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分享的主題班會設計

學識都 人氣:1.63W

篇一:學會合作 享受快樂主題班會

學會分享的主題班會設計

一、班會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裏都有家長寵着、護着,儼然一個“小皇帝”的樣子。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大多以自我爲中心,缺乏與他人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這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品質及個人的成長髮展極爲不利。

在我們班裏,同學之間有時會鬧不團結,時常會出現因爲互不相讓而引起爭執的情況。爲了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互相支持、團結協作的能力,共同營造團結和諧的良好班風,我們班召開了“學會合作,分享快樂”主題班會。

二、班會目的:

1.通過此次班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意識,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

2.通過聽故事、做遊戲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懂得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夠創建一個良好和諧的班級體。

3.通過遊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技能。

4.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增強與他人進行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時也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5.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悅,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情感。

三、前期準備:

1.安排兩名男女學生主持人。

2.蒐集一些有關資料及有關“團結合作”的歌曲和故事。

3.提前安排好講故事的同學及計時員。

4.每兩人一根捆繩(長60釐米,寬3釐米的布條),小貼畫若干。

5.提前將桌椅拉向兩邊,中間列出一大空地。

四、班會流程:

播放音樂《衆人划槳開大船》,甲乙兩位主持人登場。

甲:老師們好!

乙:同學們好!

合:大家好!

甲:同學們,班級就是我們的家,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我們都愛我們這個家。

乙:是啊!我們共同學習,共同玩耍,我們共同努力創建了這個溫馨、和諧的家。

甲:你們說,要創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最重要的是什麼?

生齊:齊心協力,團結合作。

乙:說得太好了!

合:就讓我們爲創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而努力,爲我們共同的進步而合作吧!六年級一班“學會合作 分享快樂”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一)欣賞故事,初步感知合作:

生1講故事《三個和尚》,學生共同欣賞。

甲:剛纔這個故事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思考:爲什麼人多了,反而沒水喝了呢?

乙搖頭:我怎麼知道啊?來問問同學們吧!大家說爲什麼?

生合:他們不懂得合作纔沒有水喝!

甲:是啊!俗話說,三人省力,四人更輕鬆,衆人團結緊,百事能成功。

乙: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三個和尚最後通過合作撲滅了大火,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成功,也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做到人多力量大。

甲: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合作才能克服困難。下面請欣賞故事《瞎子和瘸子》。

生2講故事《瞎子和瘸子》

一個瘸子在馬路上偶然遇到一個瞎子,只見瞎子正滿懷希望地期待着有人來帶他行走。“嘿!”瘸子說,“一起走好嗎?我也是一個有困難的人,也不能獨自行走。你看上去身材魁梧,力氣一定很大!你揹着我,這樣我就可以爲你指路了。你堅實的腿腳就是我的腿腳;我明亮的眼睛也聚成了你的眼睛了。”於是,瘸子將柺杖我在手裏,趴在了瞎子那寬闊的肩膀上,兩人一起向前走去。

乙:聽完了這個小故事,大家一定有很多感想,誰願意與大家分享一下?

(學生自由談感想後出示一些有關團結合作的諺語讓學生欣賞。) 甲:大家說得非常好!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互相學習,互相配合,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能夠克服。

乙:說得好!二人同心,其力斷金嗎!

(二)合作實踐 體驗成功

甲:只有學會合作,才能享受合作帶來的快樂!這兒有一個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遊戲“兩人三足”。我宣佈一下規則:

1.比賽選手:全班同學分成四隊,每隊8人。兩人一組,兩人緊挨着的腿用繩子捆住(選手自己捆)其中一人左手拿接力棒,面向終點,站在起跑線後。

2.聽到發令後,第一組的兩人向折返點跑去,繞過折返點後返回。

3.第一組返回起跑線,選手交接棒後,第二組兩人開始跑,重複,直至第四組返回起跑線。

4.跑步途中,兩人捆腿的繩子不得鬆開。若鬆開,則必須退回起點重新比賽。

5.及時與名次:以最後一組返回起點計時,用時少者勝出。

乙: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在這個遊戲中怎樣才能取得勝利呢?取得勝利的小組會得到獎勵的!

(學生進行討論後,開始遊戲。計時員宣佈比賽結果,並對優勝組獎勵小貼畫。)

甲走向成功隊:在遊戲中你們勝利了,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們獲勝的祕訣是什麼?(勝方談感受)你們真會合作!

乙:剛纔,我們大家一定從遊戲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喜悅、團結的力量。

甲:剛纔,我們的遊戲玩得真開心!還知道了要想合作成功,不但要有共同目標,靠大家共同努力,還要講究合作的方法技巧。看!這成功來得多不容易呀!讓我們把鼓勵的掌聲送給自己!

乙:同學們,今天,我們團結合作,實現了雙贏!

甲:今天,我們團結合作,體驗到了成功!享受到了合作帶給我們的快樂!下面請同學們欣賞圖片:團結纔有力量。(出示圖片)

乙:當你們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你心裏是怎麼想的?請同學們互相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學生相互討論交流體會。)

甲: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成功!

乙:只有團結起來,我們才能更強大!

甲乙合:讓我們手拉手,讓自己成爲一個善於與人合作,有合作精神的人,學會合作,享受快樂!最後讓我們在《衆人劃漿開大船》的歌聲中來結束我們這節班會課!(播放歌曲)

五、班會效果:

通過這次班會,學生體驗到了合作帶來的樂趣,體會到了合作能產生更大的力量,能幫我們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合作能爲集體贏得榮譽,帶給我們更多的滿足和快樂。

在以後的班級活動中,學生會回想起這次班會給自己的啓發,嘗試合作,體驗合作,培養自己的合作技巧。

六:教育反思:

主題班會,不同於一般的學科教學,更區別於日常的'品生品社課。 它要求活動主題鮮明、課堂活動性強。需要學生的課前準備排練,需要主持人現場的客串協調,像是一堂思想品德課,又像是一場小型的文藝演出。在構思這節班會課時,我就想我設計的主題班會課既應讓學生覺得活潑有趣,又應當讓學生有觸動、有收穫。內容設計要以故事教育爲引線,在遊戲活動中體驗感悟。基於這些考慮,有了這節課的設計。

一節課下來,有成功也有不足,值得反思並改進。成功之處:注重在故事教育、活動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合作教育。並通過歌曲《衆人划槳開大船》及一些圖片讓學生從中體會合作的力量。遊戲“兩人三足”更讓學生親身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不足之處:結尾部分有點倉促,遊戲之後,學生談感悟較少。結尾如果讓學生多談一下自己的感悟,並結合自己的日常學習談一些合作的方法效果會更好。

篇二:《學會分享》主題班會

【設計理念】:

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的時代,父母、親人對孩子的呵護與關愛到了無微不至的程度。一切以孩子爲中心,孩子成了家裏的“太陽”,生活在獨享的氛圍裏,要什麼有什麼,最好的飯菜讓孩子一人吃;電視遙控器由孩子掌控人們漸漸將分享遺忘。

但人與人之間不是孤立的,是需要彼此援助,而關愛別人、與人分享快樂是一種人間的真情交流和心靈溝通,這是社會文明的體現,也是時代進步的標誌。這是人類生命意識在獨生子女一代出現的失缺現象。因此我呼籲,希望重新找回人類生命意識中那顆本應有的分享的心!

【班會目標】

1.讓同學們學會分享、學會合作, 懂得集體智慧的力量, 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 爲初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分享的美德, 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被動發展走向主動發展, 從被動分享走向主動分享。

3.通過現場對食物、故事與成功經驗的分享, 讓學生萌生平等、博愛的精神, 使學生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在班級中形成互相關心、互幫互助的和諧人際關係, 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會流程】:

一、故事導入:

說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一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杆,但猶太教義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這位長老卻終於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發現一個人也沒有,他想着:打完九個洞就好了。

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洞時,卻被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面前告狀,上帝聽了,就跟天使說,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第三個洞開始,長老幾乎都是一桿進洞,長老興奮莫名。到打第七個洞時,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爲何還不見有懲罰?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天使問:“到底懲罰在哪裏?”上帝只是笑而不答。打完十八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把長老樂壞了。天使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你對長老的懲罰嗎?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麼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

【引出】: “生活需要分享,快樂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沒有人分享的人生,無論面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種處罰。”

二、感悟篇

1、欣賞小品《生活點滴》

請學生表演3種學習生活中會出現的情況:學習中遇到挫折時,互相傾訴,互相開導;學會一種新的解題方法,只和自己分享;得到明天考試的答案,和同桌分享。

2、請你思考:上面的3種情況,哪一種情況是我們該學習的?爲什麼? 明確:我們可以分享快樂,可以分擔憂愁,但都應該分享正面,積極的事情,而不應該懷抱自私的心理去分享負面的東西。

3、遊戲:《分享食物》

每一組只有1個大餅,要求從前往後傳遞,必須每個人都要能品嚐到大餅,而且要現場完成。吃完後,請大家談談分享大餅的過程中的想法。

【教師小結】:"兩個人分擔的痛苦是一半的痛苦;兩個人分享的快樂是雙倍的快樂。"

三、回顧篇

讓每一位同學回想過去,不管是對親人、朋友還是陌生人,自己是否錯過了很多,將自己想到的,或感悟到的都寫下來。然後,讓願意和全班同學分享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故事。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成長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是經歷卻有所不同,學會耐心的傾聽別人的故事,學會真誠的和別人交流你的想法,分享就會成爲快樂的源泉,悲傷的出口,成熟的代名詞。

四、行動篇

(1)親情——回去和父母分享在學校親身體驗或看到的趣聞,好吃的和父母一起分享,好玩的一起和兄弟姐妹分享等

(2)友情——和同學分享心中的快樂,分享好的學習資料,分享好的學習方法,分享

(3)陌生人——結賬後,接過店家遞過來的物品時,不忘說聲“謝謝”,分享你的禮貌;取車時,對保管員師傅表達謝意,分享你的感激;

【教師小結】: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的獲得和享受。

五、小結

TAGS:主題 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