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精選7篇)

學識都 人氣:1.23W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精選7篇)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1

艾滋病固然可怕,但我們應該拿出愛心,去關愛艾滋病人,相信病魔一定會有所屈服的,因爲我們有紅絲帶,因爲我們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

艾滋病的可怕之處便在於此: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全身的防禦系統即被破壞,全身會出現大量的皰疹。人的免疫功能喪失後,艾滋病毒就會乘虛而入,而且還會通過遺傳來傳染給後代。艾滋病患者就因爲一次小小的感冒和發燒就有可能奪去他們的生命據統計,我國患有艾滋病的人數已經高達70餘萬人,已經成爲最威脅我國人民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

每年的12月1日被聯合國衛生組織定爲預防艾滋病日,宗旨就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有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等幾種方式。正常人只要不和艾滋病患者有太過與親密的接觸,正常的交往是不會被感染的。

預防歸預防,最主要的是要去關愛艾滋病患者有一則駭人聽聞的事例讓人們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後怕。有一年夏天,一位艾滋病患者因爲心理不平衡,爲了發泄心中的不快,竟抽出自己的血液注射到了一車西瓜裏;幸虧被工商局及時查獲,不然又要有多少人要被感染上了一些人知道此事後大聲咒罵、譴責那個人。其實,他也是非常苦惱的呀!因爲人們不正眼看他,所以使他產生了一個這樣報復社會的念頭。

一些人鄙視艾滋病人,瞧不起他們,這是他們感到十分自卑,無形中扼殺了他們生的尊嚴和權利,讓他們想盡辦法,要通過一些極端的手段來報復這個“黑暗”的社會!有一些艾滋病人甚至產生了死的念頭,先要用死這個方法來離開這個令人悲傷和失落的傷心之地。爲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我們應該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用心去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讓他們自由、高昂的生活!我們要用心去關愛他們,用愛去鼓勵他們。我們要主動和他們拉拉手,做朋友,幫助他們走出失落的低谷,讓他們沐浴着愛的陽光,在同一片藍天下,同我們一起生活!

拿出愛心,與艾滋病患者同行!拿出愛心,灑向世界,讓世界充滿愛!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2

艾滋病,一個刺痛雙眼的詞。艾滋病人,一羣需要我們特別關愛的患者。

忘記了是從哪一天起,“艾滋病”這個略帶西方色彩的詞闖入了我們的生活,它驚醒了沉睡中的人們,讓我們認識了“艾滋”,瞭解了“艾滋”,懼怕着“艾滋”,遠離了艾滋病人。

人性,需要在這個時候得以體現;人性,就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了。濮存昕這個人我不太熟悉,說實話,他的名字我都不會寫(還是通過問爸爸媽媽再上網查證後記下來的),可是我從心底裏崇拜他,因爲他有着高尚的靈魂,一顆晶瑩剔透的心。聽說他是有名的艾滋病形象大使,我國第一個艾滋病預防宣傳員。他真心關愛着這一羣特殊的患者。正因爲有愛,濮存昕才更加熱愛公益事業。在拍完《假如有明天》這部戲以後,他把所有的片酬都捐給了北京佑安醫院。他想用這個來協助這所專門治療艾滋病的醫院。從2000年接受衛生部之邀,出任艾滋病宣傳員起,他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號召全社會重視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並身體力行地從精神上或者經濟上幫助艾滋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庭。幾年內,濮存昕做了大量工作:拍公益廣告、出演有關艾滋病的電影、對社會公衆或政府機構人員做講座和培訓、在政協會議上提交有關提案等等。所有這些工作,他希望達到的這樣的效果:一是引起社會對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視;二是呼籲社會關心艾滋病病人。

其實我心裏也知道,艾滋病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恐怖,它主要是靠性傳播、血液傳播及母嬰傳播這三種途徑傳染給他人的,可是由於人性的自私,我懼怕艾滋病。如果說有一個艾滋病人站在我面前表示想要跟我握手,我是不是能勇敢地伸出自己的手?可是濮存昕,他毫不猶豫地和艾滋病患者握手、吃飯、交流。也許這對於正常人與正常人之間太微不足道了。可是如是對方是艾滋病患者,請問,你能像他一樣嗎?我想我恐怕真的做不到。

人之初,性本善。也許是自私抹殺了我們的善良,也許是自我保護意識讓我們收起了愛心。

我多想在這裏高聲誇讚那些能做到和艾滋病人平等相處的人:你們,真了不起!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3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引發的一種嚴重傳染病,當HIV侵入人體與T淋巴細胞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使免疫調節受到抑制,並逐漸使人體的免疫系統癱瘓,功能瓦解,最終使人無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侵入,或發生惡性腫瘤而死亡。

艾滋病是如此的可恨,可怕。但目前,艾滋病仍然沒有治癒的藥物和有效的疫苗加以預防。

1981年以來,艾滋病在全球蔓延速度驚人,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統計,2007年底,全球估計有3000萬-3600萬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我國自1985年發現首個艾滋病病例以來,每年都有新增的`感染者。

2007年據衛生部估計,我國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達84萬人,其中50多萬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我國艾滋病流行的危險因素廣泛存在,擴大流行的潛在危險性很大。

難道我們就任其艾滋病猖狂地蔓延嗎?不可能,因爲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明確,與病毒傳染的有關活動易於控制,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三種途徑,只要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爲,感染的人就不會將病毒傳染給他人,沒有感染的人也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僅對艾滋病病人本身造成危害,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還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國家的興衰,民族的興存亡,由此看來,艾滋病不僅威脅着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而且威脅着整個國家,影響社會的發展和穩定,可見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艾滋病的確非常可怕,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仍然是我們的好朋友,他們應當得到的不是偏見和歧視,而是來自社會和個人的關愛。

艾滋病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但是一些日常行爲不能傳播艾滋病,如擁抱,握手,公用廁所,一起吃飯,談話交流,共用勞動用品,學習用品等,所以,我們應該正確認識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4

艾滋病,人人聞之色變的恐怖字眼。曾經,有朋友問我,你對艾滋病患者怎麼看?我恨恨的說,他們活該。是啊,他們會被感染,大部分的原因是他們不檢點的行爲和墮落的行徑害了他們自己,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同情。轉而一想,也有一部分的人是不幸被感染的,那麼他們我們又該如何對待呢?

也許就是基於害怕被歧視的原因,很多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都不敢聲張,也不敢去醫院接受治療,任由病毒在體內肆意的蔓延,本該充滿希望的生命就這樣一點點枯竭了。

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不管他們是在何種情況下被感染,不管他們曾經是否犯下過不可饒恕的錯誤,我們都該懷着一顆寬容的心原諒他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看着如此觸目驚心的數據,看着一幕幕淒涼的畫面,試問人情冷暖,到底是將他們遺棄還是給予他們應有的關愛,你如何抉擇?

艾滋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即要承受肉體的折磨,又要飽受精神上的摧殘。他們走到哪都會遭受別人異樣的眼光,或是身體被隔離,或是被社會遺棄。親人的遺棄,朋友的逃離,無疑是給他們脆弱的心靈雪上加霜。

我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的,肉體的折磨遠不及心靈上的摧殘。他們最害怕的不是病魔的一步步逼近,而是被這個社會排斥,失去工作,失去家庭,失去親人和朋友,最終將他們遺棄在無人的黑暗角落。

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是關於一對夫妻照料不幸感染艾滋病的朋友直至離開。他們的感人故事讓我深深折服。試問,在這個視艾滋病猶如洪水猛獸的世界,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如此?

人人平等,生命無價。每個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權利,在倡導人權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時時刻刻去關注那些同病魔抗爭的人們,艾滋病患者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金錢有價,義無價。

艾滋病雖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傳播力並不是很強,它不會通過我們日常的活動來傳播,握手,擁抱,禮節性親吻,共同進餐,共用馬桶,共用牀單、衣被,共用游泳池,公共交通工具,鈔票、錢幣,共用電話機、辦公用品、勞動工具,咳嗽、打噴嚏以及蚊子叮咬都不會感染艾滋病,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沒有關係。

給予艾滋病患者更多的關愛,給予他們與病魔鬥爭的勇氣和力量,倡導人人都來關愛艾滋病患者,爲他們建設一片美好的藍天。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5

“愛”,一個多麼簡單而又熟悉的字眼,卻蘊含了崇高的深意。愛分爲很多種。社會對我們的愛,是我感激不盡;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我永生難忘;朋友對我們的愛,是我感慨良深。愛是力量。

提起艾滋病,許多人都會認爲得這個病的人不自尊、不自愛。可是絕大多數的艾滋病患者都是極不情願染上它的,他們被艾滋病病毒侵略,失去了免疫功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們是脆弱的,是孤獨的,是需要關懷的。假如在我們的周圍有這麼一位患者,我想更多的人對他的態度是歧視、是排斥。人類太自私了,從來都只會爲自己考慮,卻總是忽視別人的感受。換位思考一下,我們需要愛,同時他們也需要愛。他們是不幸的,幸運的我們可能無法知道艾滋病人的不便和痛苦,我們能做的只是給他們一些微薄的關懷。或許我們現在的力量還很小,或許我們能爲他們做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對他們來說卻似一縷陽光,一泓清泉。

作爲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就應該承擔起一份責任,抵抗艾滋病毒,幫助艾滋病患者同其作鬥爭,早些走出痛苦的陰影。首先,我們不應該刻意疏遠他們,儘量多的給他們溫暖,讓他們燃起生的意志,脫離孤獨的個人世界;其次,在我們靠近他們的時候,要做好個人衛生,因爲他們失去了免疫功能,所以爲了不讓他們感染其他細菌和病菌,要從自己做起;最後,要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們感受太陽般的溫暖。因爲我們經常講要幫助他人,關心愛護他人,那麼對於這個社會的弱勢羣體艾滋病患者,我們更應該從生活的各個方面關心愛護他們。我相信,他們會早日戰勝艾滋病毒的。

此外,我們應該注意自己平時的生活,避免艾滋病毒通過血液傳播傷害我們。

讓我們向零艾滋邁進,向艾滋病毒說不。讓我們用溫暖的手握起艾滋病患者的手,將真誠的心貼近他們的心,讓和諧之音回想的更深更遠,讓他們與我們共享美好的生活!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6

艾滋病是威脅我們生命的疾病,因爲艾滋病的威脅也令我們對艾滋病畏懼,對艾滋病人歧視。其實艾滋病的傳播沒有那麼的可怕,我們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其實對於他們痛苦的不是隻身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他們在和病魔鬥爭,還有去承受別人鄙夷的目光,這對他們是很大的創傷。所以大家都應該學習和了解艾滋病的傳染途徑,因爲日常的接觸是不會傳染上艾滋病的。 在日常生活中,要關心艾滋病患者。如果身邊發現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們。對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確態度是:同情、關心並盡力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擴散他們的病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既要承受親人患艾滋病的巨大痛苦,又要承擔對病人的照顧和料理,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對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要像對待其他一切不幸的家庭一樣,給予充分的同情、關心和幫助。

這對於創造一個有利於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安全的社會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艾滋病患者是弱勢羣體,要像關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關愛艾滋病患者。” 現在,我們得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和正確的性道德觀,志願向同伴和他人分享防治知識,關愛和幫助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支持與關愛,減少歧視的創傷,我們大家伸出友愛、關懷之手來幫助那些身受艾滋病毒折磨的人。幫助青少年增強社會責任感,從身邊做起,積極進行預防艾滋病宣傳讓艾滋病患者感到溫暖。 在這個全世界人民向艾滋病作鬥爭的統一日子裏,關注艾滋病,開啓心靈之窗,點燃心靈的光,重新照亮人生的路段,給人以無限的溫暖。 因此,我們應讓心靈的花朵開綻,散播着愛的花香。莫對着艾滋病患者蜚短流長,莫引導他們走向死亡。我們應該拿起智慧的槍桿,與艾滋病做誓死的對抗。讓生命的大樹更加堅強,讓我們的明天充滿希望。

艾滋病防控主題班會心得體會7

對於艾滋病,你是怎麼想的?是害怕還是接受,無所謂?那如果遇到艾滋病病人,你怎樣待他們,是歧視還是關愛?我覺得不用怕,也不用歧視,不是嗎?

有一次看書,說一個女士,他哥哥是一名水手,因爲揚帆橫渡大西洋,患了艾滋病。她很愛哥哥,一開始不能接受,後來才知道與艾滋病病人正常接觸沒什麼壞處。所以就細心照顧哥哥,她的哥哥與病魔抗爭了很多年才離開人世。

還記得,幾名大學生,戴着口罩,對路人說:“我是艾滋病病人,你能給我一個擁抱嗎?”但是,在半個小時內,沒有人給他們擁抱。有人說自己知道與艾滋病病人擁抱不會傳染,就是要防着點。

看到這,我很不滿,雖然我不是艾滋病病人,但我知道他們得不到他人關愛的痛苦。生物老師講過,艾滋病只是靠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傳播。同吃同住,根本不會傳染。

小學學過一篇課文,是說一個黑人小孩恩科西,出生後,母親就因爲艾滋病去世了,同時他也被遺傳了這個病,幸好有個好心的白人女士收養了他,這讓我很感動。但學校不要他,可能因爲他是黑人,且有艾滋病,結果鬧了軒然大波。

後來,他有一個演講,講的就是不要歧視艾滋病患者,要給予他們關愛……在一個國際兒童節,所有兒童歡呼的節日,被折磨得不成樣子的恩科西靜靜地睡去了,那年他才12歲,太可憐了!

也許是當時對艾滋病沒有興趣,就沒在意。去年,看電視時有個紀錄片說:“有一個黑人小男孩得了艾滋病……”我驚叫起來“恩科西”又說起那些事,不過這時我對這些事有興趣了,認認真真地坐在沙發上看了。

我要告訴大家的就是我們生物老師說的那句話:“和艾滋病病人同吃同住不會被傳染……”我們要以“反對歧視,提倡關愛”爲主題的宣傳口號,向周圍的人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