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就餐我做主》主題班會

學識都 人氣:1.74W

活動目標:

《文明就餐我做主》主題班會

1、讓學生樹立文明意識,明白文明用餐的具體含義,並能付諸行動。

2、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的飲食文明,知道有禮、有序、節約是文明用餐的主旋律。

3、通過班會課培養學生文明就餐的良好習慣。

設計思路:

文明就餐是我們每位同學都應具備的良好素質,包括按順序排隊、不插隊、不佔座、愛惜糧食、保持桌面整潔、就餐後將餐具送到指定位置等等。

活動材料:照片,圖片,錄像,餐具等。

故事1: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細算,節約成風。他們的飲食習慣是吃定量,多吃自費。在這個國家承辦的世界性高層活動,一日三餐固定供應每人一份份餐,或是把這份餐費發給個人,讓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免費供應一茶。誰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錢,國內外客人一視同仁,概不例外。先訂“協議”後吃飯。

故事2:德國人視浪費爲“罪惡”。德國人討厭凡事浪費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沒有奢侈的習慣。與德國人相處,務必遵守這個習慣,才能跟他們打成一片。如與他們共進餐館,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東西,已要的飯菜必須吃光,即使是湯也要用麪包蘸着吃下去或喝光,用舌頭舔光盤子的場面也司空見慣。

學生談談看法?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1、怎樣做到文明用餐呢?

2、我們平時做到文明用餐了嗎?爲什麼?

3、如何做到文明用餐呢?

交流樂園:

1、良好的就餐環境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呢?小組交流體會。

2、每天在有序、文明的環境中進餐、休息,對我們的身心定會大有裨益。營造文明就餐環境,是一種良好的美德。

(讓學生了解安靜而有秩序的就餐環境對我們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看一看

帶領學生觀看班級就餐的照片和錄像,邊看邊講解和評價就餐秩序及質量的好與壞。

小調查:

1、你覺得哪個班就餐最安靜?

2、你看到這樣就餐環境,喜歡不喜歡?

3、現在你看到這麼安靜而有秩序的就餐,想到了什麼?

4、你知道什麼是養成文明就餐的好習慣呢?

(通過活動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文明就餐的`環境。)

三:議一議

1、同學們,你們一定會有很多的好辦法來讓自己養成文明用餐的好習慣,交流一下。

2、還沒有做到的,我該怎麼辦?

習慣檢測站:

1)看圖

(1)小紅每天吃完飯後主動擦桌子,擦地面,使桌面、地面清潔後離開教室。

(2)寧寧每天吃完飯後桌子上一堆米粒,吃完了就出去玩了。

(3)請學生說說你喜歡誰,爲什麼?

2)我們班的同學都養成了文明就餐的哪些好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個自我檢測。除了這裏的好習慣,你還有哪些另外的好習慣呢?

四:做一做

建立“文明就餐我做主”個人責任體系:

規定下課後,每位同學立即洗淨手,然後到自己座位上等待,分餐盤和勺子的同學發放餐具。負責分飯的同學要立即到位。副班長和紀律委員負責學生有秩序的盛飯,本着“少盛多次吃飽吃好”的原則,學生依次盛飯後到座位上做好,然後分完飯後,大家一起吃飯,在分飯過程中,米飯和菜湯不得撒入地面,避免造成地滑摔倒的現象,米粒落入地面後粘糊糊的不好處理。分完飯後,分飯同學立即處理地面,然後大家一起開動吃飯,吃完飯後,餐盤和勺子放在指定區域內。

(引導學生懂得,要創設一個既安靜又有秩序的就餐環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從我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動五:填一填。

同學們,文明用餐好,讓我們來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呢?

(學生填表格)。

項目安靜排隊有序打菜不說話不挑食不剩飯。

做到的。

畫一個笑臉。

沒做到的。

今後怎樣做。

(把自己的小計劃,用表格的形式粘貼在紙上,督促自己時刻養成好習慣。鼓勵學生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中都做文明就餐的孩子。)

結束語。

師:這次班會活動老師和大家一起討論了文明就餐的具體做法,大家都有什麼收穫?

學生交流。

師:俗語說的好,“嚼無聲,食無語”。讓我們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吧,爭做文明用餐的好孩子。本次班會活動到此結束。

《文明就餐兒歌》。

節約糧食不挑食,營養全面有精神。

安靜有序不擁擠,相互禮讓增友誼。

動作規範氣質高,文明用餐實在好。

文明用餐今日始,文明用餐我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