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鳴:以太陽能夢想經營人生

學識都 人氣:2.51W

本刊主編許奔流對黃鳴的評價是“以一個公民的自覺意識推動了羣體意識的覺醒,以一個企業的作爲拉動了一個產業的發展”。

黃鳴:以太陽能夢想經營人生

黃鳴今年48歲,頭髮已經白了一些,看不出來他喜歡踢足球,而且喜歡穿着羅納爾多一樣的9號球衣踢前鋒,現在仍然能踢完整場球。

然而從他的談話可以感受到他的激情。對於很多年近半百的人來說,充滿激情的“夢想”已經是一個屬於過去的詞語,黃鳴卻仍然能很自豪的和別人談自己的夢想,“太陽能就是我的夢想,我就想讓人們都用上太陽能、喜歡太陽能,我覺得人生能有這樣的一個夢想非常幸福,也很自豪。”

採訪黃鳴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他似乎是在總結自己的人生感悟,給人啓發、讓人分享,而不是講述自己的事業——

“我的核心理念、價值觀都是憑心而來的,要相信自己的心。”

“爲什麼要把自己塑造成別人?要聽自己的心去生活。”

“每個人都不相同,不要過分追求完美、否定自己。不要跟別人跑,要跟着自己的心。”

“心”這個字在整個採訪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他很坦蕩的講述自己的人生,太陽能是他的夢想,最終又成爲他的事業。他在用夢想經營人生,經營事業,人生即是事業。

除了上帝,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肩負着某種使命。如今黃鳴被國際能源界稱爲“世界太陽王”,在石油、煤礦資源即將枯竭的一片恐慌聲中,黃鳴絕塵一騎拍馬殺到。當全球範圍內推廣可再生能源舉步維艱時,黃鳴率領他的企業,創造了嶄新的推廣模式,用自己的技術、品牌站在了未來太陽能大市場的制高點上。

黃鳴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在大學裏學的是石油。上大學的第一天,老師就告訴他們,地球上的石油是有限的,再過50年就沒有了。1982年,黃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地礦部石油鑽井研究所工作,研究找石油的鑽頭。黃鳴知道石油找得越快,這個行業死得越快,地球上的能源就越稀少,所以慢慢地有負罪感。

改變黃鳴命運的,是美國人貝克曼寫的太陽能聖經——《太陽能熱力過程》。黃鳴形容自己“就像一個餓漢一樣,遇到一頓飯就拼命地吃下去了,這個魔力誰都沒辦法阻擋。”第一臺太陽能熱水器黃鳴是完全照搬這個做的。那是在1988年,黃鳴很興奮把自己做的第一臺太陽能熱水器作爲禮物在婚禮上送給了親戚。當時很多人很奇怪,不相信這個玩意能把水燒熱,結果去摸的時候每個人都被燙了一下。

黃鳴說,當時想的很簡單,就是因爲自己喜歡太陽能,希望別人也喜歡。接下來的7年,黃鳴還是自己動手,免費爲親戚朋友做太陽能熱水器,累計做了幾十個。這七年,黃鳴說服了周圍的一批人喜歡太陽能,但感覺到再這樣做很難持續。一方面是研究所的工作本來就忙,一方面這樣做影響實在太有限了。

1995年對黃鳴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決定辭去研究所的工作,正式下海,而中國太陽能市場的啓動也正是在這一年。黃鳴說,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選擇。一方面,石油部門工資比較高,工作也很穩定,一方面是太陽能市場的前途未知,而且當時下海的聲名也不好,所以在創業的前兩年黃鳴根本不敢告訴父親自己下海了。

黃鳴最自豪的有兩件事,一是年過半百還能踢整場足球,一是作爲技術人員下海,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帶出了一支能夠把科技轉化爲市場力的系統和隊伍。黃鳴本人擁有50項國家專利發明,目前是中國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世界太陽能學會會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創業之初,他在企業中有很多角色,設計師、監工、車銑、刨磨、裝卸、清理、安裝、維修、推銷等等,太陽能產業的活他都幹過,有四五百多臺熱水器是他親自裝的。而跟別人合作、或者是他指揮安裝的已經數不清了。

回顧自己的創業,黃鳴認爲自己很幸運。1995年黃鳴的工廠不足十人,租用民房、舊廠房負債起步,如今黃鳴有員工4000多人,全國總從業人員5萬多人、總佔地5000畝、品牌價值51億元,“皇明”成爲中國太陽能唯一“中國馳名商標”。

“世界上很多太陽能專家比我還狂熱,但他們很苦,他們沒有商業化,他們只是一個鋪路石,甚至就是一個夸父,追不上太陽犧牲了,像他們這樣的人很多,我覺得我是最幸運的一個。”儘管是這樣,黃鳴還是用“九死一生”來形容自己的創業,“沒有九死的話也有五六次。”最危險的一次是爬樹,因爲當時很多樓房不能上樓頂,但消費者好不容易買了安裝就得爬樹。爬到最上面的枝上,再往前一步肯定要斷了,就還差半米怎麼辦,然後就開始打鞦韆般地晃,晃到最後摔在樓板上,當時差一點就下來了。“現在想想挺後怕,最怕的不是說我的女兒少了父親,關鍵是中國太陽能,世界太陽能少了一個開拓者。”

這十年來,黃鳴帶領的皇明太陽能集團累計推廣太陽能800萬平方米,相當於整個歐盟7-8年、整個北美16-18年的推廣總量,2005年的推廣量達到200萬平方米,相當於歐盟的2倍,北美的4倍。他的產品累計爲國家節煤1000多萬噸,減少煤污染排放500多萬噸。

太陽能作爲一種新興能源,用戶基礎十分薄弱,應用推廣十分困難。中國已經成爲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的標本,而黃鳴和他的企業,在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十多年前,中國幾乎沒有多少人知道太陽能,現在中國有幾千萬的家庭使用了太陽能。這其中,黃鳴用科普啓蒙的方法讓中國人瞭解了太陽能。“爲了藍天白雲您可以不用皇明,但是您應該用太陽能”,這句話已成爲皇明科普的經典。

“我們用長征的精神開始了‘萬里賣太陽’的旅程!”黃鳴如此總結了皇明集團市場開拓的歷史。1996年12月,《皇明太陽能科普報》問世,每期印量300萬份,至今累計已達5000餘萬份,如果按照體積計算足可裝滿一火車。隨後,皇明的太陽能科普萬里行活動走遍了全國大多數省份,目前的行程已經有8000萬公里,使很多消費者認知了太陽能。2005年6月,皇明建成了中國首座大型太陽能博物科技館,免費對社會開放,被國家列爲科普教育基地。

目前,皇明已經成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和真空管制造商,並掌握太陽能的核心技術——“三高”鍍膜技術。黃鳴認爲,現在中國的太陽能像處在發達國家20世紀中葉拼命圈地的時期,所以要學人家把握住發展的本質規律,要全力圈佔核心競爭力。皇明先期註冊了100多項專利,這些在市場上是非常有用的,因爲到最後市場規模達到500億元、1000億元的時候,光有太陽能熱水器是不夠的,所以皇明有空調項目組、海水淡化項目組、光熱光電聯用項目、綠色能源建築項目,還包括新材料如納米技術、鍍膜技術、表面處理等技術。黃鳴毫不客氣的表示:“皇明集團志在引領全球的綠色熱水文明”。

“皇明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商界名家》:現在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已經在輿論上被炒熱了,在政策上國家通過了《可再生能源法》,鼓勵建設節約型社會,肯定會有很多企業一哄而上。您是否爲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是否希望有更強勁的對手出現。

黃鳴:充分競爭的行業纔是好行業,我希望在太陽能行業出現更多的大品牌,皇明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中國這麼大的市場,每個行業肯定要有幾個巨頭。我們只想做在競爭中勝出的品牌之一。

我是太陽能行業中最清醒、最冷靜的一個人。我比較擔心的是,大家一哄而上會產生泡沫。因爲太陽能在技術、質量、產業基礎與人們的熱情有距離,一哄而上的結果是對產品質量和行業聲譽產生影響,可能會使消費者對這個行業失去信心。

太陽能作爲一種新型能源,消費者基礎很差,因此不能傷害消費者的感情,美國上個世紀70年代有慘痛的教訓。當時趕上能源危機,美國政府用補貼的方法鼓勵用太陽能,裝了很多設備,能源危機一過去,太陽能就沒有人再關心了,很多太陽能設備就爛在房子上。這樣,美國人就認爲太陽能不行,基本上太陽能在美國的市場已經進入冰川時期。在中國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太陽能在中國也有兩個地方也進入了冰川時期,一個是北京,一個是威海。90年代北京四環以外裝了一大片太陽能,後來沒有人維護,又廢了一大片,現在北京的市場就很難打開。我在威海的經歷最難忘,威海是山東最富裕的地方,太陽能就是打不開市場。後來我在路演的時候聽見一個老人說我這身份就不用太陽能。我說您怎麼這樣說話呢,老人家就說我是最早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的,後來壞了找到原來的業務員,他說那個企業早倒閉了,我也改行了,你說我還敢相信太陽能嗎。

目前整個太陽能行業並不強,一二線品牌不夠強大,行業口碑不太好。我曾經在一個行業協會上說過,要做行業品牌,首先必須做品牌行業。如果太陽能市場發展不起來,變成土匪窩,那我就是土匪頭子,這有什麼意思呢。

《商界名家》:您曾經說過做太陽能容易,但要做好很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黃鳴:成熟的行業,比如家電、汽車,可以把行業標準、基礎、技術、管理體系等全套引進,做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在太陽能行業,國外也是一片空白,材料、技術、安裝、服務、生產線什麼都沒有,沒有什麼可以借鑑的,需要的是大系統的創新,所以要做好很難。最初我們做也是按着葫蘆起來了瓢,如果不是因爲用心在做,那要煩死人的。我常常說我們是無中生有的完全創新,在這個沒有基因的`行業裏培養完全創新得基因。

家電的很多大品牌像海爾、美的、海信等都覬覦過太陽能市場,但總的來說做得都不好,因爲他們並沒有想在這上面有大的投入。這些年這些大品牌做的太陽能產品加起來還沒有我一家做的多。現在市場上有3000多家做太陽能,但很多企業只是想撈一把就走,他們的做法不符合價值規律。我常常跟他們說不要虛晃一槍就走,不要給太陽能丟臉,有時候甚至會很偏激地對他們說,你不配做我的同行。

“爲了太陽能我常常拍案而起”

《商界名家》:現在在中國推廣太陽能最根本的障礙是什麼?

黃鳴:根本上還是人們的觀念,現在傳統能源還能用,大部分人都沒有能源的危機意識。

現在人們對太陽能的使用條件和環境都很苛刻,很多小區物業不讓進,認爲會破壞美觀。這也是對傳統審美觀的挑戰,什麼是美?戴金帽子美嗎?現在很多房子做的四角八棱的,但不符合保溫的原理,美嗎?我看違背自然纔不美,不人性的纔不美。太陽能是最環保、最好的能源,爲什麼不用呢?

希望人們能對太陽能更加寬容。我相信在5年之內人們的觀念會有很大的改變,因爲可用的傳統能源越來越少。爲太陽能我經常拍案而起,已經不是辯論了,就是大聲斥責別人。

《商界名家》:您還有這麼偏激的一面?

黃鳴:是的,我是因爲熱愛才偏激。你跟他娓娓道來還不管用,拍案而起反而幫我俘虜了很多人。人還是可以理解人的,誰會爲了賺錢去跟人吵架啊,所以我一生氣人家就知道我爲什麼這樣了。我跟人吵架也是真誠的,只是希望他們改變對太陽能的觀念。沒有我的偏激,這些年發展也不可能這麼快。

《商界名家》:雖然能源問題是國家的戰略問題,但我們目前沒有一個強力推動的機構,只有一個相對鬆散的協調機構——能源委員會。您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政府在可再生能源的推廣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黃鳴:有一些國家有專門的能源機構,像印度就有可再生能源部。很多發達國家非常重視可再生能源,國外的政府動輒補貼上百億美元,還有法律支持,有的還有強制措施。但國外的太陽能市場是溫室的花朵,不是市場化的產物。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標本,市場化比較成功。作爲推動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的企業,我也經常被邀請去講授我們市場化的經驗,皇明在國際上的影響比國內還要大。

但我們現在還是比較低級的市場化,政府做的是要幫助產業更成熟的市場化。根據國家的戰略計劃,在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總量中所佔的比例要達到15%。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是如果企業的質量、服務跟不上,還可能把企業壓死。我們連國家的使命都不能完成。

因此整個行業需要加強產業體系能力建設。包括產業基礎、政策基礎、觀念基礎、研發和基礎理論、各相關部門設備改造等等,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上都需要政府的支持。

“我的事業是憑心而來的”

《商界名家》:皇明太陽能熱水器在市場上賣得最貴,但您賣得最多,成長得最快。這是爲什麼?

黃鳴:因爲我掌握了這個行業的規律。我對太陽能的感情恰好符合最基本的價值規律。別人追求的是好賣,我追求的是好用,因爲我喜歡太陽能,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喜歡太陽能。我的核心觀念就是追求好用,但是在研發、材料、安裝、服務的成本就上去了,競爭的壓力就上來了。這種競爭的壓力轉化爲內部的壓力,最終又變成我的壓力。在企業內部就變成路線問題、用人標準的問題。因爲經營理念的不同,我淘汰了一批員工,其中不乏很有能力的員工。

如果一個人的經營理念出了問題,很容易突破底線。我的核心理念、價值觀都是憑心而來,這靠的是感性,我相信自己的心,我就希望別人都喜歡太陽能;但是做什麼、不做什麼是靠自己的理性,別人熱的時候我不會跟風。別人賣的便宜、別人上市都不能吸引我,這就是理性。

下海之前我傻乎乎地做了7年,自己做的太陽能熱水器白送給別人,完全不是商人的做法。但是,真正的商人恰恰就是我這樣的人。真正的商人就是要能抓住價值規律。

《商界名家》:在最初大家都不知道太陽能的時候,您是怎樣讓人們接受您的產品的?

黃鳴:太容易了,也太不容易了。就是要一個個跟人家講,關鍵是要有耐心。那種想投機的就等不急,這樣一個個的講要等到哪一天啊?不管是科普講座、路演還是讓顧客體驗,只要能接觸到的人,我們都會去說服他們。在營銷創新上我們也走的更早,我們比家電業都更早做路演,做體驗營銷。

《商界名家》:十幾年前,中國幾乎所有人不知道太陽能,現在有幾千萬中國家庭用上了太陽能。這期間您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由您發動的科普萬里行已經行程8000多萬公里,您的科普報也累計印發了5000多萬份,還建立了一個太陽能博物館,免費對社會開放。這些活動有很大的社會效益,但作爲一個企業,這種做法會不會成爲財務的負擔。

黃鳴:現在大家都在講企業公民,講企業對社會的責任。推廣太陽能本身就是最大的公益活動。我個人有一個理念,就是公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現在很多公益事業是不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捐了多少錢,明天還要捐。我們做太陽能科普是要花錢,但有回報,讓更多的人瞭解了太陽能、用上太陽能,這很符合我的本意。

《商界名家》:您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年輕人都會以您爲榜樣去創業。作爲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您對他們有什麼樣的建議?或者您的成功能對他們什麼啓發?

黃鳴:現在社會很追捧企業家,所以很多年輕人都想成爲企業家。這也不是壞事。關鍵是,我覺得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常常問那些大學生,你是愛錢還是愛賺錢。愛錢那太容易了,愛賺錢那就不容易了。他們只看到了企業家的財富和榮譽,沒有看到風險。

《商界名家》:就是隻看到結果,沒有看到過程的問題。

黃鳴:這不光是過程與結果的問題,還是人生意義的問題。人生的追求只是爲了在T形臺上風光一下,還是爲了價值與夢想?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做好一些事情。不要過分追求完美、否定自己,要聽自己的心去生活,爲什麼要把自己塑造成別人呢?不要跟着別人跑,只要按自己的夢想去生活,生活就會很豐富,你想要的生活都會給你,我認爲這是社會、人生的基本規律。另外,經驗是不能效仿的,如果這些創業者效仿我,肯定都會失敗。還是那句話,要跟着自己的心走,相信自己的心,我的事業就是憑心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