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少爺25歲CEO孟兵的創業故事

學識都 人氣:9.41K

下面本站小編分享關於西少爺25歲CEO的創業故事,希望各位能好好借鑑西少爺CEO孟兵的創業經驗!

西少爺25歲CEO孟兵的創業故事

一年前,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互聯網思維肉夾饃西少爺開張了,當時引發了輿論轟動,八姐恰住五道口,也見識了排長龍買肉夾饃的風潮。一年後,八姐見到了西少爺的創始人孟兵,眼前的他似乎依然青蔥,但笑容卻不太青蔥。

一年間,孟兵經歷了很多:從6、7個人的小作坊,到現在有了5家門店,管理160餘人,搬到了高大上的望京soho,甚至,他還在計劃着到今年底開到30家店,管理1000人;他經歷了創始團隊的拆夥分裂,又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孟兵的這一年,從IT到互聯網+公司的CEO,其精彩程度完全都可以寫一本書了,譬如說“霸道總裁生成記”。那麼,現在的孟兵的生活是怎樣的呢?他又將如何適應新的身份管理千人的團隊呢?西少爺這個89後的年輕團隊是否能最終走下去而不折戟呢?來,聽聽八姐和孟兵是怎麼聊的。

孟兵:25歲做好CEO壓力很大

八姐:一年前你每天都在幹什麼?

孟兵:一年前啊,(笑),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做收銀員,就是數錢。而且數的錢大多是10塊5塊。還要做一些很瑣碎的事情,比如,打掃衛生等,當然也會想想怎樣優化和經營。去年四五月份,那個時候我睡覺很少,每天凌晨兩點睡覺,五六點鐘起牀,只睡幾個小時。

八姐:現在呢?每天在幹嘛?

孟兵:現在我依然睡得少,沒有假期,我現在精力主要放在幾個事情上。第一是學習。我每天會強迫自己花四五個小時的時間學習,學習怎樣管理、怎麼做好 CEO。(他書桌上一整排管理學的書籍,其中幾本《哈佛商學院管理全書》最打眼。)另外,我還會參加一些培訓,比如CEO的培訓課程,再比如會邀請牛人來給我上課。第二,我的精力花在“人”上面,就是如何挖到優秀的人,並和內部的團隊溝通如何做好這件事。第三,我會花很多精力思考公司的戰略方向,比如,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當有很多做外賣的、做公司的團購來找我們,我們要不要做,爲什麼拒絕?我們要堅持什麼?這些都是要思考非常清楚的。包括我們產品結構的體系及品控,如何在不同的店裏吃到我們一樣口感的肉夾饃?我們要擴張到不同的市場甚至不同的國家,產品結構應該調整成什麼樣?如何去更新如何去判斷這個產品要不要進入這個市場,它的口味要不要做調整?等等。

八姐:有壓力嗎?

孟兵:當然有,我現在還沒有滿26歲。一個25歲的創業者,畢業後還沒多少經驗,馬上要管理一家上千人的公司,同時,這家公司被很多人關注,我個人的學習成長壓力還是非常大的。所以我每天我花更多的時間是學習,我那個桌上什麼東西都沒放,就一摞書。我的手提包裏就放兩樣東西,一個是我的電腦,另外就是一本書。書就是經常在換,不同的書。

創業一年下來西少爺交了哪些學費?

八姐:大家都說創業有很多困難,在過去的這一年你們遇到最大的坑是什麼?

孟兵:創業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我們交過很多的學費。比如說招到一些不合適的人,一定是要付出時間和成本去嘗試。如果說你的部門結構設置不合理,你內部的工作方式不合理,你可能需要兩個月去糾錯,那你就損失兩個月發展的時間。

之前,我們還曾經考慮過建一個很大的工廠,對產品進行集中加工,功能類似中央廚房,並且需要大筆投資,起碼是5千萬。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上面研究,但後來發現這些精力都白費了,因爲管理工廠是一個特別複雜的事情,它本身就是一個商業模式,它的複雜性可能比做連鎖本身還要複雜,一方面目前我們自己搞不定建這麼大的工程,另一方面我們一個團隊沒法同時做這兩件事。

八姐:之前媒體報導比較多的股權糾紛,那個也是一個坑嗎?

西少爺:對於創業者來說我覺得那不能叫坑,它應該是一個必須要成長、必須要學習的事情。

我身邊至少有100多個創業者朋友,據我瞭解,他們中有30%的團隊在天使輪或A輪融資中都出現過和我們類似情況,另外一些則可能沒有分開,大家也不知道。所以我認爲,從創業一開始就需要學習組織架構怎麼設置,股權登記、退出制度如何制定。這件事情對於我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長,我相信它對所有的創業者,也應該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在不少CEO特訓班裏,如果有5節課,其中有1節肯定是講創始人股權這樣問題。

互聯網+風口下,孟兵說:我只想靜靜地做好產品

八姐:互聯網+風頭正勁,很多人都說,西少爺是互聯網思維做餐飲的典範。對大家都在說的用互聯網的思維做營銷,你是怎麼看的?

孟兵:那天有一個朋友說用互聯網思維怎麼營銷?我跟他說,說出這個話的人既不懂互聯網也不懂營銷。

我覺得互聯網是一次技術革命,就像100年前電力帶來的革命一樣,開始發明的是電燈泡,後來有了很多電力衍生產品。互聯網也是一樣,最初從實驗室軍用的互聯網,再到民用的,PC誕生再到PC系列的互聯網,現在到手機端互聯網,再到萬聯網,它是一個一步一步變化的過程。到最後互聯網的概念可能就沒人再提了,因爲它就像空氣一樣,你不會去關注它,但是卻它無處不在。幾年前互聯網還是一個行業,現在已經稱不上是一個行業,將來大家會體會到它是一個非常基礎的工具。現在很多人將互聯網當做一個傳播的方式,這可能只領會到了其中的一面。

我們之所以專注做線下產品,那是因爲這始終是問題的本質。而營銷,我們是這麼看的,營銷有兩個歷史階段。一個階段是我們替產品說話,我們去拍電視廣告,去印報紙廣告,說我們的東西特別好,快來買。第二個階段就是讓產品說話,你的產品本身有口碑傳播,顧客願意分享,就是口碑傳播讓產品說話。爲什麼現在才進入第二個營銷層次的.時代,是因爲在傳統的口碑傳播中,當一個顧客對你的產品有差評的時候,他會告訴11個人,當一個顧客對你的產品滿意的時候,他會告訴身邊的5個人。這個是傳統的口碑傳播原理。爲什麼是11個人和5個人,那是因爲過去沒有朋友圈、微博這樣的自媒體,我們發一條微博、朋友圈起碼都好幾百的粉絲看到。

現在一個很大的不同則是,我們經常做一個決策買東西,很可能是因爲看到了朋友圈、微博裏朋友分享的信息而受到影響。互聯網最直接的效應是放大了口碑,讓口碑成爲了一個特別重要的營銷環節。所以爲什麼小米一直在提口碑營銷?這是因爲互聯網改變了傳播的方式。

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重視的是第二層的營銷——讓產品說話。對於我來講,作爲公司裏最核心的負責人,我去抓什麼?我抓的核心就是產品和服務。在我們公司,產品的評價體系是1和0,而不是打70分、80分、90分。0分是你要覺得好吃,但是可能不會發朋友圈分享,這個就不行,這說明還是不夠好吃,沒有超出預期。1分就是合格,是不光好吃,還要發一個朋友圈、發一個微博,不光發了,恨不得自己還給自己點個贊,這個是1分。

這是我們理解的互聯網本質,我們更願意用產品說話,所以我們就有的放矢了。我們不去做外賣,但是我們特別沉着特別淡定,因爲我們知道並沒有失去什麼?我們在堅持自己做對的事情,不受外界干擾。

八姐聊了這麼多,孟兵的觀點還是讓我聽進去不少,覺得這個青蔥少年有料。但對於不滿26歲的他以及他的年輕團隊,號稱要做中國的“麥當勞”把肉夾饃賣到美國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之大任是否能抗住,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