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的成語故事

學識都 人氣:1.59W

駭人聽聞的成語故事1

【漢字書寫】:駭人聽聞

駭人聽聞的成語故事

【漢語注音】:hài rén tīng wén

【成語出處】:《隋書.王劭傳》:“初撰《齊志》爲編年體,二十卷,復爲《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爲有識所嗤鄙。”

【成語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使人聽了非常震驚;適用於達到驚人程度的壞事。

【駭人聽聞的意思】:駭:驚嚇、震驚。使人聽完十分吃驚。多用於形容非常之事或者故意誇大其詞的言論。

【駭人聽聞的近義詞】:奇談怪論、聳人聽聞、危言聳聽、荒誕不經;

【駭人聽聞的反義詞】:見怪不怪、不足爲奇、司空見慣、悅人耳目;

【駭人聽聞的故事】

王劭是南北朝時期的人,雖然他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但是他在北齊、北周和隋文帝、隋煬帝時期都當過官。爲什麼像他這樣沒有才學的人能夠在改朝換代中仍然可以當官呢?其實他是善於對當政者阿其所好,他常常虛假謊報靈異現象來恭維朝廷江山穩固,天下興旺。王劭有一次煞有介事地跟隋文帝說在某個地方抓到一隻神龜,龜的.腹下寫有“天下楊興”的字樣,因爲抓龜的人太大意不小心讓龜跑掉了。隋文帝對此事也是半信半疑但心裏還是得意得心花怒放,儘管不明真假隋文帝還是重重獎賞了王劭。王劭見隋文帝這麼好騙便開始時不時地胡說八道,信口雌黃地編一些故事來阿諛逢迎皇宮裏的人。明眼人都知道王劭滿嘴假話,正直的人都看不起王劭,於是他們便說他“駭人視聽”,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裏演變出來的。

【駭人聽聞例句】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南通一巷,謂之界身,並是金銀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明.文秉《先撥志始》卷下:“御史袁鯨、劉徽各疏參吏部尚書王昭徽“私暱喬應甲,推轂秦撫,奇貪異穢,駭人聽聞。””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所上彈章……任聽部下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

馬識途《夜譚十記》第二記:“這樣的駭人聽聞的悲劇,啼笑皆非的趣劇,我們聽得還少嗎?就是你們,哪個說不出幾件來?”

【駭人聽聞造句】

他牛刀小試將那件平平淡淡的事情添油加醋以後,讓人聽起來還真有點駭人聽聞的味道。

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這件事讓人覺得駭人聽聞,事件的過程撲朔迷離也讓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駭人聽聞的成語故事2

【注音】hài rén tīng wén

【出處】南通一巷,謂之界身,並是金銀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

【解釋】駭:震驚。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使人聽了非常震驚

【結構】兼語式

【相近詞】危言聳聽、聳人聽聞

【反義詞】司空見慣

【同韻詞】喪門神、節用愛人、北道主人、設梲良辰、捨命救人、附翼攀鱗、開國濟民、未亡之人、知幾其神、出賣靈魂、......

年代】古代

【謎語】謹防隔牆有耳

英語shocking

【德文】haarstrǎubend

【日語】聞く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

【法文】effroyable<épouvantable>

【俄文】чуóвищный

【語文同步】今天我們在這裏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於衆。 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高中一冊·課文·10

【成語故事】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任命曾在北齊、北周都作過官的王劭爲著作郎。到隋煬帝楊廣時,他還是著作郎,他靠的就是散佈離奇故事,歪曲奇異現象,爲皇帝散佈永坐江山等離奇謠言,真是駭人聽聞

【成語示列】任聽部下逞豔於非時之候,獻媚於世主之前,致令時序顛倒,駭人聽聞。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

駭人聽聞的成語故事3

隋朝初年,有個名叫王劭的人,曾在北齊、北周做過官。齊、周相繼滅亡,進人陏朝後,隋文帝楊堅任命他爲“著作郎%隋場帝楊廣時期,他又連任原職,真可謂官運亨通,一帆風順。

這個官爲“著作郎”的王助,其實並不專心從事自己的本職工作。他雖然也編寫過國史和做過其他的一些註釋工作,但是,他卻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邪門歪道方面。他時常假託什麼圖讖命符,散佈荒誕的童謠,謊報神奇的怪異現象,並且藉此預卜國家將如何興旺、恭維楊家皇帝將永遠穩坐江山等等。

有一次,他謊報說,某處獲得一隻神龜,龜腹腔有“天下楊興”四宇;皇后死了,他也胡造謠言,說皇后原是·‘妙善菩薩”轉生,她不是死,而是“返真”,臨去時,天上還曾派下仙樂和香花來迎接她。他就是這樣地胡說八道、花言巧語,以博取皇帝的歡心和維持他的官職。他的這個“著作郎"竟一直做了將近二十年之久。

可是《陏書·王劭傳》卻給了他這樣的評論,說:“王劭用這些方法來取悅皇帝,在這個官位上將近二十年,採用迂腐奇怪和街談巷語的話,而且文詞鄙野,不符合常理,駭人聽聞,大爲有識之士所諷刺和嗤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