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淘寶創業項目

學識都 人氣:1.15W

“農村淘寶”屬於阿里巴巴集團2014年宣佈的千縣萬村計劃,以線下服務實體的形式推動農村的電子商務網絡覆蓋。

農村淘寶創業項目

 

張龍豔:農村淘寶合夥人的電商創業

26歲的張龍豔,是岔河村的村淘合夥人。從代購衣服、家電、食品到充話費、水電費,張龍豔的農村淘寶服務站表現得“無所不能”,而她的收入來源也主要依靠代購後的商家返點。

從代購衣服、家電到充話費、水電費,張龍豔的農村淘寶服務站“無所不能”。

村淘合夥人張龍豔:這就是他們來買東西了我記着,之後來貨了就劃了去。

每下一單都得記,要不就錯了。

張龍豔的服務站專門備有軟尺,她非常嫺熟地給村民測量三圍。她告訴記者,這可是當好村淘合夥人的看家技能,要不然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張龍豔正嫺熟地給村民測量三圍,這一工作可以讓她避免不少退貨的損失。

張龍豔:退貨太多了。怎麼回事,不是穿着很肥就是穿着太瘦。我一開始我也不會啊,我是從電腦上搜的。搜了之後看看怎麼量。

記者看見,小店裏來往的客人絡繹不絕,要買的商品更是五花八門,大傢伙都圍着張龍豔,你一言我一語。

前腳剛送走幾個顧客,後腳就有另一批顧客上門,張龍豔還得抽空替大傢伙收貨,提醒村民們來取快遞。 一上午的.時間,張龍豔忙得暈頭轉向,中午飯也顧不上吃。可是村民們一句暖心的評價,就讓她渾身又充滿了力量。

對於村淘合夥人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張龍豔覺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2015年8月,張龍豔聽說了農村淘寶招募合夥人的消息,她想也沒想,就報了名。26歲的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6年前,爲了給女兒做血管瘤手術,她和丈夫不但花光了所有積蓄,還負債6萬餘元。張龍豔的丈夫是工地建築工人,每個月的工資刨去一家人的開銷,所剩無幾。

她最大的夢想,就是改變這樣的生活狀態。然而,當她來到村淘合夥人面試點時,面試官的一句話卻像一盆冷水,讓她從頭涼到腳。

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資深運營經理殷經武:最起碼的話,你要懂互聯網,你要懂操作電腦最基本的辦公軟件,基本懂一些網購的經驗。

張龍豔只有小學四年級的文化,不單從未在淘寶上買過東西,甚至連打字都很吃力。

張龍豔只有小學四年級的文化,連打字都很吃力。面試官說的辦公軟件,對她來說更像是在聽天書。

眼瞅着機會就要溜走了,張龍豔急得眼淚直流。

張龍豔的倔強勁兒上來了。她把自己那雙因爲割草磨得全是老繭的手伸出來給現場的面試官看。

殷經武:她的雙手全是繭子,而且全是老繭。

面試官被眼前這個姑娘的勤勞和倔強感動了,決定給她一次嘗試的機會。

從面試現場回到家,張龍豔找到一個熟悉電腦的朋友,從打字到使用基本辦公軟件,再到用淘寶賬戶下單買東西,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一刻不停地學和練,終於在規定時間內掌握了所有技能,得到了這個每村僅一席的合夥人職位。

張龍豔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十幾個小時,終於在規定時間掌握了所有技能。

殷經武:就是這種拼勁兒,這種全力以赴、沒有退路的這種拼搏,確實也打動了我,又一次打動了我。

得到了村淘合夥人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張龍豔欣喜不已。但該如何將網購這個對於村民來說十分陌生的概念推廣出去?成了困擾她的下一個難題。老實的她只好走街串巷一家一戶地推銷,但是對於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兒童、連快遞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推銷對象來說,又談何容易!

張龍豔把整個村子跑了個底朝天,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

77歲的郝修廷,5年前老伴過世,如今獨自一人生活。老人的腿腳不靈便,很難走去5公里外的集市上買東西。可是,老人對網購毫無概念,張龍豔耐心地給他講解,磨破了嘴皮,最終老人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提出了他的購物需求。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龍豔磨破嘴皮,終於讓老人提出了他的購物需求。

張龍豔:說“有沒有中山裝,好多年沒穿過中山裝了。”

爲了不讓郝大爺失望,張龍豔瀏覽遍了所有的相關網店,一條條看評價,一件件的篩選,最後給郝大爺選中了這件中山裝。這是郝大爺第一次網購的成果,也讓他從此打消了對村淘的疑慮。

山東省莒縣桑園鎮岔河村村民郝修廷:好貨。你看,也不長也不短的啊。不是,你看,裏邊還有裏子。

從此,郝大爺時不時就會找張龍豔買點東西。對於這樣一個腿腳不便的耄耋老人來說,張龍豔成了她生活中的“柺杖”。

雖然張龍豔依託的客戶資源只有岔河村的1200多口人,可開業三個月以來,她的村淘服務點月均銷售額已達到了4萬元。

而根據阿里研究院發佈的數字顯示,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佔比不斷提升,從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預計2016年,我國農村網購市場將突破4600億。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要挖掘農民這個最大羣體的消費潛力。

要想發展農村電商,物流和基礎設施的“最後一公里”仍是最關鍵的問題。

清晨8點。每天,流向莒縣52個村淘點的貨物都彙集在此,等待裝箱。負責配送這些貨物的是兩輛標有“農村淘寶”字樣的卡車。2015年10月以來,這抹靚麗的橘色就成爲了莒縣的一道新風景。

負責配送貨物的快遞員成了莒縣的一道新風景。

山東省莒縣快遞員吳玉江:莒縣的地圖就跟鞋墊一樣,它是長的。我們這個不是有兩臺車麼,分南線跟北線。

岔河村第一書記田洪順告訴記者,近兩年來,爲了儘快實現快遞到村,拉動農村消費,政府投資了200萬元,將村裏的硬化路鋪了起來。

山東省莒縣岔河村第一書記田洪順:原來這個地方,296戶,全部都是土路。路不行,即使有淘寶網,這個物流公司也很難跑到這邊來。現在它就方便了。

隨着第一批52個村淘點投入使用,第二批的56個村淘點也在2016年元旦前建成了。可是眼下,村淘合夥人張龍豔又碰上了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