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孩的創業故事大家都該讀讀

學識都 人氣:5.73K

在百度李彥宏連遭痛擊的日子裏,一篇角度獨特的文章多次出現在邦哥的朋友圈,並不出意外獲得了10W+的閱讀量。標題是:《你的教育,正在把孩子培養成Google,還是百度?》

這個女孩的創業故事大家都該讀讀

文章提到,在某種程度上,企業的發展軌跡正是其擁有及管理者個人意志的體現,更是人生觀、價值觀、社會環境、教育背景的折射。

以下是部分摘選:

1998年9月,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成立了Google公司。

2000年1月,李彥宏和徐勇成立百度。

兩家公司均以搜索爲主要業務內容,技術相似。

十餘年後的今天,Google成了全球訪問量最高的站點,並在瀏覽器、雲存儲、操作系統、無人車、太空探索、可穿戴設備等多項領域取得成就。母公司Alphabet旗下包括:研究生命科學的Verily,主要研究智能隱形眼鏡、可分析注射進血液中納米粒子的手腕電腦、讓生命避免死亡的`抗衰老研究等;Sidewalk實驗室,這個團隊想把月球探測器應用到城市生活中;Titan無人機項目……等等。

反觀百度,穩居國內搜索引擎的第一把交椅,身處“舒適區”,創新乏力,利潤快速增長。2015年6月,李彥宏在百度糯米“會員+”戰略發佈會上表示,百度賬上有500多億現金,拿200億投給糯米。(邦哥補充:並在幾個月內曝出“血友病貼吧被賣”、“青年魏則西之死”兩件引起互聯網大地震的醜聞。)

爲什麼15年前幾乎同時起步、10年前先後上市的兩家相似企業,差距會越走越大?

貝佐斯說,人生最有意義的部分,就是你做過的那些選擇:

“善良比聰明重要。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容易,因爲它們與生俱來,但選擇往往很困難。”

可以說,在起跑階段並駕齊驅的Google和百度,今天之所以相去甚遠,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它們選擇了不同的路。

“魏則西”事件後,有媒體請到了一位百度前員工,非常非常熟悉搜索業務,談談他眼中的癥結所在。信息量極大,可能是輿論場中對這次風波最爲鮮活的一次觀察。

這位前員工提到:

在每次百度被爆出負面新聞(是的,幾乎都來自於醫療推廣信息)後,高管羣裏總是一副受害者論調,鮮有反思。更有甚者,還會喊口號表明對百度的愛和忠心,讓“廠長”放心。在這種氛圍下,內網中哪怕是有員工以較爲個人情緒化的方式探討百度的責任,也會有人出來駁稱這樣的言論居心叵測,不想爲了公司好。

回憶起百度還在中關村辦公的年代,李彥宏與員工之間還並非這種“皇上與太監”的管理關係,那時他還是一個可以走近一線員工工位,聊家常、傾聽一點意見的管理者角色,時常面帶微笑。這些年來的轉變,也令筆者略感困惑。

自與360對壘以來,百度的“狼性文化”建設,最終以這種“馬屁文化”定型。李彥宏或許從來沒有意識到,當時輿論所指的百度缺乏狼性,主要不是指員工缺乏進取精神,而是指領導層的決策保守、業務只能守成而不能開疆拓土。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真正的百度文化傳統(如第一段所介紹的時期)所提倡的反思精神、獨立思考的精神,蕩然無存。反而是那些善於阿諛奉承、掩蓋問題、官僚做派的中高層如魚得水。而這一切,“廠長”或許明白,或許不明白,一線和中層的員工也鮮有能真正瞭解原委者。

百度管理層暴露出來的問題,無非說明,這是一個忽略精神建設,注重物質的時代,尤其在中國——

2013年底,法國市場調查公司益普索(Ipsos)發佈了一項調查結果,在20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中國人對物質的熱衷程度遠高於其他國家,位居榜首。

有71%的中國人表示,物質財富=個人成功。

從全球來看,僅34%的人同意這一觀點。

在美國和日本,近八成人反對將物質等同於成功。而在瑞典,高達93%的民衆對這一看法嗤之以鼻。

在這樣的迥異的價值觀下,國外家庭成長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本文這位誓要挽救蜜蜂、保護環境、改變世界的11歲女孩,用她創收千萬的經歷告訴你,家庭教育對人生價值觀、以及企業塑造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