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主題班會(精選15篇)

學識都 人氣:2.9W

在我們平凡的學生生涯裏,大家一定沒少參加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對於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樹立人生觀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如何準備一個主題班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主題班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主題班會(精選15篇)

端午節主題班會1

端午節主題班會簡案

薛城區常莊鎮北點聯校 褚志永

一、活動主題:端午話傳統

二、活動背景:現在的小學生對國外的節日瞭解很多,但對於中國的傳統節日僅限於春節、中秋節等幾個節日,爲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節日,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積澱,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我決定引導孩子們開展“端午話傳統”的主題班會。

三、活動目標:

x、緬懷先人,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4、以“端午節”爲契機教育學生學習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偉大精神。

四、活動準備:

x.收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等相關知識。

2.準備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瞭解屈原的歷史資料及詩歌作品。

4.選主持人,師準備視頻及PPT。

五、活動形式:小組合作 詩歌朗誦

六、活動時間:十九周班會課

七、活動地點:五、二班教室

六、活動過程:

一、假設情境,激情導入

x.放吃糉子、賽龍舟的視頻及照片。

2.引發學生了解相關知識的慾望。

3.主持人引出主題: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同學們對端午節的知識瞭解多少呢,?我宣佈:“端午話傳統”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一、展示

(x)首先由各小組交流整理各自收集的的有關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及屈原的事蹟。

(2)由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彙報自己收集到的知識,師生交流、彙總,共同學習: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如《九歌》、《離騷》,深入人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等熔鑄着屈原思想光輝和人格精魂的雋永詩句,兩千多年來,影響和哺育着一代代的仁人志士和文人墨客。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每到端午節,人們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詩會吟屈原、賽龍舟紀念屈原、舉行儀式公祭屈原,此外還有掛艾蒿、插菖蒲、吃糉子、飲雄黃酒等。

二、交流

(x)選取學生代表說出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及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師生交流、彙總

(2)選取代表朗誦李清照《端午》、《九歌》、《離騷》部分詩句,師生評價。

(x)師朗誦《離騷》部分詩句,引起共鳴,師生齊讀,昇華情感。

三、昇華

師進行情景昇華:今天我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及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蹟及他的作品,就是要弘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今中國不僅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萬富有高尚愛國情操的仁人志士。我們小學生作爲祖國的未來及希望,更要做一個愛國的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

四、拓展:

(x)討論交流:爲了明天更幸福,我們應該怎麼做?

(2)師生小結討論交流情況。

七、班主任總結

今天的主題班會開展的很成功,同學們團結協作,積極參與,老師爲你們感到高興。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瞭解了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以及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蹟和他的作品,真正接受了一次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更懂得了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努力學習,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端午節主題班會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現爲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值端午節之際,管理與經濟系人力資源管理一班於20xx年6月6日晚在A2-303教室舉行了“平安端午”爲主題的班會。班會由心理委員連玉佩主持。說明了此次主題班會的目的與重要性,爲了讓同學們過一個平安祥和的端午節。

這次班會主要內容提醒同學們在享受假期生活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外出遊玩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及離校時的宿舍安全等,還說明了一些放假的事項:

一、要求放假期間在校學生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增強安全防範意識,防止一切意外事件和治安刑事案件的發生。特別是要求學生切實注意人身、財物和交通安全,嚴格遵守學生宿舍管理規定,不得在學生宿舍內違章用火、用電,不得留宿外來人員,嚴防火災、盜竊等各類事件的發生。

二、提醒大家假期外出要特別注意安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對人身財產安全的防範意識,學習和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識,防止被騙、被盜、水災、火災和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事故的發生,特別注意交通和外出的安全。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範能力。在放假期間,外出遊玩的同學要注意安全,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並按時返校。

在這過程中同學們認真聽講,並且就一些問題,大家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意見。通過此次班會的開展,相信同學們掌握了不少放假安全知識,也提高了個人安全防範意識,以上幾點有關放假的安全教育等內容,確保同學們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主題班會3

5月30日,井灣子中學積極開展了“我們的節日 迎端午”主題班隊會活動。

圍繞“走進端午”主題班隊會,各班級設計了“端午節由來、端午話知識小競賽、激情演講話端午”等板塊。首先,追溯端午節由來,瞭解紀念屈原說等端午的各種學說,挖掘端午節日內涵,明確端午傳統節日文化特色,讓學生明白端午節不只是糉子節、龍舟節,更是民族節、愛國節,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節。接着,端午知識小競賽,有關於端午的“端陽”、“重五節”、“詩人節”、“龍日”等不同內涵的名稱。有涉及端午懸掛艾草、佩香囊、賽龍舟、吃鹹蛋、吃糉子等各地不盡相同豐富多彩的民風習俗。學生較系統地瞭解了端午節的民風民俗知識,體驗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民俗特色文化。最後,激情話端午,學生的慷慨激昂謳歌屈原的剛正不阿,忠君愛國,“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弘揚端午節吃糉子民俗背後的一顆顆愛國的民族精神。

現在“聖誕節”、“感恩節”等洋節風靡一時,爲學生所鍾愛,而我們的傳統節日卻日益冷落。面對“洋節熱土節冷”的局面,重視中國傳統節日,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與民族精神,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端午臨近,教育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學習端午節文化,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端午節主題班會4

主題班會: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端午節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以民族傳統節日爲基本載體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標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清明、端午、中秋等作爲中國的一個個傳統節日,從來沒有被人遺忘。由中宣部等聯合發出的《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實施意見》中指出:“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寶貴資源。要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進課堂、進教材。”可見,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因而,學校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對端午節認識與瞭解,用節日的傳統文化哺育他們健康成長。

二、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

2、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爲了紀念屈原,可以藉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3、端午節也不失爲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

三、活動主題:“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

四、活動內容、形式、時間、要求

主持人:韋天會、孔文一

1、班內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黑板報,班幹部負責。

2、童謠徵集活動。以組爲單位展開,每組徵集5篇。

3、端午小報製作比賽。 要求:以“走近端午”爲主題製作一份小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每組一份,放在班級文化欄中展評。

4、班主任藉助課件向學生介紹“端午節”的民俗民風及屈原的愛國情懷。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以及屈原有進一步的瞭解,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及愛國之情。

5、以“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爲主題,進行故事演講比賽。要求:故事內容可以是端午的由來、學習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氣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學習一項技能的小故事等各組推選一個故事參加比賽。

6、全班互動:

(1)同學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識。

(2)開展端午的知識競賽活動。

(3)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古詩文的交流或賞析。

(4)談談對端午節以及屈原的感想,說說自己眼中的端午節,以及對愛國主題的擴展,進一步深化其意義。

(5)端午節“我爲父母剝雞蛋”。

20xx年5月17日

端午節主題班會5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增強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風俗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瞭解屈原這位愛國詩人與端午節的關係及相應的民俗風情。

二、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

(二)配樂詩朗誦《糉子》

(三)短劇表演《屈原》

(四) 端午知識競賽

(五)講故事

(六)詩歌朗誦《端午節的情思》

(七)班主任總結

幽幽端午、濃濃詩情主題班會

一、開場白

xxx:又到一年糉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等,今天,我們大家在這裏共度佳節,以我們的行動來紀念這個節日。

二、配樂詩朗誦《糉子》

xxx: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很多詩人因爲屈原的詩詞成爲詩歌的頂峯,各地詩人經常用詩歌來紀念這個節日,下面請聽配樂詩朗誦《糉子》( xxx、邢茹甫)

全班齊: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佳節, 一顆顆糉子, 裹滿陳年往事,溫暖我的記憶。

三、短劇表演《屈原》

xxx:真沒想到,小小一個糉子居然還有那麼多的故事,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爲了紀念一個愛國者屈原。

xxx:嗯,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xxx:屈原真是一位偉大的人,讓我們來緬懷一下當年的屈原吧,請看短劇表演《屈原》。短劇表演《屈原》(屈原:王振洋;尹子蘭和靳尚:趙凱詳、趙璐;楚襄王:張晨昊;漁父:李春梅;旁白:王嘉慧)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楚國自從被秦國打敗以後,一直受秦國欺負,楚懷王在秦國被押了一年多,追捕了回去,沒有多久就死在秦國。楚國人因爲楚懷王受秦國欺負,死在外頭,心裏很不平。他們天天在楚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他們對楚襄王說:大王沒聽說屈原數落您嗎?他老跟人家說:大王忘了秦國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們不主張抗秦,就是不忠。楚國出了這種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兒能不亡國呢?大王,你想想這叫什麼話!楚襄王聽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

他到了湘南以後,經常在汨羅江(在今湖南省東北部,汨音m)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詩歌。

由於屈原不願意隨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終於抱着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裏自殺了。附近的莊稼人,得到這個信兒,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水,哪兒有屈原的影兒。大夥兒在汨羅江上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漁父很難受,他對着江面,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

四、 端午知識競賽

xxx: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人在逐漸的遺忘,不知道大家對端午節還有多少了解,我們以小組爲單位組織知識競賽。

1、端午節在那一天?(農曆五月初五)

2、端午節又叫什麼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3、端午節有什麼習俗?(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xxx:原來大家知道得都這麼多呀。我還聽說端午節的由來不僅僅是紀念屈原哦。

xxx:哦?那還有什麼來源呢?

xxx:嘿嘿,不告訴你哦,究竟是怎麼樣的故事,我們請王欣芃和施琦來爲我們講講吧。

五、講故事

xxx: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六、詩歌朗誦《端午節的情思》

xxx:雖然說,端午節的由來有許多種,但是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所以影響最廣最深,他留給我們的著名詩辭有《離騷》、《天問》、《九歌》等,而當代文人也寫了許多詩詞來紀念屈原。下面請聽詩朗誦《端午節的情思》。

詩朗誦《端午節的情思》遙祭屈原

七、班主任總結

主持人: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我們歡慶端午、緬懷屈原的主題隊會即將結束了。這生動的一課教育我們少先隊員,要成爲一個愛國愛校愛家的人。下面請班主任總結。

八、班主任總結

班主任:端午背後,有我們那麼多的傳說、詩詞、風俗,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現在有些人的注意力被西方的聖誕節、情人節等等吸引了過去,被我們注意到的傳統節日反而越來越少。馬上就要怎樣過端午節了,你打算怎樣過這個節日?有些什麼好辦法能增加端午的吸引力,讓大家都更加關注這個節日?看,這裏是端午最明確的見證,請你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你的肺腑之言。一張大的白紙,上面寫:端午,我們的文化遺產。

配樂詩朗誦《糉子》

端午知識競賽

講故事

詩歌朗誦《端午節的情思》

端午節主題班會6

 一、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是楚國的大夫,一直爲國家的大事而擔心,因爲眼看着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每天都是愁眉苦臉的,他常常一個人在江邊徘徊嘆息。不久,這位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江自殺了。人民知道後,都趕到江邊找尋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糉葉包米飯,作成糉子,投到江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這就是划龍舟、包糉子的由來。

 二、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1,划龍舟

鄉民撐船尋找屈原的身體的習俗,龍舟競賽是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 。

*比賽開始,只見船上的選手在鼓聲中,以整齊的動作奮力往前劃,河川的終點處插有旗子,看那一隊最先奪得爲勝。 糉子最早是因鄉民於屈原投江後,怕他的屍

體遭到魚蝦啃食,就用竹葉包着糯米飯擲入河中,成爲現在的糉子。

2. 糉子

糉子的傳統種類有臺式肉糉,鹼糉、豆沙糉、胡州糉、客家粄糉等等而現在的糉子樣式多端化,如五穀雜糧、鮑魚糉、藥膳糉、茶糉、南瓜糉、魚翅糉等等。

3. 香包

香包是種吉祥的避邪物,用各色綢布製成囊狀,裏面放置香料,因而稱爲香包。

4艾草、菖蒲

製作的方法是:用綵線繫着一個裝滿艾草,雄黃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給小孩掛着,防止毒蟲侵擾,有防毒避邪的功用。

5.端午節的相關詩詞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

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今天,我們聚在一起,認真學習了屈原的一些歷史,對他的生平和品格有了更多的瞭解。此次班會讓我發現了我們班的同學對屈原的掌握挺深入的,並不屬於那種“一問三不知”的類型。此次班會的目的能夠讓同學對屈原有更好的瞭解,我相信我們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

端午節主題班會7

班會主題:糉葉飄香話端午

班會時間:20xx年6月16日

參會人員:08酒店一班及08中文文祕班全體人員

班會目的:通過本次班會,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學習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班會過程:

一、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二、端午解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與“午”通, “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三、端午節別稱

1、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糉子節等等。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

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A、紀念屈原,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爲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B、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爲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C、龍的節日,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爲,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糉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糉子投入水裏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係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蹟。

四、端午節習俗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着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1、賽龍舟2、吃糉子(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3、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是爲了壓邪。

五、端午賽詩會,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爲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五月五日》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屈原已經沉在江底死去,楚國百姓哀嘆再也不能見到他的容顏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哪裏能制止讒言,只不過試圖驅趕蛟龍罷了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沒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尋他死後的遺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碧綠的沅湖水,倒映着山峯的影子

《端午》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端午節從何而來?前人傳說是爲了楚國大夫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可笑泊羅空自浩浩蕩蕩,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六、談感受,激發情感

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七、輔導員總結

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努力學習,爭取優異成績。

端午節主題班會8

我校進取落實《“端午節節日小報”活動方案》,爲紮實推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的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增強未成年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過好“我們的節日”,在我校學生中開展“節日小報”創作活動,現將活動情景總結如下:

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根本,深入挖掘春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學生在自辦“端午節節日小報”的活動中認知民族傳統、增強民族意識、尊崇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從而增強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情感。我校把學生自辦“節日小報”主題實踐活動納入學校的常規工作,要根據我校自身情景,精心策劃、周密組織,細化主題,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進取性,倡導創作主體的自主性,注重創作資料的豐富性,突出表現形式的多元性,增強活動的廣泛性和實效性。活動方案一經公佈,活動負責人及時召開了班主任會,落實了此項活動。每班按小組活動,確立創辦主題後,以小組爲單位收集資料。

發動學生收集活動的相關資料,可參照節日資料、參與活動情景、自我感受表達等板塊並注意結合學校特色和學生個性來組織小報資料。在活動中注重創新形式,靈活採取個人、小組、班級等方式發動學生經過校刊校報、手抄報、網頁等創造性採編各具特色的小報。在活動中注重創新形式,可靈活採取個人、小組、班級等方式,創造性地編制各具特色的小報,展示節日收穫和感悟。還分別到社區、到圖書室、在網上等多種渠道進行收集工作。

所以,不僅僅創作了豐富多彩的作品,更重要的是瞭解到中國傳統的節日,從而深刻認識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加熱愛自我的祖國。在掌握了更多的文化知識的同時,更好的培養了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

這次活動各班共上交小報作品近80多幅,每一張小報都體現了隊員們對端午節的認識和理解。經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節日精神文化生活,熟悉了我國傳統的節日活動的氛圍,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強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端午節主題班會9

活動目的:

緬懷先人,認識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意義,強身健體,團結合作,弘揚民族文化。

活動過程:

一、 知識小競賽。

1、端午節是哪一天?

2、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3、端午節的活動項目有哪些?

二、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爲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三、端午節的習俗如些豐富,難怪就連歷代的文人都喜歡在端午節留下自己的詩詞佳句。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四、大家學習包糉子。學生回家包糉子、煮糉子。

五、教師寄語。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暢談節後的感受。

端午節主題班會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現場的觀衆:

大家好!二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走來,他那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經化爲民族的文化與精魂。今天,讓我們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動人的歌聲,歡度民族的傳統節日。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時光荏苒中,我們又來到了驕陽似火的夏季,微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房間,在這激情似火、絢麗多姿的日子裏,20xx年端午佳節到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居家團聚、暢談心聲!

今天我們又相聚在一起,相聚在聊歌緣舞房間,暢談心聲、表達情感,展示才藝,我代表********歡迎大家的到來,接下來,請大家欣賞朗誦《端午》。

舞蹈《小扁擔三尺三》

小扁擔三尺三,一頭挑着清晨,一頭挑着黃昏, 一頭挑着現實,一頭挑着希望。人們辛勤勞動就是滿足的慰藉,可能還是微不足道的慰藉,動力就是希望!請欣賞舞蹈《小扁擔三尺三》

歌曲《我是山西的小歌手》

小歌手生活在清山綠水間,唱着動聽的歌曲,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甜美與快樂,希望大家能熱愛我們的校園,愛護花草樹木,也唱着我們的歌快樂的學習…請欣賞《我是山西的小歌手》

快板《》

打竹板,響連天。同學們,聽我言:端午節,唱開腔,家家戶戶包糉忙,老人包個長壽糉,孩子包個快點長,戶戶家家甜如蜜,到端午,家家忙,大街小巷糉飄香。飄糉香!下面請欣賞快板《》

朗誦《屈原的詩》

大節仰忠貞,天問九章歌浩蕩;修能明治亂,澤遺萬世頌離騷。在惹人愁腸的的秋風冷雨中,我們懷想偉大的先賢屈原,在桂樹飄香的校園裏,我們吟唱兩千三百年前屈子留下的哀婉情歌、鏗鏘戰歌和美麗頌歌。請欣賞詩歌朗誦《》

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

人世間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人世間並不是沒有感動,而是缺少能夠感動的心靈。那我們想不想看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呢?想不想讓自己心靈震撼呢?此刻就滿足大家的願望!下面掌聲有請 —— 帶來的舞蹈《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讓他們爲我們舞動奇蹟吧!

情景劇《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我國一大傳統節日,但是端午節的來歷很多,最早要數屈原之說,萬水千山“糉”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見離騷人,請欣賞情景劇《端午節的由來》

二胡《送別》

送別詩像一杯酒,一首歌,又像又一道風采,悠悠流長,有人說三千年的中華詩詞中擁擠着太多的遊子,上演着太多的別情,他們求取功名,保家衛國,他們背井離鄉,遠涉邊疆,他們行行復行行,相逢又別離,悠悠的別情,讓我們走近那一場場情深意切的別離,請欣賞《送別》

詩歌朗誦《》

一首離騷,是你輕撥的琴絃上滑落的歷史絕唱,唱響充徹你嘶啞的喉腔,惋惜你的力量有如蟬翼一般的單薄,驚歎你的才智縱橫文人政客的裕博,屈原我們向您致敬,請欣賞詩歌朗誦《》

伴着優美的旋律,今天的節目就到此結束了,回首過去,我們思緒紛飛,感慨萬千;立足今日,我們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來,我們引吭高歌,一路歡笑。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讓我們攜起手來爲了我們家園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最後,祝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端午佳節!

端午節主題班會11

初一四班主題班會方案

活動目的:1.通過班會課,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傳承中華文化,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動準備:學生蒐集傳統節日的一些資料,每一組準備一個傳統節日,用自己的方法來介紹這個節日,用於在班會課上表演。

主持人開場白:

金:今年是我們偉大祖國第六十一個生日。我們的祖國素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 李:有着輝煌燦爛的五千年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們炎黃子孫的瑰寶。 金:在流淌不息的文化長河中,有這樣一個晶瑩璀璨的浪花,那就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們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李:這你可難不倒我。我知道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中秋節等。

金:喲,你知道的可真多啊!可是我們有很多同學都知道明天是聖誕節,卻不知道前天是冬至,咱們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呢!

李:是呀,因爲我們的不重視,韓國居然想把咱中國的端午節申請爲他們國家的文化遺產!

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話傳統節日,承中華文明” (兩人齊說)

李:正月十五鬧元宵,過去每逢元宵節必定會有猜燈謎的活動。下面請看“知樂組”給我們帶來的“元宵燈謎競猜”,請各組做好搶答準備!

節目一:元宵燈謎競猜知樂組

節目二:端午詩配畫 翔鷹組

節目三:中秋但願人長久(歌曲)自由飛翔組

節目四: 月之舞 大海之舟組

節目五:重陽詩朗誦《思念――致外婆》沈小婷(原創) 熾心組

節目六: 春聯對對碰 飛同凡想組

大合唱《萬事如意》

端午節主題班會12

《端午節》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等,體驗端午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活動時間】20xx年X月XX日

【活動準備】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準備材料。

【活動流程】

(一)走進端午。

主持人A:又到一年糉飄香,你們是否對華夏傳統節日——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什麼時候呢?(生答)

主持人B:是啊,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等。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合:“糉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隊會現在開始!

(二)話說端午。

1、端午說由來。

主A: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那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別名嗎?關於端午節,你們又知道哪些傳說故事呢?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愛國詩人屈原因爲擔憂國家興衰,憤而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而感動天下百姓,百姓爲怕魚兒吃掉屈原屍體。於是用竹葉包成肉糉投入江中,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生講《曹娥救父的故事》、黃巢及伍子胥的故事)

2、端午話習俗。

主B: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着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

(賽龍舟、吃糉子、佩香囊、撮五彩線、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等。)

主B:那你們知道在我們安慶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

(吃糉子、吃鹹鴨蛋、划龍舟、懸艾葉菖蒲、吃綠豆糕、撮五彩線等。) 主B:那大家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賽龍舟)

主B:誰能說說端午節爲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

(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主A: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糉子。那你們知道糉子的由來嗎? (屈原跳江後,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主B: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除了這些,你們還知道端午節哪些習俗的由來呢?(生結合屈原和黃巢的故事談喝雄黃酒、懸艾草的由來)

主B:端午的時候,人們還要佩香囊、撮五彩線呢,你們知道五彩線由哪五種顏色組成呢?人們爲什麼撮五彩線呢?

(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這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 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五彩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間喜歡用五彩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

3、端午賽詩會。

主A:我們知道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爲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稱作“詩人節”。現在誰來朗誦一首與端午節有關的詩篇。(生可以選擇其他與端午節有關的詩篇)

(1)七律《 端午》 (老舍)

(2)《浣溪沙》(宋·蘇軾)

(3)《端午 》(文秀)

(4)《漁家傲》(宋·歐陽修)

主B: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4、端午習俗小遊戲 。

主A:今天,我們的許多活動也與端午節密切相連,我們先來猜個謎語:三角四棱長,珍珠肚裏藏,要吃珍珠肉,解帶扒衣裳。請問是什麼呢?(謎底:糉子)

(1)包糉子比賽。

主A:下面我們就來個包糉子比賽,怎麼樣?

(主持人講規則:每個小組選兩名同學,準備好材料,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個小組包得又快又好。)

(2)撮五彩線比賽。

主B:接下來我們進行撮五彩線比賽。

(規則:每組兩人合作,把各自準備好的五彩線拿出來,待主持人喊“開始”,自己動手開始撮,看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

(三)描畫端午。

主A:爲了紀念我們的傳統佳節——端午節,我班的同學們都辦了手抄報,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手抄報,並評選出優秀的手抄報。

(分小組展示手抄報)

合: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主B:“糉葉飄香——話端午”主題班隊會到此結束。現在請輔導員老師講話。

輔導員講話:看了剛纔的主題班隊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們記住了屈原,記住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我把屈原的這句話送給同學們,希望你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勉勵自己,不斷進步!

端午節主題班會13

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

一、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正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養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圍繞“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這個話題,設計了“端午說由來、端午話習俗、端午講故事、端午賽詩會、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等,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佳節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動目標:

x.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端午節文化,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 向屈原學習,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活動時間:

20x7年x月

四、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閱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件等。

六、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x.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迎端午,緬故人,揚傳統”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說由來

(一)端午節別稱

x.端午節有哪些別稱?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很多,誰能告訴大家?(學生交流)

(二)端午講故事

x.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

2.端午節故事傳說很多,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結。

【活動二】端午話習俗

(一)賽龍舟

x.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各地有着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端午節爲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二)話糉子

x.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糉子。(學生介紹糉子的由來。)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琳琅滿目。(多媒體課件:糉子)

3.我國各地方的糉子還各有特色,請幾個外地學生介紹他們家鄉的糉子。 (由三名來自浙江、江西、山東學生介紹。)

4.主持人小結。

【活動三】端午賽詩會

x.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爲了紀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節還被稱作“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端午節的詩篇。

(x)《端午》唐 文秀

(2)《五月五日》梅堯臣

(x)《端午節的懷念》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國有關端午節民俗文化領域中,大家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感

x.今年端午節與往年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過的?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快板:《民族精神代代傳》

3.主持人總結: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

【教師總結】

看了你們自己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僅是同學們,包括老師自己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主題班會,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二年級階段最後一段時間裏努力學習,以良好的狀態進入社會實習。

端午節主題班會14

一、指導思想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開展活動,讓同學瞭解端午節的歷史,並且參與端午節,在端午節裏參加一些民族傳統活。發揚愛國精神。

二、活動主題:端午節、享受快樂、愛國很重要。

三、活動時間:端午節前夕四、活動安排1、宣傳發動階段:

(1)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開展學習古今中外熱愛國家的英雄事蹟。

(2)以這次端午節"端午節、享受快樂、愛國很重要"的主題佈置班級、班級黑板報、主動組織活動,如,包糉子、知識競賽等等。

(3)向學生和學生家長宣傳愛國精神。

2、活動實施安排:

1)開展班級活動(1)讓學生討論,如何做班級活動,可以在班級裏開展包糉子比賽或品嚐各種各樣的糉子,來享受一下這些民族風俗。

(2)利用午會課,舉行關於端午節的班會,舉辦"我愛我國,端午節主題班會",以端午節主題班會出一期有意義的黑板報,向同學們說說自己在開展班會後成的心得,說說在活動中得到的快樂。

2)製作自己的端午小報:

(1)收集端午節的來歷資料,宣傳端午的名人名言,關於端午的傳說,值得紀念的人,自己在端午中的心得體會等,出版一期自己的勞動小報。

(2)班級組織一次小報評比活動。

(3)在關於端午的主題裏,寫一篇報道。

五、端午活動節安排:

1倡導同學們主動參加活動,各抒己見。

2. 積極開主題班會,做到有意義。

3.出好黑板報和小報。

4. 在班級中評選最佳報道集合小報,並給予鼓勵。

端午節主題班會15

班級:高一(4)班

活動目的:1.通過班會課,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向屈原學習,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動準備:學生蒐集端午節的一些資料,用於在班會課上交流。

活動過程:

1、學生交流對端午節的認識。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爲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爲卯,順次至五月爲午,因此稱五月爲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現爲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XX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端午節的別稱。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3、端午節舉行的一些活動。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端午節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4、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爲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爲“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爲“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爲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爲“白團”,與糉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爲“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爲“鎮病”。

5、總結

端午節最有意義地方在於她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紀念真實的歷史人物而緣起並延續至今的節日,並且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大家知道,新中國以後的法定節假日不用說了,都是以政治意義爲背景的,即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絕大部分是來源於氣候節令的變化,其次是神話傳說和地方鬼神祭祀,唯一這個傳統大節端午節卻是緣於並用來紀念一位南方的浪漫主義詩人的。在中國,一些著名人物,幾乎全是一些政治人物死後,被民間奉爲神靈而設龕祭祀的也不乏其例,但都還沒達到以全國範圍的節日活動來進行紀念的程度,而爲什麼戰國時代的偏居南方經濟落後地區的楚國的一位非主流(從當時和整個詩歌發展史來看)的以方言寫作的詩人得以當此殊榮呢?而且請注意,他結束生命的方式也不是戰國俠士般的慷慨悲歌、引頸自戕,而是更憂怨地、更陰柔地投水自盡。中國的生命哲學裏除了關乎榮譽、氣節的危急關頭,似乎對自殺的舉動向來是爭議多過理解的,一個推崇或“死諫”或“忍辱負重”的民族,爲什麼會對一個自殺的失意政治人物兼詩人的死傾注瞭如此多的同情和關愛?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節日是由民間自發興起的。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有的。能被民間自發紀念而生成節日的,幾乎全與宗教有關,至於紀念一些偉大政治領袖或公益人物的節日則大都與政府或國際組織行爲有關,如華盛頓、馬丁路德金、南丁珂爾等。爲什麼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能夠由民間自發地與一個節日緊緊地聯繫起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