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素材成語典故

學識都 人氣:1.1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生作文素材成語典故,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作文素材成語典故

小學生作文素材成語典故1

自欺欺人[zì qī qī rén],指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現指“就是明明知道真相,卻騙自己也騙別人,一般指不肯面對事實。

春秋時候,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範氏。有人趁機跑到範氏家裏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裏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揹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裏偷鍾嗎?他心裏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不要以爲就你自己聰明,幹了壞事別人不知,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不要刻意地去改變別人的看法。做事要先想好,實事求是。小朋友們,我們應該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不要去貪圖別人的東西。

小學生作文素材成語典故2

管中窺豹[guǎn zhōng kuī bào]【釋義】從竹管的小孔裏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有時跟“可見一斑”連用,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後他也成爲了一位著名的書法家,與父親並稱“二王”。但對樗(chū)蒲(pú)(古代的一種遊戲)卻不精通。

一次,他看到幾個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畫腳地說:“你要輸了。”

那個人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說:“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裏看豹,只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

王獻之看到他們這樣說自己,不禁大憤,說道:“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就甩開袖子走。

王獻之所言“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兩句的解釋,古時的荀奉倩,近時的劉真長,我只對這兩個人感到慚愧,不如他們。

王獻之受到卑賤門生評論,深以爲恥,後悔不該接近並插話,所以就有“遠慚”“近愧”這樣的話。

“管中窺豹”、“拂袖而去”二成語皆出於此。

管中窺豹指的是隻看見事物的一小部分,是片面的,不準確的,而可見一斑指的是看一小部分可以推測出全貌。從哲學上講可見一斑是通過事物的特殊性得到事物的普遍性,而管中窺豹則是隻看到事物的特殊性,沒有進行普遍性的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