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美麗謊言矇蔽雙眼

學識都 人氣:5.99K

   "北京一貿易公司要融資3000萬元,被投資商以合作信譽金的名義收取35萬元,並答應15個工作日投資到位,可是兩個月過去了,資金還沒蹤影……”

不要被美麗謊言矇蔽雙眼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統計,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4200多萬戶。但是,中小企業在創業發展過程中無一不遭遇缺少資金之痛,很多企業因爲資金鍊的斷裂而不幸夭折,更多的企業則因爲缺少繼續發展的資金而舉步維艱。中小企業缺少資金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直接的市場融資渠道。
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主要有幾種方式:信貸支持、證券市場、融資租賃、基金資助、民間資本、國際市場開拓資金。不可否認,通過這些融資渠道很多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但也有很多急需通過融資擴大發展的中小企業遭遇了融資騙局。那麼中小企業如何規避融資風險呢?日前,有關專業人士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爲企業融資規避風險提供一些借鑑。
項目融資中撰寫商業計劃書也有“套”

“不規範是最大的問題。很多項目方沒有按照正常的遊戲規則來操作,讓很多非常有潛力的好項目與望眼欲穿的投資者們擦肩而過。”上海埂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吳田平向筆者分析了融資過程中存在的不規範操作所帶來的問題。

據吳田平介紹,在他的工作實踐中,好項目因爲商業計劃書不合格而錯過融資良機的案例比比皆是,主要就是因爲企業負責人對融資和風險投資的認識有誤區,沒有按照正常的遊戲規則來運作,商業計劃書的針對性不強,使得項目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而編寫商業計劃書的直接目的是爲了尋找戰略合作伙伴或者風險投資資金,融資也確實需要向有意向的投資者提供商業計劃書供論證。然而,現實中出現許多以所謂的投資公司、投資財團名義利用商業計劃書詐騙的現象。
那麼如何在項目融資中防範商業計劃書詐騙呢?
 
 吳田平結合其公司幾年來爲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經驗分析了兩種常見的商業計劃書詐騙現象,希望引起中小企業重視。

1、打着投資者的`名義要求需要融資的單位出數萬元直至數十萬元,由其指定機構編寫商業計劃書,然後找藉口否定投資而賺商業計劃書的編撰費。如深圳一公司打着國際知名企業的名義向130餘家企業騙取700多萬元商業計劃書編撰費。

2、對已經具有商業計劃書的融資單位要求重新出高額費用編撰商業計劃書,然後也是找藉口否定投資而賺商業計劃書的編撰費。如昆明嘉豐公司多年從事桉樹栽培與種植研究,已取得政府的科技進步獎,爲了產業化經營需要融資8000萬元,已經組織專家撰寫了商業計劃書。可是,一家“美國投資公司”北京代表處以確定投資的名義要求該企業出20萬元由其指定機構編寫商業計劃書,誰知該“美國公司”在騙了好幾家融資單位的商業計劃書編撰費用後消失了。後來,昆明嘉豐公司負責人找到埂莎,經過專家詳細分析,昆明嘉豐公司負責人真正瞭解了投資商要看的是規範完善的商業計劃書,而不要求商業計劃書是哪個機構編撰的。實際上嘉豐公司原來編寫的商業計劃書已經很有基礎,埂莎公司將其稍作修改就得到正規投資方的認可。

有關專家還指出,防範投融資風險企業要有相應的應急預案,更要關注啓動的程序,把握好訴訟的策略或者非訴訟的策略,以主動地姿態去解決在投資過程當中所面臨的風險,這樣企業就能夠很好地應對相關的法律風險,有效解決其所面臨的危機,以促進企業可持續地、健康穩定地發展。

    相關案例 及時專業分析避免了一場融資騙局

一家以經營鍊鋼生鐵、鐵精粉的貿易公司,因資金短缺決定融資。自去年6月至今,該公司不但沒有融資成功,還花去了20多萬元,碰到的融資公司幾乎都是騙子公司。今年3月,該公司與中國JR股份有限公司洽談後簽訂了一份融資服務合同,對方讓該公司交三十五萬元的合同履約金。合同約定自交合同履約金之日起15個工作日資金到位,可是已過去3個月,還沒到位,該公司在5月14日找JR公司要求退回履約金,可JR公司堅持說資金沒問題肯定成功讓再等幾天,該公司讓JR公司退款,JR公司開了一張退款支票日期寫的是5月26日,他們說“如5月26日之前款不到位就去存支票”。後來,該公司找到了上海埂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行相關諮詢。
  上海埂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吳田平分析認爲,根據國際融資慣例,資金方不應該向項目方收取任何費用,只要向項目方提出收取任何費用的資金方都是不規範的,事實證明最後都是騙局;中國JR股份有限公司的說法不可信,雖然從JR公司的名稱上看是中國公司。而從它的網站看,它是在香港註冊的,在海外註冊這樣的公司很簡單,但沒有查到他們投資成功的案例。從該公司收費且不按約定時間投資的情況看,存在很大的風險(因沒看到具體合同,只能是下一個簡單的結論);“退款支票日期寫的5月26日,款不到位就去存支票”,這做法不符合銀行的管理規定;在北京、深圳類似的融資機構很多,他們通常騙一段時間就會消失,拿了騙款就走了。最後埂莎公司給出的建議是:在還能找到對方公司前趕緊向警方報案,拿回35萬元,減少損失;可以與具有投資實力,並在中國已經投資的資金方合作。

最後,該公司根據上海埂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諮詢建議,拿回了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