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效應:李寧個人財富一天飆升1億

學識都 人氣:1.87W

2004年,北京奧組委宣佈開始奧運贊助商招標工作。當時少有公司創始人親自去奧組委遞送標書的,但李寧就是一個。

飛天效應:李寧個人財富一天飆升1億

炎炎夏日,李寧和李寧公司的CEO張志勇以及公司一干人等,擡着裝有投標書的箱子走進了北京當時的奧組委所在地青藍大廈,標書上的投標數字是臨出發前十分鐘才填上去的,當張志勇把這個數字往空格里填寫時,手都在顫抖——對於李寧公司而言,那幾乎是需要賭上全副家當的“冒險”。

此後的結果讓李寧很失望,阿迪達斯獲得了2008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資格。李寧牌只能繼續依靠每一小步來獲取勝利。

四年後,李寧邁出一大步。8月8日晚,李寧點燃了第29屆奧運會的主火炬,在點燃這個高懸於鳥巢上方的火炬前,這位前世界體操冠軍用舒展的奔跑動作,從觀衆的頭頂上環壁跑過,這種姿勢中國人並不陌生,他們會聯想到“夸父追日”的豪情。

李寧是奧運會冠軍,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不容忽視,就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身家已達16億元。45歲的李寧勝利地完成了難度係數頗高的奧運點火任務。這同時也是李寧牌的勝利。李寧的個人財富也在週一李寧股價上漲後飆升3000萬美元。

李寧股份逆市飆升

隨着李寧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令人稱絕的方式,凌空飛渡全場點燃奧運會主火炬,該公司的知名度已在全球聞名遐邇。

跟隨品牌知名度飆升的還有在香港上市的李寧股份(02331.HK)。

週一,李寧的股價跳空高開約0.4元(港元,下同),以18元開盤,隨後一路上揚,至收盤時升0.62元,達到18.24元,升幅高達3.519%,成交量約1010萬股,涉資1.846億元,全天主動買盤超過50%以上,高峯時期愈70%。李寧的表現與當天的恆指及國企指數倒跌收場形成鮮明對比。

不僅如此,作爲體育用品公司,李寧昨天的股價表現也與其他內地廠商形成了強烈反差。同在香港上市的特步國際(01368.HK)、中國動向(03818.HK)及安踏體育(02020.HK)昨天分別下挫了20.833%,0.702%及3.304%,其中特步國際更是在盤中創下上市後的最低位1.86元。

根據路透中文網的披露,截至7月11日,李寧本人及通過其他渠道擁有李寧服裝公司約2.668億股股票,這意味着李寧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點燃主火炬的重任使得他個人財富在週一飆升了逾1億元。

香港股評家、富昌證券總經理藺常念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說:“毫無疑問,李寧在8月8日的‘奔月’行動爲它(李寧公司)帶來了一次免費的全球廣告效應,我看不到有其他什麼因素推動這個公司的股票價格在今天獲得逆市突破。”

藺常念表示,就目前來看,奧運股中李寧、特步、安踏等均在加強在內地的發展與擴張。問題是未來誰能在競爭中突出,成爲中國的“耐克”,佔據市場的品牌壟斷地位。“其實運動服裝本質上是相同的東西,誰先拿下品牌,誰就能勝出。”他個人認爲,擁有“飛天”效應的李寧或許在這次奧運會中會脫穎而出。

也是李寧牌的勝利

一直以來,運動員們的奧運賽場同時亦爲體育用品商們的競技場,中國體育用品市場因其巨大,在阿迪達斯和耐克等跨國巨頭的眼中,中國現在已經取代了日本,成爲它們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但是,李寧和跨國巨頭在市場上一對一的競爭並不多:目前,阿迪達斯、耐克的品牌定位較高,其消費者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而李寧、安踏等品牌則在二、三線城市擁有明顯優勢。

不過,這並非說明李寧牌與國際巨頭並行不悖,實際上,在李寧體量尚弱時,就少有的向國際品牌發起過一次正面競爭。這正是因爲奧運。

2004年以後的4年,正是體育用品市場發展最迅速的4年,阿迪達斯和耐克以最高峯時每天開張2家店的速度擴張,安踏異軍突起,市值與李寧接近。

在這個過程中,李寧則選擇了品牌國際化的`道路,將“一切皆有可能”的口號變爲商業文化,並且提供給消費者運動與時尚的體驗。他們採取了品牌國際化來吸引中國本土的“80後”消費者的市場策略。從簽約奧尼爾到西班牙男籃,他們變得越來越洋氣。

到了2006年,李寧公司又終於找到自己品牌的特點:中國元素。加入了東方元素後的產品,成爲市場時尚新寵,還爲李寧公司獲得過兩屆“IF設計大獎”

而此時,已經在品牌價值上固定下提升的李寧在2007年末則一口氣在北京、上海開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設施完備的旗艦店,以此作爲摩拳擦掌進軍一線城市的號角。

正面競爭已經來臨

此時,奧運會上的奧運營銷,就成爲體育品牌一個更爲重要的賽場。對於構成中國這個寬廣市場的每一個消費者而言,在自己的首都北京舉辦的奧運會顯然是一場不容錯過的民族節日。對於品牌而言,同樣不容有任何閃失。

阿迪達斯的佈陣相當嚴密,而耐克則一口氣贊助了24家中國的比賽隊。李寧只是爲體操、射擊等少數幾隻中國國家隊提供贊助。但是由於其多年來中國奧運隊運動用品的官方贊助商,公衆心裏還是會自然地把李寧公司與奧運聯繫起來。所以,奧運牌,是李寧的一張必打之牌。

失去贊助商資格,甚至不能結合奧運五環標誌本身進行營銷,但李寧不能放棄奧運營銷,而是需要做得更多。

來看看李寧之前做的,其CEO張志勇提倡用“顛覆性的思維來開拓體育營銷”,因爲“投入1塊拿回10塊,纔是我們這家小公司的戰術”。

張志勇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與阿迪達斯和耐克比花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沒關係,我們會在有限的資金範圍內,花小錢辦大事。”

李寧果然迂迴包抄,在跨國巨頭簽約中國運動員的同時,李寧簽約了後來獲得世錦賽冠軍的西班牙男籃,2007年,李寧成爲瑞典奧運代表團的合作伙伴,接着又成爲美國乒乓球隊合作者,美國乒乓球隊也將身穿李寧戰袍上場。

當然,李寧與央視的簽約更讓人津津樂道。阿迪達斯簽下了運動員,而李寧則簽下了轉播比賽的中央電視臺奧運頻道,儘管後來遭到了奧組委的干涉,但仍然小有斬獲。

在2008年的奧運會上,中國有近一半的獲獎運動員都將穿着李寧公司的裝備登上領獎臺。歐洲勁旅在奧運會中的上佳表現也將使李寧公司的國際品牌形象更趨於成熟。“我們也將實施‘奧運英雄榮歸計劃’。”張志勇告訴記者。

直到奧運開賽前,阿迪達斯和耐克等巨頭們已經明白,李寧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對手。它延續這種競爭的思路與態勢,直到這一刻的來臨——李寧在鳥巢上方奔跑了三分鐘,表達了中國的體育精神,也傳達了李寧品牌的意外勝利。

阿迪達斯和耐克等企業表現相對平靜。這是無奈,同時,因爲對中國這個龐大的體育用品市場的爭奪,不是一次、一刻的戰役。這場體育用品大戰早已經開打,也不會因爲李寧本人的一次舉世矚目的騰空而有決定性的改變。

因爲奧運之後的體育用品市場更爲巨大,可以說李寧品牌和阿迪達斯、耐克乃至安踏、KAPPA等的競爭纔剛剛開始。體育用品品牌的競爭包括渠道、品牌內涵、連續的體育營銷等方面。體育用品品牌的競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哪怕李寧能夠用爆發力在奧運會上展現風姿,但李寧牌還是需要更爲深厚的品牌與產品的建設能力,以及更能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持久力。

歸根結底,李寧牌面臨的不是飛人劉翔的110米欄,有着一飛沖天的可能。它面對的,是一場漫長的商業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