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

學識都 人氣:4.8K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1

主題:加強防震減災,關注生命安全

時間:20xx—10—18

地點:多功能報告廳

參加人員:五、六年級全體師生。

活動目的:爲了進一步增強大家的防震減災的安全意識,提高同學們在地 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禦、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保障學生的生命安全,確保災難來臨時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活動意義: 以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同學們通過活動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分佈、危害及防禦措施。初步瞭解地震、各種災害之間的關聯性,掌握相關的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 ,提高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儘可能的將損失降到最低。

(二)活動內容: 由主持人致詞,宣佈這次班會活動正式開始,並宣佈這次班會的主題是“加強防震減災,關注生命安全”。

1、首先,先由大家相互交流,瞭解地震的成因。

2、通過播放地震成因相關影片和展示同學們蒐集到的有關地震知識的PPT,向大家闡明是地震以及它的形成、發展、致災的規律,和其他各災害之間的關聯性,使大家對地震及其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由工商管理一班發言人、工商二班發言人、我班發言人輪流上講臺發表自己在地震時的親身經歷,感悟,總結以及對地震知識的補充和擴展,發言期間,發言人語言幽默風趣,氣氛熱烈,同學們興致勃勃,教室裏頻頻傳出歡快的笑聲。

4、由輔導員老師向大家重點介紹地質災害的防禦工作和在災時自防自救的方法,並詳細介紹了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幾秒鐘,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一樓或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是在高層,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在人羣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堅固的三角形區域內,如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不能行走樓梯或搭乘電梯,更不能慌亂中跳窗。

(3) 遠離危險區如在路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空曠地區。如操場,廣場等。

(4) 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5、全體同學當場進行地震演練,聽到警報後,前後排同學分別從教室前後門有序離場。

(三)活動總結:通過這次成功的主題班會活動,同學們學習到了地震及其相關地質災害活動的知識,提高了大家對了防震減災安全意思的重視程度,加深了對自防自救方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同學們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禦、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2

5月12日是全國的“防震減災日”。爲了便於您更好地指導孩子提高防範自然災害的意識、提高在自然災害面前自我保護的能力,希望您認真閱讀共同學習。

一、地震應急時應注意什麼?地震時是跑還是躲?

我國大多數專家認爲,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着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衆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二、怎樣避震

1、較安全的躲避地方有:牢固的桌下或牀下;低矮、牢固的傢俱邊;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衛生間;

2、震時不應採取的行爲:千萬不能跳樓;不到樓梯去;更不要樓道口想擠出去,防止發生更大的踩踏傷亡;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牆上的扶手。

3、身體應採取什麼姿勢?“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儘量蜷曲身體,使身體重心降低,同時,雙手要牢牢抓住身邊的牢固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暴露在物體外而受傷。

4、怎樣保護身體重要部位?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沙發墊等頂在頭上。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侵入。保護口、鼻:有可能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塵、毒氣吸入。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3

【活動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於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動對象】

小學二年級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學生髮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

2008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當天十四時二十八分,突如其來的汶川8.0級地震,震動了汶川,震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一個個美麗的縣城,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沉痛的瞬間,心痛的數字,染血的孩子,受傷的臉龐?久久縈繞在我們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後,爲我們敲醒了防範的警鐘,平時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其實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假如地震真的來了,親愛的同學們,

你做好戰勝地震的準備了麼?

二、地震前準備: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前應做哪些準備?

學習地震基本急救知識,制訂家庭應急預案,開展家庭一分鐘緊急避險、撤離與疏散的演練活動;備好防震應急包。配齊應急物品。傢俱物品擺放要重的在下、輕的在上。將牀放在內牆(承重牆)附近,要遠離屋樑和懸掛的燈具。

2、如何做好疏散準備?

清理雜物,使門口、庭院通道暢通,震時便於人員逃離。熟悉周圍環境,瞭解避難場所,地震時可沿指定路線及時疏散。

三、地震時自救知識:

1、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麼?

(應就近伏在牀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裏等安全角落,待震後迅速撤離。)2、地震時怎樣自救?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做補充和總結。 1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用枕頭或手或坐墊保護頭部。

2在平房衝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傢俱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3在樓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則。就近躲避到牀、桌下登“安全角”或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後有序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4在教室內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

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5在街道上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要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等。

6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樹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靜。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溼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不要哭喊,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紮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約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使用,發出求救信號時可採用敲擊水管的辦法。

四、地震後互救知識:

1、震後救人原則是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揮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儘快擴大救人隊伍。

2、首先請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採取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細傾聽有無呼救信號,判定被埋壓人員位置。在保持通風(通氣)的前提下,做好標誌,等待專業救援隊人員前來救治

3、接近被埋壓人時,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撐物與一般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首先暴露

被埋壓者頭部,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保證倖存者呼吸順暢。在擡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鮮空氣,不可一次進食過多。避免被救人員情緒過於激動。

【活動小結】

地震非常可怕,因爲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爲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我們學校預計會在下週一、週二,進行防震減災演習活動。希望同學們都能聽從老師的指揮,確保演習活動的安全,千萬不能在爲了安全的演習中出現安全問題。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4

主題:防震減災,珍愛生命

時間:20xx—09—18

地點:多功能報告廳

參加人員:三、四年級全體師生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並掌握必要的防震減災知識,在突遇危急情況時能夠進行一些有效的舉措,從而保護自己減少傷害。

活動過程:

一、師談話

二、師講解地震發生造成的災害:

1、在城市附近,造成樓房坍塌、燃氣泄露、人員傷亡等。

2、在山區已引起山體滑坡,水庫垮壩等。

3、在海上引起海嘯,風暴潮等。

三、師講解如何做好防震減災。

(一)面臨地震,如何做好防震減災?

1、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內,如離門窗較遠,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是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處暫避。躲過主震後,應迅速撤到寬敞的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等柔軟物品護住頭部。

2、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外空曠的地方,這是最慶幸的事情。

3、如果在建築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將手或皮包等柔軟

物品護住頭部,儘可能做好自我防禦的準備。並迅速離開變壓器、電線杆和圍牆、狹窄巷道等。

(二)發生險情時,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應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煙塵嗆悶窒息,還應儘可能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線的地方移動。無力脫險時,儘量減少氣力的消耗,堅持時間越長,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廢墟下的聲音不容易聽見,因此要等到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救或敲擊牆壁等。

2、營救他人時應先確定傷員的頭部位Z,使頭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的塵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強拉硬拽。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

四、如何做好家庭防震準備

1、騰空牀下、桌下等處,以利藏身。

2、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應放到安全處。

3、清理家中及樓道內的雜物,保持通道的暢通。 五、讓學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識。

五、師小結:地震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保持冷靜的頭腦,採取相應的措施,就一定能夠戰勝災難。

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5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分佈、危害及防禦措施。初步瞭解地震、各種災害之間的關聯性。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相關材料;排練節目;課件製作等。

活動過程:

一、宣佈活動內容

同學們,這次日本大地震,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及損失,誰能來說一說你瞭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識?(學生回答)同學們瞭解還真不少,這次活動我們一起來了解地震是怎麼產生的,遇到地震應該如何預防傷害。

二、活動過程

1、各小隊相互交流,瞭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學生出示蒐集到的有關地震知識。

學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內力作用(安全教育教案)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範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大部分地震的發生與地質結構有關。在地殼中有斷層,而且斷層又具有一定活動性的地帶,地震最容易發生。世界上有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學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級來表示。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越大,震級越高。震級每增加1級,能量約增加30倍。通常,3級以下的地震,人無感覺,成爲微震;5級以上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成爲破壞性地震。

學生3:地震是一種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大部分省區都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發生在唐山的7.8級大地震,使這個百萬人口的工業重鎮,傾刻成爲一片廢墟。這是20世紀全球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害。

學生4: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該地帶現代地殼活動強烈,地震瀕發,震級高。由於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裂發育,岩石破碎,風化嚴重,加上乾溼季節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災害突發。這次日本發生了9.0級的地震,震後到目前爲止,還發生了五次6級以上的餘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壞性更大。

4、初步瞭解各種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各種地質災害既具有各自形成、發展、致災的規律,各災害之間以及它們與其他因素之間又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例如,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有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因毀壞生產和生活設施而成災,同時造成地裂,並引發火災,又由於人員傷亡和醫療設施的破壞,可能會引起疫病曼延等。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徑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人類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5、地質災害的防禦

當今世界,由於人口快速增長和經濟密集發展,加之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的強度不斷提高。這已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廣泛關注。

學生5: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報系統。

學生6: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學生7:實施一些預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採取工程措施外,還可進行植樹造林等綜合治理措施,如通過恢復地表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以減少泥石流或滑坡的發生頻率和強度。

學生8: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衆的環保意識和減災意識,能夠更有效地開展和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6、地震防護演習。

三、班會小結。