軟文這件事,在我看來,從來都是上不得檯面的事。連接價值,稍微難以理解一些。

有一些媒體,由於它的內容關係,經常會和一些大佬接觸。這種媒體就是大佬們中的一個橋節點。在合適的時候,它能爆發出很強的力量。

一家已經申報創業板上市的媒體,它的創始人,這個橋節點,給他以很大的幫助。公號生態裏,其實頗有這樣的內容創業項目,有的甚至已經估值過億。

不過,在我看來,在樑寧的連接價值基礎之上,媒體將會蔓延出一個全新的價值——交易價值。交易價值建立在大規模的連接之上。而不是前面所提到的大佬的橋節點,那個從人數規模而言,並不大。

請允許我稍微岔開去一點。

《知識分享,紅利期還有多久》。中間有一段話:我們那一代,70 後,跟我們父母那一代,消費觀截然不同,80 後比 70 後好一些,90 後和我們比,完全是不同時代的人,消費觀差異相當巨大。那麼我強調一點,最近幾年,互聯網最大紅利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差異!

這段話我有所感悟,但這段話並沒有說明:到底是什麼消費觀差異。70 後的我,和 90 後的我的學生,消費時究竟有什麼不同?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我想明白了這裏的差異。年紀稍長的人,他們的消費觀念是:趕集。年紀很輕的一代,他們的消費觀念是:隨需隨買。

可能一個年紀很輕的人,ta 不一定會購買中年人的東西,但當未來ta進入中年後,ta 也會購買。但 ta 的消費方法論和 ta 的前輩並不同。

我是一個七零後生人。在我的記憶深處,存在過“飢餓”二字。畢竟,真正迎來供給大富裕的時代,是八十年代以後的事。我一度有“攢”貨的習慣,比如在某電子商務網站上,一單超過 99 的購買金額可以免運費,我會攢着這個貨物湊單購買。

我第一臺電腦的硬盤只有幾十個 MB ,這養成了一直到前年我第一次開始使用 MacBook 時,非常不習慣地問別人:我的電腦在哪裏?我需要知道自己硬盤空間還有多大。

但今天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恐怕飢餓二字,和他們並沒有什麼關係。你可以批評他們“衝動消費”、“不理性消費”。但你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隨需隨買,事實存在。而且,我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即便等他們人到中年,他們的消費觀念依然是:隨需隨買。

這種骨子裏的方法論,是很難改變的。

前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消費其實一趟趕集,比如週末一起去逛商場——請注意這句話,兩個要素:時間、地點是中心化的。

互聯網時代,還是趕集。互聯網解構掉了時間,7*24 小時都可以消費,但交易場所依然是集中的。比如淘寶,比如京東。這種集中體現在,你登錄網站的首頁,開始“逛”淘寶、“逛”京東。

設想這樣一種場景。某媒體文章介紹一種東西很不錯。天花亂墜之餘,它只是提到了這種商品的名字,並沒有購買指導。這會讓年輕人很不耐煩。我已經多次看到這樣的評論:講了半天不給購買鏈接,你逗我啊?

這和過去的媒體時代是何等不同。傳統媒體在介紹一個產品時,還生怕讀者以爲是媒體的軟文,有失操守。但在今天,你不赤裸裸地放出購買鏈接,反而會被你的粉絲、用戶唾罵。

從一個內容出發,引起購買興趣,其實是消費的去中心化。時間已經去中心,購買都去中心。即便商品仍在淘寶頁面上,但消費者並不是從首頁進入進行一番搜索或閒逛,而是直達商品頁。有些消費者甚至會認爲,這就是這個內容背後的運營者在售貨,淘寶也好京東也好,與 ta 本人無關。

無論是廣告價值,還是公關價值,這是一個三方的商業模式。媒體將其用戶(讀者)作爲一種注意力,轉賣給第三方,也就是甲方。但交易價值,是一個兩方的'商業模式,用戶即甲方。交易價值建立在一種連接之上,就算是具象的形式,都需要購買鏈接。

不得不說,廣告價值的毛利率高,交易價值的毛利率低(如果是實物的話)。但有趣的事是,依託高毛利率的廣告媒體從來不是什麼規模龐大的生意。

紐約時報全球知名,但從商業角度看,它不是一個大公司。但依託低毛利率賣貨的企業,無論是沃爾瑪,還是京東,都是市值巨大的主。但凡有勃勃雄心的內容創業者,一定會不僅僅侷限於廣告模式。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交易便捷,代際人口交替帶來的觀念變化,爲最終達成去中心化消費的內容通道,建立了可靠的基石。廣告價值依然存在,交易價值將在 2019 年規模化的得以凸現。是爲商業迭代。

過去的 2018 年,總讓我感到這樣一件事:內容創業在廣告模式上的戰鬥,大體已經結束。

未來的廣告投放,主要集中於兩個地方:其一,渠道。比如今日頭條,或者騰訊的效果廣告。當然,還有一些其它內容渠道也能分到一杯羹。其二,頭部大號。這些頭部大號,動輒大幾百萬粉絲,與甲方有極強的議價能力,部分甚至可以僱傭成體系的銷售團隊。

腰部的內容創業項目,廣告上不是不能分到,而是說,基本屬於等人吃完了肉去喝點湯。影響力在腰部的,通常都是垂直性質的,無論是內容垂直,還是地域垂直。否則,做不到頭部,屬於能力極其有限。垂直內容創業項目,必須着眼於交易價值,這是應戰頭部大號的唯一機會。

即將展開的 2019 年,是內容創業市場上的洗牌年。所有的內容創業,彼此都是競爭關係。用戶大盤已經不再有飆升式的增長,純人口統計口徑上的紅利已經耗盡。

有人曾經在一臺電視節目中提到,內容創業必須精耕細作。在場的我,咄咄逼人地問她:什麼叫精耕細作?其實我是有答案的。那就是挖掘交易價值.

讓我再一次重複 caoz 的這句話:

最近幾年,互聯網最大紅利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差異!

請千萬不要忘記,他們“隨需隨買”的重大特徵。

TAGS: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