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猜成語作文彙總五篇

學識都 人氣:2.3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猜成語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猜成語作文彙總五篇

猜成語作文 篇1

瘋狂猜成語,真的很瘋狂!

幾天前,媽媽給我下載了《瘋狂猜成語》這個手機遊戲,傷了我不少腦細胞。

剛開始的幾個成語還不是很難,可是到後來,迷面越來越離譜了。

只見屏幕上跳出了一幅圖:

一個大大的、透着青綠的鴨梨,一個手裏拿着寶劍,另隻手拿盾牌、身披鎧甲、耀武揚威的士兵,還有一隻大手在撫摸着一匹皮毛油光滑亮的駿馬。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該不會是“梨兵摸馬”吧?一個梨子做的士兵摸着一匹馬?哈哈!圖畫上那個小小的士兵像是在和我做對似的,咧着大嘴巴,正朝我笑呢!哼!等我想出來了,讓你笑!

和“梨”讀音相近的是“厲”“歷”“裏”我在圖下方的字羣裏找了找,果然,有那兩個“厲”“歷”,可是到底是哪個呢?

後面那個士兵的寶劍吸引了我,對着箭呆了一陣子,對呀,寶劍是厲害的,那一定是第一個“厲”嘛。這讓我想起了老師的教誨:“工廠裏有一萬把火在燒纔是厲害!”嘿,這回用上這句話了!

那麼馬和那隻手怎麼解釋呢?“馬”這個字是一定有的,可是手呢?

手摸馬背,“背”?士兵是騎馬的纔是好士兵,“厲”大概是“好”的意思吧,“厲兵馬背”?好像不對吧,“厲兵背馬”?哪有士兵背馬呢?

手的撫摸……摸?磨?沫?抹?腦子裏冒出一大串問號,可是都不對。

秣?這下面的小方塊裏好像有這個字啊?試一試吧!“厲兵馬秣”?不對!哪有這種馬的?難道是:“厲兵秣馬”?可是這“秣”什麼意思?我百思不得其解。

從下方浮出一個大框框,真是“厲兵秣馬”解釋是: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鬥。出處是: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我恍然大悟。

我一個人破解了自己不熟悉的成語,高興得不得了。這《瘋狂猜成語》又考腦力又考眼力,你也下載一個?

猜成語作文 篇2

成語是我國曆史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生動的故事還隱藏着一個深刻的.道理,成語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爲了讓我們活學活用成語,週六老師特地爲我們上了一節猜成語的作文課!

活動開始了,老師先叫了趙雨欣,趙雨欣上臺以後就說:"小白長得很像大白,打一個成語!"剛說完石嘉惠就說:"是真相大白!"趙雨欣點了點頭。哈哈,是真相大白,逗死我了!

接着老師又叫了我,我上臺以後就把兩隻手放在頭上,裝做兔子的耳朵,然後就兩隻腳並在一起,一會兒向左跳,一會兒向右跳,突然我把右手放在脖子上一劃,就倒下了,然後我又站了起來,用兩手捂住眼睛,好像在哭,還不時發出"嗚嗚嗚"的聲音。我表演完以後讓大家猜,有的人說:"殺雞嚇猴",有的人說:"守株待兔",還有的人說:"殺雞給猴看",我說:"都不對!"看大家絞盡腦汁,始終沒人答對,我最後說出了答案:"是兔死狐悲呀!"大家恍然大悟,哈哈的笑了起來。

最後老師請了劉洋,劉洋可能是一時緊張,上臺沒動,也不吭聲,高子原好像明白了,舉手說:"呆若木雞!"哈哈,這哪是呆若木雞啊。我們在笑聲中上完了這堂有趣的作文課。

這堂課不僅加強了我們的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積累了許多成語,還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我可真高興呀!

猜成語作文 篇3

除夕之夜,我們家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數字猜成語”迎新年活動。

活動開始了,媽媽在白板上寫出了一道“9寸+1寸=1尺”的等式。“得寸進尺!”我和爸爸異口同聲地說道。媽媽又寫出了“1%”。“這不是百分之一嗎?”,可惜妹妹的答案被媽媽否認了。“1%也就是從100裏拿出一個,那應該是‘百裏挑一’!”在一邊的姐姐淡定的說道。接着媽媽在白板上寫下一串數字:23456789。“缺一少十!”妹妹搶着說。“請寫出它們。”媽媽要求道。很快“缺一少十”四個字就在白板上呈現了。我們笑得前仰後翻。我一邊笑一邊說道:“這串數字中確實是缺一少十,但猜成語時應該取‘一’和‘十’的諧音。”並在白板上寫下了“缺衣少食”。

決賽開始了,妹妹自然被淘汰了。“3。5”出現在了白板上。“三五成羣!”可憐的爸爸忽略了小數點,自然被淘汰了。“3。5既不是3也不是4,應該是‘不三不四’嘛!”我和姐姐一起說道。“終極PK賽最後一題。”媽媽激動地說着,並在白板上飛快地寫下了一串數字:333555。“這纔是三五成羣!”,我還沒來得及思考,姐姐就搶着說,她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數字猜成語”這活動既考驗了我們的成語積累水平,也考驗了我們的數學分析能力,真的很有趣味性!希望明年春節我們還能再玩一次!

猜成語作文 篇4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說要玩一個遊戲,叫做——活演成語。遊戲規則是:自己選擇一個成語,兩人一組,然後表演出來,並讓大家來猜。

我和應周雨欣一組,我們選的成語是:“波光粼粼”。剛開始,我們大家都來了一場頭腦風暴。我們選“波光粼粼”這個成語的原因是:這個成語只要表示出有波浪就行了,然後讓波浪一點一點地移過去,就可以表示出來了,很簡單。

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把手做成拱橋形,然後一上一下走過去,可我們試了一下,不行,這樣太好猜了。我們又想了了第二種,就是把兩個人的手拉在一起,一直在繞着8字。我們試了一下,還可以,讓他們不大好猜。過了一會兒,我們改進了這種方法。把兩個人的手搭在一起,手一邊做出波浪狀,一邊在那裏繞8字。

第一個上場的是李杭琦和徐乾豪。他們一上來,李杭琦一下子就把徐乾豪抱了起來,一直在那裏搖來晃去。我們都沒有反應過來。於是他們又重複做了一遍。李杭琦用他的左手鉤住了徐乾豪的背,把他蕩起來。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波濤洶涌!”這下終於猜對了。輪到我和應周雨欣上場了。我們倆把手搭在一起,一邊做出波浪狀,一邊把手繞成8字,過了一會兒,他們就猜出了是“波光粼粼”這個成語。

這個遊戲真好玩,我們大家都大笑特笑,感覺整個校園裏都充滿了我們的笑聲。

猜成語作文 篇5

“不知道今天作文課要寫什麼內容?好不好寫”我坐在椅子上左思右想。從儀馨口中知道今天要猜成語。“這可新鮮,但我還沒準備好,怎麼辦?”

首先王濤和培榮站在臺上嘰裏呱啦的吵起來吵地面紅耳赤,讓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他們的手指來指去不時還來一拳真是君子動口又動手啊!過了好一會兒,我還是想不起來這是什麼成語,這,一會兒動口一會兒動手,還真有點難猜。他們還真會變臉,剛纔還在吵地不可開交,現在又笑容滿面地握手一邊又說你好,你好。思考了不一會兒王奕菲就脫口而出是“化敵僞友”還真有點想,一會是敵人一會又是朋友。應該還有另一個成語,我又陷入了思考當中。怎麼有點像“不打不相識”這個成語,說出來碰碰運氣吧。“不打不相識”我說了出來。我的運氣真好,還真纔對了哈哈!

我們還猜了好幾個成語多猜對了,老師誇我們真厲害,成語積累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